外來物種入侵!原產於北美洲的「黃花刺茄」為何會在吉林發現?

2020-12-23 小白冷知識

7月23日,吉林松原發現了外來入侵物種「黃花刺茄」,面積達兩萬餘畝。據悉,黃花刺茄原產於北美,生長範圍廣,破壞能力強,並且植株和果實有毒,對放牧和家畜都會產生傷害。

那麼原產於北美洲的「黃花刺茄」為何會在吉林松原發現?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個外來入侵物種呢?

首先,小白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黃花刺茄」這種植物。

黃花刺茄,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發達,側根較少,多鬚根。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株型類似灌木。高可達70釐米。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聯想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蔬菜「茄子」。雖然「黃花刺茄」和「茄子「都屬於茄科,但是它們還是有很多的區別。

比如茄子的花是紫色,黃花刺茄的花是黃色。並且相對於茄子來說,黃花刺茄的植株要稍矮一些。當讓,最大的區別還是——茄子是土生土長的亞洲植物,無毒;黃花刺茄是北美入侵植物,有毒!

那麼北美的黃花刺茄是怎麼進入吉林呢?網上有很多「陰謀論」網友,認為在這個特殊時期,北美的植物出現在我國肯定有問題。但實際上,黃花刺茄早在1981年在遼寧省朝陽縣就有它分布的報導。而且除中國外,在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韓國,孟加拉國等地都有擴散。

其實黃花刺茄最主要的傳播擴散方式還是以人和動物為傳播媒介,像蒼耳一樣,通過將種子扎入動物的皮毛和人的衣服進行傳播;除此之外,因為黃花刺茄種子非常小,也會和農作物的種子混雜到一起被傳播。因此,北美的「物種入侵」主要還是通過植物常見的繁殖方式和手段進行繁殖。

因為黃花刺茄有毒,不能作為牧草或者人為食用,並且其生長會扎入相鄰植物根系中汲取營養與水分,破環作物生態,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對它的防治也是很重要。但目前為止,主要的治理方法還是在其幼苗時期進行人工拔除或者是在其開花期利用2,4—D(2,4—二氯苯氧乙酸)除草劑進行化學防除。

想要獲取更多冷知識,記得持續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時間:2020-07-26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隨著世界各國間的密切交流往來,各種原本不屬於本地的外來入侵物種也變得防不勝防。
  • 2萬多畝黃花刺茄現吉林,外來物種入侵需警惕
    據報導,7月23日,吉林松原發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黃花刺茄,引發網友關注。黃花刺茄原產於北美洲,適應能力強,全株密被刺毛,植株與果實均有毒,可傷害家畜,並且蔓延速度極快,一棵植株能產種上萬粒,且會抑制其他植物生長。
  • 外侵物種黃花刺茄成片出現在吉林 對農作物動物均有害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吉林省西部地區出現了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黃花刺茄。吉林大學植物科學院教授秦建春表示,目前吉林松原地區就已有上千公頃的黃花刺茄,此物種原產於北美洲,可傷害家畜,還會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對畜牧業有很大的影響,需及時剷除。
  • 外來物種入侵!吉林現26800畝「黃花刺茄」,有毒碰不得!
    近期,一種叫「黃花刺茄」的入侵植物在吉林松原被發現,面積達26800餘畝。 詳情戳視頻 這種乍看就像一片黃色野花的植物到底是個什麼「來頭」,為何危害如此之大?除了吉林松原,還有哪些地方有這種入侵植物呢?它又是如何傳播的呢?
  • 外來「生態殺手」黃花刺茄「入侵」內蒙古
    據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6日電(記者張玥)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外來野生植物侵入內蒙古部分地區,並有蔓延趨勢。科學家認為,這種名為黃花刺茄的植物對草原生態和農牧業生產有較大危害,已威脅到內蒙古生態安全。黃花刺茄又名刺萼龍葵,屬茄科茄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北美。
  • 外來物種入侵!某地現2萬多畝「黃花刺茄」,有毒碰不得!|來聽新聞
    2020年 7月29日 星期三庚子鼠年 六月初九近期,一種叫「黃花刺茄」的入侵植物在吉林松原被發現,面積達26800餘畝。據了解,這種植物危害嚴重,不僅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植株還有毒,人接觸後導致皮膚紅腫,搔癢,家畜誤食後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當地正抓緊採取人工、機械方式努力清除這種植物。這種乍看就像一片黃色野花的植物到底是個什麼「來頭」,為何危害如此之大?除了吉林松原,還有哪些地方有這種入侵植物呢?它又是如何傳播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 黃花刺茄突然在中國爆發成災!
    原創 嚴靖 上海辰山植物園7月25日,一則黃花刺茄入侵吉林松原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一時間引起了諸多關注,對生態環境具有巨大破壞力的外來入侵生物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 恐怖的外來物種入侵:德國大閘蟹泛濫成災
    他們報警後,這些外來「入侵者」被動物保護機構「抓獲」。2012年,德國媒體報導稱,德國由於一種外來物種入侵已損失超過8000萬歐元,而這外來物種在中國和東南亞則是標價昂貴的美食—大閘蟹。 5、蛇頭魚入侵湖泊會將發現的目標吃光蛇頭魚的可怕之處在於,一旦它們在一個池塘或是湖泊中大批滋生的話,它們會吃掉所有能夠發現的目標。蛇頭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擁有一個特殊的呼吸系統,可以在水面上呼吸空氣。
  • 為了解決入侵物種,中國人出了一本烹飪指南
    轉自丨譚老師地理工作室7月23日,吉林松原發現外來入侵物種黃花刺茄,面積達26800餘畝。黃花刺茄原產於北美洲,生長範圍廣、破壞力強,可傷害家畜,影響放牧和羊毛產量,植株果實有毒,並且蔓延速度極快。目前正採取人工剷除,機械除根的方式,預計七月末對入侵地段剷除完。
  • 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發布
    本報訊 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近日聯合制訂並發布《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防控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第四批入侵物種共18種,包括長芒莧、垂序商陸、光莢含羞草、五爪金龍、喀西茄、黃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薊、大狼杷草、野燕麥、水盾草、食蚊魚、美洲大蠊、德國小蠊、無花果蠟蚧、棗實蠅、椰子木蛾、松樹蜂。
  • 章江再現「淡水魚殺手」雀鱔 江西正在剷除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提醒  雀鱔屬外來入侵有害生物 千萬別放生  作為原始型的硬鱗魚類,雀鱔古時全球分布,現原產地為北美洲的墨西哥灣與美國佛羅裡達州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為何雀鱔會從遙遠的美洲「遊」進贛州的章江?漁政人員稱,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除了章江發現雀鱔外,我省尚未在其他內河流域發現此魚的蹤跡,也沒有發現有家庭養殖雀鱔的情況。  與雀鱔相比,我省有一些外來入侵物種,無論是從分布範圍還是危害程度來看,其有害性都要嚴重得多。記者從省農業環境監測站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有400多種,但在我省,發生面積較大、危害程度深、影響農業生產的外來入侵生物主要有十餘種。
  • 黃花刺茄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黃花刺茄,拉丁名為Solanum rostratum Dunal,又叫刺萼龍葵,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茄目、茄科、茄屬的一種植物。其又叫黃花刺茄,為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70釐米。
  • 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公布 「打入」安徽省的有10種
    外來入侵物種,影響生物多樣性,破壞生態系統功能。日前,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昨日,記者從省環保部門獲悉,在本批次18種生物中,已經「打入」我省的有10種。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今年6月份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表明: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入侵植物多達370種,佔比超過一半;其次是動物,有220種;也包括少量的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所以我國的入侵物種裡面,一半以上是植物,比如常見的水葫蘆、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黃花、三裂葉豚草、蒺藜草、刺蒼耳、互花米草、野燕麥、薇甘菊等。很明顯,這些花花草草沒一樣是能吃的,370種入侵植物裡也沒一種能夠端上餐桌。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肯定吃不了的,我們只能看看那些動物。
  • 你最愛吃的小龍蝦,竟然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造成的影響太大了
    因為人為,或者自然的原因,許多物種會發生遷徙,擴散的原因。這些物種突破了物理區域的限制,來到了新的世界。外來物種的定義,就是在原來沒有自然分布,但是通過遷徙,擴散的原因,物種出現在原本不存在它們的地方。當然,許多外來物種對於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有益的。比如說,一些原產於外國的種植物通過引進之後,使得國內的人民也能吃到。這樣的外來物種一般需要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進行,對於自然環境而言並沒有損害的地方。
  • 路邊小黃花竟是入侵物種?江幹檢察辦理「一枝黃花」公益訴訟案
    最近,這種小黃花被杭州市江幹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給「盯」上了。其實,小黃花學名「加拿大一枝黃花」,上世紀30年代作為觀賞植物引進國內,不同於普通花卉,「加拿大一枝黃花」屬惡性雜草,素有「植物殺手」和「霸王花」之稱,其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生長迅速、適應性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逐步蔓延成為雜草,在包括浙江在內的多個省份侵害本地生態系統,形成危害。
  • 加拿大一枝黃花入侵長沙 是個美麗「殺手」/圖
    本報10月22日訊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長沙市第三水廠裡面,一片約5平方米的加拿大一枝黃花正肆意生長,它們周邊的植被都已奄奄一息。這讓附近的居民們挺苦惱,於是撥打本報熱線電話求助。    今日,記者在長沙市第三水廠與麗江翠園小區的交界處,看到了一片約1.5米高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其色澤亮麗,根狀莖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很發達,然而它周邊的植被不是死亡就是嚴重枯萎,看不到絲毫生氣。就在這片加拿大一枝黃花旁邊,還堆放著約4平方米被砍了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麗江翠園小區居民王女士說,這是兩個星期前小區幾個居民一起砍的,砍的時候,大夥都帶著手套,因為不知道它會不會有毒。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問題來了,蒜蓉、麻辣,還是清蒸?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西藏著手研究防治外來入侵生物
    紅耳龜原產於美國中部至墨西哥北部,該物種極易飼養,加上價格低廉,致使市場大量販賣,該物種現被列為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之一。圖為6月2日,首屆西藏外來入侵生物展上,一位小女孩正在逗一隻紅耳龜。 江飛波 攝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人為引入,或自然傳入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