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到寒冬,江河裡的魚群也大多躲進深水區,並不好垂釣。
然而,在這天寒地凍的環境下,有的釣魚人常見的鯽魚、鯉魚等常規魚種釣不到,卻釣起一些平日裡難見到的稀奇「怪魚」來……
比如下面這位廣州釣友……
半夜珠江裡竟釣起條「大泥鰍」來?
廣州的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珠江夜釣時,頗受了幾分「驚嚇」——半夜時分一次黑漂之後,他激動提竿,竟直接從水裡拖出一條「白花花的大泥鰍」來,讓他嚇了一大跳……
這條肚皮雪白的「大泥鰍」上岸後不停地蹦跳,雪白的肚皮、滑膩的外形看起來確實頗有幾分嚇人,這位釣友一時之間也是不敢上前……
這大冬天裡的,還能從江裡釣起蛇來?
原來是條罕見的「白鱔」
釣魚釣到蛇並不稀奇,但冬季氣溫低蛇類大都冬眠(廣州夜裡氣溫有時候在5°以下),基本不可能出現在水中。
——實際上,這位釣魚人釣起來的「大蛇」,其實是一條珠江裡較為罕見的水族「白鱔」。
所謂「白鱔」是廣東的慣常叫法,其實白鱔的學名叫「河鰻」,跟大家熟悉的黃鱔並非一個類別,而是一種鹹淡水雙棲的「鰻屬魚」。
(河鰻同黃鱔的對比,本質上是兩種魚,體色體型特徵都有較大差異——最明顯的就是河鰻有鰭,黃鱔沒有)
河鰻是在海中產卵,江河內陸棲息生存的一種獨特魚種,它一般是白肚青背,體型修長圓潤,水中蜿蜒遊動,看起來頗有幾分龍蛇之姿。
因此河鰻自古也有「江中之龍」的美譽,在長江和珠江流域的近海江段常有漁民捕獲。
不過,近代因為江河入海口水閘阻隔,河鰻也是越來越少見了,這位釣魚人在珠江裡釣起可以說是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
其實可能是養殖的?
河鰻雖然外形非常像蛇,但在廣東自古就是非常受歡迎的「食材」,養殖的河鰻在幾十元一斤。
而像這種珠江裡野生的河鰻一般價值更是高達兩三百元一斤,難怪這位老兄自己也戲稱「喜提500」了……
(雖然一夜就釣了一條河鰻和一條鯽魚,不過許多網友認為,這樣一條河鰻,可能抵得上幾百條鯽魚……)
不過,在長江君看來,純野生的河鰻現在珠江已非常少見了。
而廣東河鰻養殖產業非常發達,加上放生流行,這位老兄在珠江裡釣起來的「白鱔」,大概率也是一條被人放生或者逃逸的「養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