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釣友,半夜珠江釣起條「大泥鰍」來,白肚青背,似蛇似鱔

2021-01-08 長江君說野生魚

如今已到寒冬,江河裡的魚群也大多躲進深水區,並不好垂釣。

然而,在這天寒地凍的環境下,有的釣魚人常見的鯽魚、鯉魚等常規魚種釣不到,卻釣起一些平日裡難見到的稀奇「怪魚」來……

比如下面這位廣州釣友……

半夜珠江裡竟釣起條「大泥鰍」來?

廣州的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珠江夜釣時,頗受了幾分「驚嚇」——半夜時分一次黑漂之後,他激動提竿,竟直接從水裡拖出一條「白花花的大泥鰍」來,讓他嚇了一大跳……

這條肚皮雪白的「大泥鰍」上岸後不停地蹦跳,雪白的肚皮、滑膩的外形看起來確實頗有幾分嚇人,這位釣友一時之間也是不敢上前……

這大冬天裡的,還能從江裡釣起蛇來?

原來是條罕見的「白鱔」

釣魚釣到蛇並不稀奇,但冬季氣溫低蛇類大都冬眠(廣州夜裡氣溫有時候在5°以下),基本不可能出現在水中。

——實際上,這位釣魚人釣起來的「大蛇」,其實是一條珠江裡較為罕見的水族「白鱔」。

所謂「白鱔」是廣東的慣常叫法,其實白鱔的學名叫「河鰻」,跟大家熟悉的黃鱔並非一個類別,而是一種鹹淡水雙棲的「鰻屬魚」。

(河鰻同黃鱔的對比,本質上是兩種魚,體色體型特徵都有較大差異——最明顯的就是河鰻有鰭,黃鱔沒有)

河鰻是在海中產卵,江河內陸棲息生存的一種獨特魚種,它一般是白肚青背,體型修長圓潤,水中蜿蜒遊動,看起來頗有幾分龍蛇之姿。

因此河鰻自古也有「江中之龍」的美譽,在長江和珠江流域的近海江段常有漁民捕獲。

不過,近代因為江河入海口水閘阻隔,河鰻也是越來越少見了,這位釣魚人在珠江裡釣起可以說是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

其實可能是養殖的?

河鰻雖然外形非常像蛇,但在廣東自古就是非常受歡迎的「食材」,養殖的河鰻在幾十元一斤。

而像這種珠江裡野生的河鰻一般價值更是高達兩三百元一斤,難怪這位老兄自己也戲稱「喜提500」了……

(雖然一夜就釣了一條河鰻和一條鯽魚,不過許多網友認為,這樣一條河鰻,可能抵得上幾百條鯽魚……)

不過,在長江君看來,純野生的河鰻現在珠江已非常少見了。

而廣東河鰻養殖產業非常發達,加上放生流行,這位老兄在珠江裡釣起來的「白鱔」,大概率也是一條被人放生或者逃逸的「養殖品種」……

相關焦點

  • 新安江裡衝出「白蛇魚」,似蛇似鱔,桐廬釣魚人連續兩天釣起
    浙江桐廬市民,河裡連續釣起兩條「怪魚」浙江桐廬的市民劉先生,是一名擁有多年釣齡的垂釣愛好者,即使近日暴雨、洪水來襲,他也常去河邊垂釣。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洪水過境,河裡的魚種就會豐富起來,鯽魚、鯉魚、草魚、鱖魚甚至鱸魚等不常見魚種,都可能釣獲....
  • 似黑魚而非黑魚,似泥鰍而非泥鰍,全身布滿珠色亮點的「七星魚」
    七星魚的學名月醴,似黑魚而非黑魚,似泥鰍而非泥鰍。全身布滿珠色亮點,背鰭與臀鰭各有多行珠色亮點,尤以雄性更顯著,這些特點無疑讓七星魚加分不少。它的性格比較兇猛,以小魚小蝦為食,不但有舌頭,而且還會變色。在光線強的地方,膚色就會變得很淺,隨著光線變弱,怪魚的膚色則會變得越來越青黑。
  • 釣友在黃河釣到一尾「怪泥鰍」,老漁民都沒見過,究竟是什麼魚?
    國慶長假第五天,鄭州釣友前往黃河釣魚,卻釣上一尾怪怪的「泥鰍」,吻部朝下,背部布滿深褐色的花紋。從遠處看,和普通的泥鰍長得非常相似。但通過仔細對比,發現這條怪魚的尾部、嘴巴、以及體色,和上面的普通泥鰍都有很大的差異。
  • 賀江秋釣入護大白鱔
    今年秋天某晚,我和釣友相約去城邊小河垂釣。這條小河叫賀江,是珠江水系上遊賀州境內的小河,全長200多公裡,雖不是大河,但長年流水不斷,野魚資源豐富。 18時30分開釣,我用的釣具是「迪佳·月無雙」2.4米磯竿、2500型繞線輪、2號「橫濱」主線、1.2號腦線、7號袖鉤,釣餌是沙蟲(又稱蚊蟲)。但到22時仍無像樣的收穫。這時突然淅淅瀝瀝下起小雨,河面上起了霧,我的衣服都淋溼了。釣友提出回家,我堅持繼續釣。過了半小時,我左邊的一支磯竿先是輕輕點頭,繼而又猛地一點頭。我急忙起竿,感覺很重,既興奮又緊張,立即收線。
  • 半米長「大泥鰍」?男子千島湖釣到「稀罕物」,整個千島湖沒幾條
    然而近日,一位釣魚人在千島湖釣魚時,卻釣起「半米長的大泥鰍」來,有人驚呼其「發財了、這麼大一條賣個千把塊沒問題」...釣個魚還能釣來「橫財」?這到底是條什麼「泥鰍」,竟有如此高的價值?似蛇似鱔魚又像泥鰍河鰻是鱔魚還是泥鰍?為何經濟價值如此之高?河鰻即不是泥鰍,也不是鱔魚,而是屬於鰻科魚的海魚,雖然是海魚,繁殖卻是在淡水中完成,屬於鹹淡水雙奇魚,因此兼具海魚的口感和淡水魚的柔膩鮮美,自古就是魚鮮食材中的「極品」。
  • 紅尾草魚,可能是珠江力氣最大的魚,十條上鉤跑八條,怎麼釣?
    近日,有廣東釣友稱,在珠江裡碰到許多這種「紅尾巴」的怪魚——體型像草魚,可是尾巴卻帶有一些紅色,看起來非常漂亮。不過,這卻是一種「狠魚」!這種魚雖然是種草食魚(用釣鯽魚、鯉魚的商品餌就能釣起來),可是卻「力大無比」,甚至釣友戲稱其實「珠江力氣最大的魚」。「竿子都差點拉到水裡了,魚線拉的嘎嘎響,還以為是好幾斤的大鯉子,釣起來一看才一斤多的...」
  • 珠江紅眼魚泛濫,數量多卻太難吃,有人釣起又丟回水中
    每當洪水過境,各地的江河裡都會多出許多「陌生魚種」來,其實大都是上下遊地區被洪水裹挾而來。比如在廣東,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最近珠江流域一種「紅眼魚」數量極多,幾乎是泛濫了......珠江釣魚,頻繁釣起「紅眼魚」這些紅眼魚體型似草魚,但魚眼卻是罕見的「血紅色」,魚鰭魚尾也大多是豔紅色......近日,在珠江裡釣魚的許多廣東釣魚人,幾乎都釣上這種「紅眼魚」,或多或少,大大小小,似乎邕江裡一夜之間出現了大量的這種魚群。這個紅眼魚是什麼魚?其實,這是一種外來物種麥鯪,在珠江裡算是比較常見的魚種之一。
  • 廣州釣魚人珠江釣起「怪鯽魚」,渾身烏黑,這是汙染了?
    比如廣州一位釣魚愛好者,在珠江垂釣時(手竿蚯蚓魚餌),就釣起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墨鯽」——一斤多重,可以說是罕見的大板鯽,但卻全身烏黑如墨,連眼珠都是墨黑色……這條鯽魚黑成這樣,是喝了墨汁嗎?還是如一些網友所說的「水質汙染所致」?
  • 珠江釣到「花斑鯰魚」,很像外來物種,渾身斑點
    珠江裡這些年成了外來物種的天堂,羅非魚、清道夫、鱷雀鱔、巴西龜... 幾乎所有的外來物種,都能在珠江找到它們的身影——並且不時有「新成員」加入.. 近日,就有一位廣東釣魚愛好者稱,在珠江夜釣時,釣獲一種奇怪的「花斑鯰魚」,疑似新的外來物種!
  • 泥鰍作釣,為何讓人如此詬病?主要是這幾點
    泥鰍黨起源首先來了解泥鰍黨,曾經有一群人發現放生泥鰍能引起翹嘴,黑魚瘋狂搶食,然後開始用泥鰍作釣,從中發現效果非常的好,就這樣,以活泥鰍作為餌料的釣法開始傳開來。很多人加入這個隊伍,形成了泥鰍黨。泥鰍餌用法作為窩料泥鰍作為窩料去打窩對於肉食性魚類來說留魚是很有效果的。效果特別明顯就是翹嘴,黑魚等等。
  • 釣魚技巧:活泥鰍釣翹嘴方法,大翹嘴一釣一個準,不信可以試試!
    介紹過了手竿釣小翹嘴的技巧,再來介紹介紹泥鰍釣大翹嘴的技巧。手竿釣翹嘴,總結下來其實就是飛鉛釣行程,通過動態的餌料來吸引小翹嘴的攻擊,再加上翹嘴成群結隊進食,往往有連竿的快樂。民間釣大翹嘴的方法較多,比如蝦皮串鉤就非常好使。
  • 釣到「魚窩子」了!鄭州釣友黃河灘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
    10月6日下午,黃河鄭州馬渡段,一釣友在黃河野釣時,偶遇「黃軍窩」,一下午竟然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也算是打破了近段時間的紀錄。 所謂「黃軍」,就是釣友們對黃河牛尾巴魚、黃辣丁的統稱。這個季節正是野釣黃河「黃軍」的好時候,不過這個假期由於氣溫異常下降,魚的活性低了很多,在黃河裡面想要連杆、爆護,除非找到魚窩子。
  • 【釣魚技巧】「泥鰍黨」為何被釣友痛恨?深度解析緣由
    釣魚可以給釣友帶來很多的樂趣,但有些時候浮漂動了,有東西咬鉤了!釣上來卻不是魚,而是泥鰍!這讓很多釣友很頭疼,因為泥鰍來了。窩內基本就沒有魚了,所以不得不停止釣魚!
  • 起底「泥鰍幫」:用酒或藥物泡泥鰍做餌 一晚上可釣數百斤魚
    震驚   最多一人釣了上百斤   2018年1月6日上午,華豐漁業的工作人員王國軍和同事在黑龍灘上一處回水灣處巡查時,發現岸邊兩個中年男人釣魚揮桿的頻率不正常。上前一查,果然,又是用泥鰍做釣的,旁邊的餌料箱裡,二十餘斤泥鰍還在遊動,魚護裡,幾十斤翹殼撲騰起水花。「這已經是這周在黑龍灘抓獲的第五起用泥鰍做釣的人了。」王國軍說。
  • 成了精的刀鰍魚,金沙江釣到罕見大刀鰍,半米長,嘴尖似鳥喙
    近日,雲南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金沙江釣魚時,釣獲一條非常奇怪的「鳥嘴魚」! 這條魚的魚身粗圓堪比人的手腕,可是魚嘴彎彎尖細似鳥喙,看起來非常的怪異,這是什麼魚?
  • 廣州釣魚人珠江裡釣起「墨汁魚」,全身墨黑色,這能吃?
    比如廣州一位釣魚愛好者,在珠江垂釣時(手竿蚯蚓魚餌),就釣起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墨鯽」——一斤多重,可以說是罕見的大板鯽,但卻全身烏黑如墨,連眼珠都是墨黑色.....
  • 青背白肚金爪黃毛
    其次,由於陽澄湖水質及自然環境的因素,因此陽澄湖大閘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特徵,而且體格強壯有力。再有,就是最後六個月必須在陽澄湖生活,這才能確保其外觀和肉質符合標準。楊維龍還透露,有不法商家將其他湖內養殖的蟹用洗蟹粉或牙膏將肚皮洗得雪白,冒充陽澄湖「血統」,不過陽澄湖大閘蟹的肚皮是玉白而非雪白。
  • 衡陽湘江河裡釣上一條50斤「河老虎」(圖)
    圖/瀟湘晨報通訊員文海ukz瀟湘晨報網  「有人在湘江裡釣上一條河老虎,身寬體胖達50斤重。」1月4日下午,負責楊家坪碼頭躉船值守的劉大伯說,垂釣發燒友鍾先生在衡陽市石鼓嘴江邊水域釣上一條重達50斤的「河老虎」。
  • 黃鱔好吃不好釣?來,這裡有部釣鱔大神全攻略
    2,歪嘴鉤型歪嘴鉤型是在標準鉤型的基礎上,稍微加以改進,鉤尖歪斜,因為有釣友表示這種鉤型中鉤率相對會更高一些。3,駝背鉤型駝背鉤型和標準鉤型孰優孰劣,目前為止在釣鱔界也沒有一個爭論結果。2,軟鉤軟鉤就簡單多了,前端一個小鉤子,後面用繩索或者軟鋼絲連接起來,通常用於釣石頭縫或者那些年老成精不肯輕易開口的大鱔魚。
  • 釣友釣起一條快五斤的黃顙魚,要長到這麼大得要多少年?
    黃顙魚又名黃骨魚、黃辣丁、昂刺等,因被釣起有「嘎吱嘎吱」的叫聲被人們形像的稱為黃鴨叫,黃顙魚是優質的名貴魚類,魚體粗壯,頭略平扁,軀幹、尾側扁,背傾斜,背部有毒刺,才幾歲的時候,第一次釣魚,釣上來一條這個魚,取魚鉤的時候魚不老實,總是一會兒跳這邊一會兒蹦那邊,本來這魚就滑,取了幾次取不下來,就把這魚放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