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豪華盛宴,很多人就想到了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聚集滿漢菜系之精華,全席至少有一百零八種,分別是五十四道南菜和五十四道北菜,取材全面,用料精緻,也是滿漢文化碰撞交流之後的完美融合。
滿人的宴席最開始是非常簡單,露天席地而坐,開始就餐,非常像現在的野餐形式。清軍入關之後,清朝菜的種類在融合關內菜系特點後開始多樣化,逐漸形成清朝宮廷菜系的獨有風格。
滿漢全席的歷史由來:
滿漢全席是源於宮廷嗎?是御廚為君王所研製嗎?不是的。
滿漢全席最開始是源於官場菜,清初也是滿漢文化融合初始,當宴席上有不同民族之時,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就會準備兩種菜系,兩種菜系併合,種類繁多,規模宏大,固有「滿漢全席」之稱,滿漢全席的出現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大突破,成為構成中華飲食體系的關鍵一環,給歷史書頁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滿漢全席的表現:
滿漢全席的樣式也非常的多種多樣。如: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節令宴等。
蒙古親藩宴:在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宴請蒙古貴族的一種宴席,二十四類菜品,為第一宴。
廷臣宴:舉行於每年正月十六,是皇帝賞賜和拉攏大臣的宴會,十八類菜品,原材料種類豐富。
萬壽宴:皇帝或者皇后生辰時舉辦的宴會,宴會尤其隆重浩大,來賀朝臣,貴族和外藩,人員數不勝數,美食更加精緻多樣。
千叟宴:宴請老者參加盛宴,是皇帝籠絡人心的手段,但同樣盛大。年齡在六十五以上的老人都可參與,享受皇家盛宴。
九白宴:招待來賀使臣所舉辦的宴會。
節令宴:顧名思義,按照固定時節所設的宴席。特別是:元旦,氣息,端午,除夕等。
滿漢全席菜品豐富多樣,從普通的雞鴨魚肉菜,如:燒花鴨、燒雛雞、滷鴨、醬雞、燴鴨絲、燴鴨腰、燴鴨條、熘魚脯、熘魚肚、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到精緻的素菜:齋扎蹄、素筍尖、齋面根、素白菌 ,再到充滿煙火氣的火鍋羊肉串:御龍火鍋、火烤羊肉串。光看著聽著菜名兒就能想像那滾燙冒氣,鮮香四溢的味道,真真是令人垂涎三尺,想要再多看看!
現在的滿漢全席對比前清,菜品因為做法或多或少的缺失,已經不是那麼完整了,也因為價格昂貴,已經不是基層消費得起的,所以滿漢全席只能在資料裡,根據文字的記載想像當年宴席的盛大了。
滿漢全席是中華美食的一瞥驚鴻,現在的不少廚師,也在潛心研究老祖宗留下的菜譜,或是經受戰亂不完整的殘頁。但不可否認,不光滿漢全席,五千年中華美食文化的發展,使中國的飲食文化領先世界,讓更多的國人或者外國友人認識到了中國美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