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場景、人群、閉環……拆解私域流量的「五步心法」

2020-12-05 知曉程序

本文來自公眾號浪潮新消費(ID:lcxinxiaofei),分享者劉新,整理者折原,知曉程序經授權發布。

私域流量最近火了……

顯然,隨著淘寶、百度等公域流量的增速見頂,成本持續提高,傳統的用戶增長模型逐漸失靈。與之相反的是,低成本、可自由觸達的「私域流量」則開始被廣泛關注。

但如何真正理解私域流量,它的核心場景、人群、方向路徑,以及商業閉環是什麼?在具體的思考和實操層面,大多數企業依然是一頭霧水。

圍繞這些大家關心且實際的問題,近日,浪潮新消費邀請零售創業老兵劉新,圍繞私域流量進行了深度探討。

劉新是連續創業者,在零售行業摸爬滾打超過11年,現任「樂衣樂淘」、「星空城」、「易美時代」三個社交新零售模式平臺的創始人兼 CEO,分別對應不同品類和不同人群的私域流量玩法,有著豐富的線上線下增長經驗,最近在私域流量的探索中也成果豐碩,「星空城」上線兩天,就狂攬 3 萬私域用戶。

在一個多小時分享中,他重點拆解了私域流量的新戰法,裡面很多觀點和細節值得深思。

以下系劉新分享,經浪潮新消費編輯:

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在浪潮新消費,跟大家一起探討私域流量的話題。現在不管是做線上還是線下,做公域還是社交,各個圈子都有點流量上頭,比較焦慮。因為大家突然好像走入了一個失速點,增速等各方面都很難達到目標。

包括我身邊很多的朋友,不管是做實體還是做電商的,都面臨很大的壓力,原本很輕鬆能完成的目標,現在只能完成 30%、40%。

我總結了三個原因:

一是經濟下行,大家對消費的信心和能力都有些不足,直接導致了商品零售額下滑,從2019年上半年的消費數據來看,除了化妝品以外,其它品類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二是渠道碎片化,加劇了流量的分散,導致流量越來越難以捕捉。

三在於消費者本身,現在進入消費分級的時代,碎片化和個性化的共振,導致消費更零散,也更不可把握。

過去外資常用的 HBG 理論(品牌增長=滲透率×想得起×買得到),原本可以帶來很好的增長。但現在你發現,這些傳統增長的路徑,就像大炮打蒼蠅,突然失靈了。

因為現在的大渠道和大媒體全部被解構、打碎了,所以大家開始關注「私域流量」,關注「圈層化」。

那我們自己的私域流量是怎麼玩的呢?還是要從找定位和切口開始。因為不管是特勞特的定位理論,還是波特的競爭理論,其實都在告訴我們,無論是做品牌還是做平臺,都一定要去找到某一種需求或者某一類人群。

「私域」,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私密的小眾圈子,如果你沒有去劃圈定位,那就不叫私域,頂多算是偽私域。當然,能砸得起千萬級市場預算的除外,這種是土豪級打法,我等平民羨慕不來。

但這種打法的機會也比較小,因為在競爭這麼充分的前提下,又在BAT等巨頭大佬的射程範圍之內,肯定會降低你的成功率,同時也會提升你的試錯成本,包括搭供應鏈的難度,都會指數級地增加。

所以即使有錢,我也建議去更好地去「磨豆腐」,一點一點把護城河、供應鏈建起來,讓你本身的用戶群體更好地生根。

我們的核心思想叫「五步心法」:階層、場景、人群、策略、閉環。

1、階層:小眾群體也可以做得非常大

首先是階層。去年有一本書很火,是三浦展寫的《第四消費時代》。那中國目前在第幾個消費時代呢?其實中國四個消費時代都有,因為中國太大了,幅員遼闊,一個廣東省的經濟總量最多 2020 年就將超過整個韓國。

加上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發展不是很均衡,各種現象在中國同時發生,比如一二線城市是在向第四消費時代邁進,但三四五線城市還處在家庭化消費的初期,所以我把它定義叫「消費疊層時代」。

所以做私域流量運營,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能力圈的階層。因為你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打穿,創業早期最需要的就是聚焦,你的資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怎麼把你的階層找出來是關鍵,怎麼找呢?

第一,找階層的認知落差。

什麼叫認知落差?比如微商的寶媽,很多人不理解她們,通過簡單直接的活動,比如說紅毯,能夠讓她們綻放,她們就會給微商品牌去充值備貨。

我在認真地去跟這些寶媽溝通之後,發現她們常年待在四五線城市,生活的圈子很小,所以會非常渴望能有機會走出來,特別像紅毯、明星合影,能給她們在那個圈子裡帶來一年的談資和素材。

再比如花點時間,以前都是男生送花,頻次很弱,現在變成女性自己每周訂閱取悅自己,把鮮花變成了更高頻的日常化消費品類。女生買鮮花送給自己,這其實就是一個認知落差。

中國目前很多階層之間,都存在的非常大的認知落差,找到階層的認知落差,就找到了品牌或者平臺的勢能。

第二,要結合自己的供應鏈能力。

因為現在任何的消費品市場,都是貨比渠道更重要,所以你有什麼樣的供應鏈能力,就決定了你能做什麼階層。如果你的供應鏈能力就是做中高端的,那你認真找到你的中高端細分群體就行了;如果你是做中低端的,那你去下沉市場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下沉市場這兩年其實非常好,因為抖音、快手、趣頭條這些下沉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把下沉人群的消費視野、消費欲望都帶動起來了,而且它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熟人圈子,非常適合做裂變。用更好的顏值,更具網感的品牌,更有勢能的打法,就可以把下沉市場重新打一遍。

第三,看團隊能力。

我之前有個認識做共享租衣的,他們的創始團隊過去都是做生物電子一類的,所以他們在視覺、供應鏈選品上就比較土。再看某租衣平臺團隊,都是做媒體出身的,品位比較好,所以他們對自己的階層的定位就匹配上了。一旦匹配上了,你打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我們自己定位的階層,是那些有一定收入,想生活得更好但還缺品位和消費視野的女性人群,屬於女性中的一個夾心階層。然後我們去把她們的畫像和標籤弄出來,看她們分布在什麼場景裡,再想辦法去觸達,圍繞這些東西來搭建一個商業閉環,這就是我們核心的戰略規劃。

這個看起來很小眾,但現在很多機會都是小眾的,「階層」的核心就是小眾。中國市場這麼大,很多邊邊角角的生意其實都可以做得非常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地去關注那些微小的群體,去精耕打透。這樣可以提高你的成功率,成功率是創業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

2、場景:找到流量宿主,就找到了撬動流量池的槓桿。

階層還是個寬泛的概念,每個階層都有它主流的場景,圍繞這個場景你才能把商業閉環給搭起來。

因為現在渠道是碎片化的,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都分布在不同的場景裡。場景即流量,這句話一定不假,但可能還不夠全面,那場景怎麼去理解呢?

比如廣場舞,廣場舞是非常好的場景,其實有一些專門的廣場舞app在打這塊,只是閉環做得還不好。要我說,廣場舞對於生鮮、社區團購來說,就是個非常好的流量池。

找到場景之後,我們還要明白幾個關鍵:

第一個關鍵概念叫「流量宿主」,什麼叫流量宿主呢?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場景的 KOL、達人、領袖,他在場景或者小圈子裡的影響力,能把這個場景裡的人組建起來。所以我們要把場景裡的流量宿主給找出來,找到流量宿主,就找到了撬動流量池的槓桿。

至於怎麼綁定他,來構建你的商業閉環,就需要大家自己思考了。比如我們有打夜店場景的,我們把夜店的每一個管理層包括背後的職業經理人都做了綁定,那我們就能把這個場景給撬動起來。

第二個關鍵概念叫「消費核按鈕」。我們要去場景裡分析和探索,有沒有一些像「核按紐」一樣東西:某些關鍵動作,能夠瞬間引爆這個場景的消費。

比如我們自己有一個私域流量玩法,是深刻地 touch 到了夜場管理層的需求。比如他希望生意好,希望這些女孩的素質越來越高,那我們就可以跟他一起探討,做一些「消費核按紐」的設計。

如果你能 touch 到廣場舞大媽的組織者,能給他搭建整個廣場舞的服務體系、電商體系和社交體系的拉新、裂變,這裡面也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間。

第三,每個場景裡都要有「帶路黨」。比如廣場舞大媽的組織者,就是一個典型的帶路黨,包括行業協會、場景商業主體的高層。通過利益情感的綁定,讓他們來幫我帶路,這個也很重要。

第四,線下的場景比線上的場景更好。因為線上的場景很碎片,現在也比較難把握,而且大家對線上的容忍度沒有那麼高,獲客成本會很高。

但線下的很多場景都是熟人關係,只要你把情理法(感情利益原則)設計好,把合同、情感、人員利益全放到位,把這個場景的私域流量池綁定好,別人就很難再撬動。

3、人群:能不能分清楚「客戶」和「用戶」,決定了你的生死

再來看場景裡的人,我們怎麼分析他,怎麼去為他提供服務,怎麼構建商業模式呢?這裡特別強調一點,一定要分清楚誰是客戶誰是用戶,這很重要,決定了你的生死。

為什麼會有「客戶」和「用戶」之分呢?比如腦白金,它的客戶是子女,用戶是長輩。你要分清楚,是誰在花錢,誰不花錢但能給你反饋。

再比如廣場舞,廣場舞的組織者就是你的用戶而不是客戶,因為你需要他來協助你一起搞定共同的客戶,你應該讓他怎麼通過它的角色在你這佔到便宜、被動和主動的設計好路徑。

所以一定要分清楚,這甚至會成為你早期商業模式的全部。只有分清楚客戶和用戶,並且把他們的需求痛點搞明白,你才知道怎麼取捨,你的私域流量才能玩得轉。

中國目前有非常多圍繞亞文化的小眾人群,每個都可以搭建一個私域流量池,我把它總結為「愛好聚集、精神過癮」

像二次元文化,包括 cosplay、ACGN、基腐、百合;還有像小眾服飾,比如像抖音上比較火的漢服、古風;還有現在比較火的潮牌文化,它又分滑板、街舞、說唱、塗鴉;還有哥特文化、電競、朋克等等,這些東西在中國大行其道。

因為現在都在講個性,講自我表達,所以每一種文化打透了都會有非常大的基礎,都能玩到最少幾個億,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機會。

4、策略:「裂變式地推」,怎麼在地推中加入裂變思維

你定位了階層,定位了場景,也找到了自己的垂直人群,那你接下來怎麼找到這些人,跟他發生關係呢?這就是媒介和觸達的問題。

我們自己有一個打法,叫「裂變式地推」。地推這個事情很土,但大家不要小看地推,阿里靠地推,在九幾年就可以賣這麼高客單價的東西,那現在為什麼不能做呢?而且現在的信任成本越來越高,因為智商過剩,信息過載,反而是「face to face」的效率最高。

只是說過去十年大家習慣了風口思維、網際網路思維,地推可能比較慢,地推團隊也不好搭,大家就失去了耐心,不再關注了。但現在你玩私域流量,本質上就是因為公域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難抓了。

所以我們要做裂變式地推,結合當下去做一些改良升級,在地推裡加入裂變的思維。簡單來說,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串聯的利益點、槓桿點,包括我們自己的員工、對方的員工、場景的人員等等,構築一個一個螞蟻雄兵,打一場人民戰爭。

其實有非常多的品牌都是靠地推做起來的,不用一一去分析。包括很多已經做得非常大,在線下打得非常透,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像正新雞排、蜜雪冰城、尚客優酒店,都是規模很大的下沉市場領導者。

所以我認為,地推的價值應該要重新被重視。但可能很多人沒法做,是因為地推團隊很難建,前期做起來有難度。那首先你要找到一個懂得打地推,懂得去線下打仗的人。

你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更土更LOW的地方去找,想辦法把他變成你的合伙人。找人,一定是創始團隊每天條件反射一樣的事情,走到哪兒挖到哪,我們也是這樣。

地推人員的管理,可能在很多做電商創業,或者80、90後創業者看來比較難管,這裡面有幾個竅門:

第一叫「苦大仇深」,這也是早年阿里中共鐵軍招聘的標準,為什麼叫苦大仇深呢?農村地方來的,要吃過苦,非常想成功的。

第二就是吃香喝辣,地推的管理其實很簡單,團隊文化就是吃飯喝酒。

第三是顆粒度的管理。線下市場肯定要比線上要精耕一點,因為涉及到網格化的管理和人員的管理,你要去做比較精細化的,像國省市區縣鎮鄉這種空間維度的管理,還要做年季月周天時這種時間維度的目標拆解。

然後每天排名、每天發錢(前期只獎不罰),管的就是顆粒度,玩的就是攀比。你的模式可以網際網路化高大上,但管理要降維。像阿里打村淘,為什麼他的滲透率不如當年?因為現在基因和能力不同了。

地推團隊確實比較難建立,也不好管。但當你慢慢建立起來的時候,你發現整個組織能力,也就有了擴散到三、四、五線城市的這些能力,去做什麼事情都會很強大。

5、閉環:惟精惟一

電商的核心就是是「多、快、好、省」,淘寶解決了多和省,京東解決了快和好,私域流量如果能夠解決其中一個,就能跑起來。

不要想著去解決三個四個,會非常耗費創始團隊的精力和資金,可能你還沒把問題解決好,團隊就已經跑偏了。

你只要聚焦場景中的關鍵要素,把它放到最大,然後打穿,這是做商業閉環應該理清楚的。我們每天都要定出來明天的關鍵要務,就一件,多了就不是關鍵了。

前期必須聚焦,把成本費用砍到最低,如果你每天都能把關鍵要務落下去,公司會成長得非常快。

所以我說商業閉環要「惟精惟一」,具體就是圍繞你的垂直流量去做精準運營,然後搭建專業化的供應鏈。

拿我們自己來說,我們有圍繞夜場女孩搭的電商機會。我們是怎麼做精準運營的呢?比如圍繞她們各方面的 LTV(生命周期),像審美周期、職業周期、變現的周期去考慮。

具體切入像醫美、服裝化妝這些領域,給她們搭建專業化的供應鏈,比如她需要不卸妝過夜也不傷皮膚的化妝品,這就是我們專業的供應鏈。

圍繞垂直精準的人群去搭專業化的供應鏈,只有把他們的需求和痛點打穿,你的商業閉環才能做起來。

在搭建商業閉環,組織設計的時候,也要有資本化的這種「天字號起手式」。所謂的「道、天、地」,「道」是願景使命價值觀,它會保證你成長的時候不變形;「天」是戰略規劃和運營計劃;「地」就是人才、架構和基礎制度。這個很重要,弄好了能讓你的組織跑起來的時候不散架、有節奏。

這是資本化的基礎,當下的中國,要一半賣產品,一半賣「機會」!經濟越不好的時候,夢想、信心、希望,越彌足珍貴。

6、向下融資:屌絲創業者的現金流秘訣

最後說一說向下融資,向上融資就是找VC、找大公司去融資,向下融資是什麼意思呢?比如你的城市合伙人,給他們一些原始股。現在向下融資可能比向上融資要更好,因為好多基金自己都募不到錢。

阿里是 1999 年 2 月成立,同年 12 月拿到了高盛五百萬美元的融資。這個事情放到現在都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因為 90% 的創業者不可能做到。

這幾年分析下來,大企業出來的明星創業者創業的成功率反而沒有屌絲創業者高,因為他就是奔著向上融資去的,落差會很大,大部分在半路就死了。屌絲創業者一開始就有很多向下融資的打法,現金流會更好。

我們自己的向下融資目前是代理商體系,還有渠道裡的一些關鍵的人物,比如說場景商業主體老闆、他們的管理層等等。現在做私域,大家一定要多學習多層級的渠道體系,怎麼去賣機會,怎麼把「人民戰爭」發動起來?

這方面,大家可以認真研究一些線下做得比較好的商業模式,比如哪些品牌做了幾千家店,或者有十萬人以上的體系。這都是很牛逼的企業,真正悶聲發大財。

我認識很多微商,一年 50 億流水最少都有 10 個,大家都想像不到有這些企業存在,甚至 70% 的人都沒聽過。2018 年,某頭部微商品牌的流水超過了 300 個億,這個數字也很嚇人。如果它能夠去做資本化,那妥妥就是百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

現在很多人對微商,對社交裂變比較厲害的企業都是有一定的偏見,但本質上都是認知偏差,真正的核心還是要不帶偏見地學過來,為己所用,而不是刻板地看他們笑話。學習的目的是讓自己能夠修煉的越來越客觀。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觀點僅供大家啟發和討論,請大家批判性的思考,也可能我講的都是錯的,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階層、場景、人群、閉環……,拆解私域流量的「五步心法」
    私域流量最近火了……顯然,隨著淘寶、百度等公域流量的增速見頂,成本持續提高,傳統的用戶增長模型逐漸失靈。與之相反的是,低成本、可自由觸達的「私域流量」則開始被廣泛關注。但如何真正理解私域流量,它的核心場景、人群、方向路徑,以及商業閉環是什麼?在具體的思考和實操層面,大多數企業依然是一頭霧水。
  • 百度建立私域新場景:大搜索+企業百家號拉動品牌數字資產升值
    如下,Enjoy:百度營銷中心總經理、營銷研究院院長 朱蕾百度在私域圈子裡應該是一個新兵。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們看到有很多品牌通過「搜索+百度企業百家號」實現了用戶的增長、取得了真正的營銷效果。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向大家介紹百度在私域上的打法,從而幫助品牌通過「百度搜索+新私域整合能力」實現營銷上的增長。大家一提到百度,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搜尋引擎。但是,百度除了在搜索上有所發展之外,目前已有超過4億的智能設備激活量。
  • 易觀數科:從洞察到運營,深耕「留量」價值的「解決方案型」公司
    數位化的連接、觸達、運營步履不停,人的數位化以不斷地「下沉」逐步完成,再言「增量」也顯得非常微薄。對於品牌商,拉長用戶生命周期遠比「強取」新流量更加長期主義。深耕用戶、縮短鏈路,「留量」早已成為運營共識。場景化運營用戶正在成為人貨場的融合引擎。
  • 私域流量,會是食品飲料行業的光明未來嗎?
    面對流量瓶頸以及日益複雜的商業環境,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好品牌建設,獲取持續增長?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以小程序為核心的私域業態正在快速崛起。大量的食品飲料新消費品牌,構建了以小程序自營電商為陣地,串聯社群、企業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場景的私域生態,以拓展更多的增量。
  • 鳴謝丨2020深圳私域流量行業大會圓滿舉辦
    他們甚至提出,人人趨之若鶩的流量本身並不是關鍵……一整天密集的硬核輸出,獨到的觀點、創新的玩法令人眼前一亮,觀眾拍攝PPT內容的手速再快都跟不上嘉賓輸出金句的語速:「私域流量是一種產權」閆冬 有贊新零售學院負責人
  • 武漢這家街頭零食鋪子上市了,從0到83億,最硬核的竟然是私域流量?
    贊同者說,在這個規模達到3萬億的市場上,良品鋪子也許成為中國的雀巢或卡夫;而批評者卻認為,良品鋪子是一個重營銷輕研發的公司,耗費巨資在流量和價格戰,有些本末倒置。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在招股說明書上,這家企業為什麼把自己定位成「通過「數位化技術」融合「供應鏈管理」和「全渠道銷售體系」開展高品質休閒食品業務的品牌運營企業」,它的核心優勢到底是什麼?
  • 百應AICRM+快消業老客戶復購率超60%私域流量精細化運營成增長錨點
    02私域流量運營5步走業績顯著提升那麼,百應「AICRM」系統是如何賦能海昱昌隆實現全鏈路數智化運營呢不妨來了解一下:首先,百應為海昱昌隆提供了一套「拓客營銷解決方案」,通過多樣化營銷工具實現高效拓客,智能追蹤客戶行為,精準了解客戶需求。
  • 深度:荷小魚客戶轉介紹率30%的私域策略復盤!
    作為一個教育品牌,在私域一系列關鍵數據指標中,「荷小魚」最看重的是「客戶轉介紹率」,他們的私域策略基本上也是圍繞著「客戶轉介紹率」來做。教育和零售是私域兩個發展非常快速的行業。僅看這組數據,能發展出新的私域打法是一件非常值得學習的事情。而且值得留意的是,「荷小魚」團隊出自千聊,前者在私域中也做的非常不錯——許多私域打法可以在不同團隊間借鑑、學習和復用。
  • 京東的私域流量玩法:京喜+微信+快遞員
    「人在貨在」電商平臺一般只有成交流量就有商家供貨,畢竟現在不是貨物短缺的年代了,幾乎所有的產品都面臨著滯銷的難題,換言之,那樣看起來「短缺」的貨也是製造和營銷出來的。老實說雙11進行了十一個年頭還有多少新增用戶等待開發,瓶頸只會越來越小,這幾年還可以突出下「下沉市場」的概念,過幾年之後就沒得講了。
  • 用企業微信日賺1000萬+,它的「私域流量」功能有多香?
    畢竟雖然現在國內疫情新增基本上已經穩定在個位數,但是各個餐廳的線下流量還沒有完全恢復。這時候利用企業微信,可以把線下用戶引導到自己的私域流量,然後反覆觸達轉化,真的是很妙了。其實最近利用企業微信,做起線上生意的還有不少,比如蘇寧易購:
  • 企業如何打造直播營銷閉環?微贊《2020企業直播營銷白皮書》出爐
    從長期來看,私域流量憑藉低成本、高忠誠度、高轉化、數據畫像完整等優勢成為企業降本增效和長線增長的有效解決方案。在長期推動和短期催化下,企業直播服務進入發展快車道。到2022年,企業直播服務有望達到35億以上。
  • 微盟凌芸:構建私域閉環是美妝品牌實現數位化的底層邏輯
    4月28日,微盟集團智慧商業事業群副總裁凌芸出席由新商業媒體聚美麗主辦的第3屆社交營銷大會線上峰會,並作「數字時代,如何構建美妝品牌數位化營銷閉環」的主題分享。凌芸指出,過去十年,美妝行業增速迅猛,當社交營銷進入下半場,美妝品牌構建數位化營銷閉環的底層邏輯,是圍繞「拓新」、「轉化」、「沉澱」和「裂變」打造核心數字能力,從而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私域運營閉環。
  • GrowingIOx小小包麻麻:私域+數據,打造復購率80%的營銷增長閉環
    其構建的新媒體矩陣,通過分享育兒經驗,由內容引流至小程序購物,完成私域流量的變現閉環。直播間裡,主播正在為大家展示評測的產品,多日的勞累讓她聲音沙啞,第二天,主播的桌子上,就靜靜躺著一盒用戶寄來的喉寶。這一幕並非發生在流量明星或當紅小生身上,而是「小小包麻麻」孫靜的日常之一。每個粉絲都把她當做自己的朋友,而她,也用心經營著每個姐妹。
  • 700CC天然蘇打水茶飲持續變革,籤約商有入局私域流量
    近日,東北知名茶飲品牌700CC天然蘇打水茶飲和商有雲小店小程序籤約,正式入局私域流量「開店18萬家,關店18萬家」,繼2017年野蠻生長後,海量資本、前沿技術不斷湧入,飲品業的生態場景重構,品牌化趨勢興起,大量加盟店出現,茶飲市場規模迅速擴張。茶飲行業逐漸呈現出『一九』格局,真正能盈利的店鋪不到10%,而剩下的90%都難以生存。
  • 寶島眼鏡私域狂飆記
    在打造私域流量方面,王智民表示,要花時間跟用戶聊天,給他們科普,慢慢地去改變他們的思維邏輯、行為舉動。他將其拆解成5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找到公域流量池,比如小紅書、美團點評、公眾號、抖音、快手、微博,第二步是以圖文、問答、視頻、直播等多種方式做聲量種草,第三步是場景設計,第四步就是公域轉私域,最後「形成閉環」。
  • 「星選好店」日本小酒館是如何做私域流量的?
    如果你沒去過日本,也一定在不少影視作品中見過主角們在小酒館喝酒的場景:從《晚春》、《秋刀魚之味》到《深夜食堂》、《家族之苦》到《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小酒館在這些影視作品中經常佔據C位場景。站在小酒館的角度來說,它們的私域流量做得非常好。在《後微信時代,重新看待私域流量》一文中我提到了日本的小酒館做私域流量的問題,這篇文章就藉此來談一談一個線下小店的私域流量應該怎麼做。
  • CC馳騖科技:企業如何保障CDP/私域流量的有效落地和價值產出
    上海2020年6月23日 /美通社/ -- 如何保障CDP/私域流量的有效落地和價值產出,是企業建設CDP之前首要考慮的問題,直接決定CDP項目的成敗。無論處於何種進度,企業關注的重點都是CDP/私域流量的有效落地和價值產出。 那麼,要保障CDP/私域流量的有效落地和價值產出,企業應該關注哪些方面?
  • 帷幄Whale:加速私域生態構建_重構新零售企業數位化變革
    「場」從線上和線下固定的網站及門店,變成了全渠道企業大資料庫,能夠讓消費者觸達其多元化的購買場景並被採集數據,所見即所得。面對消費者行為和需求的演變,數位化轉型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面對渠道變革,全域數位化戰略成為企業的投入重點。大會發言中,帷幄Whale CEO葉生晅基於品牌的全域數位化,介紹了最新的業務動態及面向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考。
  • 單日GMV800萬,社群成交轉化率最高超16%,這些私域流量案例值得你...
    私域的不同玩法組合,分別在促進品牌的拉新、裂變、留存、活躍、轉化、轉介紹等環節上爆發出不同的效果和作用。在見實前段時間新推出的第五期私域流量白皮書《私域流量案例實操手冊》中,我們挑選出了來自鞋服、餐飲、美妝、母嬰、家電、百貨、汽車、文旅等行業的13個案例,詳細介紹了其不同的私域打法組合。
  • 微商如何做私域流量的?
    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微商品牌對於消費者的深度維護運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私域流量運營。前段時間私域流量被營銷圈廣泛關注,但案例大多以完美日記為主,其實私域流量的鼻祖應該是微商品牌。微商品牌是如何做私域流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