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寶豐縣鬧店鎮種植黑皮冬瓜 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2021-01-11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7月15日,在平頂山市寶豐縣鬧店鎮西楊莊村的一塊冬瓜園裡,鬱鬱蔥蔥的瓜架下,一個個冬瓜烏黑髮亮、煞是喜人。

冬瓜長勢喜人 攝影 王騰飛

  「有的冬瓜已經長到20來斤重,再過半個月差不多就成熟了,大的能長到1.2米長,重量能達到50多斤。」今年55歲的該村村民王貫營在園中使用廢舊報紙遮擋果實,避免陽光灼傷,看著長勢喜人的冬瓜,他滿臉笑容。

  據王貫營介紹,黑皮冬瓜每畝產量可達2萬多斤,單價0.5元-0.8元,畝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而且,冬瓜種植周期短,四個月即可成熟,瓜肉細膩嫩白,味道鮮甜可口,儲藏時間長,耐運輸,深受採購商和消費者喜愛。7月底到8月初,上海、廣東、廣西等地的客商,將通過電子平臺下單、訂購,將本地冬瓜銷往全國各地。

王貫營展示自己種的冬瓜 攝影 王騰飛

  種植黑皮冬瓜是一項辛苦繁重的工作,從冬瓜的播種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搭架整蔓、扭秧搬運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王貫營不僅自己整天泡在地裡,忙碌時還需要組織10餘名村民來幫助自己打理冬瓜。看著親手種植的冬瓜換來豐厚的報酬,他又覺得一切的汗水和辛苦都是值得的。王貫營表示,明年自己將擴大規模種植。

  近年來,鬧店鎮以農業結構調整為抓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同時在優良品種選種、專家種植技術指導上下足功夫,加強與電商、物流、農資、商會等涉農企業的聯繫,降低種植成本,增加產量,拓寬銷售渠道,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文 柳真真 張軍偉 王騰飛)

相關焦點

  • 寶豐縣鬧店鎮:黑皮冬瓜種植 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16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柳真真 張軍偉 王騰飛)7月15日,在寶豐縣鬧店鎮西楊莊村的一塊冬瓜園裡,只見鬱鬱蔥蔥的瓜架下,一個個冬瓜烏黑髮亮、煞是喜人。「有的冬瓜已經長到20來斤重,再過半個月就差不多成熟了,大的能長到1米2,重量能達到50多斤。」今年55歲的該村村民王貫營正在園中使用廢舊報紙遮擋果實,避免陽光灼傷,看著長勢喜人的冬瓜,他滿臉笑容。據王貫營介紹,黑皮冬瓜每畝產量可達2萬多斤,單價0.5-0.8元,畝均純收入超過10000元。
  • 黑皮冬瓜種植 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王貫營高興地展示著將要成熟的黑皮冬瓜7月20日,在寶豐縣鬧店鎮西楊莊村的一塊冬瓜園裡,只見鬱鬱蔥蔥的瓜架下,一個個冬瓜烏黑髮亮、煞是喜人。「有的冬瓜已經長到20來斤重,再過半個月就成熟了,大的重量能達50多斤。」今年55歲的該村村民王貫營正在園中使用廢舊報紙遮擋冬瓜,避免陽光灼傷。據王貫營介紹,黑皮冬瓜每畝產量可達2萬多斤,畝均純收入1萬元左右,而且種植周期短,四個月即可成熟,瓜肉細膩嫩白,味道鮮甜可口,儲藏時間長,耐運輸,深受採購商和消費者喜愛。
  • 福洪五月天 杏果香滿園 寶豐縣鬧店鎮第二屆「杏好遇見你」金杏...
    5月20日,寶豐縣鬧店鎮張溝村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該鎮第二屆「杏好遇見你」金杏採摘節隆重開幕,一場激蕩著豐收喜悅的盛會在小山村火熱開場。  本屆金杏採摘節活動由中共鬧店鎮委員會、鬧店鎮人民政府、寶豐縣接待和旅遊服務中心主辦;寶豐縣榮澤水利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寶豐農商銀行承辦,從5月20日至5月30日,為期10天。
  • 增產20%,三水白坭黑皮冬瓜種植技術將全省推廣
    更為可喜的是,白坭鎮黑皮冬瓜提質節本增效技術試驗田通過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增產20%。今年夏(秋)植將全面推廣該技術,屆時該鎮黑皮冬瓜將由原來的平均畝產1.5萬斤提高到1.8萬斤以上。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將逐步推廣該技術到三水全區乃至全省。
  • 楊樓孜鎮利之發家庭農場開展種植黑皮冬瓜技術培訓
    楊樓孜鎮利之發家庭農場開展種植黑皮冬瓜技術培訓 2020-07-14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坭「黑皮冬瓜」「遠嫁」湛江!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好害羞~昨日,湛江市遂溪縣河頭鎮山域村種植能手黃妹從三水白坭「娶回」一批黑皮冬瓜種子,外加一份隆重「嫁妝」——白坭農產品流通基地將對首批試點種植的黑皮冬瓜實行保底價收購。一旦在湛江試種成功,駐村扶貧工作隊將以「1+1+2」的方式規模化推廣,改變當地農業結構,撬動農民增收。
  • 黔東南州丹寨縣大力發展特色無公害黑皮冬瓜種植
    黔東南州丹寨縣大力發展特色無公害黑皮冬瓜種植 發布時間:2020-07-26 12:45:31      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近日,丹寨縣的
  • 寶豐縣鬧店鎮85後種糧大戶王曉鵬種糧機械化帶民一起富
    12月8日,寶豐縣鬧店鎮大張莊村種糧大戶王曉鵬一邊在田間查看小麥的長勢,一邊說。王曉鵬是鬧店鎮屈指可數的85後種糧大戶,他在大張莊村、李官營村承包了210畝農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豌豆等傳統農作物。1986年出生的王曉鵬高個子,有點黑。當地的村民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句:是個「幹家兒」。
  • 園戶村鎮黑皮冬瓜進入豐收季
    天山網訊(通訊員顧適文 聶曉嬌報導)盛夏來臨,到了冬瓜收穫的季節,在呼圖壁縣園戶村鎮,1000多畝黑皮冬瓜已經成熟,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來收購。  8月5日,烏魯木齊客商陳書立來到園戶村鎮十三戶村進行收購。他說:「『黑將軍』冬瓜瓜圓、色澤光亮、口感也好,十分受顧客歡迎,今年準備訂購2000噸銷往烏市市場。」
  • 陽荷姜種植帶動農民增收
    「陽荷姜的種植期是三月底和四月初,但是受疫情影響,耽誤了種苗的購買和運送。不過還好,種苗終於運過來了,我們得搶天奪時,把之前耽誤的時間趕過來!」基地負責人匡建新說。    「前期的土地平整和最近下苗需要大量用工,多虧鄉扶貧辦和村『兩委』,幫忙協調附近幾個村的村民前來務工,其中貧困戶就有30多人。」匡建新告訴記者。
  • 黃龍村冬瓜種植評選結果出爐
    最大冬瓜腰圍86釐米。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子寧 通訊員詹璐如攝影報導)「順德產」的最重、最長、最大冬瓜你見過沒?13日,順德北滘黃龍村第三屆睦鄰冬瓜文化節「我家有個大冬瓜」黑皮冬瓜種植評選活動拉開帷幕。在冬瓜豐收的季節,村民們拿出自家種的靚冬瓜「PK」,賽出豐收喜悅。
  • 海安光明村:黑皮冬瓜迎豐收 產業致富勁頭足
    「傳統冬瓜種植一畝地只能種400株左右,冬瓜吊起來能種到600餘株。並且冬瓜被吊起,不會接觸地面,既有利於冬瓜採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現象的產生,結出的瓜營養成分高,口感好。」李銀鳳介紹。近年來,光明村不斷將先進品種和種植理念引入到農業中來,標準化生產、科技化種植、精細化管理等現代化農業種植成為光明村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旋律。
  • 鄲城縣舉辦首屆黑皮冬瓜豐收節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徐松夏末秋初,正是冬瓜上市好時節。8月5日,鄲城縣錢店鎮舉辦首屆黑皮冬瓜豐收節,評出狀元黑皮冬瓜、效益大戶、優秀誠信種植大戶、誠信經紀人等獎項。近年來,該縣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評比狀元黑皮冬瓜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展現現代農民的精神風貌,激發全縣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不竭動力。據悉,鄲城縣黑皮冬瓜栽培已有20多年歷史,種植面積已成為國內前五。
  • 安徽農民種冬瓜致富,深加工成為關鍵:白皮黑皮差別大
    近日,在安徽北部農村,「草根生活」見到一位農村大姐正在出售冬瓜,感覺這種致富方式比較罕見,就上前了解一下。印象中,當地農村以種植傳統作物如小麥和玉米為主,最近幾年藥材在當地的種植面積也很多,冬瓜雖然也有種植,但是因為價格普遍不是太高,而且銷量不是很大,所以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一般。
  • 王小莊村:黑皮冬瓜頂呱呱
    五六輛大貨車一字排開,早早趕來的村民有的用剪刀鉸斷瓜藤,有的負責接瓜扛送,有的在裝車碼瓜……這是記者日前在阜陽市潁東區楊樓孜鎮王小莊村黑皮冬瓜種植基地看到的一幕豐收場景。
  • 瓊中試種首批黑皮雞樅菌獲豐收 帶動村民增收入
    「這是首批黑皮雞樅菌,要運往海口去的。」3月16日下午,在黎母山鎮握岱村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食用菌科普(扶貧)示範基地,瓊中第一批黑皮雞樅菌試種成功並獲得豐收,農戶們正忙著採摘新鮮的黑皮雞樅菌,去皮、包裝,忙得不亦樂乎。
  • 黑皮冬瓜該怎麼種植呢,以及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本期主題:黑皮冬瓜該怎麼種植呢,以及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三農導語:黑皮冬瓜是冬瓜的一個新興品種,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蔬菜,尤其是近些年來,許多農民都積極地參與到種植黑皮冬瓜這個品種,因為它與其他瓜類品種相比較
  • 平頂山市寶豐縣:「七彩」花生助力群眾實現「七彩」夢想
    平頂山市寶豐縣肖旗鄉史渡窪村鑫億種植農業合作社種植的「七彩」花生 供圖 寶豐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日,在平頂山市寶豐縣肖旗鄉史渡窪村鑫億種植農業合作社的花生推廣會上,種了半輩子莊稼的「老把式」何建成平生第一次見到了不同顏色的花生。  這些表皮黑色、白色、粉紫相間的花生在推廣會上一亮相,就成了種植大戶們關注的焦點,史渡窪村支部書記、鑫億種植農業合作社負責人何召偉把這些「高顏值」的花生稱為「七彩」花生。
  • 「網紅」黃龍黑皮冬瓜等你來認購!
    黃龍出個瓜,個個都話頂呱呱農民伯伯早晚各澆一遍地,冬瓜們吸足了水份,一個個養得墨綠壯實;面對近期的龍舟水,農民伯伯則提前做好防護工作,為冬瓜的成長保駕護航。待冬瓜長得墨綠髮亮,表面出現「痘印」,農民伯伯們相互配合著小心翼翼地剪下這個成熟的冬瓜。
  • 冬瓜熟了,農民富了,揭陽惠來瓜王爭霸又來了!
    陳映輝今年48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生在山慄村,長在山慄村,在山慄村種了20年的黑皮冬瓜。曾是貧困戶的他,如今又因為冬瓜而過上了小康生活。 「去年冬瓜一斤才賣1.5角,今年一斤賣1.2元,價格漲了8倍!本來我已經很滿意了,沒想到最近冬瓜價格又漲到2.3元啦,到春節前可以賣到4元一斤。我還是賣得太早了!」陳映輝樂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