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民種冬瓜致富,深加工成為關鍵:白皮黑皮差別大

2020-12-03 草根生活

近日,在安徽北部農村,「草根生活」見到一位農村大姐正在出售冬瓜,感覺這種致富方式比較罕見,就上前了解一下。印象中,當地農村以種植傳統作物如小麥和玉米為主,最近幾年藥材在當地的種植面積也很多,冬瓜雖然也有種植,但是因為價格普遍不是太高,而且銷量不是很大,所以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一般。

大姐介紹,自己的冬瓜是在田間套種的,這是一種麥茬冬瓜,栽進田地之後,還在壟子之間套種了玉米。現在農村的土地很寶貴,誰都希望把一畝地當成二畝地來種,最多的可以套種三種作物呢,比如西瓜、辣椒、藥材之類的都可以套種在一起,每畝的收益肯定要比單單種植一種作物高一些。

談起西瓜的收益,大姐介紹,這得益於當地的政策支持,目前家鄉建設有幾個冬瓜深加工的工廠,銷路和價格都不成問題,所以深加工行業已經成為影響冬瓜種植的關鍵因素。比如當地這種常見的黑皮冬瓜,目前的售價在每斤2毛錢以上,雖然這個價格不算太高,但每畝的收益已經不錯了。如果拉到市裡零售的話,收益還會更高,但是我們普通農民一般是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的。

當地冬瓜能取得較高的收益,主要還是靠產量取勝。在當地一家農資店中,「草根生活」見到了一個冬瓜長得比較大,一個成年人勉強能抱得起來。據農資店老闆介紹,這個冬瓜重量在50斤左右,是他種植的冬瓜中普通的一個,比它大的比比皆是。

據了解,冬瓜每畝地可種植300棵左右,每棵可結2個冬瓜,一般的畝產量在1.5萬斤左右,即使按照每斤0.2元的價格計算,每畝地也有3000元的收入,相比於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這個收入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如果每個冬瓜都像農資店的那麼大的話,那麼每畝冬瓜將可達到3萬斤,當然這個可能性不是太大,哈哈。

按照大姐的提示,我很快來到了當地集鎮上的一家冬瓜加工廠,在當地這麼大規模的加工廠還有好幾家,看來這裡的冬瓜資源比較豐富,所以能吸引商家在此建廠。「草根生活」在門口觀察了一會,發現前來賣冬瓜的農民還是比較多的,說明農民對這兒的價格比較認可。

據廠家介紹,工廠主要事冬瓜深加工業務,比如用冬瓜加工果脯、冬瓜翅餡、冬瓜醬餡之類的,然後再發往全國各地銷售。現在收購的這種冬瓜還不是最好的,這種黑皮的冬瓜在當地種植歷史比較悠久,重茬率比較高,容易患日灼的病害,品質上不去,所以售價也不算高。

相比於黑皮冬瓜,商家最青睞的是這種白皮冬瓜,它抗太陽曬、皮肉緊實、產量更大,價格也更高,皮和籽都具有商業價值。在當地有很多農民都與商家籤訂了回收合同,種植之後由加工廠包回收,農民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想不到白皮冬瓜和黑皮冬瓜的差別這麼大,你認為哪種冬瓜更好吃,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致富故事分享。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冬瓜,黑皮、白皮、青皮有什麼區別?了解過後可不能亂買了
    天氣越來越熱,冬瓜便成為最好的應季蔬菜,南宋詩人鄭清之這樣描述冬瓜:「剪剪黃花秋後春,霜皮露葉護長身。生來籠統君休笑,腹裹能容數百人」詩人筆下的冬瓜不再僅僅是一種事物,而是化身為低調樸實的象徵。在這個酷暑難耐的夏天,特別適合吃冬瓜。
  • 同樣是冬瓜,青皮、黑皮、白皮哪個最好?知道了,別再亂買了!
    夏天太熱,冬瓜是最合適的應季時令類蔬菜,很適合煲湯。冬瓜是非常好的祛暑食材,性寒味甘,清熱解毒。 同樣是冬瓜,青皮、黑皮、白皮哪個最好?知道了,別再亂買了!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而言,三種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它們的差別主要在於口感以及性價比上。
  • 買冬瓜,青皮、黑皮、白皮哪個最好?知道了,別再亂買了!
    秋天是吃冬瓜的好季節。我們家經常拿冬瓜來煲湯喝。很多時候我們大家會糾結,冬瓜買什麼樣的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決這個迷惑。 買冬瓜,青皮、黑皮、白皮哪個最好?知道了,別再亂買了!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而言,三種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它們的差別主要在於口感以及性價比上。
  • 海安光明村:黑皮冬瓜迎豐收 產業致富勁頭足
    「傳統冬瓜種植一畝地只能種400株左右,冬瓜吊起來能種到600餘株。並且冬瓜被吊起,不會接觸地面,既有利於冬瓜採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現象的產生,結出的瓜營養成分高,口感好。」李銀鳳介紹。近年來,光明村不斷將先進品種和種植理念引入到農業中來,標準化生產、科技化種植、精細化管理等現代化農業種植成為光明村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旋律。
  • 挑冬瓜,白皮好還是黑皮?菜農有妙招
    夏天就是一個屬於瓜的季節,水果有西瓜,香瓜,哈密瓜,蔬菜有黃瓜,南瓜還有冬瓜。夏天其實也是女孩減肥的季節,為了穿上漂亮的衣服,控制飲食是必要的,冬瓜這次的妙用,冬瓜是減肥人的食材,冬瓜本身含水量特別大,而且它本身的熱量很低,所以它是最可靠的減肥餐,冬瓜本身就有尿腫的功能,可以讓我們的水腫的身體迅速瘦下來,健身的人喜歡它,女孩如果想減肥,一定不要忘記它。
  • 同樣是冬瓜,黑皮、白皮和青皮哪個好?知道以後別再亂買!
    此時節,冬瓜是最好的令時瓜類,很適合當季食用。如今立秋雖然已經過完,但現在還處於伏末,依舊是酷熱難耐,很容易出汗,時常容易感到疲憊,那麼這時候我們就該多吃一點冬瓜,用來煲湯也好,炒著吃也行,多吃些準沒錯。冬瓜的營養甚是豐富,其含糖量也超低,全家老少都適宜,沒啥好忌口的。
  • 挑冬瓜,白皮好還是黑皮好?菜園老農有妙招,怎麼挑都不會錯
    挑冬瓜,白皮好還是黑皮好?菜園老農有妙招,怎麼挑都不會錯夏天就是屬於瓜的季節,水果有西瓜,香瓜,哈密瓜,蔬菜有黃瓜,南瓜還有冬瓜。夏天其實也是女孩子們的減肥季,為了穿上漂亮的衣服,控制飲食是必須的,冬瓜這個時候的妙用就來了,冬瓜是減肥人士的必備食材,冬瓜本身含水量特別大,而且本身的熱量很低,所以用來作為減脂餐是最靠譜的,冬瓜本身有利尿消腫的功能,能讓我們水腫的身體迅速消瘦下來,健身人士最喜歡它,女孩子們如果要減肥的話,一定別忘了它呀。
  • 都是冬瓜,白皮、黑皮還有青皮哪種更好?看完以後可別再亂買了!
    說起冬瓜,相信大家都吃過,這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一種蔬菜了,形狀多為長條橢圓形,看起來跟一個枕頭差不多,所以人們也會叫它枕瓜。冬瓜雖然以「冬」字命名,但實際卻是夏季生產的蔬菜,當然,以現在的種植技術,其實在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種植的。
  • 青皮冬瓜佔領市場,味道卻變了,傳統的白皮冬瓜哪裡去了呢?
    但是近年來細心的人們發現,市場上傳統的白皮冬瓜越來越少見了,被一種青皮冬瓜代替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種青皮冬瓜,是在白皮冬瓜的基礎上嫁接而成的,農民朋友們連年種植冬瓜,造成重茬現象,農民種對茬這個詞非常熟悉,就是在同一塊土地上,多年連續種植同一種農作物,這樣就會造成種現象。重茬,簡單地說就是土壤裡的營養成分不均勻或者單一,不利於農作物的吸收利用,重茬的土壤還易產生病蟲害。
  • 買冬瓜時,挑黑皮還是白皮?老菜農:別買這三種冬瓜,他們很難吃
    買冬瓜時,挑黑皮還是白皮?老菜農:別買這三種冬瓜,他們很難吃在秋高氣爽的天氣裡,人們容易感到口渴,這是秋燥天的典型特徵之一,這時,他們喜歡吃一些多汁甜的水果和蔬菜來緩解秋燥。冬瓜很好,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選擇冬瓜,很多朋友卻不一定都知道。接下來,懶喵將教你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挑選味道好的皮薄葫蘆,並特別向老菜農一起來學習這個方法。黑色VS綠色VS白色之前市面上常見的冬瓜可分為黑皮、綠皮和白皮。
  • 農村傳統白皮冬瓜為啥少見了,青皮冬瓜佔領市場,卻變了味道
    在當地農村,像這種白色的傳統冬瓜,一般在七月份種植,十月份前後收穫,收穫後放在家裡,特別耐儲存,種植十幾棵冬瓜,一家人能吃半個冬天。而近些年流行起來的青皮冬瓜和黑皮冬瓜(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和傳統白冬瓜相比,它們的優勢還在於,青皮冬瓜肉厚、瓤少、利用率比較高,作為蔬菜食用,這是它存在的最大優勢。
  • 農村傳統白皮冬瓜為啥少見了,青皮冬瓜佔領市場,卻變了味道
    而近些年流行起來的青皮冬瓜和黑皮冬瓜(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和傳統白冬瓜相比,它們的優勢還在於,青皮冬瓜肉厚、瓤少、利用率比較高,作為蔬菜食用,這是它存在的最大優勢。農民朋友之所以喜歡種植青皮冬瓜,特別是傳統種植區,連年種植就造成了重茬現象,導致土傳病害突出,而採取通過嫁接的青皮冬瓜苗,不但產量高,還能起到減少病害的目的。
  • 黑皮冬瓜種植 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王貫營高興地展示著將要成熟的黑皮冬瓜7月20日,在寶豐縣鬧店鎮西楊莊村的一塊冬瓜園裡,只見鬱鬱蔥蔥的瓜架下,一個個冬瓜烏黑髮亮、煞是喜人。「有的冬瓜已經長到20來斤重,再過半個月就成熟了,大的重量能達50多斤。」今年55歲的該村村民王貫營正在園中使用廢舊報紙遮擋冬瓜,避免陽光灼傷。據王貫營介紹,黑皮冬瓜每畝產量可達2萬多斤,畝均純收入1萬元左右,而且種植周期短,四個月即可成熟,瓜肉細膩嫩白,味道鮮甜可口,儲藏時間長,耐運輸,深受採購商和消費者喜愛。
  • 王小莊村:黑皮冬瓜頂呱呱
    五六輛大貨車一字排開,早早趕來的村民有的用剪刀鉸斷瓜藤,有的負責接瓜扛送,有的在裝車碼瓜……這是記者日前在阜陽市潁東區楊樓孜鎮王小莊村黑皮冬瓜種植基地看到的一幕豐收場景。
  • 買冬瓜時,挑白皮還是黑皮?老菜農說漏嘴,以後不買了
    技巧一:區分冬瓜品種冬瓜是桌上葫蘆之一,市場上瓜皮分為三種顏色,分別是黑冬瓜、綠冬瓜和白冬瓜,這三種冬瓜差別很大。一般來說,黑冬瓜的肉質較厚,口感較好,冬瓜的肉很薄,很容易嘗到,一煮就爛,很容易煮成水,筷子夾不住他,冬瓜的味道不如黑冬瓜好。冬瓜介於白皮和黑皮之間,味道適中,燉湯是最好的,但是,他不易煮,所以很受歡迎。
  • 寶豐縣鬧店鎮:黑皮冬瓜種植 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16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柳真真 張軍偉 王騰飛)7月15日,在寶豐縣鬧店鎮西楊莊村的一塊冬瓜園裡,只見鬱鬱蔥蔥的瓜架下,一個個冬瓜烏黑髮亮、煞是喜人。「有的冬瓜已經長到20來斤重,再過半個月就差不多成熟了,大的能長到1米2,重量能達到50多斤。」今年55歲的該村村民王貫營正在園中使用廢舊報紙遮擋果實,避免陽光灼傷,看著長勢喜人的冬瓜,他滿臉笑容。據王貫營介紹,黑皮冬瓜每畝產量可達2萬多斤,單價0.5-0.8元,畝均純收入超過10000元。
  • 平頂山市寶豐縣鬧店鎮種植黑皮冬瓜 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冬瓜長勢喜人 攝影 王騰飛  「有的冬瓜已經長到20來斤重,再過半個月差不多就成熟了,大的能長到1.2米長,重量能達到50多斤。」今年55歲的該村村民王貫營在園中使用廢舊報紙遮擋果實,避免陽光灼傷,看著長勢喜人的冬瓜,他滿臉笑容。  據王貫營介紹,黑皮冬瓜每畝產量可達2萬多斤,單價0.5元-0.8元,畝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而且,冬瓜種植周期短,四個月即可成熟,瓜肉細膩嫩白,味道鮮甜可口,儲藏時間長,耐運輸,深受採購商和消費者喜愛。
  • 鄲城縣舉辦首屆黑皮冬瓜豐收節
    近年來,該縣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評比狀元黑皮冬瓜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展現現代農民的精神風貌,激發全縣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不竭動力。據悉,鄲城縣黑皮冬瓜栽培已有20多年歷史,種植面積已成為國內前五。
  • 黑皮冬瓜:獨愛你的小清新
    在一片忙碌景象中,大塘瓜農老陸所種的黑皮冬瓜已經賣清,儘管身為廣東省蔬菜類第一件證明商標,還頂著央視為其拍攝《走進中國地理標誌·三水黑皮冬瓜》的「光環」,黑皮冬瓜也難逃市場銷售時好時壞的定律影響。種瓜多年的老陸,心情也跟著冬瓜起起落落。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安然享受這裡的一切,天然的農田、獨特的三水黑皮冬瓜、以及他和妻子的家。
  • 為什麼現在白皮冬瓜很少見,青皮冬瓜佔領市場,味道卻變了
    立秋了,鄉下的冬瓜也要成熟了,德叔的一個鄰居種的冬瓜年年又大又粗,立起來比得上半個人高,有朋友說:「這冬瓜長這麼大,收成肯定好!」這是個青皮冬瓜,如同放大版的葫蘆。但是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的冬瓜跟小時候冬瓜的味道似乎有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