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以秦為分界點,就有了一個稱呼,叫做先秦。顧名思義,先秦的意思就是指秦以前的時代,包括春秋戰國時期以及夏商周,以及更早的石器時代。聽起來感覺距離現在非常的久遠,但是祖先們在這一時期創造的文明也是非常的輝煌燦爛的。就比如說甲骨文,出現於夏商時期,是一種象形文字。還有青銅器,出現於殷商時期,這些都是先秦時期文明的標誌。還有祖先們的一些思想傑作,對後世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就比如說先秦時期的一些奇書,都是非常的寶貴,有些奇書並沒有流傳下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當年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造成的。這次要說的是完好保存下來的先秦時期的三大奇書。
第一本,《虞書》。
為什麼說這本書是奇書呢?因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能夠讀懂它。大家都知道,《虞書》和《尚書》那是被包含的關係,《尚書》包含了《虞書》。這部書的內容大致是記載了堯,舜,禹時期發生的一些事情。有人稱它為上古時期的一部「天書」,到現在沒有人能夠真正讀懂這本書。比如說大師王國維,他曾經說過,自己只能讀懂這部書的三分之一。郭沫若等一些大師都曾拜讀過此書,但是讀到一半就放棄了,不知道在說些什麼,越往後面讀就越是發現前面的理解都是錯誤的。因為沒人能看懂這本書,所以就有專家站出來說,是這本書的語言問題。這部書所用的語言是古雅語,戰國之後這門語言就已經開始失傳了。等到秦朝統一文字的時候,就更是沒人會了。而且專家還認為,這部書不僅記載了上古帝王的一些事跡,而且還記載了帝王們執政時期的政府文件。
第二本,《孫子兵法》。
這部書大家都很熟悉,這部書可是中國現存於世的最早的兵書,到現在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人們稱它為「兵學聖典」。這本書其實字數並不是很多,大概有六千字的樣子。這本書對古代軍事作戰以及學術研究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點作用。戰場上的情況那是瞬息萬變,但是這部書都有提到所有的可能情況以及怎麼去應對。而且,有很多歷朝歷代的將領,都有受到過這部書的啟發。
第三本,《竹書紀年》。
這部書先不提,先說下《史記》。它記載的年代範圍之廣可謂是沒有那本書可以和它相媲美,最遠上古皇帝時代,最近漢武帝時期的太初四年,二十四史之首。在東晉前,歷史上所有關於先秦的記載都在《史記》裡面,其他史書沒有記載。到了東晉時期,有人發現了一座東周時期的古墓,這個古墓裡面沒有太多的東西,只有幾十車的竹簡。後來這些竹簡被命名為《竹書紀年》,但是這部書上記載的東西有些扯談,和正史可以說出入特別的大,所以沒人相信它,太過於荒謬。
正是因為它的內容太過扯淡,所以此後它被修改過很多次,已經到了快要封禁的地步。到現在為止這部書記載的事情還是難以置信。比如說一些歷史事件,它也提到了確切的發生時間,但是又和正史差別太大。比如說上古時期的堯舜來說,正史中所說的是堯禪讓給舜。但是這部書是這樣說的,「舜在平陽這個地方把堯給囚禁了起來,奪取了他的帝位。」類似的記載也是非常的多,但是這部書確實是上古時期的一部奇書。
大家對這三部奇書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