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一直在思考是什麼讓餘佔鰲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了土匪,繼而又成了抗日英雄,最後我終於明白了是仇恨。餘佔鰲是在不斷復仇的過程中逐步強大起來,完成了一個男人身上肩負的使命。
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前進的動力讓全家人能夠脫離貧困,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前進的動力是個人的滿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在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的餘佔鰲前進的動力則是復仇。
縱觀中西方文學史,既有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又有莫言筆下的餘佔鰲,他們都是在不斷復仇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執念,這個執念是推動你人生前進的原始動力。
01為自己復仇
餘佔鰲出生貧寒,父親早逝,他與母親耕種著三畝薄地度日。但是在他十三四歲的時候,母親便和和尚有染,惱羞成怒的他,殺了和母親有染的和尚便遠走他鄉。如果不是母親和和尚有染,餘佔鰲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務農青年。
在遊蕩期間,由於餘佔鰲性格剛毅、孔武有力,被土匪頭子「花脖子」看中,想收他做土匪,但是被他果斷地拒絕了,他雖然羨慕「花脖子」的生活,但是對他打家劫舍的行為是看不起的。
此時的餘佔鰲雖然具備了當土匪的素質,但是他並沒有當土匪。其中原因有三:一是他受文化道德的制約,認為土匪是寇,是違反天理的,他對官府還有相當程度的迷信,對通過「正當」途徑爭取財富和女人還沒有完全喪失信心;二是他暫時還沒遇到逼上梁山的壓力,還可以掙扎過活,活得並不窩囊;三是他的人生觀還處在青嫩的成長期,他對人生和社會的理解還沒有達到大土匪那樣超脫放達的程度。
四處流蕩的餘佔鰲憑藉自己孔武有力就職於高密東北鄉的「婚喪服務公司」,一個老翰林去世,懸賞500銀洋抬棺,很多「婚喪服務公司」看了都望而卻步,但是餘佔鰲卻躍躍欲試,攛掇經理曹二爺接下了這個活,曹二爺將抬棺的價格從50 0漲到了1000銀洋。但是沉重的棺木瓦解了餘佔鰲的意志,餘佔鰲的軟弱使得棺木向前移動,差點功虧一簣,曹二爺二話不說就對著餘佔鰲的臉狠狠的抽了一巴掌,當中的羞辱就如一根刺一直扎在餘佔鰲的心中。
縣長曹夢九探知土匪頭子「花脖子」和九兒相好,於是將在九兒床上的餘佔鰲誤抓了去,不問青紅皂白就把餘佔鰲打的皮開肉綻,儘管後來弄清楚他不是「花脖子」,釋放了他,但是這個仇恨餘佔鰲一直記在心中。通過以上兩件事情完全改變了他的價值觀,使他走上了復仇之路,成為了一名土匪。
02為愛人復仇
古人云:「最難消受美人恩」,餘佔鰲在抬轎的過程中喜歡上了新娘九兒,一路上給予她無微不至的照顧,路遇劫匪,餘佔鰲也是英勇地將其打退,保護了九兒,他們在高粱地裡舉行完愛的儀式後,九兒向餘佔鰲哭訴了自己的悲慘境遇。原來九兒嫁給了一個麻風病人,於是餘佔鰲便走上了為愛復仇的道路。
餘佔鰲設計殺了九兒患有麻風病的丈夫和始作俑者的公公,為九兒創造了幸福生活的條件。餘佔鰲也成為了九兒家釀酒作坊的夥計,在一次醉酒後說破了兩人的關係,從此兩人過上了神仙眷侶的生活。土匪頭子「花脖子」綁架了九兒,讓餘佔鰲拿錢來贖,九兒被贖回來之後,像餘佔鰲哭訴說,「花脖子」調戲了她,於是餘佔鰲開始苦練槍法,最終練成了「七點梅花槍」,設計殺了「花脖子」及其部下,這一行為也使得餘佔鰲的威名遠播,很多小土匪都來投奔他,使其有了一支隊伍,自封為司令。
餘佔鰲偷腥和九兒的丫環戀兒在一起了,九兒知道後不僅打了戀兒,也打了餘佔鰲,餘佔鰲負氣帶著戀兒去鄰村安家過日子了。在此期間縣長曹夢九設計將餘佔鰲騙到濟南,殺害了餘佔鰲的部下,餘佔鰲僥倖逃脫,但是回來後,從戀兒處得知,心愛的九兒已經帶著孩子和另外的一個土匪「黑眼」姘居去了。
餘佔鰲於是單槍匹馬地找「黑眼」決鬥,儘管輸了,但是喚起了九兒心中的溫情,九兒帶著孩子跟著餘佔鰲回到了家中。儘管後來餘佔鰲在日本人的過程中將部隊打光了,「黑眼」迫於部下的壓力,收留的餘佔鰲,讓他當了副會長,但是餘佔鰲心中時時刻刻視「黑眼」為仇敵。
03為鄉親復仇
日本人進入了高密東北鄉,抓了羅漢大爺去當苦力,沒有逃跑成功的羅漢大爺被日本人抓住,為了威懾鄉親們,日本人將羅漢大爺當中殘忍地殺害了。這激起了餘佔鰲復仇的怒火,他帶領部隊伏擊日本人的車隊,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是損失也非常的慘重,不僅部隊全部打光了,而且心愛的九兒也犧牲了。
日本人進行了瘋狂的報復,屠殺了鄉親們,從此餘佔鰲和日本人有了不共戴天之仇,帶著自己的兒子,加入了「黑眼」的鐵板會,繼續壯大力量,和日本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
餘佔鰲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在伏擊日本人車隊的時候,「冷麻子」帶著隊伍不守信用,帶著隊伍撿現成的勝利的果實,被餘佔鰲懷恨,於是他便綁票了「冷麻子」,換回了陷阱的武器。「江小腳」偷了爺爺藏在窖中的槍和曬在外面用來禦寒的狗皮,餘佔鰲也將他綁票,換回了槍。所以在餘佔鰲的心中,沒有所謂的信仰,他一路都在為自己、為愛人、為鄉親們復仇。
最後餘佔鰲在打擊日本人的過程中,寡不敵眾,逃到了日本北海道,孤身一人過著野人一樣的生活,多年後,餘佔鰲才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縱觀餘佔鰲的一生,他的每一步都是復仇在推動著他前行。
仇恨會讓人迷失雙眼,迷失心智,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最快意的不是主人公大仇得報,而是相識一笑泯恩仇的瞬間。對於民族大義,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那段悲慘的歲月,正所謂忘記過去就是背叛,但是同時時代在進步,人類在發展,我們謀求的是合作共贏。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有信仰、有底線,不能眥睚必報,不能像餘佔鰲和基督山伯爵那樣,被仇恨支配我們的一生,這樣將會失去很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