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家族》‖為自己做主的戴鳳蓮,莫言筆下不尋常的女性

2020-12-26 愛琴海ai讀書

天哪!天……天賜我情人,天賜我兒子,天賜我財富,天賜我三十年紅高粱般充實的生活。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汙穢不堪是對還是錯?天,什麼叫貞節?什麼叫正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過我。我只有按著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的十八層地獄。

戴鳳蓮,莫言筆下一個不尋常的女性。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其歷史背景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個時候的中國,女性沒有身份和地位可言。

就像古時候一樣,女人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並且前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麼都由不得自己。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旦邁出娘家門,便不再是娘家人,至於前路如何,便聽天由命了。

當命運不濟,年紀輕輕夫家死了,婦人還有「守貞節,立牌坊」之說;而男人呢,大小老婆、三妻四妾是一種不由分說的名正言順和天經地義,沒誰覺得有啥不妥。女人之於一個家庭有多重身份,妻子身份、母親身份,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還有傭人下人身份,唯獨沒有獨立的自我、完整的人格。

雖然這男女地位如此相差懸殊,其不平等程度在而今看來如此不可思議,但在當時卻再正常不過。而有幸生活在當代的我們,雖說遠離那種社會環境,但對其卻並不陌生。

那是因為,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影視劇作中,我們早已見慣了此等現象。我們為著女人們不幸的命運而痛惜,同時也因著她們的不爭而哀嘆。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實在的,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有時還真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緒在。

但,不管怎樣,個人總難拗得過大時代之命運。更何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到底,女人卑微的社會地位由來已久,所以,當一個隱忍的女主角出現在我們面前,究竟是該怨天?怨地?怨自己?想必不只我們連她自己也搞不懂怨誰吧。

不過,卓爾不群還是有的。於萬千忍耐中,總有覺醒。不甘於欺侮、不甘於卑賤、不甘於命運。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的戴鳳蓮就是這樣一位女子。

文首的那段話是戴鳳蓮最後的心聲。那是她在生之將盡之時,說與「天」的話。其實,說到底,戴鳳蓮並不是大家心中的「好人」,她多多少少有悖於文學作品中主角人物一貫的正面形象。

無論是她在回門的路上失身於餘佔鰲,還是在餘佔鰲殺了單氏父子後她接受單家產業,並與隨後而來的餘佔鰲將其發揚光大,都不是正派人所為,更不是體面人所做的體面事。

不過,「無恩不結夫妻,無仇不結夫妻」,無論是與她拜了天地的單扁郎,還是半路殺出的餘佔鰲,這一切似乎都有冥冥天意左右,不是她一小女子所能駕馭。

十六歲的她,由父母做主嫁給高密東北鄉最大的財主的獨子,卻並不是因著婚戀觀念一直秉承的「門當戶對」。財主單廷秀看上窮苦人家的女兒戴鳳蓮,是因為她腳小臉俊;儘管他那獨子是個倒黴的麻風。

從這一點來看,他們父子也活該,誰讓他們不把窮人當人、不把女人當人,只覺得錢能換得一切,心中只有自己而絲毫不去顧念他人,完全不顧妙齡女子將要面臨的悽慘人生。這樣既卑劣又自私的嘴臉最是可惡。

熱血青年餘佔鰲殺人放火,結果了單廷秀父子,還戴鳳蓮以多彩靚麗的人生。這有點像是江湖故事的片段,無論是對待蛤蟆坑那個劫路的,還是財主父子,對於餘佔鰲而言,都有一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色彩。

所謂英雄就是這樣的人吧。不過,作家同時也將戴鳳蓮定格在英雄的層面上。書中說——

在某種意義上,英雄是天生的,英雄氣質是一股潛在的暗流,遇到外界的誘因,便轉化為英雄的行為。我奶奶當時年僅一十六歲,從小刺花繡草,精研女紅,繡花的尖針,絞花的剪刀,裹腳的長布,梳頭的桂花油等等,女孩兒的玩意伴她度日過年。她接觸的也不過是東鄰姐姐,西鄰妹妹,何以生成了後來處理重大變故的能力和膽魄?何以鍛鍊出她臨危雖俱,但終能咬牙挺住的英雄性格?這都是難以說清的事。

一句話,戴鳳蓮是個敢愛、敢恨、敢於反抗、敢於鬥爭之人。她敢愛一個不該愛的人,並且與之不婚不娶地生了兒子度過了十幾年歲月;她敢恨自己的親生父母,恨貪財的父親、狠心的母親,恨他們將她推進火坑;她的反抗和鬥爭,使她活出了自我,活得通透活得瀟灑。

同時,她的「問天」引人深思。

什麼叫貞節?女人是得守貞節,可當她面對一個苟延殘喘的麻風病人也要守嗎?

什麼叫正道?餘佔鰲是殺了財主父子,不過那父子的霸勢欺人、她父母的見錢眼開就是行了正道了?

什麼是善良?什麼叫邪惡?每個人都有底線,善良並不意味著任人可欺。而邪惡之人,定是哪些純粹地損人利己,為了個人私利不惜傷害他人之人。

說開來,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私心。但私心有大有小,有原則和底線制約著的「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私」。

很明顯,作者也是肯定戴鳳蓮這個人物的。書中,作者通過「我」之口說戴鳳蓮是「一個跳出美麗牢籠的蟈蟈,站在籠蓋上,震動翅膀歌唱」;說「我奶奶一生『大行不拘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敢於反抗,敢於鬥爭」。

一個「跳出牢籠的蟈蟈」和一句「大行不拘細謹,大禮不辭小讓」便解釋並淡化、勾銷了她的「負面」形象,只留「光輝」在人間了。

相關焦點

  • 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的傳奇,老故事新手法的新...
    看了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才知道在1986年,莫言都已經大火了一把。2012年獲諾獎後,更是名揚了全世界,其實我知道莫言,也只是他獲諾獎後的事。 《紅高粱家族》是他的成名作了。在剛發行時,各大書店銷量十分慘澹,直到第二年1987年張藝謀改編的電影《紅高粱》上映,莫言的書才大火起來。
  • 《紅高粱家族》內容簡介
    《紅高粱家族》內容簡介 2012-10-11 22:30:30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周娜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用耳朵「閱讀」《紅高粱家族》莫言十部長篇小說變有聲書
    2020年12月,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在喜馬拉雅APP上線,該有聲劇項目集中了莫言十大長篇小說代表作,不僅包括《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檀香刑》《酒國》等經典名作,還包括《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紅樹林》《十三步》。這些劇目是莫言系列長篇小說首次被成規模地改編為有聲劇,均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莫言長篇小說定稿版為底本,得到莫言先生和出版社的授權,是在有聲書方面的一次全新嘗試。
  • 《紅高粱》小說和影視劇都很精彩​,莫言卻為什麼突然不火了?
    但是莫言的書,依然值得一讀,所以我翻開了《紅高粱家族》。我在山東這片土地上,以一個南方遊子的身份盡力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去在那片廣袤無垠的平原的紅高粱地裡,建造出一個「草莽出英豪,英豪出草莽」的鮮血淋漓慘不忍睹的「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的世界。
  • 以《紅高梁》震動文壇 莫言用靈性激活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在《爆炸》發表後,莫言與朱偉首次談起他想以家鄉高密為背景,創作系列小說《紅高粱家族》的構想:「高密家鄉有太多精彩的土匪傳奇,高粱地為土匪出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朱偉聽到後,對這個創作話題極感興趣,就預先向莫言「訂貨」,叮囑他,「第一篇寫完了一定要先給我」。
  • 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的餘佔鰲:復仇
    《紅高粱家族》中的餘佔鰲/劇照讀完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一直在思考是什麼讓餘佔鰲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了土匪,繼而又成了抗日英雄,最後我終於明白了是仇恨。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前進的動力讓全家人能夠脫離貧困,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前進的動力是個人的滿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在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的餘佔鰲前進的動力則是復仇。縱觀中西方文學史,既有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又有莫言筆下的餘佔鰲,他們都是在不斷復仇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 是人道——莫言《紅高粱》中,張藝謀拍不出的1個故事
    關於莫言的這部小說《紅高粱家族》,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最先從張藝謀的電影知道了《紅高粱》。電影裡餘佔鰲和九兒在高粱地裡的野合,屠戶被日軍所逼而去剝人皮,還有瀰漫著血紅色的氛圍……都給當年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莫言與電影《紅高粱》拍攝秘聞:高粱 酒 女人
    1981年起發表作品,著有《莫言文集》五卷,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酒國》、《紅樹林》、《檀香刑》等,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紅高粱》、《牛》,短篇《拇指銬》等。1997年轉業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日報》社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作家。在莫言27年文學生涯中,創作近500萬字,體裁涉及小說、散文、劇本,其中長篇小說8部,中短篇小說約百部。
  • 紅高粱電影好看嗎怎麼樣?電影紅高粱豆瓣評分影評
    紅高粱電影豆瓣評分8.3.  《紅高粱》是最能反映莫言風格的一片奇作。小說以一塊塊的感覺畫面組合而成,形成一個以獨特感覺為基礎的「紅高粱」世界。  從題材看,小說取材於家鄉的抗日生活。在小說裡,作者以家鄉的紅高粱作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覺記憶為筆鋒,遊犁般地描寫著家鄉的抗日生活畫面。無邊無際的高粱地形成的血海,血海中,有著生命的野合,有土匪的出沒,有英勇的伏擊。
  • 莫言家鄉回應擬種萬畝紅高粱:這只是個人想法
    中國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其故鄉、創作靈感來源地山東高密市開始大張旗鼓地計劃利用「莫言效應」。今日有媒體報導,莫言老家所在轄區管委會主任表示,計劃種出萬畝紅高粱,而且是「賠本也要種」,儘管「估摸著一年要投入一千萬」。
  • 記者探訪莫言老家山東高密:早沒了青紗帳高粱
    「我跟你說,莫言就住在植物園附近的翰林苑小區,這事我可沒告訴別人。」  另一位計程車司機則回想起自己似乎在某次飯局上見過莫言。遺憾的是,一頓飯快吃完了,別人才告訴他這就是作家莫言。「真沒看出來。」他回憶了一會,「看上去不像搞藝術的,特別憨厚,特別樸素。」  而一位開著桑塔納接私活的司機,輕而易舉地從我「說普通話」這一特徵中判斷出我的職業。
  • 用耳朵讀諾獎 莫言十部長篇改編有聲劇上線
    今年年末,文學愛好者們又多了一個「讀書不費眼」的新選擇:由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筆下的十部小說改編的有聲劇已在音頻平臺喜馬拉雅APP上線,劇目包括《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檀香刑》等知名作品。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
    他通過亞馬遜英文網站搜索發現,目前該網站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
  • 高粱為什麼這樣紅——電視連續劇《紅高粱》簡析
    除此之外,還衍生出一部「副產品」——9集大型系列真人秀紀錄片《高粱紅了》,在電視劇首播前大談拍攝花絮,一味推波助瀾,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小說是我的,電視劇是你的;儘管莫言看了電視劇後,嘴上或筆下是「讚許的」;儘管小說和電視劇的藝術表現形式有著天然的區別;儘管趙冬苓說電視劇所表現的「人性的張揚、強悍的生命力、狂野的精神」與原著的精神內核是一致的,但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莫言,還真難說內心深處究竟是咋想的。是不屑、不堪,感慨、感嘆,還是無謂、無奈?如今言不由衷的情況有的是。
  • 郭星月高粱情懷 鄉土厚重——我最早接觸的「紅高粱文化」
    文/郭星月 莫言老師筆下的「紅高粱」已經成為了名揚世界的文學符號,「紅高粱文化」變成隨著莫言先生影響力不斷增大之後的一種文學現象。他建議應該將莫言筆下頻繁提到的莫言老宅、孫家口伏擊戰舊址、抓獲日本中將地點、公婆廟等重要地點、標誌性建築、重點事件發生地挖掘保護起來,並以這些標誌物為核心,把周圍的老屋、老宅以及土地全部收購,保留原貌不改變,建設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區,打造「紅高粱」休閒度假區,藉助「莫言名氣」,創建「紅高粱」品牌,以品牌效應帶動當地招商引資。
  • 莫言《紅高粱》:九兒的崛起之路,是敢於遠離毫無用處的丈夫
    莫言筆下的女人總是能成為男人那樣的豪情英雄,比如《豐乳肥臀》中,「母親」不堪其辱和不同的人生下八胎女兒,照樣堅強地活著,最後成為高密東北鄉各族勢力的「丈母娘」。當然在莫言的代表作《紅高粱》裡,裡面的主人公之一九兒,也是一個敢作敢當的女中豪傑。但九兒成年的時候還是一個懵懂的農家女孩,對世界一無所知,只是理想嫁給一個說文解字,知冷知熱的丈夫。這和所有女孩的理想一樣,但是平平淡淡的九兒也有一股較別人不一樣的倔強,這股倔強使她面對第一任男人的時候,表現出了人生第一次勇敢和決絕。
  • 一個「葡萄」,在莫言的筆下是如何榨出眼花繚亂的繽紛的?
    文/葛維屏前幾天寫了一個關於莫言的評論,很多網友的回覆中,都對莫言的文字表示了一種輕蔑。主要的有:「根本看不下去」、「噁心」、「嘔吐」。不過,如果摒棄精神上的好惡,仔細地去關注一下莫言的文體,還是會發現,莫言在文學創作上是有許多開創之功的。
  • 為什麼是莫言? 因中國式幽默獨具魅力
    從左到右依次為:斯德哥爾摩書店裡陳列著莫言的作品。王小湛攝 莫言在瑞典中學教學生寫毛筆字。人民視覺 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演講時朗誦作品。不論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價標尺如何惹人爭議,但是它的經濟乘數效應卻毋庸置疑,而且不分國界。  莫言《生死疲勞》等3部作品瑞典版本的擁有者——鶴出版社憑藉諾獎東風,徹底擺脫了財政窘境。現任總裁斯圖勒布庸·古斯塔夫松高興地說:「我們已經聘用了一家公司負責市場運營和銷售,莫言的3個瑞典版作品重印量都在萬本以上。」對比獲獎之前的千冊印數,只能慨嘆世界變化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