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李默然離世 「撞沉吉野」響徹網際網路

2020-12-19 人民網

數十萬網友微博送別「鄧大人」

11月8日17時53分,《北京青年報》官方微博傳出消息稱,「表演藝術家、電影《甲午風雲》中鄧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當晚,李默然的兒子李龍吟親自證實此事,並在微博發布哀告。之後,包括姚晨、張泉靈、曹可凡、孫海英、哈文、葉匡正在內的眾多「大V」,都在微博上送別李默然。消息傳開,一根根意味著「哀悼」的「蠟燭」被點亮在網絡世界。

截至9日17時,僅在新浪網名為「李默然先生走好」的微博專題中,統計顯示已有近30多萬網民參與評論。網友「迷醉在午夜飛行」動情感嘆,「鄧大人」一路走好!李默然曾因在《甲午風雲》中扮演愛國將領鄧世昌而蜚聲全國,許多網民都追憶起「鄧大人」的著名臺詞:「撞沉吉野(日本軍艦)!」 ,而這個聲音從昨晚開始瀰漫網絡世界。

「在狂濤惡浪的大海上,一艘鼓輪怒駛的戰艦,一位怒目而立高呼殺敵的軍人,雙手握拳並舉胸前…」這副壯烈的影像曾影響了一代代中國人,李默然塑造的經典「硬漢」形象,則成就了一代代中國人心中永恆的英雄夢。這是中國影視中特有的英雄氣概,他的感染力不是依靠「好萊塢」式的搏命孤膽,而是憑藉壯懷激烈的愛國情懷。一時的腎上腺刺激的確有使人熱血沸騰的作用,但卻稍縱即逝,而由愛國情懷所引起的肺腑共鳴才能有穿透時間和歷史的魔力,所以那一句「撞沉吉野」才能在50年後依然有「振聾發聵」的力量。

「鄧大人」的仙去讓人傷懷,重新環繞微博的那句「撞沉吉野」又讓人思慮起中華民族的古今。而今,中日兩國因「釣魚島」爭端引起的劍拔弩張,仿佛讓我們重新置身歷史。網友「總為浮雲」動情地評論:「『目標,吉野!撞沉吉野!』這臺詞說給兒子,他問什麼意思?從甲午戰爭至今,一百多年了,我們的民族站立得好艱難。」甲午海戰是改變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一個炮彈將「天朝上國」轟下人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句光緒帝給鄧世昌的輓聯讓人感慨無限,但已經難改苦難的民族命運。歷史總是現實,落後就要挨打。今日中國國富強盛,這讓民眾有更多的底氣發出「犯我疆土,雖遠必誅」的愛國訴求。網友「青州譚其」反問:「 下次海戰,誰是鄧世昌?!」

「謝鄧大人!」一句臺詞記錄兩個時代

「鄧大人」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卻永遠地告別了世界。電影《甲午風雲》於1962年拍攝完成,一經上映,立刻在全國引發轟動。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禁映,20世紀80年代再度公映時,依舊風採不減。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鄧大人」的形象有著特殊的政治和歷史意義。

網友kety99說,懷念他,懷念「默然」之前溫暖雋永的音容和笑貌。送別李默然老爺子,像我這個年齡的一代人,最初都從《甲午風雲》中知道了國與家的關係,知道了「位卑未敢忘憂國」。

「唐棣的博客」在題為「懷念『鄧大人李默然』」的博文中寫道,《甲午風雲》片子裡還有一句臺詞也很有名,那就是「謝鄧大人!」。這句話是當地老百姓和下級軍官在得到鄧世昌幫助後感激不盡時說的,本來是劇中一句不起眼的臺詞,但是,因為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解決了很多老幹部老同志的冤假錯案,讓他們重新出來工作,實行了很多讓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平的富民政策,比如聯產承包等,讓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人們也由衷地感謝黨的政策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一句「謝鄧大人!」正好表達了人們對小平同志的崇敬和愛戴。所以,一語雙關的這句話也迅速地成為流行語。

李默然和他扮演的鄧世昌角色能讓人記起兩個時代——甲午戰爭和文革後改革黃金時期,這算是李默然作為一個電影藝術家所作的特別貢獻。

魯迅說過:一個人如果不活在別人心裡,那他就真的死了。李默然死了卻活在人們心中,是因為他用靈魂演繹了中國人的「鄧世昌」;鄧世昌死了卻活在人們心中,是因為他用生命詮釋了中國人的「靈魂」:百折不撓、自強不息!「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人民網上海11月9日電)

相關焦點

  • 「撞沉吉野」!這著名的怒吼來自鄧世昌,來自李默然,浩氣永存!
    §01「開足馬力,撞沉吉野!」這是由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默然在《甲午風雲》中所飾演的愛國將領鄧世昌驚雷般的著名怒吼!這怒吼,磅礴了半個世紀,讓我們把李默然和鄧世昌「融為」一體,無法出戲。李默然所塑造的這一經典「硬漢」形象,成就了一代代中國人心中那永恆的英雄夢。老電影《甲午風雲》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主演。
  • 《甲午風雲》「鄧大人」默然離世 熒幕硬漢永存
    「撞沉吉野」,鄧世昌的這一英勇壯舉,因李默然的表演而深深印在中國觀眾心中。李默然近年照片。  昨晚記者得知,著名表演藝術家、電影《甲午風雲》中鄧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先生去世,享年85歲。記者趕到李默然所在的北京醫院時,醫院護士稱對此事並不知情。隨後記者致電李默然的兒子李龍吟,他表示暫不方便接受採訪。
  • 黃海海戰僥倖存活的「吉野」號巡洋艦 但最終還是被撞沉
    今天我們不談「致遠」號和鄧世昌,我們來聊聊日本聯合艦隊「吉野」號的結局,因為他本該在黃海海戰被撞沉。就以我們現在普遍的宣傳和大家的認知,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戰中「致遠」號巡洋艦在被擊沉前是衝向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吉野」號巡洋艦,企圖將其撞沉與之同歸於盡。雖然現在有很多資料指向「致遠」可能並非衝向「吉野」,但這已經作為一種精神流傳至今。
  • 「撞沉吉野!」的「鄧大人」二三事
    1963年,《甲午風雲》正式上映,立時引發了轟動,人們紛紛讚譽李默然就是「鄧世昌」,「鄧世昌」就是李默然。  初涉電影,李默然一炮走紅,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無數信件滿載著人們的喜愛之情從全國各地飛來,他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認出。
  • 一定要撞沉吉野!這個罪魁禍首被自己人撞沉 314人帶著艦長全沉底
    當年鄧世昌一句"一定要撞沉吉野"曾使多少人熱血沸騰,然而最終功敗垂成卻也留下了無盡的遺憾。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種正史,野史中頻繁出現的"吉野"號原本是李鴻章訂購,但是後來因為海軍軍費被慈禧太后挪去過60大壽的導致沒錢付餘款,最後被日本人全國集資買回去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 如果當年鄧世昌駕駛的是定遠艦,有可能成功撞沉吉野嗎?
    雖然傳統說法上認為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試圖撞擊吉野,但是在中途被日艦炮火擊沉。不過根據現在對戰場態勢的復原,有觀點認為鄧世昌實際要撞擊的日本旗艦松島,並非吉野。
  • 甲午悲歌:鄧世昌真的下達了撞沉吉野的命令嗎?
    在一八九四年的中日甲午海戰中,清國以沉沒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和傷亡八百餘人的代價,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五艦,傷亡三百餘人。這不得不說已經是北洋水師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做到的最好成績了。北洋水師浴血奮戰,即使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也毫不畏懼,著實打出了中國海軍的威風,雖敗猶榮。
  • 撞沉吉野?「致遠」艦因何戰沉?
    同樣未提到「致遠」向「吉野」衝鋒。而僅僅一周之後,報章上的傳聞就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9月29日的《申報》登載了一篇《煙臺訪事人述鴨綠江戰事》,已經將「致遠」衝鋒一事演繹為她在傷重情況下向日軍「旗艦」撞去,在將之撞沉後被圍攻而沉。之後許多報紙的描述也開始將「致遠」所撞者記載為日軍之「旗艦」或「最大艦」,但都沒有明確指出就是「吉野」。
  • 沒有被鄧世昌他們撞沉的「吉野」號,後來的下場是怎麼樣了?
    「吉野」號沒有「戰死沙場」,最後卻被自己的同胞軍艦「春日」號給撞沉了,這個結果對於日本人來說絕對是非常鬱悶的。英國人對於軍艦研發的執著是很可怕的,「吉野」號還有另外一個「殺手鐧」就是配備了當時剛剛問世不久的專用火炮測距儀,這意味著「吉野」艦火炮的瞄準、測距將更為準確、便捷,戰力可以得到倍增。 同時具備了快捷的航速和威勢的武器,使得「吉野」號的威力無與倫比,被譽為當時世界最優秀的巡洋艦。
  •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裡發現了什麼?
    電影《甲午風雲》中,鄧世昌的一句「撞沉吉野」,讓我們始終銘記那段悲愴屈辱的歷史,更讓我們無法忘記葬身海底的致遠艦。1894年9月17日,中日兩國主力艦隊發生激烈海戰。「致遠艦」在苦戰中衝鋒在前,多次重創日艦後最終壯烈戰沉,鄧世昌以及二百五十名將士中僅七人生還。
  • 詳解聖納澤爾突襲:二戰之魂,英國皇家海軍「撞沉吉野」自殺式攻擊
    詳解聖納澤爾突襲:二戰之魂,英國皇家海軍「撞沉吉野」自殺式攻擊詳解聖納澤爾突襲:二戰之魂,英國皇家海軍「撞沉吉野」自殺式攻擊 高射炮星羅棋布地點綴在聖納澤爾碼頭上,襲擊聖納澤爾可能會讓英國皇家空軍蒙受巨大的損失。
  • 近代風雲——撞沉吉野,鄧世昌
    海面上不只有海風擊打浪花的聲音,還有鄧大人和致遠艦上200多名官兵喊出撞沉吉野的高呼聲。
  • 吉野後人、天龍前輩——舊日本海軍早期輕巡洋艦的探索歷程
    舊式巡洋艦的末路 "吉野"作為一艘日本軍艦的名稱,可能在中國民眾中是最廣為人知的,"撞沉吉野"這句充滿血性又帶著一絲無奈與失落的戰鬥口號
  • 官媒評國產航母下水:撞沉吉野的鄧世昌可以瞑目了
    「撞沉吉野」的鄧世昌,你可以瞑目了戰艦上的炮彈打光,冒著彈雨,鄧世昌親自掌舵「致遠」艦撞向日艦「吉野」……鄧世昌和200餘官兵殉國,此戰中沉沒的還有北洋海軍另外3條戰艦,分別是超勇艦、揚威艦、經遠艦。這段悲壯的故事,成了一個民族記憶深處的傷痛。清光緒帝曾評:「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當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的那一刻,鄧世昌以及殉國的海軍英靈們,你們可以瞑目了!
  • 甲午海戰中,鄧世昌為何決意撞沉日軍吉野號?原因令人深思
    鄧世昌又為何要撞沉吉野號?19世紀末,日本剛剛經歷了明治維新,國力日益強勁,海軍實力得到飛速發展,國家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擴張,確立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鄧世昌大喊著撞沉吉野,然後和致遠號一起永久的埋在了海裡。但是,鄧世昌的做法明智嗎?有的人會說,戰爭已經勝利無望了,何不保存下自己的性命和昂貴的的致遠號呢?近日有專家得出結論。
  • 鄧世昌不是想撞沉吉野號,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可是根據最新的致遠號研究結果,可能鄧世昌不是想撞沉吉野號,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首先說下致遠和吉野的艦艇航速,兩艘戰艦都是航速較高的,致遠號航速可達18.5節,而吉野號最高航速可達23節,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鄧世昌,你會去撞一艘比自己快的敵艦嗎?更何況當時己方艦艇還被敵軍重創,航速都到不了18節。
  • 鄧世昌想要撞沉的「吉野號」戰艦,後來下場如何?
    1894年(光緒二十年)9月17日鄧世昌在和日本人爆發的「黃海海戰」中,為了能夠撞沉敵人的「吉野號」主力艦,對全體官兵說: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如今之事,有死而已。然後駕駛「致遠艦」撞向「吉野艦」試圖同歸於盡,但遭到敵人的猛烈轟擊,其中一枚炮彈擊中「致遠艦」,鄧世昌因此飲恨而終,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殉國。
  • 原來她已離世!昔日大紅大紫的藝術家,葬禮李雙江悲痛追悼
    原來她已離世!昔日大紅大紫的藝術家,葬禮李雙江悲痛追悼。娛樂圈中有許多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他們有的人還在螢屏前活動,比如李雙江,他曾給大家帶來了《北京頌歌》、《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黨的陽光照耀祖國》等眾多動聽的歌曲,深受觀眾們的喜歡,如家李雙江已經有80歲,事業成功,家庭幸福,讓人羨慕。
  • 鄧世昌沒能撞沉的吉野號,最終被友軍撞沉
    而這艘軍艦的最後歸宿也有種冥冥之中天意的感覺,在甲午海戰中未被撞沉的吉野號,卻在日俄戰爭前被自己家的春日號裝甲巡洋艦撞沉了,當時吉野號正在行軍途中,結果一個不小心就被春日號攔腰撞斷了,因為春日號也裝備了鋒利的撞角,所以吉野號很快就沉沒了,艦上共有317人死亡,只有99人得以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