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智慧:讀懂這四個字的人,具備六大品質,是人生的關鍵

2020-12-20 解史

上善若水,我們大家都聽說過,也似乎在懵懂之間,稍微能體會到這四個字的含義。但如果要你現在解釋它的含義,你能夠清楚地說明白嗎?這四個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句話中,簡單來說,老子用一個「善」字來形容水。所以我們要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首先要清楚的就是「善」字的含義。「善」最早出現於金文中,原本的含義是像羊一樣的說話,有一種吉祥美好的意味。《說文解字》中解釋:「善,吉也。從誩,從羊。此與義美同意。」而從利他性上來說,字義可引申為讚許、擅長、友好等含義。

所以上善若水的含義,簡單來說就是:擁有了水的品質,就具備了為人的最高品性。那究竟水有怎樣的品質呢?

第一,胸懷寬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是寬廣的,它能夠包容萬物,無論是潔淨的還是汙濁的水,它都能夠胸懷敞開去接納。胸懷寬廣也是人應當具備的一個重要品質,能夠如大海一般擁有廣泛胸懷的人,是可敬佩的。

第二,凝心聚力。一滴水的力量是弱小的,但一股水流,萬股水流的匯集,力量是強大的,能夠衝開一切障礙,最終匯集成河,奔流到海。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

第三,能屈能伸。水是沒有具體形狀可言的,它的形狀取決於盛納它的容器。由於容器的不同,它可以是圓的,也可以是方的,可以是細長的,也可以是粗寬的。甚至,它可以擁有不同的形態,它可以化作雨滴,可以化作堅冰,也可以化作雲霧。無論怎樣的環境,它都可以存在。俗語言「大丈夫能屈能伸」,其實這強調的是一種韌性,一種能適應一切環境的堅韌毅力。

第四,以柔克剛。水的表面看起來是柔順的,可以任由你揉搓改變成任何形式。但任何堅硬的東西都無法抵擋它的力量。最簡單的例子,水滴石穿,它可以穿透一切堅硬的物品。為人處事不要太過剛硬,剛過易折,反而柔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攻克萬難,也可以迷惑敵人。

第五,堅持不懈。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冷;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任何事情的成功,不是一日兩日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期的積累與實踐。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也是一樣,貴在堅持,持之以恆,要有恆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才能嘗到最後的勝利果實。

第六,無私奉獻。水是生命之源,哺育萬物生靈,萬物因水而存在而得利。但它卻從不與萬物發生任何矛盾衝突,無私奉獻而不求回報,天下之大善者性莫如水。無私奉獻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美好的品質。

胸懷寬廣、凝心聚力、能屈能伸、以柔克剛、堅持不懈、無私奉獻。這是水的品質,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有的品質。擁有這六種品質的人,就擁有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就可以克服人生中遭遇的種種困難,獲得幸福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讀懂「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這八個字,就讀懂了半部《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洋洋灑灑八十一章,其中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道德經》總字數五千二百八十四個字,從文章開頭看到結尾,如入無人之境,一個人都沒有,有一種寂兮寥兮、空曠寂靜的感覺。老子《道德經》「長短相形」這四個字,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事,當時常被人教誨,要揚長避短,於是就形成了思維定勢:自己認為長處永遠是好的,短處就永遠見不得人。
  • 讀懂了《道德經》中這四個字,一生福壽安康!
    《道德經》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飾之所處,荊棘生馬。大軍之後,必有兇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道德經》中沿用至今的12大成語 洞見人生大智慧
    闡釋的源於天地之本、萬物之源的道,更是一言以蔽之,道盡天地人生的無窮玄妙、智慧,惠澤啟悟人們明道、修身、治世。 源流於老子《道德經》的成語,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而逐漸被更多人領悟,成為沿用至今的簡潔精粹之語,所成之語充滿著人生大智慧。有三、四、五、七字的,有兩組四字連用的,但人們廣泛熟知的多以朗朗上口的四字組成。
  • 「為無為,則無不治」:年少不讀《道德經》,讀懂已是中年人!
    司馬遷曾這樣評價老子的《道德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老子的《道德經》其實早已傳向全球,並成為歐美國家的人所崇敬和喜愛的哲理書。在所有的困惑中,我們在心中總有一種渴望亂中有序的規律,能解和這一切的方法是靜下心來閱讀《道德經》。在《道德經》中,你能領略老子的自然之道。讀懂了《道德經》後,你便能在喧囂的塵世中,明白天地萬物運行之道,進而有通達人生的德,成為開啟自己幸福快樂之門的智慧鑰匙。
  • 《道德經》:簡明的六個字,卻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寓示怎樣的智慧
    《道德經》是一本膾炙人口的經典著作,倍受人們的廣為傳誦。若以書籍的發行數量來論,世界上唯有《道德經》與《聖經》可以相提並論,如果說《聖經》名列第一,那《道德經》與《聖經》可以相互媲美,《道德經》名副其實位列第二。
  • 老子《道德經》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讓人醍醐灌頂
    《道德經》第25章談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人類的道理大都是遵循天道之道、自然之法。老子在《道德經》中結合自身對道的感悟,向世人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足以讓人醍醐灌頂。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條「天機」,勝讀十年書,人生無往不利。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道德經》:上等人的智慧,其實就在於這3點,讀後醍醐灌頂
    上等人、中等人與下等人的區別在哪裡?區別就在於,上等人談智慧,中等人談事情,下等人談是非。今天我們不說中等人和下等人,暫且就以《道德經》為例,先來說說這上等人談的"智慧",指的是什麼。真正的智者,不是因為他的智商比別人高出了多少,而是他不但能解決問題,解決的態度方法更讓人舒服,更容易接受。我們也可以拿石頭和水去對比,在《道德經》中也形容大道的智慧和水的狀態是一樣的柔軟,遇到堅硬的東西就可以躲避,能夠順流而下,這就是一種智慧。
  • 出自《道德經》的十個成語,個個實用,飽含人生大智慧!
    《道德經》雖然短短五千言,卻字字珠璣,句句精華,隨便拿其中的一句話,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終身受益。出自《道德經》的成語也多達五十多個,今天挑選其中的十個,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一,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周易》最高明的智慧:人生若讀懂這兩句話,必將無往而不利
    《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又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周易》乾卦中有這樣兩句話:讀懂這兩句話,受益匪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人生於世,需當奮發圖強,努力向前,與天地之道融合,勇猛精進,堅忍剛毅,力求進步!
  • 想要讀懂晦澀深奧的《道德經》,推薦兩個公認好的解釋來輔助
    道德經不是一本普通的書籍,它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什麼?就是亙古不變的,三千年前是這樣,三千年後還是這樣。不需要任何的條件才成立,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是《道德經》本是古文,又是至深的法理。現在人看起來一是晦澀難懂,二是難解真義。
  • 永遠不要低估:讀過《道德經》的人!其才華,非常人所能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兩部經典,知道的人多,而讀過的人少,讀完並能融會貫通的更是少之又少,這兩部經書就是《易經》和《道德經》,其中《道德經》為老子所寫,洋洋5000多字,蘊含無窮的人生哲理。有人說:讀過《道德經》的人,便是一場智慧修行,連「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狂人魯迅也曾經說過:不讀《道德經》就不知道中國文化,不知道宇宙的真諦!
  • 讀懂《道德經》第一章,才會明白「道不遠人,人自遠道」!
    老子的《道德經》是一本傳世之書,同時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部經典,而真正能讀懂《道德經》的人有多少呢?大多數人可能跟我一樣,認為老子《道德經》高深莫測,是挺難讀懂的一部經典,其實《道德經》真的很難讀懂,我們要細細品味。
  • 老子《道德經》中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讓人大受啟發
    《道德經》中開篇就說出了這個道理,其實除了這句,裡面還有很多指導人生的智慧和處世哲學。老子在《道德經》中結合自身對道的感悟,向世人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足以讓人醍醐灌頂。讀懂了這3條「天機」,勝讀十年書,人生無往不利!
  • 老子道德經中的5個成語,教我們看懂人生,開啟成功之門
    人生變幻莫測,要讀懂不容易;人生崎嶇坎坷,要走好需要智慧。當我們落寞之時,當我們孤獨之際,當我們在茫然無措之間,不妨進入先賢的世界,汲取智慧,汲取精神營養。也許,先賢的一句話,就能解決我們長期思而不決的問題,從此豁然開朗,走向成功之道。
  • 老子道德經到底是講的什麼意思嗎?
    連續關注我的道德經系列問答裡邊兒的問題,將它串聯起來,就一定能讀懂道德經說的什麼。不過在這裡邊為了題目的完整性,還是不厭其煩的,把這個題目回答清楚。道德經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與關令伊喜相逢時,被邀,著作出來的一篇,包含天地自然及人文社會學科類的智慧之作。道德經講述了,萬事萬物都。遵循於道的規律在自然的發展運行,自然的生存消亡。不管你願不願意,道都在那兒存在著,不管你守不守道,道都會從你身邊碾壓而過。合道而行。你將有德。離道而行,你將傷痕累累。因為道有自身的破壞力。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 人在窮困時,一定要讀《道德經》這47字真言,受用無窮
    《道德經》就是一部根治心病的奇書,自古治癒無數能人。《道德經》不愧為中華文化瑰寶之一,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對於人們探索自然、探究社會、追求人生發展方向等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道德經》中每一段話都值得人們仔細研究,《道德經》更像是一本哲學,任何一個道理,經歷了深刻的體會都會令人受用無窮。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易經》是講變易、簡易、不易的書,從看似千變萬化、雜亂無章的天地人萬象中,但卻能總結出規律,來指導人生。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易經》中上、止、正,這三個字。《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 道德經起名:智慧滿滿的《道德經》,取個讓人心醉的好名字!
    道德經上說:「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這些話不僅影響著世人,也給了我們奇妙的感悟。仿佛,從中能獲得某種能量,起著決定性時刻的瞬間。我們讀《道德經》,不得不承認,美的事物往往是柔弱的,但也只有柔弱的美才能融化剛強的心靈。
  • 《道德經》十句名言,感悟人生大智慧!
    今天和大家分享《道德經》的十句名言,共同學習老子帶給我們的人生智慧。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都是對立統一、共同存在的,沒有這個,就沒有那個,缺了哪個都不行,這才叫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人如果能放下分別、執著,那就真正得「道」了。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 老子《道德經》用6個字概括人生最高境界,領悟後改變你人生
    這些處事態度,能否看成是一種人生的境界?這不可不說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也可能只是一個低層次的。這裡,我們首先搞清楚什麼是老子說的人生最高境界。老子在他的經典著作《道德經》第十六章裡這樣告訴人們,「致虛極,守靜篤」。就是這簡簡單單的6個字,老子就概括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如果你領悟後,一定會改變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