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接連關門 顧客難說再見
疫情發生後,面對生意突然驟減,資金難以維持營生的情況,不少經營了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華人店鋪都停止了營業,徹底關門。
關掉一家記錄著歷史的老店,對於店主和顧客來說,都十分不舍和無奈。
在紐約曼哈頓華埠,有一家紐約歷史最長、名聲最響的槍店——喬維諾槍店。這家店鋪創辦於1906年,現在的經理古角在1995年從義大利人手中把這家店接管了過來。
喬維諾槍店經理古角和接收25年的店鋪。(圖片來源:美國《世界日報》/張晨 攝)
據古角介紹,在經營這家店鋪的25年裡,他遇到過各種危險,也遭遇過威脅。但他從來沒有恐懼過。如今,疫情讓這位「久經沙場」的老人不得不「認了命」,生意難以維持,只好關門。
古角說,「我一生都在嘗試中摸索機會,苦難會讓一個人越挫越勇,而這種勇並非匹夫之勇,而是大敵當前的臨危不亂,這種信念給我希望,也一直帶我前行。」關門當天,還有慕名而來的粉絲前來拍照,與這家百年老店告別。
古角和他隨身佩戴的短槍。(圖片來源:美國《世界日報》/張晨 攝)
在洛杉磯,同樣因受疫情影響而關門的店鋪也有很多,這其中,就有一家老字號餐館「鼎泰豐」。
位於洛杉磯亞凱迪亞市的「鼎泰豐」是其在美國的創始店,開業至今已經營業20年。從一家普普通通的華人餐廳到「米其林」餐廳,再到在各大主流商場開設分店,許多食客見證了這家店的發展歷史。
如今受疫情影響,考慮店面小、人事成本等因素,這家老店宣布從6月12日起永久停業。好在,這家店有很多分店,食客依然可以繼續品嘗美食。
位於洛杉磯亞凱迪亞市的「鼎泰豐」門口玻璃上貼著告示,上面寫著「這家店將從6月12日開始永久關閉」。(美國《世界日報》記者張宏/攝)
同樣,位於紐約華埠的中餐館「好旺角」燒臘粥麵館最近也因為疫情徹底結束營業,店鋪門口現在已經掛上了招租信息。
許多華裔食客表示,這家餐廳在華埠開了幾十年,已經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當你住在唐人街之外,又想快點吃到麵條或粥時,這家餐廳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逆境中轉型 華人老店求生機
為了在疫情中生存下去,不少華人商鋪也開始轉型求變,從中餐館拓展外賣業務到華人超市開通網上下單服務。各個商家就自身情況出招,努力求生。
美國紐約華埠一家有著43年歷史的冰淇淋店——「華埠雪糕行」,在周圍店鋪紛紛關門歇業的情況下依然開放,並給每位到店的顧客一份免費的冰淇淋帶回家。店主說,希望可以通過堅持營業和贈送冰淇淋的方式,給社區帶來一絲歡樂的氣氛。
紐約曼哈頓華埠雪糕行負責人表示,希望在這樣的時期帶給小區一絲希望和快樂。(美國《世界日報》/顏嘉瑩 攝)
在麻薩諸塞州紹格斯鎮1號公路上,有一家地標性的老字號餐廳「九龍」。餐廳老闆Bob黃準備把停車場改為露天汽車電影院,並提供「送餐到汽車」的服務。可謂費盡心思。
紐約中式簡餐「君子食堂」創始人趙勇和熊貓外賣戰略運營官陳攀文都表示,從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暴發時起,其餐廳和外賣平臺就為疫情期間做好經營準備。餐廳推出遠程中餐混搭菜單,每周主題不同,同時提前招募更多外送司機以備不時之需。
資料圖:開啟外賣業務的中餐廳。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位於日本長崎新地中華街的老字號中餐館「會樂園」,為應對疫情帶來的顧客減少的問題,開始啟動午餐便當銷售。便當一經面市就受到顧客好評。首日的銷售額超過預計4倍之多。負責人林慎太郎表示,「望通過該形式讓更多人體驗到正宗長崎中華街美食的魅力」。
西班牙的亞洲聯合超市是當地最大的華人連鎖超市之一。疫情期間,因為網上訂單量暴漲,物流配送跟不上的問題,他們只好關閉了線上服務。
資料圖:海外華人超市。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
目前,該超市轉變了送貨模式,鼓勵顧客線上下單,超市配好貨後,顧客再來取走。據店家介紹,目前店裡30%的訂單都是這種方式完成的。
關門還是轉型,對於海外的華人老字號店鋪來說,是疫情期間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選擇題」。在經歷「寒冬」後,不管是否能活下來,我們都感謝這些老店,曾為我們帶來的美好記憶。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美國《世界日報》、《歐洲時報》等
編輯:曾小威
把 「中國僑網」 設為星標⭐
權威涉僑政策,實用服務信息不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