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土雞相互啄毛,怎麼解決?
有的朋友說土雞相互啄毛的話,可以關養,還可以給雞戴上眼罩,我覺得那是不可行的。誰看到過農村散養土雞戴著眼罩在村裡活動的,如果有,那定可以評為鄉村第一拽雞了。
土雞生性好動,機靈,散養就是活動自由,除了自覺回窩睡覺,早晚主人會餵點穀物外,其餘時間都是自己找食。
公雞好鬥,這是天性,而且啄毛啄架的大多數是公雞。有時會因爭吃食物,有時會因爭奪母雞而啄毛。
小時候常在村裡看兩公雞啄架,真的是毛飛血流啊!有的人還幸災樂禍的觀戰,看看誰最厲害,如果是主人家看到就會把兩隻雞趕開。
農村裡養土雞,都是自己家讓母雞抱窩孵小雞養,有時到街上買小雞種,如果買到生病的瘟病雞,還會傳染到健康的雞,所以很少買。
小雞要養到半斤重左右,才稍可以分辨 出公母,如果是公雞,一般都是腳長個高,而且會有一丁點雞冠。
為了避免啄毛,小公雞差不多長到一斤多重時 ,主人就會留下一兩隻公的做種雞,把其餘的小公雞捉到專業騸雞的人家把雞腰子給拿了。這種雞長大後我們這裡叫信雞,也叫醃雞。
公雞的腰子一拿,就失去了傳種功能,頭會變得和母雞一般,冠子小,體大肥碩,肉白鮮美。從此也就變得溫順,長大後也不會打鳴,也不會啄架了。
這種信雞在我們是最好銷的,一隻可以賣到二三百,如果是公雞頂多七八十元。所以在公雞小的時候就騸掉是避免啄毛的途徑之一。
我還看到過因為相互啄毛禿脖露腚的雞,有的是母雞有的是公雞,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主人會選擇把最厲害的一隻殺掉。
如果實在捨不得殺,就把雞咀,雞爪用剪刀剪禿,但不能剪得太傷,太傷的話難吃到食物會死亡。
我記得母親還把小仔雞的尾巴,翅膀給剪了一些,不過這是因為雞太多,打記號和禁止雞亂飛而已。
分享鄉村生活,話三農,解鄉愁,歡迎閱讀哈尼表妹的文章。原創文章,禁止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