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進行時,八大亮點搶先看

2020-12-15 澎湃新聞

2020年6月10日,市綠化市容局與市「一江一河」辦、市住建委聯合發布了《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方案》,會同各相關委辦局以及沿岸6個區的人民政府共同提升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打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秀帶」。

1

提升區域

東起外白渡橋,西至外環線,以蘇州河42公裡公共岸線為中心軸,南北兩岸各延伸約200米至城市東西向的主要道路,含水域約20.2平方公裡。同時著重體現出蘇州河各段區域特點,讓城市歷史文脈與河濱風光相得益彰,分三段進行景點打造。

東段(蘇州河河口-南北高架橋)為「典雅蘇州河」,呼應蘇州河建築歷史文脈,烘託海派濱河景觀走廊。

中端(南北高架橋-內環線)為「華彩蘇州河」,順應蜿蜒河道、靈動水岸,營造多彩宜居生活環境。

西段(內環線-外環線)為「秀美蘇州河」,依託棕地改造的寬裕場地,展現有機活力的生態城市。

2

工作重點

「五大」工程18項任務開展市容環境治理。「五大」工程包括:

「彩」化——提升「四化」水平、增加綠化體量;

「靚」化——整治濱水外立面、開展第五立面整治、規範沿街外立面、美化街面環境、提升景觀照明品質;

「淨」化——加強道路保潔、鞏固垃圾分類成果、加強水域保潔、加強設施保潔、加強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管理;

「序」化——落實責任區管理制度、規範非機動車停放、強化社會力量參與;

「優」化——加強市政道路和設施的維護、優化公共設施規範設置、增添活力色彩和人文關懷等。

3

目前進度

目前,方案鎖定的425項重點提升項目,7月整體開工率為53%,計劃至年底東段的各項市容環境提升項目將全面完成,至明年6月其他項目也將完成建設。蘇州河沿岸「多彩綠鏈」將串起一個個「活力繽紛」的街區,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健身、休閒、娛樂的需要。

4

部分亮點工程推薦

1. 虹口區蘇州河沿線景觀照明

虹口區蘇州河沿線景觀照明提升項目主要實施在大名路、東大名路,項目通過「微創」式安裝方法,兼顧了歷史建築的保護和景觀照明的美觀,以表現建築柱式、簷口等構件為主,突出建築細節與特點,傳承經典,用光述說歷史。項目共推進49座樓宇建築景觀照明設施的新建、改建工作,完成8處公共空間、17處花壇、200棵行道樹的景觀照明安裝工作。

景觀照明開燈時間:夏令時(5-9月)19:00-23:00,冬令時18:00-22:00。

最佳觀賞點:蘇州河沿岸外白渡橋附近,北外灘浦東濱江凱賓斯基酒店附近。

2. 黃浦區「蘇河之門」——紅楓林

項目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相交處,已建成的紅楓林林帶東至外白渡橋,西至乍浦路橋,設計主題為「蘇河之門」。林帶面積約3000m2,栽種了楓香、元寶槭、日本紅楓、美國紅楓等色葉樹種,並搭配常綠樹種營造出秋葉層林盡染之美。

3. 黃浦區九子公園

九子公園位於成都北路1018號,目前正處於收尾階段。九子公園定位是一個反映九種老式弄堂傳統遊戲的主題公園,九種遊戲分別為:打彈子、滾輪子、摜結子、頂核子、抽陀子、造房子、跳筋子、扯鈴子、套圈子。

4. 靜安區長安路節點公共綠地

長安路節點公共綠地位於靜安區光復路及天目西路西南角,東臨光復路,西傍蘇州河,南接規劃安遠路人行橋,北側通過長壽路橋下貫通綠道。長安路節點公共綠地設計主題為「水韻銀絲,錦繡蘇灣」,用現代藝術的手法詮釋蘇州河傳統紡織文化,展現歷史人文與現代休閒交織的美好畫卷。項目預計2020年10月份完工。

5. 普陀區長風1—5號綠地

長風1-5號綠地面積共計19.30公頃,重點設計區塊為長風 1號綠地(北岸:古北路橋/大渡河路東側),長風2號綠地(北岸:古北路橋/大渡河路西側)。

長風1號綠地內在建市兒童圖書館新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將兒童學習、感知的活動從室內圖書館拓展到公園整體,為兒童提供感受自然的戶外空間。長風2號綠地沿蘇州河岸線整體貫通,將與長風公園、市兒童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長風大悅城等形成聯動,打造以兒童閱讀、戶外親子、濱河休閒為主題的城市地標空間。目前項目部分還在改造提升中。

6. 普陀區長風5A公共綠地

長風5A公共綠地位於上海科技金融產業集聚區內,約6.5萬平米。綠地以「蘇州河上孕育出的生態萌芽」為設計理念,以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將水體、綠地、廣場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軸多點四區」的景觀結構,同時利用高差變化滿足綠地自然排水需求,設置了雨水花園、溼地、生態窪地等下凹式綠地進行雨水蓄存和淨化,打造了海綿城市特色景觀節點。

7. 健身步道(長寧段)

健身步道東起江蘇北路,西至外環線,全長約11.2公裡。目前,建成的5.6公裡(江蘇北路橋至雙流路)已成為市民休閒賞景的好去處,西延伸段(雙流路至外環)的5.6公裡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全線將於年內全面建成。

8. 嘉定區南四塊碼頭

嘉定區南四塊碼頭項目充分貫徹「綠色、開放、共享」的整治理念,結合特殊的地形地貌條件,重新規劃出老碼頭、休閒運動及後工業風等不同的組團分區,通過沿江漫步道及跑步道的貫通進行串聯,既保留有原場地的歷史記憶,又符合現代人的休閒娛樂需要,為上海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態和生活環境。

END

素材來源:市綠化市容局市容管理處

部分圖片來源:上海發布、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

《莫糾結,垃圾分類有邏輯!》

《權威發布丨拒絕收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

原標題:《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進行時,八大亮點搶先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
    不打折扣,不降標準,實現蘇州河兩岸基本貫通開放2018年1月,時任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市政府記者招待會上提出,啟動實施第四期蘇州河環境綜合治理,逐步實現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目前,普陀大華清水灣已順利進駐實施,將進一步提升該段濱河空間品質。水岸聯動,全要整治,全面提升濱河兩岸空間品質蘇州河兩岸環境品質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全力推動貫通工程基礎上,2020年以來市、區政府協同開展沿河建築、綠化景觀、跨河橋梁、防汛牆、碼頭設施、道路立杆和架空線等綜合整治工作,確保在42公裡全線貫通開放之時水域、陸域全面提升。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具體做法是:沿河岸設立凌空棧道,連接各個獨立的場地,將平面轉化立面,解決視線及空間連通問題;設置垂直綠化,美化城市綠色界面;高架橋下空間活化,更新利用場地,激活空間活力。所謂「兩帶」,則是優化交通功能,實現三線貫通。具體做法是:在蘇州河兩岸設立單向車行道和禁機動車慢行道,弱化濱河機動車交通功能,提升空間尺度舒適度,拓寬濱水公共活動空間。
  • 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7個足球場那麼大的綠地,四季皆有景
    蘇州河兩岸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工程是今年市政府重點工程,兩岸綠道貫通、提升沿線綠地品質也是重點。而蘇州河綠道是上海市3號綠道,中心城段42公裡年內將基本建成。在此期間,沿線改建提升綠地面積約32公頃,新增附屬綠地約0.8公頃,新增行道樹約700棵,平均每公裡新增約17棵。
  • 移步異景,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7個大綠地!
    42公裡 將實現基本貫通 綿延42公裡的綠道也將基本建成 蘇州河兩岸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
  • 打通岸線斷點,走通蘇州河畔!看普陀如何推進蘇州河兩岸貫通→
    打通岸線斷點,走通蘇州河畔!看普陀如何推進蘇州河兩岸貫通→ 2020-10-1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過外白渡橋,改造後的虹口蘇州河沿岸亮點太多了!
    跨過外白渡橋,改造後的虹口蘇州河沿岸亮點太多了!(圖說,下同)蘇州河兩岸濱河空間項目實施充分考慮與沿岸優秀歷史建築相輝映,風格銜接相統一上海大廈藍夢花園段潮起河濱之源作為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的起始段,結合共享街道的設計理念,打造「步行化、休閒態、全天候」的高品質濱水公共空間,依託沿線上海大廈、郵政博物館等優秀歷史建築雲集的豐富資源
  • 「探索」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2公頃公園綠地,四季皆有景
    市綠化市容局說,12月底,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42公裡將實現基本貫通 ,綠道也將基本建成。蘇州河兩岸將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今後,沿河將演繹春賞花、夏有陰、秋觀葉、冬賞姿的美景。
  • 蘇州河的新起點:岸線貫通是第一步,還要做透這篇大文章
    蘇州河靜靜流淌,兩岸步步是景,市民遊客徜徉其間,人民城市的高品質生活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共享空間打造高品質公共空間,需要先把公共空間開放出來,關鍵在於打通斷點。在蘇州河貫通工程啟動之初,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未貫通15.3公裡,涉及63處斷點,經過市區兩級的共同努力,目前實現基本貫通開放。打通斷點,考驗的是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以及系統治理的能力。「沿河空間需要開放和共享,而居民小區講究封閉和安全,這是蘇州河貫通工程推進中的一個主要矛盾。」
  • 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生態環境攝影展火熱進行中,部分亮點作品...
    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生態環境攝影展火熱進行中,部分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0-12-18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沭陽胡集鎮:「紅色引擎」激活公共空間治理「綠色動能」
    「現在這兒的變化可大了,都是這幾年治理公共空間的成果。」正在公園內健身的居民耿大爺感慨地說。在開展農村公共空間治理之前,胡集鎮有很多荒廢的土地,上面要麼長滿了雜草,要麼充斥著隨意搭建的豬圈、廁所,道路兩側與河塘裡還有不少被丟棄的垃圾。為徹底解決公共空間髒亂差的難題,為當地百姓打造優美的人居環境,胡集鎮黨委著手開展公共空間治理工作。
  • 齊河縣打響市容環境衛生治理年度「收官」之戰
    年關將至,為鞏固全年創城成果,保持良好的城市環境秩序,齊河縣綜合執法局打響2020年度市容環境衛生治理「收官」之戰,努力以最佳狀態迎接「雙節」到來。對照城區環境改善和創城工作要求,縣綜合執法局堅持集中整治、長效管理、鞏固提升的思路,自12月14日起開展集中攻堅行動,整治「髒亂差」及各類不文明行為,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城市面貌大變樣。當天,全局幹部職工劃分為34個小組,每個小組確定1條責任路段,由班子成員包片指揮,對照創城標準全面啟動治理攻堅。
  • 江蘇邳州橋北村:一個被公共空間治理改變的村莊
    董偉說,其實就用了一招兒,那就是公共空間治理。2016年7月,邳州市委提出加強公共空間治理,創新實施社會治理。橋北村之變,正是這項改變城鄉面貌的「民心工程」的縮影。 「通過公共空間治理,我們的村莊環境得到廣泛治理,有效釋放了農村公共空間,也使得集體增收渠道得到切實拓展,全市50個經濟薄弱村通過清理整治出資源發包,已經實現村均集體增收20萬元。」
  • 東海縣桃林鎮「四個一」吹響公共空間治理衝鋒號
    黨員幹部是公共空間治理的「風向標」,只有黨員幹部帶好頭,廣大群眾才能幹有方向、做有標杆。桃林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找準鄉村振興結合點,夯基礎、強組織、激活力,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黨建引領公共空間治理之路。
  • 黃浦江邊古鎮水畔風景隨你看,這裡有13處濱水公共空間好玩好拍
    「我的城市徒步計劃」創作臺 空間亮點:北外灘位於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與外灘、陸家嘴三足鼎立,是上海唯一一個環黃浦江貫通空間與環蘇州河貫通空間交叉節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姑蘇區以「繡花精神」打造基層治理...
    違建帶來安全隱患,「秋風行動」優化商圈營商環境日前,金閶街道石路網格化聯動工作站聯合公安、安監等相關部門,對石路商圈閶胥路798號賽風公寓樓頂500平方米左右的違章建築進行拆除。根據《姑蘇區違法建設(先行試點區域)專項治理方案》的相關要求,金閶街道組織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治理「秋風行動」。
  • 大連:中山區「三區」防控精管市容環境
    把主幹道兩側定為「嚴禁區」,開展錯時上崗、定時巡查和集中整治;把次幹道兩側作為「嚴控區」,實行定時定人、定崗定責。把其他區域作為「控制區」,做到管住、管好。昨日,中山區委書記、區長聯合多個部門現場辦公,按照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三區」防控建設思路,讓全區每一平方米土地,每一立方米空間都明確管理責任、管理標準、實施流程和質量要求,不留死角。
  • 跨越蘇州河·靜安:都市之心 鳥語花香 宜業又宜居
    圖說:河濱打通後,蘇州河兩岸成了家門口的健身場、露天的公園氧吧。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兩區合併後,蘇州河靜安區段同時擁有了南岸、北岸兩面風光。可以說是一個轉角一種風光,四季滿河亮點不斷。
  • 傾心服務,十年堅守丨外灘街道舉行蘇州河護河隊10周年紀念暨國際...
    上世紀的蘇州河兩岸碼頭林立、船來船往,為城市建設做出很大貢獻。但在發展的同時,岸邊糞便、廢品等垃圾漸漸增多,幾乎不能行走,有些人甚至還將垃圾扔進河裡,令河道變得髒亂黑臭。經多年治理,蘇州河逐漸恢復美麗容顏,水質清澈,垂柳依依。如何維護來之不易的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