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自古以來在中國人心目中都是吉祥如意的化身,被譽為「百鳥之王」。在東漢《孔雀東南飛》的詩賦中就有這麼一句描寫孔雀的場景:「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麒麟不動爐煙上,孔雀徐開扇影還」,這是偉大詩人杜甫描寫孔雀開屏的悠哉倩影所留下的深情詩句。在中國人的審美世界中,「孔雀開屏」是一個吉祥美麗的場景,遇見它的人可以得到美好的祝福。
不過,這些孔雀形象都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給人想像空間很大。但是真正體現出孔雀真實感和美感的人,當屬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郎世寧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來中國,歷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宮廷畫師,並參與增修圓明園建築事,官至三品。擅長肖像、花鳥、走獸,尤工戰役圖。其後與王致誠、艾啟蒙、安德義合稱四洋畫家,形成新體畫風。
在郎世寧眾多畫作之中,《畫孔雀開屏》是其巔峰之作。展現了繁花似錦的庭院之中,一隻雄孔雀正在展開美麗的尾翼,以吸引雌孔雀注意的場景。這是一幅充分表現中西繪畫技法融為一體的作品。
2015年,為紀念郎世寧來華三百周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打造了一場「藝域漫遊——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通過新媒體藝術打造古今、東西、虛實、動靜等跨界串聯的前瞻體驗區域,讓觀眾化身為時空旅人,漫遊於當代新媒體語彙所構築的現代郎世寧藝域空間,以多元感官認識郎世寧筆下的藝術新境界。
展覽邀請了十幾位藝術家共同創作,跨領域結合裝置藝術、動畫、雕刻、科技及移動應用等技術,以現代光學與動畫藝術重新詮釋郎世寧畫作《畫孔雀開屏》。藝術家意圖將這幅畫作為展覽中的點睛之筆,構建一個立體的情境。如何將雄孔雀開屏的畫面生動的展現在參觀者的面前成為了一個難題。
就在這時,藝術家發現了一種叫調光膜的材料,通電透明,斷電霧化,而在斷電霧化時即可作為投影介質。上海世博會、周杰倫演唱會和大眾汽車發布會上多有應用。
藝術家隨即與這些大型項目案例的廠商——國安奇緯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聯繫。在與國安奇緯經過一系列的討論後,藝術家開始了實景搭建,展臺木座模擬成庭院樣式,製作仿真山石。同時,將亞克力板做成孔雀尾羽開屏的狀態,將調光膜貼附在亞克力板上,進行動畫投影測試。經過多次測試後,達到了令藝術家驚豔的效果。在完成展臺畫面的3D定位後,藝術家將情境裝置逐一安裝在展臺上。最終,在三元一體的情境下所呈現的可視、透視與不可視。
穿真透時:畫孔雀開屏情境裝置,運用調光膜與新技術,多樣化調控光的穿透與成像。結合清宮古樂與空間聲音,擬真再現畫夜時序情境,重構藝術空間,將原畫意象轉化成具多層次動態時空結構,立體全景式互動裝置的藝術創作。
通過黑科技,在吸引年輕人愛上博物館的同時,再現郎世寧經典作品,感受到郎世寧畫境裡的漫遊情趣。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國安奇緯,運用科技將郎世寧的作品帶回其故鄉義大利,再次譜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