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呆豬帶大家一起欣賞的是顧長衛導演的劇情片《孔雀》。影片相較現在的青春片而言內容顯得十分的豐富。故事發生在北方的小城安陽,一個普通的家庭中有三個性格迥異的孩子,影片依次講述了這三個孩子從青春到成家後的生命歷程。
姐姐衛紅無奈接受了母親安排的幼兒園的工作,但是卻因為失誤被辭退。她在屋頂曬東西時無意中看到了傘兵跳傘,立刻對這個著了迷。她去平原剛好碰到一個跳傘下來的傘兵,衛紅立刻被他的氣質吸引。第二天她就報名參軍,並拿了些錢給傘兵買了禮物。當她準備送禮物給傘兵的時候,卻發現他和別人相談甚歡。她把禮物扔到河裡,同時也未參軍成功。
衛紅把藍色的布拼成傘的樣子綁在自行車後面,幻想自己是一名傘兵,但卻被媽媽看到後把她的布扯碎了。她只能去做工廠刷瓶子的工作。她遇到一個和自己交談甚歡的文工團老師傅,兩個人互相吸引。老師傅後來因為風言風語自殺了,家人來找衛紅的麻煩。不久後衛紅嫁給了別人。幾年後衛紅離婚了,重新回到了家。
哥哥衛國因為小時候燒壞腦子所以智商偏低,但他卻是一個善良的人。他在麵粉廠上班,張喜子總是給他一包煙後就讓他幫忙搬麵粉,但他還是經常被喜子欺負。衛國喜歡廠花陶美玲,媽媽沒辦法只能去幫他說媒,想讓陶美玲幫幫自己的忙。但當媽媽做好一桌子飯等來的卻是陶美玲的拒絕。
衛國再去找陶美玲表白卻發現她是喜子的女朋友。衛國去學校給弟弟衛強送傘,因為智商不高又被人誤會,衛強被同學們恥笑。回到家中衛強想要用老鼠藥毒死哥哥,但最後卻沒有做。第二天,媽媽抓了一隻鵝讓它喝了那杯水,鵝很快就死了。
他們補償了哥哥,同時幾個孩子的隔閡也漸漸消除。媽媽給衛國找了農村的媳婦,兩個人一起做起了小買賣。喜子找到衛國想向他借錢結婚用,結婚對象並不是陶美玲。衛國把喜子以前給自己的煙拿出來給了他。
弟弟衛強經歷了哥哥姐姐的所有事,並不想和現實多接觸。有一天被爸爸發現作業中有不堪入目的圖畫,被訓斥後的他去電影院看完電影就離開了。
幾年後再次回到家,他帶著離過婚的老婆和她的孩子以及斷了手指的手。衛強平時在家帶孩子,老婆在外面唱曲養家。有一天晚上發現了哥哥以前喜歡的陶美玲,打扮妖豔喝的爛醉。
衛強和衛紅在街上碰到之前的傘兵,傘兵也沒有了以前的英俊瀟灑,衛紅和弟弟說傘兵會永遠愛自己,但當她和傘兵說話時對方卻連她是誰都不認識。
影片最後三個家庭依次走過動物園的孔雀前,但卻都沒有看到開屏的孔雀。直到他們都離去,孔雀才背對著屏幕漸漸開屏。
衛紅、衛國、衛強三種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他們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歷又造成了三人不同的故事結果。不同的三人也代表了我們一生中的三種不同的階段。首先衛紅代表的是一類理想主義的青年。他們在青春的時候,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正如衛紅一直不想接受家裡的安排去做不喜歡的工作。
所以她在看到傘兵跳傘後深深的被這份職業所吸引,又在看見傘兵後被這個人所吸引。於是她去參軍,她想盡辦法搞到錢給傘兵買禮物。雖然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但這正是理想化的行為。他們喜歡做事憑著自己的感覺,哪怕做出一些犧牲,但是為了心中的美好他們願意全力以赴。
但是有時現實會給他們狠狠的一擊,會把他們從理想中拉回來,甚至會讓他們看到一些現實中的殘酷,比如衛紅心心念念的傘兵其實早就忘記了她。最終她還是選擇了一份平平淡淡的婚姻。
其次是哥哥衛國,衛國相較衛紅是個現實主義的代表。雖然他智商不高,但卻會有很多隱藏的思緒在腦中。他喜歡陶美玲,但卻知道自己做不到讓她喜歡,於是讓母親幫他說媒。他看似被喜子欺壓還樂在其中,但從他最後拿出喜子給他所有的煙可以看出他絕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他又何嘗不是聰明的呢,最後選擇了「現實」的老婆,「現實」的工作,所以他是三個孩子中最幸福的。這種質樸的現實生活,更像是大多數人生活的真實寫照。終歸我們會回歸現實,腳踏實地的生活下去才是最幸福的。
弟弟衛強和哥哥姐姐都不一樣,又或者是見證了他們的一切,於是選擇了逃避現實。他的逃避表現在討厭哥哥於是就要不顧後果的毒死哥哥,被父親訓斥後就要離開這個家。他既沒有姐姐的勇敢又沒有哥哥的踏實,所以再次回到這個家的他依舊是這樣。
如果說他回歸了現實,可能他選擇再次回到家就算是回歸到現實中了。但他只能靠老婆掙錢維持生活,失敗了就回到家中的做法卻好像依舊是那樣。最後孔雀沒有開屏,只有他說:「冬天孔雀本身就不會開屏」,這句話說完他好像對生活毫無希望,又好像感覺到了一種空虛和失落。
片名叫《孔雀》,孔雀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我們的一生都在觀賞別人或者被別人觀賞。孔雀被關在動物園中,正如他們在這個小城裡。他們都曾想努力的開屏,但最後都沒有做到。
孔雀代表了一種美好,雖然三家都沒有看到開屏的那一刻,但即使在寒冬孔雀最後還是開了屏,正如我們的生活。生活無論怎樣,只要有一顆嚮往美好的心,就一定有開屏的那一刻。
感謝閱讀,感恩關注。
(圖片來源於電影《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