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至10日,國家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新品種展示暨現場觀摩會在烏蘭察布舉行,12家聯合體成員單位共展示了24個鮮食優質、全粉或澱粉加工、炸片炸條專用和特色營養新品種和新品系,受到與會人員的廣泛好評。
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工作啟動以來,制訂了攻關實施方案、工作任務分工、聯合試驗方案和種質資源共享與智慧財產權保護辦法,登記了一批抗病、耐逆、優質、特色、加工專用和特色營養馬鈴薯品種,攻關工作成效顯著。2018年,攻關聯合體單位共登記馬鈴薯品種99個,佔全國登記品種總數的71%,其中:科研教學單位登記84個,種業企業登記15個;鮮食品種69個,炸片炸條品種9個,澱粉或全粉加工品種3個,兼用品種18個;平均產量2128.98kg/畝,較對照平均增產27%;乾物質含量>25%品種6個,澱粉含量>18%品種10個,粗蛋白>2.5%的品種13個,VC超過35mg/100g鮮薯品種6個,還原糖含量<0.15%品種22個。
同期,舉行了馬鈴薯綠色集成技術模式及良種科研聯合攻關研討會。會上,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許發輝副主任指出,種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是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要求下一步馬鈴薯良種攻關工作注重科研教學單位和企業間的聯合協同;強化機制創新,做到多方共贏;凝練攻關目標,整合現有資源,加強展示宣傳。馬鈴薯良種攻關秘書長徐建飛介紹了當前攻關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國家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以全國41家科研教學及推廣單位和21家優勢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組成的攻關聯合體為依託,以提升我國馬鈴薯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馬鈴薯的需求為目標,開展種質資源共享和創新、新品種聯合試驗、選育和示範推廣,種薯繁育體系創新,育種人才培養與信息交流工作,形成符合我國馬鈴薯種業發展需求、技術先進可靠、成效客觀評價、利益合理分享、社會多方投入,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新機制。
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辦,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國家馬鈴薯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烏蘭察布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