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良種攻關成效初顯

2020-12-24 經濟日報

9月9至10日,國家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新品種展示暨現場觀摩會在烏蘭察布舉行,12家聯合體成員單位共展示了24個鮮食優質、全粉或澱粉加工、炸片炸條專用和特色營養新品種和新品系,受到與會人員的廣泛好評。

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工作啟動以來,制訂了攻關實施方案、工作任務分工、聯合試驗方案和種質資源共享與智慧財產權保護辦法,登記了一批抗病、耐逆、優質、特色、加工專用和特色營養馬鈴薯品種,攻關工作成效顯著。2018年,攻關聯合體單位共登記馬鈴薯品種99個,佔全國登記品種總數的71%,其中:科研教學單位登記84個,種業企業登記15個;鮮食品種69個,炸片炸條品種9個,澱粉或全粉加工品種3個,兼用品種18個;平均產量2128.98kg/畝,較對照平均增產27%;乾物質含量>25%品種6個,澱粉含量>18%品種10個,粗蛋白>2.5%的品種13個,VC超過35mg/100g鮮薯品種6個,還原糖含量<0.15%品種22個。

同期,舉行了馬鈴薯綠色集成技術模式及良種科研聯合攻關研討會。會上,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許發輝副主任指出,種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是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要求下一步馬鈴薯良種攻關工作注重科研教學單位和企業間的聯合協同;強化機制創新,做到多方共贏;凝練攻關目標,整合現有資源,加強展示宣傳。馬鈴薯良種攻關秘書長徐建飛介紹了當前攻關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國家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以全國41家科研教學及推廣單位和21家優勢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組成的攻關聯合體為依託,以提升我國馬鈴薯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馬鈴薯的需求為目標,開展種質資源共享和創新、新品種聯合試驗、選育和示範推廣,種薯繁育體系創新,育種人才培養與信息交流工作,形成符合我國馬鈴薯種業發展需求、技術先進可靠、成效客觀評價、利益合理分享、社會多方投入,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新機制。

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辦,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國家馬鈴薯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烏蘭察布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聯合承辦。

相關焦點

  •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在威寧舉行 2020-07-05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西牽頭實施甘蔗良種科研攻關
    本報來賓訊 (記者/胡鐵軍 通訊員/李德寶)11月21日,全國甘蔗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體技術培訓活動在來賓舉行,來自廣西、廣東、雲南、海南等省區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約200人參加。與會者就選育國際一流甘蔗品種,進一步優化甘蔗育種技術體系、推進蔗糖業高質量發展等進行了參觀和討論。
  •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舉行
    7月3日,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在威寧舉行。相關負責人向到現場參加觀摩會人員介紹  本次觀摩會旨在落實和推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和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創新和良種聯合攻關相關任務,推動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現代化發展
  •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在威寧舉行
    7月3日,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現場和雲上觀摩會在威寧自治縣舉行。此次觀摩會以現場及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全國共有4300多人在現場及網絡參會。據了解,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項目位於威寧自治縣雪山鎮雪山村,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和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承擔實施,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資助
  • 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創新助力脫貧攻堅——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及馬鈴薯綠色增產
    7月3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辦的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及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示範現場和雲上觀摩會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舉行。本次觀摩會旨在落實和推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和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任務,推動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現代化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良種攻關為甘蔗產業插上翅膀
    近日,國家甘蔗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啟動,對我國甘蔗產業無疑是巨大利好。相信隨著良種攻關的深入開展,一批高產高糖宜機收品種會源源不斷湧現出來,我國甘蔗產業振興,蔗區經濟騰飛,蔗農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 「洋芋蛋」成了「致富薯」 ——安定區推廣馬鈴薯良種工作見聞
    「洋芋蛋」成了「致富薯」——安定區推廣馬鈴薯良種工作見聞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世智通訊員 曹應森近年來,定西市安定區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洋芋蛋」成了「致富薯」,許多莊戶人家都依靠種馬鈴薯增加收入。
  • 新成果落地生根 馬鈴薯遍地開花—新聞—科學網
    在寧夏馬鈴薯生產主推栽培模式集成示範區,良種需良法,起壟覆膜膜上覆土抗旱栽培技術等6項高產高效綠色栽培技術保證了青薯9號等主栽品種產量和品質。 一系列新技術也吸引了一批企業的落地生根。西吉縣馬蓮鄉張堡塬基地的寧夏佳立馬鈴薯產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無土栽培技術讓馬鈴薯更高產,實現了分批採摘,優先採摘成熟的馬鈴薯,讓養分繼續滋養未成熟的馬鈴薯。
  • 杭州靈隱街道:旅館式管理初顯成效
    原標題:靈隱街道 旅館式管理初顯成效 今年以來,杭州靈隱街道在黃龍社區灣流公寓率先開展「旅館式」管理試點工作,統一設立旅館總臺,統一服務團隊管理,成效初顯。 灣流公寓處於黃龍國際商務中心核心區域玉泉大廈內。玉泉大廈6樓到10樓共五層,含156個房間,出租房面積5000餘平方米,平時入住率80%以上。
  • 馬鈴薯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 安徽省辣椒良種聯合攻關新品種現場觀摩暨2020年工作總結會在蕪湖...
    為推動我省辣椒產業向綠色、優質、高效方向發展,2020年11月27日,省辣椒良種聯合攻關牽頭單位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在蕪湖召開「安徽省辣椒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新品種現場觀摩暨2020年工作總結會議」。會議組織參觀了辣椒良種聯合攻關成員單位育成的50多個辣椒新品種在蕪湖市德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示範基地長勢情況,分析了品種特徵特性與市場前景。
  • 國家小麥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2018~2019年度黃淮麥區北片優質強...
    5月22日,國家小麥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2018~2019年度黃淮麥區北片優質強筋小麥品種會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召開。會議旨在展示優質小麥攻關最新成果,交流優質小麥品種研發進展,推進小麥良種聯合攻關高質量發展。
  • 昭通「洋芋帝國」:馬鈴薯種植科技攻關出奇招!
    昭通「洋芋帝國」:馬鈴薯種植科技攻關出奇招!,技術攻關出奇招。在昭通永善縣茂林鎮永安村火地溝社的馬鈴薯「極量攻關」實驗基地裡,馬鈴薯植株被修剪得參差有序,筆直地生長在土地裡。昭通臺記者 劉璐大家可以看到我身旁的馬鈴薯植株長得非常的旺盛,顏色濃綠,而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每一株馬鈴薯植株旁邊呢,都有一根竹竿,還有一些白線。
  • 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岱海治理成效初顯!
    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岱海治理成效初顯!- 岱 海 -岱海治理成效初顯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2020年3月,自治區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寫了《岱海流域綜合治理規劃》(2020年—2022年),重點實施「四控、三處理」措施,「四控」即控水、控肥、控藥、控膜,「三處理」即畜禽汙糞處理、城鄉垃圾處理、城鄉汙水處理,推動治理取得成效。
  • 土豆「大產業」初顯 我國馬鈴薯主糧化取得新進展
    現在,馬鈴薯主食開發的實踐表明,「小土豆」不小,正在成為「大產業」。  「第一代馬鈴薯主食產品自去年6月1日成功上市以來,經過一年半的發展,產品數量、質量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季度馬鈴薯主食開發成果展示交流會上,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表示。  馬鈴薯主糧化的積極進展體現在產品升級換代、種類推陳出新上。
  • 脫貧攻堅一縣一業丨昭覺馬鈴薯
    昭覺縣深入挖掘馬鈴薯生產優勢,產業鏈條逐步延伸,標準化種植技術全面推廣,依靠科技支撐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以來,昭覺縣馬鈴薯產業共投入財政資金4401萬餘元。2019年,全縣馬鈴薯種植2019年已達到29.23萬畝,總產量45.63萬噸,銷售量29.82萬噸,商品率65.4%。目前,馬鈴薯產業覆蓋全縣所有鄉鎮、農戶,佔70%以上的農作物種植面積。
  • 伍家崗區機關食堂厲行節約成效初顯
    本網訊(服務中心)連日來,伍家崗區政府機關食堂在深入開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工作中,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創新服務形式、加大宣傳引導,制定了一系列切實有用的舉措,紮實推進位止餐飲浪費工作,倡導節儉就餐新風尚,推進文明用餐活動成效初顯。
  • 餘姚市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成效初顯
    餘姚市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成效初顯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深度轉型和結構調整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出去」找市場、找資源、找技術,以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來,在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大政策扶持、優化行政審批、提升服務水平的大背景下,餘姚市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並在產能合作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馬鈴薯新品種和綠色技術集成創新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辦的國家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品種及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示範現場和雲上觀摩會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舉行。觀摩會旨在落實和推進農業農村部和中國農科院相關任務,推動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現代化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靈山:冬種馬鈴薯 鞏固脫貧成效
    駐村工作組與群眾一起種植馬鈴薯。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鵬鈞 攝工作隊員給群眾分發馬鈴薯種。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鵬鈞 攝廣西新聞網靈山12月12日訊(通訊員 李鵬鈞 實習生 唐飛敏)近日,靈山縣太平鎮清水村引導群眾發展冬種馬鈴薯,提高土地產能,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成效。清水村是十三五貧困村,2019年整村實現脫貧摘帽,今年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