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肽生化產品
從海歸創業白手起家到成為世界領先的多肽企業,從孵化器起步到自建廠房三次擴張,從十來個人的創業團隊發展到400多人的專業隊伍,擁有數項業界第一——中肽生化有限公司在十多年的時間內,在下沙這片創新創業熱土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蹟。
在年初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首屆人才科技創新大會上,中肽生化成為「大贏家」,分別被授予「卓越創新企業獎」和「優秀創新創業團隊獎」,公司董事長李湘博士榮獲「傑出人才獎」。
李湘博士對此感言:中肽生化將繼續堅持創新,服務人類健康,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多肽藥物及診斷公司」。
開創業內數個第一
對於多數人而言,多肽還是一個陌生概念。事實上,幾乎所有細胞都受多肽調節,它涉及激素、神經、細胞生長和生殖等各個領域,所以在藥物、藥物載體、組織工程材料和營養食品等多個方面均有廣泛應用。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曾斷言,21世紀是多肽的世紀。
在開發區12號大街的中肽生化辦公大樓,資深副總裁魏忠勇博士向記者打開了多肽領域的「新世界」:在醫藥領域,多肽藥物可用於治療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代謝類疾病、血液病、傳染性疾病,同時對疼痛緩解、記憶力減退、精神失常也有顯著療效。由於具備上述多重優點,多肽藥物的市場規模增幅也一直快於藥物整體市場,其中有兩個多肽藥在國際上已達到了年銷售額超過40億美元的成績。
十多年來,中肽生化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保持快速發展。他們也開創了行業的數個第一:第一家填補國內多肽部分專業研發領域的空白,是亞洲第一家獲得美國FDA(食品藥品管理局)零缺陷認證的多肽公司,在複雜多肽修飾技術上實現全球第一,是全球一流科研機構和跨國藥企的首選多肽合作夥伴。
「中肽在國際市場上樹立的是高質優價的中國品牌形象。」中肽生化副總經理馮琦說,「我們以高效、優質、專業與創新來詮釋自己的產品。」
中肽的底氣來自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肽合成技術,建立了數十萬條多肽目錄庫,實現近2000種類多肽現貨供應,擁有數十條生產線,可同時進行數個公斤級多肽藥物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生產。公司在不斷自主研發創新的同時,大力推進國際合作項目,協助國際上其他製藥公司完成近300個多肽藥物篩選。在李湘博士的帶領下,中肽生化為中國多肽新藥和早期專利過期多肽藥的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見證下沙生物醫藥產業壯大
中肽生化的誕生,緣於2001年初春的一次「邂逅」。當時,杭州市科技代表團走訪了位於矽谷的美國多肽公司,並與時任該公司執行長的李湘博士進行了接觸交流。同時,以留學歸國人才為主體的生物醫藥產業,正在開發區培育發展。雙方一見如故,4月下旬,就籤訂了企業入駐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協議。
中肽生化見證了開發區的「下沙速度」。在開發區的一條龍服務下,不到兩個月時間就辦好了相關落戶手續。新廠房開建、人才項目申報……在開發區的支持下,中肽生化茁壯成長。
從一家微型孵化企業發展到具有強大研發和市場競爭力的國家級高新企業,離不開人才與科技的創造力。目前中肽擁有2名「國家千人計劃」和7名「省級千人計劃」專家的國際級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魏忠勇博士在來中肽前是世界前十大藥企的首席科學家,源於對中肽與李湘博士的認可來到中肽。「我很看好這個平臺和團隊,也很看好國內和下沙的生物醫藥發展前景,事實證明當年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魏博士頗有感觸。
在會議室一側,擺放著中肽生化的主打產品樣品。有深色瓶子包裝的多肽產品,有各式各樣的診斷試劑產品等。
從多肽起步,實現多元化發展,是中肽生化的一個發展方向。除了生物製藥領域外,體外診斷試劑也成為中肽生化另一個重要的產業支柱。2005年中肽生化就開始進入體外診斷試劑領域,開發出上百款通過美國FDA和歐盟CE認證的快速診斷檢測試劑。
2015年12月,上市公司信邦製藥與中肽生化的併購重組項目獲批。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中肽生化步入發展快車道。在中肽廠區一側,新收購的110畝地進入規劃階段,在中肽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還將建設全球範圍的創新中心,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創業項目,進行全產業鏈、全創新鏈的精準化培育,拓展業務範圍、加快產業升級。
生物醫藥是開發區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開發區立下目標,將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國內先導區、高端人才聚集區、全球生物技術首要承載區,加快建設「東部醫藥港小鎮」,努力打造「500億級」產業集群,力爭成為全國領先的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基地。
開發區的生物醫物產業影響力日益凸現。由中肽發起、開發區共同主辦的全球多肽新藥研發論壇,已連續舉辦了四屆,每年都吸引海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知名企業、業界精英集聚下沙。
正是中肽生化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湧現,開發區的「東部醫藥港小鎮」、 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基地的發展目標正一步步成為現實。(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