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集群的孵化器 杭州生物醫藥整裝再出發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千億集群的孵化器 杭州生物醫藥整裝再出發

李哲

杭州近年來的口號一直在對標美國的波士頓,力圖在GDP比重佔50%的數字經濟以外,再開闢一條生物醫藥產業新賽道。

全國31個都市圈的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排名顯示,第一梯隊是上海、廣州和北京,成都、南京、深圳、青島和杭州都市圈則處於第二梯隊。但早在2000年杭州就提出過「新藥港」發展戰略, 「當年的數據顯示,杭州在全國生物醫藥領域至少可以位列前五,然而這麼多年杭州卻一直在原地踏步」。杭州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何奮起直追,再現往日輝煌?杭州開始謀篇布局:2016年將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列入重點發展方向之一;2017年不但出臺了強化產業政策,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激勵機制,還確定了「新藥研發、醫療器械、醫療數據」三大推進路徑;2018年頒布《促進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一核三園多點」布局杭州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基地;2019年著力推進基於健康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生物經濟發展。

同時,近幾年還陸續在東京、巴黎建立了8個產業高端人才引進基地,在矽谷建立杭州協同創新中心,在波士頓設立了3000萬美元的海外生物醫藥基金,在杭州則設立300億元的產業基金。

一連串的重磅舉措下,杭州生物醫藥產業藍圖即將繪就。

數據顯示:2018年杭州新設生物醫藥企業1003戶,新增註冊資本85.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11%和33.37%;整個杭州集聚88家規上企業,20多家上市公司;杭州醫藥港2018年規上生物醫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5億元、同比增長15.3%,佔全市比重50%以上,全球前十大藥企已有輝瑞、默沙東、雅培等7家入駐。而高端人才的流入,杭州則連續幾年居全國之首。

新起點·對標波士頓

當前,杭州市正對標美國波士頓打造全球一流的生命科技創新之城。多年前瞻布局之下,杭州生物醫藥產業呈現出有重點、有特色、「錯落有致」的發展格局。

2019年4月,分布在杭州錢塘江兩岸的下沙和大江東「聯姻」,「杭州錢塘新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

隨著錢塘新區成立,杭州生物醫藥產業格局發生變化:原本「一核三園多點」中的「一核」杭州醫藥港與「一園」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合併,杭州生物醫藥產業更加集聚。

曾經,生物醫藥產業是下沙和大江東各自的驕傲。下沙作為杭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2018年落戶的新增企業達245家,同比增加45%,累計設立生物醫藥企業798家,全年規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5億元、佔杭州市全市比重超50%;大江東將生命健康產業列入7+X產業格局中,在轄區內引入南洋藥業、華東醫藥、泰華醫藥等生物醫藥龍頭企業。

如今,這份驕傲將繼續被續寫。業內專家預測,下沙與大江東合併後的錢塘新區可能佔到全杭州生物醫藥產業比重的2/3。而對下沙和大江東的生物醫藥企業來說,錢塘新區的成立也將帶來利好。比如以前下沙一部分醫藥企業,會因為空間和環評的限制,將原料藥的合成工廠設在杭州以外地區;現在,他們可以把研發放在下沙,而把生產工廠放在一江之隔的大江東,以利於企業更好發展。

除錢塘新區的生物醫藥外,杭州也加快完善對醫療器械、醫療數據的布局——對有數據優勢的濱江區進行了「網際網路+醫療」布局強化,並將高端醫療器械和創新藥物關鍵技術孵化放在餘杭和蕭山區。其中醫療數據是杭州趕超突圍的殺手鐧。「有了大數據的支撐,會讓研發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杭州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於是,藉助杭州得天獨厚的數字經濟的積累,杭州濱江區發揮創新人才、金融資本、科技服務等資源優勢,全面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戰略以及區域智慧醫療產業建設,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生命健康產業體系,形成以智慧醫療為核心,高端醫療器械、健康醫療服務、藥品製劑為特色的生物醫藥智慧創新高地。

主動對標波士頓,讓杭州在發展生物醫藥時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對於杭州而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已經走在了正確的方向,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新機遇·完善產業鏈

隨著CFDA在2017年6月有條件地加入了ICH、國家出臺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政策,及港交所宣布尚未盈利或者無收入的生物醫藥公司上市,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三大利好。

與此同時,生物醫藥企業的跨區域合作已成趨勢。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產業聯盟在杭州醫藥港成立,來自滬蘇浙皖的55家生物藥、化學藥、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企業,在杭州醫藥港共同設立產業聯盟,形成了生物醫藥創新全鏈條一體化的生態集成體系。

杭州的生物醫藥產業建設迎來新機遇。但在杭州市政府看來,想要發展生物醫藥,一定要選擇高定位、高起點。生物醫藥產業是典型的創新驅動產業,創新鏈決定了生物產業的發展結構和質量。他們認為在創新方面美國的波士頓做的最好,杭州很多方面也有著與波士頓相同的「基因」。

首先,在產業基礎上,杭州集聚了22家三甲醫院,擁有20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包含省市級高端醫療資源已經在杭州形成集聚,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臨床資源,也是藥物研發重要的創新支撐載體。

其次,還擁有國內領先的100餘家核心企業和研發機構,包括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生物醫藥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16所;建設了浙江大學杭州創新醫藥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等科研機構;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國內頂尖院所共建創新中心;與帝國理工大學、奧克蘭大學等世界100強高校,也有共建創新中心,引進帝國理工先進技術研究院、奧克蘭大學(中國)創新研究院等。

在具體的產業鏈、產業生態的打造上,杭州醫藥港則是典型代表。對外,杭州醫藥港推進「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即產業、學術、科研、成果轉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環境、服務等十方面因素融合,為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打造了一個良性的外部生態環境;對內,從靶點發現、實驗室研究、臨床試驗、註冊審批、藥品生產到上市銷售等, 在生物醫藥產業每一個關鍵的環節,杭州醫藥港都有自己獨特的公共服務體系。

接下來,杭州醫藥港還將加強在動物試驗、中試生產、製劑生產、冷鏈倉儲等環節的專業服務體系,以進一步延長產業鏈。

新模式·產業基金扶持

全球科技競爭一體化大環境下,各國技術日益成熟,而中國在生物醫藥領域則更具備優勢,自2017年12月以來的各種裡程碑式創新相關法規全部落地,國家對於遺傳相關信息的保護和行業的國界保護屬性加持。

最新數據顯示:從全球登記的近30萬項臨床試驗數據中國的佔比與變化趨勢來看,在全球驚人高增長的臨床試驗投入中,全部藥物臨床,中國佔比為4.5%,CAR-T佔比高達31%。中國在哪些領域有優勢呢?全球臨床試驗年均增速30%~40%,中國的CAR-T 與TCR-T 臨床試驗增速達到45%~200%,而中國最大的臨床後CRO泰格醫藥就在杭州。

各地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強化財政金融支持是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一環。2008年,貝達藥業新藥研發正處於關鍵階段,但負債3000多萬元,餘杭區施以援手為貝達藥業提供1500萬元資金支持渡過難關;2011年,貝達藥業研發的新藥鹽酸埃克替尼獲得新藥證書,成為中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物,鹽酸埃克替尼的問世大幅度降低了國外同類藥物的進口價格。

經過20年的沉澱,杭州已初步形成新型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生物技術製藥等多個細分產業集群及大批的行業冠軍,從諾爾康生產出中國第一個打破國際同類產品的人工耳蝸,到歌禮生物在港交所成為第一家啟動新制度之後上市的無盈利生物醫藥企業,再到擁有1.6億手機實名用戶的微醫平臺。

截至2019年6月末,美股今年已發行的45 家企業中,醫藥醫療佔據22 家。而截至7 月23 日,上交所科創板也共計受理34 家生物醫藥企業上市申請,佔共計受理149 家企業的22.8%,生物醫藥成為科創板第二大領域。

然而,醫療健康創新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集中在一級市場,2013-2018年醫療健康行業一級市場融資從39.03 億元快速上漲到992 億元,增長25 倍。從細分領域佔比可以看出,生物科技子行業近兩年佔比均達33%以上,資本市場對生物技術細分板塊也是持續關注和看好。

浙江民間資本活躍,杭州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融資金額和融資事件大幅增長,2017年VC/PE案例數量發生49起,金額為20.45億元,2018年則發生了54起,金額為62.85億元。2017年過億的融資案例為7起,2018年則有11起。而普華永道披露的2018年中國大陸企業醫療器械行業海外併購案例1億美元以上的交易,浙江絲路產業投資基金也在其中。

數據顯示,2017年杭州市規上醫藥工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2018年,新設生物醫藥企業1003戶,新增註冊資本(金)85.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11%和33.37%。整個杭州集聚88家規上企業,20多家上市公司。

同時,杭州還在東京和巴黎設立了8個人才引進基地,在波士頓設立3000萬美金的海外生物醫藥基金,在矽谷建立杭州協同創新中心,並成立了300億元規模的產業基金;並吸引了禮來亞洲基金、巢生資本、海邦基金等一批知名金融機構入駐。

杭州曾經是吳越和南宋古都城,從白居易的「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到柳永的「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再到如今中國最發達的數字經濟城市之一,杭州一直在沿著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商業中心脈絡演繹;而未來,杭州瞄準的則是生物醫藥的版圖。

相關焦點

  • 浙江省生物醫藥孵化器15家企業籤約入駐
    ,15家企業成功入駐生物醫藥孵化器。餘杭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餘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金生、餘杭經濟開發區創新創業局局長李瑛、杭州東湖高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江及籤約企業一行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籤約入駐的企業有浙江省知名醫療產業創新創業機構貝殼社、火石創造;知名投資機構樂邦醫療等13家,東湖高新杭州生物醫藥加速器也成功引入杭州領卓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杭州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家。
  • 南京生物醫藥谷: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南京生物醫藥谷是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地標空間布局中的核心區域,也是南京市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的產業高地。生物醫藥谷依託現有產業基礎,緊抓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的「雙區」聯動發展機遇,進一步聚焦「基因之城」建設,著力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 15個企業和項目落戶餘杭生物醫藥孵化器
    15個企業和項目落戶餘杭生物醫藥孵化器   杭州民生藥業是本土知名醫藥企業,老百姓耳熟能詳;但或許大家還不知道的是民生藥業前不久與韓國方面合作成立
  • 「杭州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園」
    日前,由杭州市科技局主持召開了杭州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園可行性研究論證會,一個將在錢江南岸建設、由企業創辦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詳細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專家認為,這將成為杭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一大亮點,為加快醫藥產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 餘杭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啟建 杭州醫藥健康產業再添大平臺
    大健康產業涵蓋生物製藥、醫療器械、護理康復、養生保健等多個製造與服務領域,產業鏈條長,發展前景廣,這也是杭州撬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力點。    昨天,浙江省醫療設備與工業信息工程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暨餘杭生物醫藥高新園區啟動會議在臨平召開,餘杭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啟動建設,這也意味著杭州發力醫藥健康產業又增添了一個令人期待的大平臺。
  • 杭州資本與生物醫藥創新共舞·杭州日報
    這種將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分離的管理模式,核心就是鼓勵藥品研發創新,優化資源配置,可以預見未來醫藥行業的合同研發和合同製造將迎來快速發展,如何提前布局和跟上未來政策和趨勢是生物製藥企業、研發人員、科研院所都需要思考的重大問題。 國內製藥企業紛紛從生產仿製藥為主轉型為創新製藥為主。
  • 市委全會首提「生物經濟」 杭州醫藥港建設再加速
    屆時,將有大批生物醫藥產業的領軍企業入駐,小鎮的產業發展還將大幅提速。這也是杭州加快建設「信息港」「新藥港」的實質性舉措。1月10日,杭州召開市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會議報告指出:杭州要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布局「生物經濟」等未來產業。這也是杭州市委全會首提「生物經濟」。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進入「黃金時代」
    生物產業已成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醫藥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加速了海內外投資資本和項目的搶灘登陸。  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導產業之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歷經多年的孕育和積累,已發揮出越來越強大的吸鐵石效應。目前,全球十大醫藥巨頭當中,輝瑞、雅培、默沙東、拜耳、禮來等五大企業都在下沙擁有項目或投資。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正進入一個「黃金時代」。
  • 滄州渤海新區崛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累計籤約北京項目98個,14家北京藥企投產達效滄州渤海新區崛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臨港開發區還規劃建設了孵化平臺、中試基地、分析檢測中心等,科技創新鏈條更加完善,未來這裡將崛起百億產值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生產規模擴大近10倍  2015年底,王力從集團的浙江公司趕到滄州,一下車,突如其來的寒流讓只穿一件短袖的他始料未及。也就是從那時起,福元製藥滄州公司開始籌建,王力擔任滄州公司副總經理。
  • 杭州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創新力量
    中肽生化產品   從海歸創業白手起家到成為世界領先的多肽企業,從孵化器起步到自建廠房三次擴張,從十來個人的創業團隊發展到400多人的專業隊伍,擁有數項業界第一——中肽生化有限公司在十多年的時間內,在下沙這片創新創業熱土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蹟。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孵化器「孵」出億元收入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6號大街21號路口,有兩棟並不十分醒目的灰色建築,簇擁著一棟正在結頂的高樓。這裡是「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器」所在地,聚集著60家生物醫藥、服務外包等領域的小型高科技企業。小金蛋自有大力量。「別看在『孵』的都是初創型的小企業,但是發展勢頭不可小視。」作為管理方,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冰頗為自豪。
  • 南昌培育三大千億產業集群和三大特色優勢產業
    (陳文秀 曾韻桐  談澤鳳)  力爭3年引進2-3家汽車整車企業,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觸控螢幕生產基地,重點推進昌北、昌南和昌西南三個大型物流基地建設……近日獲悉,根據《把南昌打造成為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規劃(送審稿)》,南昌將全力聚焦產業攻堅,著力突破現代服務業,超常規發展傳統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大規模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建設以「千億產業集群
  • 紹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滬舉辦
    紹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於12月20日於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舉辦,著重介紹了濱海新區及其兩個「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展現了紹興濱海新區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浙江省四大建設重大平臺和推動長三角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高能集的戰略平臺中的重要地位。
  • 北京大興區將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
    原標題:大興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  記者昨天從正在召開的大興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了解到,2020年大興區將以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為重點,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大力推動精準醫療、幹細胞、高端醫療耗材等領域發展,與「三城一區」、科研院所和專業高校建立成果轉化長效機制
  • 浙江餘杭生物醫藥高新園區:向長三角的「健康之心」進發
    今年4月,總投資10億元的東湖高新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落戶餘杭生物醫藥高新園區。東湖高新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用地175畝,建成後預計將引進40家獨立核算的生物醫藥企業,年產值超過15億元,年稅收超過7200萬元。  產業園項目圍繞生物醫藥園區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的研發和生產企業招商,兼顧其他生物醫藥產業鏈項目,打造全方位的生物醫藥產業鏈集群。
  • 南昌市政府肖雲副市長一行考察中能建量子產業園、杭州生物醫藥...
    (原標題:南昌市政府肖雲副市長一行考察中能建量子產業園、杭州生物醫藥產業園)
  • 北京大興區將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 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
    中商情報網訊:從日前召開的北京大興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了解到,2020年大興區將以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為重點,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大力推動精準醫療、幹細胞、高端醫療耗材等領域發展,與「三城一區」、科研院所和專業高校建立成果轉化長效機制,打造生物醫藥世界級前沿轉化高地
  • 中美醫藥城市集群與估值有何不同?
    這是中國醫藥上市公司千億俱樂部領頭羊的最新成績。根據E藥經理人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恆瑞領銜的中國醫藥上市公司千億俱樂部共有5名成員,包括康美藥業、復星醫藥、雲南白藥以及中國生物製藥。這5家公司的市值在中國所有醫藥上市公司總市值中佔據約15%。將範圍擴大一些,500億元市值以上的公司共有11家,在所有339家醫藥上市公司總市值中佔比約為25%。
  • 世界500強通用醫療來廣州布局生物醫藥產業
    同時,園區擁有廣東省內首個「樂高式」模塊化生物製藥工廠集群,將為全省新藥研發成果轉化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助力全省生物醫藥企業搶佔全球市場。僅廣州,就擁有生物與健康產業領域國家級工程中心(實驗室)12家、專業孵化器13個、各級重點實驗室158家。   那麼,如何讓這些「寶藏」體現真正的創新價值,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呢?   眾所周知,一個研發成果要成功走向市場,需要經過「千錘百鍊」的試驗環節。即使在生產前,都得先小規模的試生產。
  • 一核三園多點 杭州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如何向陽而生
    去年,杭州規上醫藥工業總產值達507.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這讓杭州有了更多自信!當前,杭州正對標美國波士頓地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產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產業平臺的強力支撐:以打造生物醫藥高端產品研發集聚區為目標的杭州經開區(以下簡稱「下沙」),以高端醫療器械等為主要方向的餘杭,主打智慧醫療的濱江,致力於打造高端生產化基地的產業集聚區的大江東,以及分布在全市各地的生物醫藥特色基地……杭州「一核三園多點」的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