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威脅阿拉斯加漁業

2020-12-28 人民網

原標題:海洋酸化威脅阿拉斯加漁業

  這些在阿拉斯加漁場中找到的雪蟹生長得很慢,在實驗室研究中相繼死去。

  圖片來源:WIKIMEDIA

  本報訊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由於區域海洋持續酸化,阿拉斯加漁業正變得十分脆弱。

  2009年,阿拉斯加漁業量佔美國漁業總量的50%,那裡的漁業資源是極為複雜的食物網絡的一部分,需要依靠海洋中微妙的化學物質含量來維繫。但是環繞阿拉斯加的四個海域——楚克奇海、波弗特海、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灣——自上世紀工業革命以來,海洋水錶的pH值已經下降了0.1個單位,並且預計到本世紀末會再下降0.4個單位。

  阿拉斯加的冷流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天然高於其他海域的暖流,而且其上湧的海流也會給海洋表面帶來更多的酸雨,使水中的生物體如軟體動物很難生成甲殼。同時,一系列的實驗室研究也顯示,一些關鍵的甲殼魚和有鰭魚等物種以及它們所食用的微生物都會因酸雨造成的負面影響,給它們的甲殼和代謝系統帶來風險。

  這項新研究即將發表在《海洋學進展》上,其目標是尋找預測海洋酸化的風險可能給阿拉斯加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研究人員用一個計算機模型預測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如何影響阿拉斯加州各地海洋的酸度。研究人員按照每個物種的商業和營養價值對阿拉斯加州29個地區進行了評分,排序的標準是各地區受影響的物種和它們適應經濟損失的能力。

  阿拉斯加灣西南和東南地區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此次研究組的共同負責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太平洋環境實驗室海洋學家Jeremy Mathis表示,阿拉斯加東南部是商業漁獵的中心,漁船在這裡直接從漁業中獲得他們經濟收入的大部分來源。而在阿拉斯加西南部的社區海洋酸化已經威脅到食品安全。

  2009年,阿拉斯加的漁業大豐收,其收入進項為46億美元,而與捕魚相關的旅遊活動達到阿拉斯加旅遊收入的一半。Mathis建議政策制定者幫助增加工作培訓和教育引導,以促進該地區面對海洋酸化風險的適應能力。他表示,這項研究說明應該在海洋酸化方面投入更多研究。(馮麗妃)

相關焦點

  • 酸化海洋,鯊魚「盾鱗」都能腐蝕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張夢然)海洋酸化究竟有多厲害?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19日發表的一項海洋生物學研究指出,長時間暴露在高二氧化碳含量(酸化)的海水中,甚至可能會腐蝕覆蓋在埃氏寬瓣鯊皮膚表面的齒狀鱗片(盾鱗),而這種角質化的盾鱗,其實是非常堅硬的。
  • 高二氧化碳含量的酸化海洋,鯊魚堅硬「盾鱗」都能腐蝕
    海洋酸化究竟有多厲害?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12月19日發表的一項海洋生物學研究指出,長時間暴露在高二氧化碳含量(酸化)的海水中,甚至可能會腐蝕覆蓋在埃氏寬瓣鯊皮膚表面的齒狀鱗片(盾鱗),而這種角質化的盾鱗,其實是非常堅硬的。
  • 美國國家漁業展團:不僅僅是阿拉斯加海鮮!
    本次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美國展團的位置是E2館阿拉斯加漁業、阿拉斯加展區、阿拉斯加海產企業美國的「飛地」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灣和白令海,是知名的大漁場,與俄羅斯的鄂霍茨克海共同構成全球最大的漁場之一:北太平洋漁場阿拉斯加沿海,盛產各種冷水性海鮮,包括著名的阿拉斯加狹鱈魚、太平洋真鱈魚、野生太平洋鮭魚(王鮭、銀鮭、紅鮭、狗鮭、粉鮭)、太平洋大比目魚和各種鮃魚鰈魚
  • 海洋酸化嚴重影響海膽繁殖能力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上升使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不斷增加,導致海水pH值下降,這個過程被稱為海洋酸化。而海水pH值降低,改變了海洋的水環境,進而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物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鈣化作用等。  科學家們認為,在海洋酸化情況下,海膽、腹足類和雙殼軟體動物在胚胎發育和幼體生長階段可能相當脆弱。
  • 美國阿拉斯加漁民遭殃,俄羅斯漁業反擊成功!
    俄羅斯方面稱影響最為突出的美國漁業,「美國阿拉斯加漁民抱怨的一個例子是,他們在與俄羅斯的對抗中損失了利潤,這表明美國制裁政策是徒勞的。」俄羅斯科學院安全研究中心的專家康斯坦丁·布洛欣表示了這一觀點,俄羅斯於2014年實行的反美國制裁禁運,使阿拉斯加的漁民的年平均收入減少了4000萬美元。這是阿拉斯加海鮮市場研究所宣布的。
  • 繼海洋酸化之後又一重大海洋悲劇!海洋含氧量急劇下降!
    德國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的海洋學家Andreas Oschlies領導著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監控海洋含氧量的團隊,他說,在過去的十年中,海洋的含氧量顯著下降,這是一個與氣候變化有關並且非常令人擔憂的趨勢。他說:「我們對所看到的變化的強度、海洋中氧氣下降的速度以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之大感到非常驚訝。」
  • 新生蝦通常會發生性別逆轉,但海洋酸化可能會擾亂這一自然過程
    然而,研究人員本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表報告稱,隨著海洋酸化加劇,微藻的化學成分可能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會阻礙蝦的繁殖進程,並威脅到它們的生存。這種蝦名為Hippolyte inermis Leach,以一種名為Cocconeis scutellum parva的微藻為食。
  • 海南日報數字報-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為海洋漁業經濟提供科技支撐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加掛「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牌子),隸屬於省海洋與漁業廳
  • 廣西建海洋牧場促海洋漁業轉型升級
    編者按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集約化海水健康養殖,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大力推進海洋牧場建設,是優化海洋生態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漁業轉型升級、推動漁業供給側改革的有效途徑。
  • 美國沿海水域的酸化速度加快,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在經歷了一個世紀後,科學家表示,美國加州沿海水域的酸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表示,這些變化對該地區的鮭魚、螃蟹和貝類供應來說不是好兆頭。研究人員表示,能親眼看到這麼簡單的微小貝殼受到海洋酸化的影響,真是太神奇了。浮遊有孔蟲的殼壁厚度有如此明顯的變化,我從1900年左右的貝殼開始研究,與我在2000年左右研究的那些相比,加利福尼亞沿海水域的有孔蟲殼變薄了20%,變大了7%。
  • 阿拉斯加的鮭魚正在變小
    阿拉斯加的鮭魚正在變小每年鮭魚都會回到阿拉斯加寒冷的河流中交配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的博士後研究員克裡斯塔·奧克說:"和那些長期在那裡捕魚的人交談,他們肯定能夠告訴你,鮭魚的尺寸在減小。"奧克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科學家分析了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的鮭魚的尺寸大記錄。這包括了大約1250萬條鮭魚的數據,每一條鮭魚都必須由阿拉斯加漁獵局的人測量。
  • 鯊魚逃得過人類的嘴,可逃不過酸化的海洋,盾鱗和牙齒正在被腐蝕
    海洋酸化,正在腐蝕鯊魚皮膚 一項研究實驗認為,酸性強的海水正在影響海洋裡的生物。 但如今,科學家們擔心的是,即使是鯊魚擁有最堅固的盔甲,也遇到了難以抵抗的對手:正在酸化的海洋。
  • 科學認識漁業資源增殖、海洋牧場、增殖漁業內涵及其發展定位
    在驗收會上,專門針對「漁業資源增殖、海洋牧場、增殖漁業」等常用科學基本術語的差別和各類增殖活動發展定位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明確了漁業資源增殖、海洋牧場、增殖漁業三個概念並無科學意義上的差別;縱觀國際一個半世紀的增殖漁業史,實現資源恢復意義的增殖比較難;世界海洋漁業資源數量波動的歷史也表明,自然界的漁業資源恢復是一個複雜而緩慢的過程;提出了實事求是,準確、適當地選擇增殖漁業(海洋牧場)發展定位,採取一類一定的精準單向措施來保證增殖目標實現的建議
  • 山東蓬萊市建成海洋與漁業指揮中心
    山東蓬萊市建成海洋與漁業指揮中心2015-02-13 10: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蓬萊市海洋與漁業局全市現有沿海鎮(街)5處,沿海漁村28個,漁港(漁船停泊點)17個,漁業勞動力5萬餘人,擁有各類漁船1041艘。&nbsp&nbsp&nbsp&nbsp&nbsp海上漁業生產安全、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海洋環境安全這「三大安全」,事關漁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2019-2023年中國海洋漁業發展預測分析
    兩船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將顯著提高我國海洋漁業科學調查裝備水平,提升我國海洋漁業科學技術研究能力,對提升我國海洋漁業科學研究和支撐保障能力、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海洋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大連漁業品牌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大連市海洋漁業品牌...
    大連海洋漁業已成為國內水產品行業不可忽視的區域品牌力量。這是我市漁業企業多年來堅持做大做強、提升產品質量、開拓銷售渠道、積極開展品牌營銷的必然結果。  開放與交流——大連漁業成為國內水產專業展會「嬌客」  「2017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大連市漁業品牌獲獎數能佔全國總數的1/10,充分見證了大連漁業品牌的實力。
  • 中山大學教授黎祖福: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有機體
    這才是一個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如果一個海洋牧場破壞了水體中的生態鏈、營養鏈的話,這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建立海洋牧場的目的就是,在保護海洋資源的同時,能夠為海洋經濟做出貢獻。那麼在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就能互惠互利。Q:《海洋與漁業》:如何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
  • 「航天衛星+物聯網」 中國海洋打造全流程海洋漁業雲服務平臺
    深圳市的遠洋漁業佔廣東省的七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我國迎來開發國內遠洋海產品消費市場、鼓勵發展「網際網路+遠洋水產品」的消費模式的新時期,此次三方共同打造的海洋漁業雲服務平臺有望提高遠洋漁業的生產能力,為國內市場提供更豐富的綠色健康產品。
  • 福建省大力推進海洋與漁業經濟轉型升級
    做強舌尖上的千億產業鏈——福建省推進海洋與漁業經濟轉型升級紀實   福建是水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大省。預計2018年福建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3000億元,水產品總產量778萬噸,漁民人均純收入21417元。
  • 廣東江門海洋漁業在「深」上做文章
    「目前,江門市海洋漁業在全省所處的位置比較尷尬,與江門所擁有的資源不相稱。江門海洋漁業發展空間大有可為。」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林創對我市海洋漁業所處的地位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作為傳統的海洋大市,我市在海洋漁業資源等方面擁有不小的優勢,但與周邊的湛江等海洋漁業發達地區相比,我市在海洋養殖、遠洋捕撈、海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都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