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農村老人爬樹摘柿子,自己不吃去送人,咋回事

2020-12-19 黃河鄉土故事

10月7日,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郭半村巷道裡,一位老人正在爬樹摘柿子,我和影友路過時發現了他,影友說這位老人家可真厲害,這下雨天剛停,他就怕爬這麼高的梯子,讓人看著都怕怕,他一定有啥著急事。

我們站在樹下也不敢說話,生怕打攪了老人家,等到他下了梯子,我們才和他搭上了話。老人家說自己姓郭,今年虛歲90歲了,今天看見天氣晴了就出來摘點柿子,影友說沒有到霜降柿子不太成熟,您急的摘它幹嘛呀?老人家說:「送人吃!」。

郭大爺說自己有4個兒子3個女兒,他們現在都在外工作和打工,家裡就是他和老伴兩口子,這裡的柿子樹是小兒子家門前的,他一家人在外,柿子沒有人管,紅紅的柿子每年掛在枝頭,不是讓鳥兒糟蹋了就是成熟落在地上,都可惜了。

老人家說柿子成熟好要過霜降,但是現在也可以吃了,與其讓它爛在樹上讓鳥兒糟蹋,還不如摘下來送給左鄰右舍和朋友吃,所以他就開始一天摘上一些,然後送給有緣人,見誰送誰,今天遇到了你們,一會給你們帶點。

郭大爺說柿子不發軟就不能吃,吃上會發澀,當地農民處理它有2個好辦法,1個是用溫水泡,大約需要10多個小時,就可以吃了;另1個辦法就是用蘋果催熟,把柿子放在一個密閉容器內,再放上2個蘋果,一般7天左右就能吃了。

我們看到老人家的竹梯子足足有4米高,他把梯子立在樹枝上,爬上去也有3米左右高,看著非常危險,就勸他不要上的太高,要注意安全,老人家說沒事的,我身體好著呢,上這點高度很平常。

郭大爺摘下一小籃子就要倒進地面上的大籃子裡,還不停的催我們把柿子全拿走,我們不好意思要老人家的柿子,他有點生氣,用手拉著一位女影友不鬆手,看著老人家的誠意,我們難以拒絕,就用塑膠袋子裝了一些紅柿子。

老人家不停地上上下下採摘著紅柿子,他站在上邊繼續和我們聊著天,他說現在社會好,自己趕上了好時代,新農村環境優美,農民生活好著呢,有吃有喝,能看電視能娛樂,他身體棒棒的,心情也好,生活富裕更不能糟蹋東西,農村柿子多不稀罕,但是城裡人沒有,柿子自己不吃就要送人,送給有緣人吃了就是做善事,也是為和諧社會出點力,聽著老人的話我們心裡暖暖的。

紅紅的柿子掛滿枝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收穫的金秋季節。和諧的農村不但景美人心更美。【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山裡長很多野生柿子,為何農民不去摘?
    無論是哪種柿子,這年頭總能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即便進入了寒冬臘月,碩果纍纍的柿子樹依舊無人理睬,只能淪為燕雀的口腹之物。那麼為啥這些野生柿子卻沒有農民去採摘呢?我想主要還是因為太多吃不了,採摘又不划算,因此,只能由它在樹上長著了。
  • 農村山上長有很多野生柿子,為何農民不去摘?
    柿子樹在農村的大山裡還是比較常見的,會有很多野柿子樹長滿了柿子,比一些自身種植的都要長得多。不過這些柿子一般都是爛在山裡面,沒有農民會去採摘,這是為什麼呢?農村山裡長很多野生柿子,為何農民不去摘?說實話大山裡面看著長滿的柿子爛在樹上,也是挺可惜的,很多人都覺得農民都是捨不得食物的,為什麼不去採摘回家呢。其實農民不願意去搞回來,也是有原因的。1、山上的野柿子很難吃別看山上的柿子長滿了,但是野柿子陽子多肉少,而且常年都沒有什麼施肥,所以味道是非常澀的,根本就是無法食用的。
  • 山裡生長的野生柿子,為何農民不去摘呢?看完我就明白了
    其實,柿子樹在我們當地農村真的很常見,即便是自己家房前屋後的柿子,人們也只是象徵性地摘下來一部分,要麼用來製作柿餅,要麼放軟了直接食用。那麼,山裡生長的野生柿子,為何農民不去摘呢?第一,柿子在農村很常見,人們對它並不稀罕前面講過,就連自己家的柿子,人們都懶得去全部摘回來,誰還跑到山裡去摘野生柿子呢?記得有一年,我和家人去自家的柿子樹下摘柿子,可是還沒有全部摘完父親就說咱們回去吧,我好奇地問,為啥不全部摘完再回家呢?
  • 農村大爺每年都會留幾樹柿子一個不摘大雪天給鳥兒吃,裡面有故事
    我們下雪天在豫西農村拍攝的時候,遇見了一對正在清理積雪的8旬老夫妻,閒聊中看見大爺家的地坑院上面有幾株柿子樹沒有採摘,在下雪天格外顯眼,問起大爺這些柿子為啥無人採摘。大爺風趣的笑著說你們城裡人不懂,我這柿子可捨不得摘,要留給鳥兒吃的。大爺說的話,我們原本以為是一句笑話。
  • 農村遍地的柿樹:正是又大又甜柿子的季節,為何沒人去摘?
    前言:以前在農村家裡到處都有,種著有柿子樹,柿子樹長得非常高大,到了秋天和冬天的時候,上面就結滿了柿子,有時候柿子還未成熟就摘了下來,奶奶會把未成熟的柿子放在屋簷上曬著。調皮的我們去吃那個柿子會感到非常的澀,而且非常的硬不好吃,這個最主要是為了曬成柿餅,等柿餅成熟的時候,那種果肉是非常甜美的。但是到了如今,很多柿子樹被砍掉了,就算樹上有柿子,卻很少見到有人去摘柿子了,柿子從上面掉了下來,扎在地上流了一地的黃色的水,讓人看到非常的可惜,難道是生活過得很好了,所有人都喜歡浪費糧食了?
  • 河南一地坑院裡梨子落滿地,7旬老人卻說壞了也不能動,看咋回事
    經常去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人樸實,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娘們,每次出去拍攝採風,見面了總會問你們大老遠的來吃飯了嗎?每次坐下來拉家常他們也總願意把他們自己認為家裡的稀罕物拿出來招待我們這些不認識的陌生人,有時候是自己在家做的稀茬(農村不經常吃的美食),有時候是兒女們帶的點心,自家產的時令水果更就不用說了,可是前幾天我們去河南的陝州拍攝期間卻遇到了一件怪事,正在攤煎餅的大娘熱情地邀請我們屋裡做吃煎餅,而對成熟後落的滿地都是的大酥梨,大娘卻說這些成熟的梨子再甜也不能吃,問起原因才知道這裡面有故事,一起看看咋回事?
  • 農村很多熟透紅柿子掛在樹上,為何沒有人去摘,老農苦笑說出原因
    大概從我小時候記事的時候就開始上樹上摘柿子,到了現在幾十年過去了,仍然每年都會掛滿了柿子,但是現在卻無人問津了。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多柿子樹上掛滿了柿子卻沒有人去採摘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農村常住人口越來越少,摘柿子的人就更少了現在農民種地不掙錢,所以大部分農民都外出打工去了,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
  • 又是一年榆錢成熟時,77歲老人親自爬樹去摘
    如今春風又一年吹熟了我家後面池塘邊榆樹上的榆錢,每年這個時候,爺爺奶奶總會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摘滿一整筐的榆錢給我們。3月29日下午,我剛回到家,就聽人說爺爺奶奶在家後摘榆錢,那麼大的年紀了,總是讓人那麼不放心。圖為爺爺站在樹上摘榆錢。爺爺今年77歲了,身體還算硬朗,一天到晚從來不閒著。
  • 在北方農村,很多懂行的人,都爬樹摘「毛毛蟲」,只因它是長壽菜
    在北方農村,很多懂行的人,爬樹摘「毛毛蟲」吃,只因它是長壽菜大家好,我是小胖,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了,小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道北方農村才有的特色美食。說到農村的特色美食,那真是多得不得了。在咱們地大物博的中國,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東西南北每個地區都有著自己家鄉的特色美食。而且這些美食可能在這個地方大家認為不能吃,換了一個地方就成了當地人的最愛。就比如雷公屎,或者是香椿,麥蒿,魚腥草,馬齒莧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可以吃的特色野菜。
  • 農村大娘爬樹摘青柿子,說是用水泡一下就熟了,做出來一點也不澀
    又到了一年中賞月的好時機,在這中秋前後,是柿子成熟的好時節,張嬸家裡的果園裡種了很多的柿子,想起小時候,我總是和村裡的幾個小夥伴去找張嬸討果吃,張嬸也對我們很好,總是二話不說就拿給我們吃,張嬸家的軟柿子吃起來口感糯糯甜甜的,硬柿子吃著嘴裡卻發澀得很!
  • 農村7旬老人建成「百果園」,年產8000斤水果全送人,咋回事
    近日,聽影友老師講山西省河津市小梁農村,有個叫張金成的古稀老人在他家的2畝地裡,歷時10多年打造成了一個「百果園」,收穫的瓜果梨桃和蔬菜不賣錢,全部送給大家免費吃,周日的上午,我們一路尋訪到了這裡。張大叔是個快人快語之人,性格開朗直爽,聽說我們想參觀他的「百果園」,站在院子裡立即開始介紹,他說自己是個獸醫站退休醫生,2016年內退後就回到了農村,和老伴在自家的2畝多責任田裡種上了桃樹,但是他們只會種地不會經商,桃子豐收不會賣,又不忍心看著桃子爛掉,所以就開始送給大家吃了。大叔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是獸醫站的技術骨幹和創新能手,很喜歡鑽研技術問題,幹什麼都要做出個名堂。
  • 都有人墜亡了,長沙怎麼還有人爬樹摘銀杏果?
    長沙5旬女子爬樹摘銀杏果,不慎墜亡)然而在血的教訓之後長沙仍有人爬樹採摘綠化帶銀杏果!芙蓉中路兩旁大部分路段都有幾人高的銀杏樹,樹上桂的銀杏果實確不少。在王先生反映的城南路以北的一段10多株銀杏樹上,記者注意到,這些樹枝葉凌亂,樹上銀杏果稀疏,顯然是昨日被人摘果後造成的。兩名道路測量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這裡搞測量幾天了,每天都看到有人在樹上摘銀杏。「剛剛在靠近侯家塘那邊還有幾個人在摘。」
  • 農村老人說「一個柿子十副藥」什麼意思?柿子能多吃嗎?
    我們家在村裡住,家門前現在還有兩棵老柿子樹,每年到了秋天都能結好多柿子,不過我們家種的這種是軟柿子。這幾年市面上又出現了新品種,就是又脆又甜的硬柿子,很多人就忍不住饞總想一口氣吃好幾個,老人們說「一個柿子十副藥」,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吃一個柿子能頂10副藥的功效,還是說吃一個柿子就得十副藥來恢復呢?
  • 農村山上這棵果樹,果實看起來像柿子,吃一口舌頭都變「黑」了
    ,對於這裡面所包含到的口感從古至今吃到的都不在少數。這棵樹上所結出的果實非常備受到所有人的追求,連同這裡面包含到的眾多口味也一樣很備受到所有人的熱愛,這裡面包含到的各種營養元素也是非常多,它的果實看起來就像是柿子,而且都是長在幾米高的高度,想要採摘到這種果實都要爬幾米高,在農村當地生活的年輕人為了吃到各式各樣的野果,也是練就一門爬樹本領,所摘到的這種柿子還不是平時所吃到的柿子。農村山上這棵果樹,果實看起來像柿子,吃一口舌頭都變「黑」了。
  • 記得小時候吃的青柿子嗎,不但不澀還脆甜可口,原來是這樣做的!
    大家好,我是村姑,歡迎大家和我一起學習、認識、了解農村的那些寶貝!記得小時候吃的青柿子嗎,不但不澀還脆甜可口,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想採摘的話,必須爬樹,而且上樹還不一定能摘到,必須藉助長竹竿,把結柿子的枝椏絞斷才行,很多時候絞斷枝椏的柿子都會掉下去,很容易摔壞。所以那時候都是摘那種還沒有熟透的,掉下來也不會摔的稀爛。
  • 這種野果一斤能賣三十元,農村人卻不願意摘,背後原因讓人感慨
    這種野果一斤能賣三十元,農村人卻不願意摘,背後願因讓人感慨在農村的天地中有許許多多的植物,隨著季節的更替,這些植物也會有規律地發生著變化,春天萬物生長,植物們也開始發芽,夏季它們會長出茂盛的枝葉,到了秋天它們會結果美味的野果,冬季隨著自然規律凋零
  • 晉南農村5旬大姐平房頂上鏇柿子,曬柿餅等孩子過年回來吃
    雙休日,和影友相約攝影師一行到中條山裡的一個小山村採風,走在在村子最靠山的一個小巷,聽到一戶人家的平房上傳來陣陣的笑聲和大嗓門的說話聲,順著聲音我們走進了院子,踏著一人寬的樓梯走上了平房頂上,原來是一位農村大姐在鏇柿子。
  • 農村姑娘展現爬樹本領,摘了一雨傘的餘甘果,入口甘甜你吃過沒
    農村姑娘展現爬樹本領,摘了一雨傘的餘甘果,入口甘甜你吃過沒不得不說農村真的是一個好地方,特別是在農村普遍存在的那一座座大山裡,有著許許多多原生態美味,都是城裡人想要吃不到,而農村人只要進山就可以尋找到不少。
  • 山西7旬老人路邊採槐米,賣錢要給兒媳發福利,咋回事
    看到老人著急的樣子我們趕忙表明攝影人的身份,老人家緊張的情緒立馬消失,開始和我們說笑起來。大娘姓李,今年77歲了,家住2裡外的農村,剛才是到底裡頭給媽媽上墳燒了紙,返回途中順手鉤些槐米賣點零花錢,她老伴已經去世16年了,有2兒2女4個孩子,先前大兒子發落了老伴,所以現在她隨著小兒子一家生活,採摘槐米賺些錢還要給兒媳婦買東西發福利。
  • 老一輩農民一頓吃5個,如今掉地上沒人撿,消費者:白送也不吃
    老一輩農民一頓吃5個,如今掉地上沒人撿,消費者:白送也不吃。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以前城市的人們根本瞧不起農村人,如今農村卻成了好地方,不僅有豐富的野生資源,而且隨著國家農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的觀光旅遊業也十分的火爆,很多人周末的時候都喜歡去農家樂休閒一下。尤其是最近兩年農村的野菜銷售情況十分火爆,每年開春兒的時候,很多城市的人們都會跑到近郊的農村去挖野菜,以前農村無人問津的野菜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高檔菜,售價高達幾十元一斤,很多人直言根本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