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影友老師講山西省河津市小梁農村,有個叫張金成的古稀老人在他家的2畝地裡,歷時10多年打造成了一個「百果園」,收穫的瓜果梨桃和蔬菜不賣錢,全部送給大家免費吃,周日的上午,我們一路尋訪到了這裡。
張大叔是個快人快語之人,性格開朗直爽,聽說我們想參觀他的「百果園」,站在院子裡立即開始介紹,他說自己是個獸醫站退休醫生,2016年內退後就回到了農村,和老伴在自家的2畝多責任田裡種上了桃樹,但是他們只會種地不會經商,桃子豐收不會賣,又不忍心看著桃子爛掉,所以就開始送給大家吃了。
大叔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是獸醫站的技術骨幹和創新能手,很喜歡鑽研技術問題,幹什麼都要做出個名堂。俗話說醫生老了更值香,很多人用醫術老有所為,可是自己偏偏「不務正業」一頭扎進2畝地裡,開始研究果樹嫁接技術,很多人都不理解。圖為大叔在杏樹上嫁接了梨子和桃子,1棵樹上有5個品種。
其實張大叔內心有自己的情節,他說小時候的那個年代,自己兄弟姊妹7人,缺衣少穿,吃喝都緊張,更不要說吃點水果,那簡直就是「奢望」,現在退休了,3個孩子都成了家各自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他和老伴也不差錢,種植水果不圖賺錢就圖個樂呵,再說自己的性格就喜歡結交朋友,更喜歡「為人」。
大叔沒有上過幾天學,文化水平不高,他說一輩子就靠著河津人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當年搞畜牧獸醫就是全國科技項目的帶頭人,而且幹出了名堂,曾經去過省城領獎,退休在果園裡研究嫁接技術,雖然是老有所樂,但是也要玩出名堂。圖為大叔院子裡成熟的桃子。
2畝多的果園裡,大叔和老伴每天都要來「上班」,盡心盡力的管理,經過10多年的經營,現在僅各種水果的品種就多達60多鍾,有杏樹8種,李子6種,葡萄6種,棗4種,核桃5種,石榴4種,桃子8種,櫻桃10種,無花果3種,蘋果8種,加上各種瓜果蔬菜和莊稼,品種多達百十樣,所以大家把他的園子叫做「百果園」。圖為大叔疏下來的葡萄。
大叔說現在這個「百果園」裡就是他的樂園也是他的科研基地,水果的品種不但有新品種還有前些年的老品種,繁雜的品種利於嫁接實驗,能培育出新品種,還能讓一些喜歡吃老品種的人回味當年。比如蘋果樹,他就還保留著以前的沙果和國光,現在市面上很難吃到了。
一年四季的大多數時間,大叔老兩口就在「百果園」中度過,大叔沉侵在自己的果木嫁接技術研究之中,因為土地有限,果樹品種多,為了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果園,他成功的在一棵樹上實現嫁接多個品種,甚至還培育出了新品種。圖為大叔院子裡的石榴樹上,碩果纍纍。
大叔雖然已經是古稀老人了,但是身體健康,腿腳利索,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在樹下穿行的速度讓我們幾乎跟不上他的步伐,滔滔不絕的給我們介紹著各種水果的品種和管理技術,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2畝大的「百果園」從每年的5月份開始就有美味可以品嘗,最早的就是草莓果,接著就有各種時令水果陸續成熟,新鮮的水果能吃到10月底,蔬菜和瓜類也不斷季,大叔說這段時間只要你進園子保證就有你能吃上的「鮮貨」。圖為園子裡的「葫蘆梨」,俗稱老漢美,是老年人很喜歡吃的一種水果。
「百果園」裡不但有吃的鮮果,還有能玩的,大叔在裡邊種植著奇花異草和葫蘆,他說葫蘆有使用價值還可以把玩,是文玩的好東西,大葫蘆可以雕刻成藝術品,小葫蘆是文人喜歡的把玩之物。
圖為大叔種的花生。
張大叔說人生在世不能忘本更要心存感恩之心。他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從小就對土地有一份情懷,老了回歸田園就是最好的歸宿。回想一輩子從沒有文化到成為國家職工,老了還有退休金,都要感謝國家,現在自己有吃有喝安享晚年,就要回饋社會,盡一些自己的綿薄之力,種水果和蔬菜,送給大家免費吃,也算是感恩回報社會。
大叔在院子裡搭建起一個簡易的小房子,裡邊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工具。
「百果園」每年能產8000多斤的各種水果蔬菜,大叔說無論是熟人生人還是幹部農民,只要來到園子裡的人都能隨便摘隨便吃隨便拿,每到了周六周日的時間,這裡最熱鬧,時常有人光顧。圖為大叔栽種的一種奇花,您認識嗎?
大叔在園子的四周種植了一些果樹,自然的將「百果園」圍成了一圈,他說有的人不進園子在外邊也能吃上水果,這樣既能美觀還能方便大家。各位,您對大叔的「百果園」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