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漁民的一天,出海日過千元,你願意整天漂泊在海上當漁民嗎

2020-12-16 漁村啊智

你在辦公室吹著空調,我在大海頂著烈日。

你在西餐廳吃著牛排,我在船上啃著麵包。

你在……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海邊漁村三面臨海,沒有土地可耕種。漁村祖祖輩輩都是靠打漁捕魚為生,到我們這輩人都往大城市走,到廣州有加不完班的工廠,深圳有賣不完的保險,幹不完的房產經紀。年初走,年底回。家鄉成了旅遊景點一年回來走一圈,看一看,家成了聚會大廳,親朋好友相聚一堂,相互吹吹牛,喝個昏天暗地。然後又各奔前程,漁村再次回歸平靜。

下面我帶大家走進漁村,一起來看看漁民的24小時都在忙什麼,看看當漁民能否賺錢。前兩天和表哥去放網捕魚大豐收,賣了3千多塊,表哥把我當財神,我一放假就叫上我一起出海捕魚當漁民。

出海的時間是根據潮汐時間來決定,今天的潮水是凌晨3點開始漲潮,我和表哥凌晨兩點已經到碼頭,做準備工作。先到冰庫買冰塊,花了10塊錢。賣了很大一塊夠用一天了。把冰融在海水裡面成冰水,把剛抓上來的活魚放冰水裡面降溫,讓魚處於休眠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漁獲的品質。穿上防水服,冬天了海面的風大,溫度低,要是不小心弄溼會非常冷,很容易著涼感冒。解開纜繩開拔,開始新一天的工作,表哥在前面開船,我在船上整理漁網,把漁網理順,下網的時候才不會打結,把漁網上遺留的垃圾清理掉,避免把漁網弄破,避免放網時割到手。今天先把抓螃蟹網放下來,放了7條螃蟹網,放完已經4點多。

蟹網要當下午才收,現在潮水漲得比較緩慢,合適放漁網。拿著一張漁網去到淺海敲魚。今天情況還好每張到有捕到魚,就算是幾條,至少不空網。就是一直在海上轉,時不時被海浪拍著船上下起伏,左右搖晃,要不是經常在海上跑的,一會就得暈船。拉網放網,幾個小時下來手累得抬不起來。加上常年被海上泡著,很多漁民到中老年後都落下關節炎,風溼病等職業病。捕魚一直到上午大概8點多,太陽出來,最後一網刮到很多貝殼,不能再繼續放網。今天放網捕獲了有20來斤的漁獲,鯛魚,金鯧魚比較多,還有一些雜魚。現在出去釣魚。

今天只帶了蝦肉當釣餌,直接釣沉底。目標魚是黃鯛魚。浮磯釣黃鯛魚需要打窩釣面料,沉底釣用蝦肉做餌,不需要打窩。沉底不需要一直盯著,可以多放幾把魚竿,中魚機率更高。和表哥兩個人把船的四周都擺滿魚竿,總共下了16把魚竿。要是一起中魚,那忙活的夠嗆。我也最期待這樣的魚口,不過很難實現,除非遇到魚群。這個釣點魚口還算可以,一會開始上漁獲。今天的天氣30度,在大海裡曬的黑裡透著紫。海風瑟瑟吹著臉龐生疼,皮都脫了一層。釣到中午11點多,我們就收竿回去收螃蟹網。釣了4個多小時魚,漁獲有10來斤,有三四斤的黃鯛魚,金鼓魚比較多有七八斤之多。

12點多海潮已經漲滿潮,很快又要退潮,退潮的時候會把岸邊的垃圾推下來,要是掛在漁網上會把漁網掛出一個又一個地洞,這張網就廢了。現在需要過去收螃蟹網。今天的蟹網收穫一般,只抓了小半桶蘭花蟹,應該值個5百多塊錢。今天有一張螃蟹網被別人的船打斷了,帶回去補好還能用一段時間。還有一張網沒有找到,不知道是被別人偷走,還是沒有放好被潮水推走了。這樣的事表哥說經常遇到。一張螃蟹網要差不多一千塊錢,今天又白忙活了。

收完螃蟹網已經2點多,現在要把魚和螃蟹送上岸去賣。到市場已經下午3點多,集市開始熱鬧,開始賣漁獲。螃蟹50多一斤,黃鯛魚今天的小一些賣40多一斤,黑鯛20多塊錢一斤,金鼓魚就便宜的可憐才12塊錢一斤。今天遇到熟人少收了50塊錢,還送了兩斤金鼓魚給他回去煮湯。賣到下午5點才賣完,一共賣了1600塊錢。今天不見一張螃蟹網,所以算起來是不賺錢的。

賣完魚回來還沒得吃晚飯,要先趁著天還沒黑,到船上把漁網上的垃圾清理乾淨,還有把斷的螃蟹網補好,明天才有網捕魚抓蟹。一直忙到晚上8點才有時間回來吃飯。回來吃飯完,洗完澡還需要把之前不能用的漁網上的鉛塊,和網上的浮漂拆下來,以後買新網回來裝上去,這樣就能節約一些本錢。到晚上10點多才能去休息,到凌晨2點多就要起床再去忙活。

漁民一天出海捕魚抓蟹,要是運氣好一些,一般都能過千收入。但是你不要羨慕,漁民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還有一定的風險。收入是看天吃飯,好的時候一天上萬的都有,不好的時候要倒貼錢。一天才休息四五個小時,白天一直在海上漂著,一天也就晚上才回家吃一頓米飯。白天都是帶著乾糧對付幾口了事,有時候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很多漁民因為這樣都落下了胃病。要不是因為經濟困難誰願意當漁民,就算在外打工都能一日三餐準時吃飯,身體健康最重要,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會選擇當漁民,都往大城市走。

感謝大家的閱讀,今天先分享這麼多,我是漁村阿智,帶你走進漁村的深處。關注阿智,帶你一起下海抓蟹摸蝦捕魚。一起出海釣魚,一起出海看日出日落。

相關焦點

  • 漁民出海吃什麼,看了漁民吃泡麵的食材,吃貨:天天這麼吃也願意
    海邊的漁民出海都吃什麼,他們一日三餐吃海鮮不算稀罕,每天出海的時候少不了打魚,對於海邊的海鮮已經非常常見了,打撈回來的海鮮比較優質的都可以賣錢,一些小魚小蝦之類的就可以自己吃,或者 一些少胳膊少腿的螃蟹,大龍蝦自己也能吃,這種賣不了錢,自己留著吃也是非常美味的。
  • 橫門漁民在出海捕魚遊中感受幸福生活
    不少中山市民在大飽口福的同時,紛紛湧向南朗橫門漁港,帶上家人或約上一群好友,包一艘漁船出海觀光,品味現捕現煮的海鮮,感受風光旖旎的海上風情。漁民過上了城裡人的日子一個工作日的午後,沒有遊客出海,5號遊船的主人何坤明一家三口悠閒地將遊船停靠在碼頭邊,夫婦倆在船艙上修補漁網,他們仔細地找到破損網口與新漁網材料對齊,一針一線
  • 漁民出海很辛苦,一日三餐讓人羨慕,海鮮泡麵的味道堪比大廚手藝
    有很多內陸人都是特別羨慕沿海城市的人們的,因為他們長時間的生活在改變,一日三餐幾乎都是離不開海鮮的,確實是一種非常大的享受,海鮮不僅非常的好吃,而且它的營養價值也是特別高的讓人百吃不厭,可是在很多漁民的眼中,這些海鮮讓他們吃到吐,寧願去吃泡麵也不願意再吃海鮮了。當然也許一些人覺得漁民出海是非常辛苦的,他們的夥食一定是特別差的,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漁民出海他們吃的飯菜吧。
  • 北部灣上黨旗紅——北海僑港「海上黨支部」零距離服務漁民
    新華社南寧6月30日電  題:北部灣上黨旗紅——北海僑港「海上黨支部」零距離服務漁民  新華社記者王念、董振國、潘強  廣西北部灣畔的北海市僑港鎮創造性地建立「海上黨旗紅」黨建機制,把黨支部建在漁船上,黨的建設從陸地向海洋延伸。
  • 青島漁民海上漂浮4小時被成功救起
    青島漁民海上漂浮4小時被成功救起新華社青島7月4日電(記者張旭東)青島一漁民3日凌晨出海去海洋牧場投食餵魚,不料大風浪將漁船打翻,漁民落水遇險。經青島市海上搜救中心組織營救,一艘貨輪將遇險漁民成功救起。
  • 開海在即,漁民忙碌準備盼日入萬元
    即將到來的9月1日是黃渤海的 「開海日」。連日來,山東榮成石島漁港碼頭一片繁忙,漁民們正抓緊做好出海捕撈作業準備,裝船、運網、補充給養,整裝待發,迎接開海遠航。近年來,每到開海日,運氣不錯的漁民們都能捕到大量的海魚,有人甚至一船就可以純收入萬元以上。
  • 八帶漁汛來臨漁民日收入千餘元 馬蛸專出口韓國
    春節前後,隨著天氣轉暖,黃島區琅琊鎮海域以及紅島海域迎來八帶漁汛,漁民紛紛出海撒下壇網進行捕撈,好時候每條船能捕二三百斤。也有漁民專門駕船出海,用易拉罐製成的釣具釣八帶,往往也有不錯的收穫。當下能捕撈到的八帶分兩種:短腿的坐蛸和長腿的馬蛸,坐蛸就地賣掉,馬蛸銷往韓國市場,這一季,出海捕八帶的漁民平均日收入千元以上。
  • 漁民出海捕魚很辛苦,頓頓都是泡麵,可是看到鍋中的配菜:好羨慕
    漁民出海捕魚很辛苦,頓頓都是泡麵,可是看到鍋中的配菜:好羨慕泡麵是中國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速食食品,種類豐富,味道又特別多樣化,而且解饞又管飽,攜帶還特別方便,所以外出的時候人們總是喜歡帶上一些泡麵。但是泡麵吃多了容易上火,而且泡麵是經過油炸的,裡面還有很多防腐劑,吃多了對身體健康也沒啥好處,而長期漂泊在海上的漁民,頓頓都吃泡麵也是非常辛苦的。可是當我看到他們鍋中的配菜時:好羨慕他們!漁民每天在海上漂泊,就是為了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海鮮產品,回去之後能賣個好價格,讓自己的生活可以變得更好。
  • 討海記|青島南姜碼頭川籍漁民:出海靠天吃飯轉行苦於「沒文化」
    「開海第一天賣了千數塊錢,第二天連一千塊錢都沒賣到,去掉油錢和工錢都得賠。」宋良中說,出海是要講海運的,和經驗、技巧沒多大關係,大潮時收穫能多點兒,小潮時有的連成本都賺不回來。拖地網經常會被海底的礁石刮破,需要修補之後才能繼續用。9月3日,趁著大風天氣不能出海的空當,蔣曉瓊和大女兒將前一天出海刮破的3張漁網,鋪開在大院裡用針線修補。
  • 山東故事|日照中心漁港派出所海上流動黨支部:護航漁民增產豐收
    金秋的清晨,在山東省日照市黃海中心漁港碼頭上,一批批出海漁船滿載而歸,螃蟹、帶魚、黃花、對蝦……一派豐收景象,隨著一船船漁獲拉上碼頭,日照海岸警察支隊中心漁港派出所海上流動黨支部的民警們也跟著忙碌起來。
  • 英漁民出海收穫驚人一天釣20條鯊魚
    原標題:英漁民出海收穫驚人一天釣20條鯊魚【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5日報導,近日,英國5名漁民用了一天時間在北德文郡海岸上釣到了20條不同種類的鯊魚,他們擁抱鯊魚拍照,這簡直是超現實的體驗。
  • 漁民變企業老闆 閩南東山島漁民討小海變趕大海
    中新社東山六月十三日電題:閩南東山島漁民從討小海變趕大海  作者謝漢傑  從六月一日開始,閩南東山島漁民進入休漁期,全縣近千艘漁船整齊地靠港泊岸,進入「船進港,網入庫,人上岸」的伏季休漁。而勤勞的東山漁民上岸後開始了發展海洋經濟的新創業。
  • 青島晚報:記者探訪嶗山區沙子口碼頭和王哥莊港東碼頭 聽漁民講述...
    9月1日是島城開海首日,記者先後探訪了嶗山區的沙子口碼頭和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聽漁民們講述難忘的出海故事。滿載而歸的一艘艘漁船陸續靠岸,漁民還沒來得及下船,慕名而來的市民和遊客就蜂擁而至,搶購第一「鮮」。
  • 9月1日數萬漁民將出海 被漁家宴承包撈啥賣啥
    9月1日,為期3個月的休漁期就將正式結束,青島數萬名漁民又要駕船出海捕撈作業。隨著近年來海洋資源越來越枯竭,大批漁民棄船上岸轉行,有的吃上了旅遊飯,也有的搞起了海洋養殖。面對島城漁民的現狀,記者深入一線展開跟訪調查,探索漁民開海打魚那些事兒……    再過幾天,3個月的休漁期就要結束了,靠海吃飯的漁民,又要出海了。昨天,記者在即墨、城陽等地沿海探訪發現,儘管離出海的日子還有幾天,但漁民早已將漁網曬好,修好漁船等待出海。記者了解到,即墨沿海出海捕魚的大部分都是小型漁船,而一些大型漁船由於成本太高逐年在減少。
  • 9個漁民出海一天才捕到一條鰻魚
    廣東惠來靖海鎮南外村的村民世代以捕魚為業,漁民奚達尊有36年的出海經驗負責掌舵,是漁船上的話事人,夥計們都叫他「阿大」,為了捕撈經濟價值頗高的海鰻,他與其他8名漁民一起,在寒冷的天氣中,進行了一次出海大夥協助起錨,隨後,承載著9人的漁船開始駛出小漁港。
  • 實拍:福建霞浦漁排上漁民的一天,記錄最真實且原生態的漁民生活
    如果你是一名攝影愛好者,那麼一定知道福建霞浦這個地方,霞浦是閩東最古老的縣,擁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中國最美的灘涂攝影基地,每年都吸引著幾十萬人來此拍攝,霞浦的海岸線曲折蜿蜒,長達400多公裡,灘涂面積約696平方公裡。
  • 漁民出海很辛苦?在船上煮海鮮泡麵,漁夫:味道秒殺大廚手藝!
    漁民出海很辛苦?在船上煮海鮮泡麵,漁夫:味道秒殺大廚手藝!提起海鮮的話,想必很多人也是非常喜歡吃的吧?因為海鮮吃起來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也是非常的高,所以現在人們也是比較注重享受生活了,特別是對於吃也是毫不吝嗇,就算海鮮的價格比普通的食材要貴一些,很多人也願意買,不過在有的地方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非常新鮮的海鮮,所以沿海城市的人也是非常讓人羨慕,有的漁民長時間在海邊打撈海鮮,基本上也是天天可以吃到海鮮,但是在漁民的眼中,他們覺得吃海鮮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因為天天吃海鮮的話也會吃膩,所以寧願去吃泡麵
  • 萊州灣漁民「冒」海冰出海,捕的是這種魚
    據當地邊防民警介紹,海廟口漁港碼頭的漁船都是小型漁船,以養殖扇貝為主,今年一月初扇貝已經全部打撈上岸,現在很多漁船都從港裡吊上岸,雖然現在海冰嚴重,但對本地漁民影響不大。位於萊州市虎頭崖鎮的「海上長城」景區,有著總長度40.3公裡的防潮大堤,目前已全部冰封,一些遊客冒冷在岸邊觀賞海冰。
  • 魅力蓋州——漁民老丁的幸福生活
    「海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深邃而美麗的渤海之濱,雖然沒有靈驗的神龍,但是卻有著一群平凡而樸實的漁民。他們唱響了蓋州大地新一天的嘹亮號角。「討海人」|蓋州漁民蓋州漁民的一天,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們常說海上的日出最美,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日出之前蓋州的漁民就開始了新一天的徵途,那時候的海濱很熱鬧,發動機的轟鳴此起彼伏,夜與日交替的時光,漁民與海的故事,正在悄悄上演......討海是生計,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 貝里斯庫克爾島出海當漁民
    在庫爾克島,我們住在中國人酒店,老闆阿明給我們推薦了這裡的出海一日遊。我們三人包了一艘小船,出海當了一天的漁民。精彩視頻片段,切莫錯過。相關文章推薦:十萬裡路雲和月,赴一場視覺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