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杯好茶的誕生,離不開水與器的「相愛」。不同品質的水,遇上不同材質的器,碰撞出浪漫的火花,造就了每一杯茶的獨特、成全了每一口滋味的精妙。下面整理的一份茶具指南送給大家。
【1】備水用具
備水用具形式多樣,常見的有隨手泡、電水壺,也有的茶友使用鐵壺。隨手泡多集燒水衝茶與一體,簡單方便;電水壺則是日常家用的燒水用具,也可衝茶;也有茶友用鐵壺燒水、煮茶。
【2】茶盤
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夾層用以盛廢水,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單層以一根塑料管連接,排出盤面廢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
【3】茶道六君子
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衝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所以使用茶匙。
茶夾:又被稱為「茶鏟」,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茶則:也稱為茶勺,用於將茶葉盛入茶壺中。
茶針:細長如針,用於疏通壺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暢。
茶漏:茶漏是取茶之前放在壺口上,倒茶入壺,起到過濾的作用,也能防止茶葉外漏。
道組作為在整個茶藝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詩意畫境的一道靚麗的風景,起到點綴之美,既是實用工具又是藝術的體現,讓眾多茶友愛不釋手。
【4】茶巾
茶巾又稱為茶布,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5】茶葉罐
用來存放幹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為了避免茶葉變質,茶香揮發等。其材料有鐵質、錫合金及陶瓷等。
【6】茶荷
用於盛放茶葉、觀賞茶葉,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形狀多以有引口的半球形,通常用竹、木、陶、瓷等製成。
【7】茶洗
也叫「茶渣缸」,用於清洗茶杯或者盛放茶渣水的器皿。
【8】蓋碗
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又名三才碗,所謂三才即天、地、人。茶蓋在上謂之天,茶託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這麼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個小天地,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講的「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9】公道杯
又稱茶海或茶盅,是用來分茶的器具,用茶葉衝泡完畢以後,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勻茶,使茶湯均勻,然後平均分給客人,這樣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濃度均勻,體現出一種平等。
【10】品茗杯
直接用於品茶喝茶的杯子,一般沒有把也沒有蓋。
【11】聞香杯
是專門用於聞香的杯子,比品茗杯更細長,多用於衝泡臺灣高香的烏龍茶時使用。
茶具不僅僅是一種盛放茶湯的容器,而且是整個品飲藝術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成長,有關於本文你的觀點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