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敵的女兒愛上了成吉思汗,草原上最後的敵人卻是最好的朋友

2020-12-15 羅生門密碼

在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中,除了孛兒帖之外,還有一個對他影響甚深的人,就是他小時候結拜的安答扎木合。安答就是結義兄弟,在蒙古草原上,結為安答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雙方要互贈禮物,互發誓言。成吉思汗與扎木合結為安答後,由於其間各種變故,兩人時隔多年再次見面是在1181年蔑爾乞人發動偷襲戰爭將孛兒帖擄走後。其時,扎木合已經成為扎答瀾部的首領,得知安答有難,於是和成吉思汗一起聯合克烈部王汗三方共同攻打蔑爾乞部,由此開啟了幾方的合作。

扎木合

札木合生於1164年,蒙古札答闌部首領,三次與鐵木真結拜為安答,小時候兩人關係和睦,後期成為成吉思汗的主要對手,曾聯合多個部落共同討伐成吉思汗,推舉為古兒汗,開啟了闊亦田之站,在此之前,他還發起「十三翼」戰役與成吉思汗決戰,1204年在與成吉思汗最後的戰爭中失敗被處死,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戰亂,歸於一統。

在成吉思汗早年的發展歷史中,扎木合給予了他一定的幫助,如聯合克烈部王汗一起助鐵木真攻打蔑爾乞部,救回了被擄走一年多的孛兒帖,此後又和鐵木真聯合放牧達一年多,使得勢單力薄的鐵木真逐步開始壯大,一些周邊的部落先後投奔於他。

成吉思汗

當鐵木真的實力不斷強大時,扎木合產生了極大的不平衡,這也說明他從心裡並部希望鐵木真能比他更加的強大,當昔日的安答有難需要幫助時他可以援手,但當安答在各方面不斷崛起,甚至有可能超過自己,一山豈能容得二虎?

分牧甚至決裂是早就註定了的,即便結盟後兩人紮下了同榻而眠、同桌而食的情誼。但扎木合生性多疑,無容人之量,與鐵木真其實並不是一路人,合作豈能長久。看似和諧的合牧在1年半後的某一天突然產生裂痕,那一天,扎木合與鐵木真並轡而行,沉默中扎木合說了一句令成吉思汗琢磨不透的話語「嘗聞老輩人講,靠山紮營,對牧馬者有利,靠水紮營,對牧羊者有利,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來?」然後他催開馬鞍,跑出很遠,留下了愣在原地的鐵木真。

這句話被聰明的孛兒帖所解開:牧馬者依山,牧羊者臨水,本不該同路的。扎木合不過藉此暗示,不是同路人,最好分開過,這樣對大家都好些。解釋合情合理,符合扎木合一段時間的反常現象,也印證了其他人對他的評價:精明而不能容人,非相宜者也。鐵木真默然,以他的心性,確實沒有想到這上面,但他也想不出比這更合理的註解。

這是成吉思汗與三次結拜的安答扎木合的第一次產生心的裂隙。自然,在這之前,已經有了徵兆,當成吉思汗與木華黎相識並賞識其才華,被扎木合知道的時候,扎木合就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警告木華黎,不要跟鐵木真走得近,甚至以木華黎的戀人的生命相威脅。

夜色蒼茫中,雙方再也沒有了心靈的契合,鐵木真弄明白了安答的想法,便果斷離開了曾經情誼深厚的安答,路還是要自己走,既然安答有分開展翅翱翔的意思,那就各自走各自的路,各自掌握各自的命運吧。

孛兒帖

再後來又有了扎木合同母異父的弟弟糾察爾之死事件,好戰的糾察爾前來挑戰成吉思汗,被成吉思汗手下誤傷而死,於是扎木合藉此挑起了戰爭,聯合草原上十三個部落對鐵木真發起了討伐,史稱「十三翼」之戰,最後以扎木合的勝利告終。但輸了戰爭的成吉思汗卻贏得了人心,十三翼大戰後反而讓更多的草原部落看清了扎木合的真面目而來投奔成吉思汗。

若干年後,成吉思汗一掃草原陰霾,將大大小小的部落歸於一統,而扎木合卻亡命天涯被手下抓來成吉思汗金帳成為了階下囚,時光已過十多年,草原已經物非人非,成吉思汗卻依然兩眼溼潤,久久難以決斷,最終經長生天決斷而處死了扎木合。

這段公案中,扎木合臨死前將自己的女兒託付給了安答成吉思汗。據蒙古秘史記載,扎木合女兒名為扎木合祺兒,與其父感情並不深厚,長年的戰爭使得他們之間聚少離多,祺兒早早便拜了武藝高強的漢族師父習武,練就了一身的本領。而且史料也有記載,見多識廣的扎木合女兒非常崇拜英雄,早就喜歡上了父親的仇敵安答成吉思汗。這也是扎木合始料不及卻無可奈何的事情。

扎木合的死在成吉思汗來講是情非得已,他們先友後敵,最終以扎木合以及他所帶領的那個扎答闌部落的覆滅而收場。祺兒武功高強,面對殺父之仇她其實明白此生永遠報不了,這是自己喜歡且崇拜的草原英雄,難以想像,沒有他的草原又會是什麼樣子。

愛情的萌芽從小時候就已種下,那時的祺兒十五六歲,對草原上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尤其是對於的英雄的崇拜。她的父親扎木合雖然是部落聯盟的首領,也曾被推為古爾汗,但她看不慣父親的為人,草原上對於父親並沒有一丁點的稱頌,有的只是對父親的鄙視。成吉思汗就不一樣,離開父親的日子裡,她隨著師父四處遊歷,經歷了無數的事情,但每到一處,草原人民發自內心地對成吉思汗的稱讚讓她少女的心不斷得到固化,成吉思汗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是一位能為百姓帶來福祉,讓草原獲得安寧的大英雄。曾經因為她表露了對於成吉思汗的感情而遭到父親的叱責,父女倆不歡而散,祺兒因此負氣離家追隨師父而去。

隨著扎木合的死,草原歸於一統,但對於祺兒而言,一邊是殺父之仇,一邊確實自己心底一直愛戀著的英雄,面對兩難,自己能夠原諒殺父仇人成吉思汗而追隨他嗎?顯然,絕不能做千古罪人而去傷害心目中的英雄。父親啊,原諒不孝的女兒吧!女兒將從此遠走江湖,遠離心中的戀情。

此後,她又在暗中多次幫助成吉思汗一家,先後以自己超群的武功在戰場上救出拖累以及多名親人。為成吉思汗統一多次助益。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的後宮,大都是死敵妻女,成吉思汗難道不怕遭暗殺嗎
    成吉思汗發動對西夏的第三次徵討(前後共進行了五次)的時候,當時在位的李安全投降,並反叛金國,依附蒙古,並把有西夏第一美女之稱的女兒李嵬名送給成吉思汗。但是後來,成吉思汗在西徵前後,又兩次發動了對西夏的徵討。在第五次徵討西夏(也就是最後滅亡西夏的那次戰爭)的時候,西夏公主李嵬名埋怨成吉思汗不守承諾,謀害成吉思汗,並跳黃河自殺。
  • 內蒙古著名的「世界三大草原之一」,還是成吉思汗的故鄉!
    說到內蒙古,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廣闊的大草原、成群的牛馬羊,以及「吹草低牛羊」的草原風景,的確,到內蒙古旅遊的第一選擇一定是大草原,內蒙古大草原中,最美的最大草原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位於呼倫貝爾市大興安嶺以西,呼倫貝爾大草原面積10萬平方公裡,這裡天藍、草綠、羊肥,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擁有3000多條縱橫河流,也有500多處散布的湖泊,更有趣的是,這裡是蒙成吉思汗的故鄉。
  • 成吉思汗連環畫
    1 公元12 世紀,廣闊無垠的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間掠奪奴隸、牲畜和牧地的戰爭無休無止地進行著。金朝統治者每三年還要派兵來剿殺擄掠一次。蒙古民族面臨滅亡的威脅。4 公元1162 年,訶額侖生下第一個孩子,也速該給他取名叫鐵木真(鐵一樣之意)。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成吉思汗。
  • 成吉思汗為何能消滅強大的克烈部王汗?三個動作,一氣呵成
    在成吉思汗消滅克烈部前,這個古老而強大的部落是真正的草原霸主,而成吉思汗也是在克烈部的幫助下,才得以一步步壯大,成了與其並肩的巨頭,但一山不容二虎,成吉思汗和克烈部之間,無論如何都有一場惡戰。這一點,成吉思汗表現出自己卓越的眼光和謀略。
  • 此人對成吉思汗說:七十口大鍋煮你的人正好,你來了我再添一口鍋
    說起成吉思汗,很多人說他不屬於中國人,成吉思汗真是一個很尷尬的歷史人物,沒有國籍屬性,是曾經存在在中國領土上的一位世界級英雄。他曾經創造過幾項記錄,至今無人能破。首先,他是沒打過敗仗的,外國人說:「逢敵必戰,戰必勝,開天闢地也只有中國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除了十三翼之戰撤退一次外,沒有一場敗仗。
  • 雙方力量對等,成吉思汗如何消滅敵人?三個步驟,讓敵人全軍覆沒
    #雙方在兵力和實力對等的情況下,如何消滅敵人?有人認為狹路相逢勇者勝,也有人認為可以玉石俱焚,和敵人同歸於盡。這些方法,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沒有一點智慧。而真正的高手,是在力量相當的情況下,消滅敵人。成吉思汗在消滅驍勇善戰的主兒勤部時,就採取了一個非常古怪的戰法,在力量對等的情況下,非常輕鬆地將強大的主兒勤部消滅。
  • 成吉思汗的女兒為夫報仇,屠殺175萬人,砍下頭顱堆積如山
    提及成吉思汗我們可能在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偉人在《沁園春·雪》中對成吉思汗的描寫。欲抑先揚的手法突出了成吉思汗只以武力見長,並未注重文治。 成吉思汗出生於民風剽悍的蒙古民族,以武力定勝負的傳統由來已久。成吉思汗素以「強者之汗」聞名於後世,用兵如神。
  • 成吉思汗撤兵時,為何能娶到西夏美麗的公主?英雄失敗,氣勢不減
    可成吉思汗畢竟是一代英雄,即使是一個失敗者,在離開西夏時,也讓西夏皇帝李安全戰戰兢兢,不得不主動投降。英雄失敗,氣勢不減。成吉思汗在撤兵前,派了一個使者去勸說李安全:「我還會再次回來攻打,此時是西夏投降的最後一次機會,否則,我的蒙古騎馬再次兵臨城下時,你就沒有好運氣了,而你的命運,也只有上天知道!」
  • 成吉思汗與蒙餐蒙藥
    從此,成吉思汗便把奶酒封為「御膳酒」,用以在皇宮舉行的宴會上賞賜群臣。直到現在,每遇喜慶,蒙古人總是手捧哈達和奶酒,敬獻長者和貴賓,這也是蒙古人最高的待客禮節。成吉思汗與巴爾虎餡餅在成吉思汗誕生之前,前蒙古草原上散居著大大小小的上百個部落,弘吉剌是蒙古部其中之一的部落。
  • 成吉思汗的真正死因,難怪史書不記載,原因讓人難以置信
    公元1226年,西夏的背叛使成吉思汗非常憤怒。成吉思汗決定消滅西夏。蒙古騎兵隊瀕臨崩潰。但在蒙古和西夏的最後一個關鍵時刻,偉大的成吉思汗突然病倒,不久就去世了。一代天驕,英雄隕落,草原雄鷹似乎在呼喚,沙漠藍天似乎不再蔚藍,都在默默地送著這位英雄。
  • 成吉思汗的開國將領中,官至萬戶,是巴林草原的有哪幾位?
    在內蒙古大草原上,有一片草原叫巴林草原。這裡人傑地靈,因出產巴林石而天下聞名,有「世界雞血在中國,中國雞血在巴林」之說。相傳,成吉思汗曾用巴林石碗喝過酒,並讚美巴林石是「天賜之石」。傳說巴林草原是哈撒兒的封地。
  • 成吉思汗對女人有多上心?為了一個女孩,差點殺了自己的愛將
    方圓解讀《成吉思汗》第二十期! 在古代蒙古草原上,盤踞著五大部落,即:乃蠻部、克烈部、蔑兒乞惕部、塔塔兒部和蒙古諸部; 在這五大部族中,以乃蠻部的實力最強,蒙古諸部的實力最弱。
  • 札木合:與成吉思汗反目成仇,為何又暗中助他統一大草原?
    願賭服輸的好漢比比皆是,雪中送炭的敵人鳳毛麟角。無論是野史,還是在小說中,札木合都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現的,是鐵木真統一草原的敵手和最大絆腳石。不過,歷史上的札木合不僅是好漢,更擅長雪中送炭,甚至還幫助鐵木真統一了草原!01 苦難中,鐵木真和貴族結安答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乞顏部落的首領,依附於泰赤烏部。
  • 成吉思汗:不斷掠奪財富,進行對外戰爭,將天下變成蒙古人的牧場
    以成吉思汗家族為首的大蒙古統治集團,把掠奪財富看作最光榮的事業。成吉思汗對部下說:「男子漢最大的快樂,在於戰勝敵人,把他們消滅,奪取他們的一切。」他自信地把普天之下都看作是自己可以古有的財富,勉勵他的兒子們:「天下土地廣大,河水眾多,你們盡可以去擴大營盤,佔領國土。」這種強烈的掠奪欲望,成為成吉思汗不斷進行對外戰爭的根本原因。
  • 成吉思汗和達延汗統一蒙古,母親或妻子都曾被其他部落搶去當老婆
    此時的達延汗流落草原,由一個叫做帖木兒哈達黑的人撫養。滿都魯汗去世後,他的遺孀滿都海斯琴執掌汗廷大權,她發誓言要找到成吉思汗的血脈以圖汗廷延續。經過苦尋,滿都海斯琴終於找到了達延汗,並與當時只有七歲的達延汗成婚,並於1480年將達延汗扶上了汗位。如按輩份計算,其時33歲的滿都海斯琴應該是達延汗祖母輩的人,但這樣一樁特珠的婚姻,意義重大,為其後的蒙古中興奠定了基礎。
  • 成吉思汗與蒙古帝國,看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的殺神縱橫四方
    在簡單得如同兒戲的結拜儀式上,札木合送給帖木真的禮物是一支用小牛角尖製作的鳴鏑,帖木真送給札木合的是一支用刺柏木製作的箭。在未來,這一對好朋友將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而他們少年時代互贈的禮物,則將成為一種具有先兆意味的見證。由於蒙古草原上各個部落的名字很拗口,相似度也比較高,跟繞口令一樣,一一講述的話難免使人暈頭轉向。
  • 成吉思汗數十位皇后,幾乎都是徵戰搶來的,為何她們都很順從?
    成吉思汗這一輩子幾乎一致都在進行戰爭,打過的仗60多次,除了剛成年的時候被13個部聯合針對打壓,被迫撤退之外,無一戰敗,元朝的版圖毫無疑問是最大的。仗打得這麼厲害,崇尚實力的他們自然是有無數戰利品的,這其中,成吉思汗必會霸佔的是敵人的妻女,作為一個部落裡首領的女人,姿色自然不會差。
  • 成吉思汗戎馬一生,卻是一代「明君」
    導語:成吉思汗這位歷史上的梟雄很多人只知道他創造了元朝,帶領著部下在馬背上打下了天下,但是相比其他的朝代皇帝來說,成吉思汗受到的關注是少了一些。成吉思汗的戰鬥力和軍事能力都非常厲害,甚至在當時讓很多西亞的國家都感到心驚膽戰。不過在成吉思汗死後,如今成吉思汗墓卻很長時間都沒有消息,直到後來才終於被找到。而且裡面也沒有人們想像當中的金銀珠寶。
  • 歷史劇《成吉思汗》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聞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華民族的英雄,是公元後第二個千年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本劇全面介紹了成吉思汗的一生:十二世紀中葉,中國北方在金朝統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金朝對其實行「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蒙古部首領俺巴孩就曾被金熙宗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上。正是這種幾代冤讎導致……[全文]
  • 成吉思汗死因探秘
    然而成吉思汗一生坎坷,在孩童時,父親就被人殺死,母親和他也被人排擠,從部落首領地位轟然墜落至賤民,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生死線上掙扎。但生活教會了他要忍耐,這時復仇的種子在他內心深深埋了下來。後來,他依靠父親的結拜兄弟和自己的安答重新奪回了部落首領的地位。而後經過長年累月的部落戰爭,統一了蒙古各部,於1206年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並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