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血淚淞滬!國軍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日本海空軍?

2020-12-15 小星星談文化

1937年8月,日軍在上海淞滬會戰中使用的「全日本號」報國91型飛機。日軍參加淞滬會戰作戰飛機架約390架,其中陸航210架,海航180架。中國空軍的參戰部隊為第二至第九大隊等8個大隊和1個暫編大隊,約200架飛機。

19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上海市區進攻的日軍陸戰隊。縱觀整個淞滬會戰,中日雙方共有約8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1937年8月16日,淞滬會戰,外白渡橋上設障放哨的日軍士兵。

1937年8月18日,淞滬會戰,軍艦上遠望的日軍長谷川某艦隊司令。

1937年8月18日,淞滬會戰,黃浦江上的日軍軍艦。日本海軍部隊參戰的有第三艦隊和第四艦隊,艦艇30餘艘,其中航母4艘。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第八戰隊(鬼怒號、由良號、名取號)、第2驅逐隊、第21驅逐隊、第一水雷戰隊(川內號、第9驅逐隊)、第1警戒隊(八重山號、堅田號、保津號、二見號、 栂號)第2警戒隊(勢多號、熱海號、比良號、鳥羽號、蓮號、慄號)。中國海軍則全部戰損於江陰封鎖線。

1937年8月22日,淞滬會戰,上海鄭脫路,繳獲中國軍隊坦克後合影的日軍岡崎部隊士兵。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中殺敵4萬自損30萬,國軍的德械師,並沒有輸在指揮上
    淞滬會戰是國軍發起的,目的是防止日軍迅速打通津浦路,從而將國軍的主力包圍在東南沿海地區,實際上這是國軍的預判,日軍當時並沒有整體侵華計劃,撤守山東,日軍也並未跟進,國軍有預謀的在上海打死一個日軍守衛,日軍派代表來理論,蔣介石直接派5個軍精銳進攻日本駐地,日軍向本土求援,淞滬會戰全面爆發。
  • 國軍3個精銳師打不過3千日本兵?看看淞滬會戰到底有多難打
    早在淞滬會戰時期,國軍就表現出了頑強抵抗的戰鬥精神,那麼,在淞滬會戰時,國軍真的動用了3個精銳師都不能打敗3千日本兵嗎?看看淞滬會戰到底有多難打。淞滬會戰是抗戰日期中日雙方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不僅作戰規模大,戰況也十分激烈。在淞滬會戰之前,日本的海軍就曾率先向我國的上海發動了襲擊,遭到了國軍的強烈反擊,雙方首次交鋒。
  • 淞滬會戰之上海圍攻戰(下)
    1937年8月13日上午9時15分,原本爭取時間;避免戰事的日本海軍陸戰隊1小隊,主動由天通庵車站附近商務印書館舊址與橫浜橋之間道路,越過淞滬鐵路衝入寶山路,向駐守在西寶興路附近的上海市保安總團陣地進犯,並首先向守軍開槍。國軍奮起反擊,偉大,悲壯烈淞滬抗戰全面拉開戰幕。
  • 一寸山河一寸血——老照片裡的「八·一三」淞滬會戰
    圖說:「八百壯士」在保衛戰大象前,在倉庫周圍演習的情形。中國嘉德 供圖  【新民晚報·新民網】80年前的今天,淞滬會戰正式拉開帷幕。「八·一三」淞滬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場大戰役,打破了日軍速戰速決的妄想。
  • 淞滬會戰國軍傷亡30萬,看似輸實則贏,日軍從此陷入深淵
    盧溝橋事變只是地區性的衝突,只是一個開端,真正的全面抗戰的開始是另外一場戰爭,淞滬會戰。這場戰爭是抗日戰爭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爭,雙方的參戰兵力達到了100萬。其中國軍是80萬兵力,日軍是20萬兵力。申明一下,這個不是說100萬人同時開打,而是陸續的參戰的。   同年8月13日,全部德式裝備德式訓練的國軍最精銳部隊第87、88師率先投入戰鬥。
  • 淞滬會戰:日軍憑險據守,國軍精銳受挫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
    上海有一座年代久遠建築,它位於上海四川北路和東江灣路交叉路口,這座建築便是當年中日淞滬會戰爆發時日軍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這座褐色的堡壘式建築呈「口」字型,四周為營房和倉庫,中間是2200平米的操場,可以容納2000多人,大批裝甲車也可以開進開出。
  • 淞滬會戰之上海圍攻戰(上)
    日本強大的空軍早在1936年,蔣介石就制定淞滬會戰計劃;最後因為中日巨大的差距,而一再擱置。至1937年6月,國軍總兵力約為170萬(其中19個德械速成師,但僅中央教導總隊為標準德械速成師);重武器嚴重不足。
  • 實拍淞滬會戰:全副德式裝備的國軍進入戰場,圖五看了讓人心酸!
    實拍淞滬會戰:全副德式裝備的國軍進入戰場,圖五看了讓人心酸!淞滬會戰其實是早有預謀的一場戰爭,某些事件的發生其實不過是日軍找的藉口,他們的意圖就是想打開上海戰場,在戰鬥還未打響的時候,日軍就已經把坦克等諸多威力大的武器運往上海附件,此時可以看到日軍的坦克是一輛接著一輛,而前面還有三輪摩託開路,車上還有機關槍,看起來威力很強。
  • 國軍3個德械師,被譽為王牌精銳,卻為何沒被列入國軍5大主力軍
    說到國軍的德械師,自籌備開始至抗戰淞滬會戰,都是歷史學者熱議話題。8.13淞滬抗戰,在抗日戰爭歷史上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日軍曾幻想「三個月滅亡中國」,在歷時三個月的大戰裡,日軍投入8個師團、2個旅團及海軍陸戰隊共20萬人,死傷約6萬人;中國軍隊投入8個集團軍(轄48個師和24個旅)共60餘萬人,據統計傷亡達33萬人。
  • 淞滬會戰,80萬人血拼日軍精銳,中央軍一天損失一個師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04字,閱讀約2分鐘1937年8月13日,為趕在日軍主力抵達上海前殲滅日軍,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將軍指揮87師團,88師團等國軍部隊向駐守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發起進攻
  • 日本士兵鏡頭下的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第二次淞滬抗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抗日戰爭南天門戰役,前線國軍氣勢如虹,為何卻仍舊大敗而歸?
    然而由於國軍古北口第一任總指揮楊傑的指揮失誤,古北口之地被日軍一戰而下,楊傑也因此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由徐庭瑤負責接收古北口防務。徐庭瑤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與張治中、白崇禧、蔡廷鍇等人為同期同學,是國軍中資歷最老的宿將之一。
  • 抗戰時國軍擔任主力的22次大型會戰, 中日雙方兵力對比及結果
    淞滬會戰,國軍與日軍的第一場會戰,主要戰場在上海,日軍投入30萬兵力,國軍80萬人,戰爭歷時3個月,日軍傷亡4萬人,中國軍隊傷亡30萬,上海淪陷,這場戰役成功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南京保衛戰,上海淪陷後,日軍兵峰直指當時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為了使中國政府儘快投降,日軍集結20萬兵力開始進攻南京,當時國軍在南京的部隊是剛剛從淞滬戰場退下來的,建制普遍不是滿的,還有一些是補充的新兵,滿打滿算不過十萬人,面對日軍的進攻,在抵擋了13天之後,因寡不敵眾,蔣介石下令撤退,將國民政府首都遷往重慶,這場戰役,國軍損失5萬人,另外南京城內的軍民被日軍屠殺30餘萬,變成了一座鬼城,
  • 淞滬會戰迷惑操作,3萬國軍打3千日軍,蔣介石卻3次下令暫停進攻
    我空軍明晨能否同時行動?」 此時蔣介石卻在猶豫,仍然對和平解決上海問題抱有希望。日本方面由於國內增援未到,也在想盡一切辦法拖延時間。美英法三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出面調停,建議雙方把上海改為不設防城市。這個建議文件12日到達南京外交部。所以當晚蔣介石復電:「希等候命令並須避免小部隊之衝突為要。」要求張治中停止進攻。張治中再次致電錶示部隊已經展開,箭在弦上。
  • 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淞滬會戰」解說詞|抗日戰爭 一寸山河...
    淞滬會戰 (上)上海,這塊當年楚國春申君的封地,是長江千裡物產匯聚萬商雲集的唯一出海河港。7百年前築城設治以來,從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口處起家,逐漸發展,到了抗戰初期已經是個350萬人口的大都市了。國軍準備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其實是7月下旬決定的事。打上海除了戰略上的意向之外,也看中了上海是個國際化的都市,這裡的一舉一動比較容易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藉以昭告世人中國抗日禦侮的決心。
  •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再強大的對手也是會有弱點的;再精銳的軍隊也有遇到對手的時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抗戰早期,國民黨軍隊德械師,一個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最後卻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要知道,這個國軍的德械師,裡面所有的教官都是來自德國,而且還訓練的時候也是完完全全的按照德軍進行的,裝備也與德軍一般無二。因此,國軍德械師的戰鬥力那是相當了得,可與德軍匹敵。德械師全稱為「德械樣板師」,這個師團的組建需要從一戰說起。
  • 詳解《八佰》:國軍的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而日本陸軍一師即有超過百挺重機槍與各式重型火炮,又有龐大的海空軍提供後援,因此雙方火力相差極大,訓練素質與戰術運用也如雲泥之別。最重要的是,抗戰初期投入淞滬戰場的國軍並非僅有德械師,地方軍閥亦在蔣介石的號召下紛紛派遣大軍參戰,他們的血性絕不亞於中央軍,都是打破日軍「三月亡華」迷夢的功臣。
  • 從四行倉庫保衛戰,盤點國軍四大德械師
    前幾天《八佰》上映,電影聚焦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抗多,堅守四天四夜的故事,其部隊原型正是鼎鼎大名的德械第88師。四行倉庫遺留下來的滿目瘡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軍戰鬥力最強的莫過於4大德械師: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和第36師。
  • 二戰國軍精銳之師:德械師!
    這張照片是在淞滬會戰前期拍的第一個握手的好像是英國人萬人,全部清一色的德國裝備,這些德械師最先投入作戰的主戰場就是淞滬戰役,日軍飛機由於當時的日軍有著非常大的優勢,空軍與海軍跟我們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國軍方面:飛機180架,艦艇:驅逐艦8艘,坦克25輛,陸軍60萬。沒有制空權與制海權的中國軍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對抗日軍兇猛的火力!
  • 抗日戰爭蘊藻濱之戰,國軍稅警總團被寄予厚望,為何卻一敗塗地?
    1937年10月5日,淞滬大會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上海日軍陸軍兵力激增到五個師團,而南京政府也下令發動各地雜牌軍赴滬參戰。此時淞滬戰場之上日軍指揮官已經由老將松井石根接任,而原國軍前線總指揮張治中也已經辭職,國軍指揮官由有著「小委員長」之稱的陳誠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