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行倉庫保衛戰,盤點國軍四大德械師

2020-12-23 西門吹灰2020

前幾天《八佰》上映,電影聚焦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抗多,堅守四天四夜的故事,其部隊原型正是鼎鼎大名的德械第88師。

四行倉庫遺留下來的滿目瘡痍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軍戰鬥力最強的莫過於4大德械師: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和第36師。

德械師是以德國軍隊為模板組建和裝備的國民黨軍隊,一般德械師下轄3個步兵旅6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騎兵團,1個工兵團和1個輜重團。

1942年雜誌封面上的德械師

教導總隊是國民黨德械師樣板,組建於1931年1月,剛組建時編制只有一個團,1933年升為師級編制。總隊長是桂永清,參謀長是邱清泉。

教導總隊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在接到撤退命令後,後有追兵,前有軍艦封鎖,由於唐生智的指揮失誤,導致這支世所公認的國軍中最精銳部隊在長江邊幾乎全軍覆沒。南京失守後,教導總隊整編為27軍,桂永清繼任軍長。

除了教導總隊,其餘三個德械師先後都劃歸到了國軍第71軍。第71軍由第87師擴編而來,首任軍長是王敬久。一年後王敬久因與祝紹周發生衝突被免職,宋希濂接任。隨著71軍擴編,陸續將36師、88師納入麾下。

操作德制戰防炮的德械師官兵-淞滬會戰

第87師和第88師,於1931年由原國民黨警衛第1師和第2師改編而成,編制相同,分別下轄2個步兵旅和4個步兵團,第87師師長由王敬久兼任。第88師師長是孫元良。抗戰時期,第87師和88師都參加了淞滬會戰,損失減員很嚴重。電影《八佰》中的這支國軍部隊正是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及其率領的第1營約450位戰士。解放戰爭中,這兩支部隊先後在四平被全殲。

第36師成立於1933年,由第87師和第88師補充旅合編組成,師長是宋希濂,第36師下轄2個步兵旅4個步兵團。淞滬會戰期間,該師擴編為第78軍,負責扼守蘇州河南岸;南京保衛戰中,擔負紅山、幕府山等一線防禦任務,南京外圍失守,在掩護主座公署及直屬部隊撤退時遭重創。解放戰爭中,第71軍在遼西會戰中被全殲。

德械師頭盔

配置上,這四支德械師以教導總隊最強,由於技術和財力限制,其餘三支德械師沒有騎兵團,步兵也是2旅4團的編制,炮兵、工兵僅1個營。

相關焦點

  • 淞滬戰役國軍慘敗,退守四行倉庫有何意義,謝晉元的死值得嗎?
    前段時間上映八佰可謂是極大地激發了影迷們的愛國熱情,講的是國軍愛國將領在淞滬抗戰期間,被敵包圍決不投降與敵英勇搏鬥的故事,通過描寫每個壯士的戰鬥細節和勇氣,將那段歷史呈現在了我們面前,那麼歷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真的如此慘烈嗎?首先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在淞滬戰役期間,所以我們必須了解一下淞滬戰役的背景。
  • 二戰時,國軍中最精銳的德械師,為什麼最終全軍覆滅了呢?
    在抗日戰爭早期的時候,國軍中有著這樣一支精銳力量,軍隊裡面的所有教官都是來自於德國的,不僅在裝備和訓練上完全參照當時的德軍,甚至戰鬥力和當時的德軍旗鼓相當。但是,這支軍隊和日軍交戰中,卻全軍覆沒了,沒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支軍隊就是:德械師。
  • 駐守四行倉庫的八佰勇士為何會撤退?
    四行八百勇士(實際411人)的事跡,這幾天由於電影《八佰》的上映而被更多人所關注並熟知,我也是今天早上才認真看了一下相關的歷史資料,其實總體來說,當時的四行保衛戰,雖然打得很激烈,甚至在當時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上海當地媒體和日本媒體也幾乎採取了「直播」的方式進行戰況的輪番播報,尤其是當時已經進入租借的當地百姓以及租借的外國人隔著蘇州河幾乎目睹了整個保衛戰的全過程
  • 四行倉庫保衛戰:一場震驚全世界的戰爭直播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ws)記者走進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走近這場曾向全世界直播的保衛戰。▲9月3日,上海,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內展出的海嵐裡昂拍攝的戰火中的四行倉庫。
  • 揚名於抗日戰場的國軍德械師 能和德軍相比嗎 看雙方裝備就明白了
    國軍德械師、蘇械師的存在,其實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尤其是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那些名義上擁有著德式裝備和德式軍事訓練的部隊,諸如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或或者是36師、87師和8師8三個步兵師
  • 83年前的今天,影片《八佰》所反應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
    歷史上的今天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
  • 二戰國軍精銳之師:德械師!
    這張照片是在淞滬會戰前期拍的第一個握手的好像是英國人所謂的德械師正在作戰的德械師士兵!國軍方面:飛機180架,艦艇:驅逐艦8艘,坦克25輛,陸軍60萬。沒有制空權與制海權的中國軍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對抗日軍兇猛的火力!
  • 雜牌軍VS王牌軍,國民黨的德械師是抗戰的主力嗎?
    《八佰》有這樣一個劇情,朱勝忠痛斥「逃兵」們:「就是因為你們這幾十萬雜牌軍,國軍才讓日本人打成這樣」;還有謝晉元在撤往上海英租界前夕向守衛四行倉庫的孤軍勉勵稱:「八十八師的弟兄們,你們都是受過教育的德械軍團,每一個人都是國家最需要的戰士,也是這個國家一味最好的良藥」。
  •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再強大的對手也是會有弱點的;再精銳的軍隊也有遇到對手的時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抗戰早期,國民黨軍隊德械師,一個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最後卻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要知道,這個國軍的德械師,裡面所有的教官都是來自德國,而且還訓練的時候也是完完全全的按照德軍進行的,裝備也與德軍一般無二。因此,國軍德械師的戰鬥力那是相當了得,可與德軍匹敵。德械師全稱為「德械樣板師」,這個師團的組建需要從一戰說起。
  • 家住四行倉庫附近,我帶你去看真實的現場和大量...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 凌維誠:電影《八佰》四行保衛戰背後的上海女人,從女文青到農婦
    電影《八佰》劇照01、英雄謝晉元壯懷激烈近日,電影《八佰》火遍大江南北,全團八佰(實際414)名戰士在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下,堅守四行倉庫國軍裝備落後,但在愛國精神的感召下,廣大將士頑強反抗,粉碎了日軍企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到了10月20日,由於日軍不斷增兵,對國軍展開戰略包圍,國軍被迫撤退。為掩護國軍大部隊撤離,10月26日,謝晉元奉命率524團一營駐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
  • 國軍3個德械師被人譽為王牌精銳,為何沒有被列入國軍5大主力軍?
    國軍3個德械師被人譽為王牌精銳,為何沒有被列入國軍5大主力軍?很多人都聽說過「德械師」,但估計沒多少人聽說過「德械軍」,後者是什麼鬼?抗戰前夕,中國與德國展開過軍事領域的合作,以中國的自然資源換取德國的軍工生產設備和武器彈藥。
  • 詳解《八佰》:國軍的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國軍德械師,是接受了德式(仿製德式)裝備、按德國顧問建議編組、接受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譬如魏晨飾演的朱勝忠痛斥「逃兵」們道「就是因為你們這幾十萬雜牌軍,國軍才讓日本人打成這樣」。還有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在撤往上海英租界前夕向守衛四行倉庫的孤軍勉勵稱「八十八師的弟兄們,你們都是受過教育的德械軍團,每一個人都是國家最需要的戰士,也是這個國家一味最好的良藥」。
  • 二戰時期抗戰中的「德械師」
    德械師,民國時期是接受了德式(仿製德式)裝備、按德國顧問建議編組、接受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中國軍隊。截至抗戰全面爆發前,國民政府僅調整了30個步兵師。這30個步兵師因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官兵頭戴德國M35鋼盔並裝備及少量的德式武器,因此日後被稱為「德械師」。
  • 電影《八佰》熱映 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延長開放時間
    新京報快訊 據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微信公眾號消息,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為滿足近期觀眾不斷增長的參觀需求,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9月3日至10月18日期間,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將適當延長每天的開放時間,閉館時間從目前的16:30延長至18:00。
  • 「四行倉庫下方沒有河流,八百壯士沒有一個逃兵」——電影背後你不...
    多功能的四行倉庫如果說四行倉庫僅僅是倉庫,或許低估了上海近代以來的經濟發展水平。其實,除了儲物功能,四行倉庫還做租賃和抵押之用。這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倉庫在當時主要有三大功能:那時的銀行除了做金融業務,還參與商業活動,這就需要買賣商品,如大米、黃豆、麵粉、小麥、棉花等,就是現在所說的「大宗商品」,四行倉庫的第一大功能便是給四大銀行囤積大宗商品用。
  • 抗戰時國軍的德械師和真正的德軍,到底有何差別?專家:沒法比
    抗戰時國軍的德械師和真正的德軍,到底有何差別?專家:沒法比大家都都知道,在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花費大量的金錢精力打造德械師,除了當時國民政府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之外,國軍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組建了36、87、88三個步兵德械師,這三個師可以說是當時全國裝備最為精銳的部隊,是屬於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嚴格來說這三個德械師在抗日戰場上面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的。
  • 蔣氏4個德國顧問,一個逼紅軍長徵,另一個組建德械師
    他們是來自國軍87師和88師的官兵,在淞滬會戰即將打響的前夜,他們作為中國最為精銳的「德械師」被派到了第一線。自1932年「1.28」淞滬抗戰之後,上海市民已經5年多沒有在市內見到國軍正規軍了,這兩支勁旅到來後,全上海沸騰了。
  • 四行倉庫送旗少女,命運坎坷:坐牢後遇車禍,最後成植物人!
    電影《八佰》裡面有一個非常感人的畫面,就是女童軍楊惠敏冒險給四行倉庫勇士送國旗,最終鋪墊出四行倉庫樓頂升國旗的感人故事。其實筆者很早就注意到,曾有某位著名學者對楊惠敏送國旗的橋段進行過非常詳細的考證,認為她不是泅水渡河的,送的國旗不是掛到四行倉庫樓頂的那一面。
  • 國軍3個德械師,被譽為王牌精銳,卻為何沒被列入國軍5大主力軍
    在淞滬會戰開始前,國軍德械師一直被外界譽為王牌精銳,在淞滬會戰中,也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結果來看,卻遠低出了戰前人們預期。開戰後,三個新銳德械師(87師、88師為主攻,36師為預備隊)全力圍攻陸戰隊的上海日軍。一天後第87師、88師就在巷戰中遭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