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 什麼工藝可以不除硬?

2020-12-19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燃煤發電脫硫廢水處理現狀

1、燃煤發電脫硫廢水處置及要求:國家對已建和新建的燃煤發電站要求廢水實行「零排放」。

2、對於硬度高的問題,採用震動膜的寬進液通道和膜面大剪切力,可防止表面結晶,節省了投加藥劑去除硬度的單元,大幅減少蒸發廢水量,降低蒸發器的投資成本,提高了脫硫廢水「零排放」的經濟可行性。

脫硫廢水處理流程

脫硫廢水是燃煤發電站最惡劣的廢水。該廢水從處理到循環回用,通常分為三段:

第一段絮凝沉澱、加藥除硬

第二段過濾分離懸浮物

第三段是蒸發固化,通常採用多效蒸發或MVR加結晶器

圖1為脫硫廢水「零排放」主要工段示意。

蒸發固化階段

1、蒸髮結晶對於硬度的要求

由於脫硫廢水pH一般為微酸性、懸浮物約30000mg/L、含微量重金屬、固含量約30000~40000mg/L。但是蒸髮結晶對進水硬度有嚴格要求,為保結晶順利,硬度越低越好,通常要求低於200mg/L。因此,會加入碳酸鈉把硬度沉澱,以溶解度高的Na+離子交換溶解度低的Ca2+離子,防止蒸發器結垢。

蒸發技術一般採用多效蒸發或機械式蒸汽再壓縮技術(MVR),對硬度指標要求同樣高。

MVR是現時效率最高的蒸發技術,但投資和營運的費用仍然較高。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在第三階段提高濃縮比,減少蒸發量。先來看下成本。

2、蒸發工段的投資和運行成本

蒸發回收是整個零排放工藝要求的最終環節。為了節省成本業界一般採用MVR。具規模的MVR建造成本在60~70萬元/(h˙t)-1。除此之外,運行費用也需要考慮。MVR使用蒸汽再壓縮技術,提高蒸汽使用率,極具效益的MVR進液蒸發成本約60~80元/t。

3、目前膜濃縮存在的問題

為降低蒸發量,有些廠家採用RO膜技術進行濃縮。脫硫廢水硬度達到30000mg/L,會對膜進口和膜表面產生嚴重堵塞。因此必需投加藥劑來除去硬度。去除脫硫廢水的硬度,藥劑費用高達20~30元/t,還會產生大量的含重金屬汙泥,增加處置費用。

卷式RO膜不能再提高濃縮比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卷式RO膜的進入通道窄;第二是其膜面剪切力不足,而不是高滲透壓。膜進口結垢堵塞狀況照片見圖2。

3.1通道結構

卷式RO膜組的進口空隙僅約0.5mm。當鈣、鎂鹽進入RO膜,加上膠狀COD,很容易累積在進口,產生堵塞。解決方法較簡單——把膜與膜之間的空隙擴大。市面上採用平板膜設計的一般都可解決通道結構問題。

3.2膜面結晶

膜面結晶是RO膜應用的重要議題。結晶理論通常把結晶狀態分為粒狀結晶和膜面結晶。晶體是不溶解的粒狀固體。晶體隨水流方向壓到膜面上。粒狀晶體堆在膜面比較鬆散,或隨著水流衝到濃液出口,因此粒狀結晶不會對膜通量帶來太大影響。

圖3為粒狀結晶。

膜面結晶是鹽水在通過膜面時進行脫鹽。水被壓過膜產生清液,膜面瞬時在高鹽濃度下結晶(見圖4)。

因高鹽分平均分布在膜面,晶體從膜面向外生長,成為一層很堅固的晶體,覆蓋在膜面,而且與膜面相結合。雖然含量相對較低,但幾乎無法在不破壞膜的前提下能清洗掉恢復通量。

震動膜工作原理及特點

震動膜有兩個主要部分,膜組和使膜組產生往復運動的振動機械。膜組裡是圓形的平板膜,膜片可按需求選用不同精度的膜材。膜片與膜片間隙比較大,有3mm,進口通道比較寬,不容易在進口位置產生結垢。進液受到壓力從進口流到濃液口。在進料泵壓力下,清液通過膜片,鹽分被截留。膜組剖面示意見圖5。

整個膜組坐在一組振動機械上。膜面往復振動,在膜面產生強大剪切力,鹽分難以停留在膜面,防止膜面產生表面結晶。在高鹽濃度下,結晶和未結晶的鹽分被推到濃液口外排。

這兩項設計使脫硫廢水可以在不除硬的前提下進行濃縮。按現時的經驗,震動膜濃液TDS可達90000μg/g,甚至出現物理性結晶。濃縮比可以達到60%~65%,即可減少蒸發量達60%~65%。產水氯離子量為1500~3000mg/L。

1、產水效果與濃縮比

產水效果與選膜有關。選NF膜可把90%雙價鹽去除,單價鹽去除率較低,只有10%。選RO膜可把99%雙價鹽去除,95%單價鹽去除。在脫鹽率上,震動膜與一般的卷式膜無太大區別,只是在高通量、高濃縮比和防結垢及汙堵上,震動膜比較有優勢。

2、固廢量

汙水處理混凝沉澱工藝需要大量採用化學品作為前處理除硬,一定要考慮固廢棄置成本。震動膜採用高頻振動提高膜面剪切力,對硬度沒有要求,不外加藥劑,減少固廢量。

3、能耗

能耗是整個提濃工序最關鍵的經濟指標。膜的濃縮成本比蒸發成本經濟效益顯著,震動膜是膜分離技術,不產生相變,進水平均能耗約為4kW˙h/m3。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火力發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及案例對比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由於火電廠脫硫廢水水質複雜、波動較大,對其他設備產生嚴重的腐蝕,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綜述了脫硫廢水零排放 處理工藝,結合我國火電廠成功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案例,全面分析並對比了其處理效果、經濟效益和優缺點等,對火電廠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預處理工藝選擇與實踐!
    根據西寧火電廠末端脫硫廢水水質特點以及後續濃縮減量工藝對進水水質的要求,提出三級軟化加藥及沉澱池+管式膜兩級分離的預處理工藝路線。結果表明:相比較傳統的兩級軟化一級分離工藝,所提方法將加藥成本由41元/t降低至17元/t,實現了汙泥的綜合利用,提高了系統的抗衝擊能力,為後續的濃縮減量和固化模塊提供了優質的進水水質保證。
  • 1吉焦餘熱處理1噸脫硫廢水:一種運行穩定、成本低廉的零排放工藝
    山西普麗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為山西瑞光熱電2×300MW機組建設的脫硫廢水深度治理項目於2019年6月投運,該項目採用的自主研發的低溫餘熱催化閃蒸+固液分離工藝以其良好的適用性和淨化處理的高效性得到各方的高度評價,突破性解決了脫硫廢水零排放經濟性差、穩定性差等問題,為火電行業脫硫廢水零排放探索了一條投資成本低、運行成本低、系統運行穩定的新路。
  • 廢水蒸發濃縮工藝在脫硫廢水處理中的運用初探
    關鍵詞:蒸發濃縮;脫硫廢水;廢水處理;工藝應用 引言脫硫廢水中含有如COD、SS、氟化物等多種汙染物質,採用有效的工藝處理脫硫廢水對於環境保護、改良水質來講十分重要。為了提高脫硫廢水處理效率,爭取實現廢水零排放,有必要通過分析目前廣泛應用的廢水蒸發濃縮工藝的應用方法與應用實踐,研發新型廢水處理技術,改良與優化現有技術。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由圖 1 可以看到,燃煤電廠工業用水系統包括化學水處理系統、循環水系統、除灰渣系統、輸煤系統、輸油系統、脫硫系統等,產生的廢水包括循環水排汙水、灰渣廢水、含煤廢水、含油廢水、脫硫廢水等。針對每種廢水的特點開發特有的廢水處理工藝,並實現廢水的梯級利用,可以達到電廠節水的目標。
  • 技術|膜蒸餾在火電廠脫硫廢水零排工藝中的技術經濟分析
    通過對膜蒸餾工藝的介紹分析,提出 3 類膜蒸餾在脫硫廢水零排方案中合理化應用的工藝路線。以 8 t/h 某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為例,對7種脫硫廢水零排工藝組合進行了技術經濟分析,結果表明膜蒸餾工藝完全可適用於燃煤電廠脫硫廢水的零排工藝路線,膜蒸餾參與的零排工藝可以在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上為電廠節省可觀的資金。
  • 實現資源回收和廢水零排放 工業高鹽廢水處理技術解析!
    碟管式反滲透(DTR0)-蒸髮結晶技術可實現廢水零排放碟管式反滲透(DTRO)技術在國內外高鹽廢水處理上應用較多,該項技術的應用始於德國,並且當前在我國垃圾滲透液處理方面應用較多。高鹽廢水採用碟管式反滲透處理後,再進行蒸髮結晶,實現資源回收及廢水零排放,這種方法稱為DTR0-蒸髮結晶技術。
  • 包頭希鋁實現濃鹽水「零排放」目標
    為進一步減少生產廢水外排量,包頭希鋁在減量基礎上積極推進「濃鹽廢水梯級使用+多效蒸發工藝」治理方式,全力推進企業廢水「零排放」。包頭希鋁外排濃鹽水受氣溫影響,每個季節產生量均有所不同,最高時間段為夏季200t/h,最低時間段為冬季123t/h,目前採用梯級利用的方式進行循環利用,最大每小時可消耗濃鹽水170噸。
  • 煤制烯烴含鹽廢水近零排放技術的應用
    常規處理工藝難以實現廢水達標排放和資源回用目標,需通過特定的近零排放技術工藝,將濃鹽水進一步濃縮至鹽結晶,產水全部回用,結晶鹽外排作為固廢處置。本文結合工程實例,介紹了某煤化工項目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鹽廢水所採取的近零排放處理工藝技術路線,其主要由含鹽廢水膜處理單元和濃鹽水蒸髮結晶單元組成。採用機械蒸汽壓縮循環、強制循環降膜蒸發、高效傳熱和鹽種等技術,同時對蒸髮結晶近零排放系統進行改進和優化。
  • 煤化工高含鹽廢水零排放處理工程實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煤集團內蒙古蒙大新能源化工基地年產50萬t工程塑料項目,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達標廢水、循環排汙水和脫鹽水排水進行處理回用。根據此含鹽廢水特徵,經過石灰軟化預處理後,進入高濃鹽水處理工藝(SCRM膜法、蒸發),處理後產水達到該廠回用要求,濃水排放至蒸發塘曬乾,最終實現廢水「零排放」。
  • 膜濃縮技術在高鹽廢水零排放處理中的應用
    然而,對於零排放處理,特別是針對水量較大的廢水,經傳統海水淡化反滲透膜濃縮後,濃水鹽度較低,廢水水量依然很大。因此,還需進行二次濃縮以降低後續蒸髮結晶單元處理負荷,控制整體工藝的投資和運行成本。陰離子交換膜和陽離子交換膜交替布置在陰陽兩級之間,與特製的隔板使電滲析器中形成了連續排列的濃室和淡室,其中淡室中的離子不斷遷移到濃室中而使含鹽水實現濃縮。電滲析與反滲透相比,脫鹽率較低。電滲析過程中所能除去的僅是水中的電解質離子,而對於不帶荷電的粒子如水中的矽、硼以及有機物粒子則不能去除。
  • 減少脫硫廢水處理系統壓濾機缺陷的研究
    工藝採用化學沉澱法。該廢水處理系統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石灰、混凝劑、有機硫,在一定的pH範圍內,對水中的過飽和鹽類和重金屬離子進行處理,產生泥餅外運處理。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簡圖如圖1所示。該套脫硫廢水裝置自投產以來,脫硫廢水運行一直不穩定,尤其系統中板寬式壓濾機的缺陷數量一直居高不下,無法保證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甚至影響整個脫硫系統的安全運行。
  • 洗車廢水如何實現零排放——聚焦"城市雨汙分流工程"
    洗車水、飯店洗地水、理髮店洗頭水……沿街商戶廢水排入雨水井,看起來不起眼,給城市帶來的卻是大問題。洗滌廢水長期進入雨水管網,不僅會造成雨汙混流,汙染河道,還會堵塞淤積城市排水系統,引發內澇。  問題如何解決?從各地的經驗來看,一般只要有汙水管網布點,解決沿街商戶廢水納管問題,在技術上並不難實現。
  • 納濾膜在高鹽廢水零排放領域的分鹽性能研究
    時,納濾產水[Cl-]/[SO42-]=45.8>>4.1,納濾濃水[Cl-]/[SO42-]=0.8<<5.2,SO42-截留率為92.2%,Cl-截留率為-4.5%。由此可見,採用納濾膜進行初步分鹽可以大大提升蒸髮結晶的分鹽效率。[關鍵詞] 高鹽廢水;零排放;納濾膜;蒸髮結晶;分鹽隨著國家對煤炭資源利用的轉型升級,近幾年來,煤化工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 上海泓濟環保籤下神東電力電廠廢水處理零排放
    神華神東電力有限公司與上海泓濟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泓濟環保)正式籤約郭家灣電廠廢水處理系統改造零排放EPC項目。
  • 中安聯合高鹽廢水零排放技術通過鑑定
    日前,經過兩天的技術審定,「中安聯合煤化高鹽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研究」項目通過專家組技術鑑定。專家組認為,中安聯合煤化工高鹽廢水零排放成套技術具有回收率高、能耗低、集成化、模塊化的技術特徵,為煤化工行業高鹽廢水零排放提供了解決方案,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泓濟環保承建的延長石油工業廢水零排放項目快速推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20年5月18日,以隔離牆完工並通過驗收為標誌,由上海泓濟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延長石油煉化公司輕烴綜合利用工業廢水零排放項目,施工工作正式拉開序幕。特有工藝 保證零排該零排放裝置是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的配套處理工程,由上海泓濟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PC總承包,設計處理能力50m³/h,採用預處理+膜濃縮+分鹽結晶的工藝,使用國內外先進工藝專利技術
  • 高鹽廢水資源化與近零排放關鍵技術獲突破——「焦化尾水資源化回...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鞍鋼化學科技、鞍鋼股份、邯鋼公司和北京賽科康侖等多家企業合作,研發了焦化尾水資源化回用與近零排放的成套技術與組合工藝,並完成了技術示範,於10月20日通過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在北京組織的成果鑑定。由吳豐昌院士主持的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強推廣應用。
  • 鎂法脫硫及脫硫產物的利用研究現狀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鎂法脫硫技術是以活性氧化鎂為基礎原料的溼法脫硫工藝,具有環境友好、節約資源、資源利用率高等優點。中國鎂法脫硫技術成熟,資源優勢顯著,副產物可實現多元化利用。利用副產物製備的硫酸鎂、氧化鎂產品在各個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在建築業、農業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戰略優勢。
  • 關於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內部板結的分析及...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頻繁板結,是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中的常見問題。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板結、停運,嚴重製約脫硫廢水處理量,影響脫硫石膏漿液氯離子指標控制。本文以廢水零排放系統乾燥床運行經驗為基礎,從乾燥床設備、廢水品質、運行參數方面,分析了乾燥床板結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