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趕海」在廈門民宿圈子裡很受歡迎
每當臨近退潮時
不少遊客穿著膠鞋、提著水桶
在民宿老闆的帶領下趕海~
「趕海」究竟有何魅力?
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探尋吧!
農曆六月初一,廈門島海域大退潮,當天下午6點左右,太陽落下餘暉,沙灘上滿是貓著腰、提著水桶的人,他們在灘涂上邊找邊挖,抓螃蟹和小魚,撿漂亮的貝殼。
經營民宿的蘇小姐帶領遊客趕海,已有近兩個月了。帶遊客趕海前,蘇小姐會提前告訴遊客一些技巧,例如不同的海洋生物出現在哪些區域,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活動習性,該如何抓捕等。
記者看到,不少遊客在蘇小姐的指導下抓到螃蟹,挖到海蠣,興高採烈地拍照留念,並「曬」在網絡社交平臺上。
「我是第一次趕海,原來在廈門的海邊還可以這樣玩。自己動手抓海鮮,最重要的是抓到的還能煮了吃,體驗非常好。」一位從成都來的女士興高採烈地說,還向記者展示她的「戰利品」。
記者了解到,廈門不少民宿都免費提供趕海體驗項目,以此吸引遊客入住。此外,在網上還有一些付費預約的項目,但活動地點大多在島外。
Q
A
&
趕海是否會影響海洋環境?趕海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環保人士提醒說,在趕海時,應注意不留下垃圾,不捕捉保護動物等。
同時要注意安全,海邊有不少礁石布滿鋒利的海蠣殼,人容易滑倒,也極易劃傷裸露的皮膚。因此,趕海必須穿上膠鞋。在採集和抓捕不同的海洋生物時,適當使用工具,以免受傷,例如抓螃蟹要用夾子、挖蛤蜊要套好手套等。
此外,趕海時要特別注意潮汐時間,沒有熟悉潮汐的人帶隊,最好不要去趕海。
來源:廈門網
編輯:陳融怡(實習)、賴旭華
微信合作聯繫:0592-55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