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問答平臺上一個平淡無奇的提問引發了碗哥的思考。
問題是這樣的:周星馳電影中有哪些大陸人不易看懂的梗?
看上去蠻有意思,其實描述上有很大漏洞。
首先,港臺觀眾在院線上,看得是原汁原味的粵語配音版本,而大陸觀眾認識周星馳,大都是從地方衛視上,這些影片大都是經石斑魚配音後的國語版。
如果較真兒起來,兩地觀眾所看並非同一部影片。
其次,如果題主的指向是「因語言差異,講國語的我們錯過了哪些粵語梗」,那又犯了比較嚴重的認知錯誤,畢竟廣東人也講粵語,而從地域上來說,廣東是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況且港澳回歸這麼多年......
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石斑魚俏皮有趣的配音,周星馳遠到不了星爺的地位。
所以,嚴肅的提問應該是這樣的:相比於石斑魚的非粵語配音版,周星馳電影的粵語版有哪些梗,講國語的觀眾不易get到?
還是很有意思的哈~
於是今天盤點整理了這個主題,希望給大家帶來更多歡樂。
《唐伯虎點秋香》:9527
唐伯虎潛入華府後,代號9527。
其實不只是《唐伯虎點秋香》,幾乎星爺影片中,大部分有數字出現的地方,9527都會莫名出現,比如《逃學威龍》裡,星爺飾演的交通警編號就是9527。
還有,《功夫》裡火雲邪神大戰神鵰俠侶那場戲,飛上天的撲克也是9527的組合。
電影裡最早出現9527是在1987年的《監獄風雲》,周潤髮飾演的阿正編號就是9527,如今已傳到海外,《王牌特工》主人公林澤國安局特工,特工編號九五二七......
如今,9527已經成了無釐頭的代表元素。
這組數字讀起來朗朗上口,給我們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追溯到根兒上,其實就是粵語的一個粗口。
在粵語裡面念「9527」的話,是念成「9唔易7」 (請用粵語發音) ,9是男性生殖器,唔等同於不,其實就是「沒種」的意思。
跟星爺有長期合作的導演李力持也親口證實:9527其實是粗口。
《唐伯虎點秋香》:小李老母飛刀
兵器排行榜第一位是小李飛刀的媽媽,唐伯虎說:「原來系小李老母飛刀",國語配音配的是「小李他媽飛刀」。
其實「小李老母」粵語諧音也是一句問候對方母親的粗口,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同樣的伎倆用在了唐伯虎之父與奪命書生的密林大戰中。
唐伯虎母親在這場戰鬥中各種幫倒忙,被炸彈炸掉之後,唐父說「小喇叭,朱茜你系唔系同我玩嘢啊?」
第一,小喇叭並不是對老婆的愛稱,而是問候對方母親的意思;
第二,朱茜這個名字,講粵語的人絕不會給孩子起這個名,原因大家自行百度即可。
《唐伯虎點秋香》:對對聯
唐伯虎潛入華府後,與對穿腸對對聯。
對穿腸:「我堂堂參謀將軍會輸給你個書僮? 你家墳頭來種樹。」
唐伯虎: 「汝家澡盆雜配魚。」
對穿腸: 「魚肥果熟入我肚。」
唐伯虎:「你老娘來親下廚!」
對穿腸瞬間倒地,吐血不止。當時很莫名其妙,字面沒這麼尖酸刻薄,沒必要反應這麼激烈啊,直到有大神出來解釋——
「冚家鏟」,意為全家死光光;「多鮫魚」,諧音多鳩餘,鳩是男性生殖器官的意思;第三句「嫲捻飯」是諧音「麻撚(生殖器官)煩」;第四句是「你老母」。
通通都是罵人的髒話。
《逃學威龍2》黃小貴:姐姐,你有沒有空啊?
黃一山問李麗蕊:「姐姐,你有冇空啊?
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對於熟悉粵語的觀眾而言,也埋著一個笑料。
粵語「空」音同「胸」,作為張耀揚前女友的演員李麗蕊,也是貴圈兒出了名的飛機場。
《逃學威龍2》:HI-FI音響
《逃學威龍2》裡,星星賣掉了HI-FI音響湊錢去當臥底,張敏回來問他怎麼不見了那套音響?
星星的回覆就很黃很粗暴了——
有你FIHI邊仲使HiFi架?
翻譯成普通話甚至有些不堪入目,大意是對女性的侮辱,類似站街女、紅燈區一類意思,諷刺她們賺快錢。
而國語版就和諧很多了。
張敏剛要翻臉,星星就補刀一句「你唱歌好聽過HI-FI啊」。
不懂粵語的根本不會往那邊想。
《大話西遊》狀元:辛苦娘子磨豆腐,辛苦娘子磨豆腐哇~
《大聖娶親》片尾處,豬八戒幻想自己登上了人生巔峰:不僅考上了狀元,家中還有兩位嬌妻日夜期盼。
這句臺詞說完,兩位娘子也感慨萬千,一起相擁垂淚。
這話一語雙關。
一方面是感謝娘子們的辛苦,磨豆腐一個人顯然是做不好的,需要兩個人的合作無間,一個推磨,一個倒豆子;另一方面,往葷段子上想,「豆腐」是什麼不用多說,而磨豆腐,自然就是兩位嬌妻為了排遣寂寞,在家中搞百合咯~
一個新疑問接踵而來,如果某位妻子是雙性戀,那很明顯三人就是標準的三角戀關係,不會失衡嗎?
這裡就需要提到那句臺詞了——「他好像條狗誒」
《大話西遊》結尾處的豬八戒與孫悟空,其實都在暗示男性的成長,二者是平行關係。
為什麼豬八戒不專一隻要十三娘,卻幻想出兩個老婆?
這潛藏的是男性缺陷的一面,在內心裡渴望一個充當相夫教子既擔任母親又擔任妻子的女人,同時還需要一個受自己呵護又擔任情人的女人。男性戀母之餘又渴望滿足保護欲,這樣的性質很難在同一個女人身上得到。
《大話西遊》:沙僧原名「盲炳」
配角中的配角,梗卻一點不含糊。
粵語版的沙僧,原名「盲炳」,在廣東話裡有「不打不成器」的意思。
回想他從斧頭幫的娘娘腔混混,升級成捲簾大將,其中挨了多少打,大家也是能看到的。
而國語版的「瞎子」,則少了一種宿命感。
《大話西遊》:雙胞胎笑話
大家都知道,紫霞仙子原本是佛祖蠟燭上的燈芯,另一條與她纏繞在一起的,就是青霞。
於是,電影中朱茵飾演了一個精神分裂症,白天溫柔,晚上暴躁。
紫霞和至尊寶對話,說自己叫青霞,至尊寶則說自己也是雙胞胎,叫秦漢和秦祥林。
初看是個諧音梗,其實映射了一段公案:林青霞當年出道時,秦漢秦祥林都是小生,都萬分仰慕這位女神。然而,秦祥林已經結婚了,娶的正是當年的超級明星蕭芳芳;後來秦漢為了林青霞還離婚了,整件事情搞得很狗血,林青霞一代女神也「被小三」了一把。
《大話西遊》:妖是妖他媽生的
唐僧的經典臺詞,聽著無釐頭,然而聽聽也就過去了。
如果你看過粵語版,那味道就濃很多了。
粵語「妖他媽」是「妖佢老母」,大概就是國罵的意思,用意和上面提到的小喇叭一個意思。
試想,被綁在十字架上瑟瑟發抖又絮絮叨叨的唐僧,對旁邊一個無辜的小妖來這麼一句,笑果是不是更大?
《破壞之王》:我愛黎明
這個梗來自四大天王時代,某年最佳歌手的評選。
當年呼聲最高的黎明,紅得一塌糊塗;而坊間卻傳出內定劉德華的消息。
這哪兒行?粉絲火速集結對噴,兩位天王搞得很尷尬。
還是金庸老爺子出面頒獎才平息了騷亂,得主是:張學友。
而張學友在《破壞之王》中客串,也是為了回應這個梗。
所以你看,如果熟悉粵語,熟悉香港,理解周星馳電影中無釐頭的元素則有天然的優勢。
而細心的讀者能看出來,碗哥羅列的這些梗大多是葷段子,露骨的叫罵很容易挫傷港片原有的逼格,影片雖然更好笑了,但難免變得粗鄙。其實這是香港碼頭文化造成的,這與他們顛沛無根的生活狀態密不可分。
當然,也並不是說粵語原版就一定比國語更好。
周總理說過:我們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而不是禁止和消除方言。
周星馳電影中同樣有相反的例子。
一個稱呼,在原版中平淡無奇,在國語版本中卻收穫意想不到的笑果。
比如《國產凌凌漆》。
羅家英飾演的角色,原本叫Da Vinci,翻譯過來叫達文西,比如《達文西密碼》的港譯片名就是《達文西密碼》。
而放到國語版中,翻譯如獲神來之筆,將這個嚴肅的人名翻譯成了「達文西」。
達文西,正派之中自帶喜感,原生態的無釐頭。
這才有了阿漆與文西見面時那段佳話——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阿漆。」
「文西。」
「請叫我的全名達文西」
「好的,文西。」
「謝謝」
「不客氣,文西。」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銳影Vanguard編輯 |碗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註明來源和作者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