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孫儷主演的《安家》,引起廣泛討論。在劇中,她三口吃掉一個包子,連喝兩杯豆漿,一點沒胖。而有些人僅僅是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人兩個月,竟然胖了十幾斤,瞬間變形。
在大家研究女明星為什麼只吃不胖的時候,鞠婧禕一則熱搜透露了女明星光吃不胖的秘密。
視頻中,鞠婧禕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麵包,有熱心人士已經數出了次數—33下。視頻一出,「挑戰鞠婧禕吃麵包」迅速成為抖音熱點。知名吃播博主「浪味仙」挑戰時一口吃了一個麵包。
很多人看了挑戰,才明白自己胖的原因。別人咬了33下吃掉一小口麵包,我咬一下吃掉一整個麵包,論女孩子和女明星的區別可以有多大。
女明星的「暴飲暴食」名場面
首先出場肯定的是迪麗熱巴,跑男中迪麗熱巴塑造了一個傻乎乎的「吃貨」人設,自此錄節目就是在吃吃吃的路上。
在被問及如何保持身材時?熱巴一臉真誠地說道:「真的,暴飲暴食可以變瘦的。」
如果你真的信了她的話,走上暴飲暴食的道路,那就太天真了。
畢竟,熱巴的暴飲暴食是這樣。在記者探班《六扇門》拍攝現場,拍到熱巴輕輕地用手指尖掐點麵包,兩分鐘了,麵包還是一樣的塊頭。
「85斤」算很胖的佟麗婭,在《嚮往的生活》中,一小塊餅乾嚼了十幾分鐘。
以魔鬼身材圈了一大票粉絲的吉娜吃飯,細嚼慢咽,請手動忽略旁邊的郎朗。
在接受採訪時,楊冪說「絕不能接受自己變胖,變胖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看看人家的自律程度,上節目吃麵都只吃一根。
章子怡在坎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只吃四口泡麵。
張天愛吃炸雞已經成了名場面,雞皮不吃,手指只掐一丟丟雞肉。
細嚼慢咽真能瘦嗎?
細看這些公開報導,女明星私下吃飯都是咀嚼很多次,小口慢慢吃。很多人有一個疑問,細嚼慢咽真能瘦嗎?
日本岡山大學研究生院教授森田學的研究小組從2010年開始,以約2000名新生為對象進行了調查。研究人員通過跟蹤調查證實,吃飯快的學生變胖風險是其他學生的4.4倍。吃得快易導致肥胖,而且效果比吃油膩食物或吃得太飽都明顯。
《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登了一項研究:以日本的 3287 名成年人為觀察對象,研究進食習慣、進食速度與體重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吃飯速度快、要吃到產生飽腹感的人,與細嚼慢咽、在吃飽前就停止進食的人相比,前者的肥胖率,是後者的3倍。與那些吃飯速度快的人相比,吃飯速度慢的人肥胖風險更低,平均腰圍也更小。
從醫學生理學的角度來講,人體在進食之後由於胃腸道蠕動會產生食物的特殊動力學效應,這時候的消化腺分泌活躍等原因,也會額外消耗機體能量,沒有咀嚼也就錯過了食物的自消耗過程。
雖然減緩進食速度真的能增加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飲食。但是咀嚼這個動作對咬肌本身來說就是一種刺激,咀嚼越多,咬肌可能會慢慢變大。除了咀嚼,還有什麼辦法減肥嗎?
哪些方法可以減肥?
減肥歸根結底就兩個詞:「管住嘴」、「邁開腿」。說到底,減肥只有一個準則:每天攝入的熱量要少於每天消耗的熱量!
一、飲食上
在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一期減重節目上,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陳偉副主任給了月瘦8斤不反彈食譜。陳偉醫生介紹減肥人群應遵循總熱量控制原則:男性每天最多攝入1500大卡,女性每天最多攝入1200大卡。具體食譜可參照以下方式:
早餐:1個窩頭+1個水煮蛋+1盤清炒蔬菜+1杯250ml豆漿;
午餐:1碗100g雜米飯+手掌大小(2-3兩)的瘦肉+1盤炒蔬菜
加餐:一份拳頭大小的水果;
晚餐:1碗雜米飯+1個紫薯+1盤炒蔬菜。
減脂期要杜絕零食,因為零食經加工大都是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不僅飽腹感差,還含有化學添加劑尤其不利於健康。
二、運動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陳啟眾建議運動健身,不僅可以塑造我們的體形,還可以快速減肥,加速脂肪燃燒。但是,運動減肥一定不要在吃完飯以後進行,這樣不僅會讓減肥變得越減越肥,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害。所以,運動減肥的最佳時間是在早晨早餐後三小時到午飯前,下午午餐後三小時到晚飯前,晚上晚飯後三小時到睡覺前。
三、睡眠
研究學者Sanjay Patel 表示:「至少有20 多項研究表明,睡得少,長肉多。」 在一項跨越16 年,涉及人數達7萬人的調查中發現,每天睡眠少於5 小時的人群,超重者比睡眠正常的人多30%。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調查,對同卵和異卵雙胞胎進行過調查。數據表明,在雙胞胎中,睡眠時間多的一方,也相對瘦一些。保證充足的睡眠,是減肥方法中最簡單的一種。充足的睡眠,不僅會讓人們自覺的減肥,還會給人帶來飽足感。
睡眠減肥的關鍵在於LP(瘦素:是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這個被醫學界稱為「人體胖瘦的開關」,當你睡眠不足時,LP水平就會下降,這樣一來,你會食慾大開,吃多少都不滿足,長期缺覺一定會讓你體重上升。簡而言之,你睡得好就會吃得少,吃得少就能瘦下來!
參考文獻:
[1] Maruyama K , Sato S , Ohira T , et al. The joint impact on being overweight of self reported behaviours of eating quickly and eating until full : cross sectional survey[J]. BMJ, 2008, 337(oct21 2):a2002-a2002.
[2] BTV我是大醫生2019.02.19
[3] Newsypeople:Twins who prove why some of us pile on weight while others can eat what the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