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鄒茂林)隨著中秋的臨近,月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記者昨日獲悉,武漢月餅市場大打低折扣戰,最低折扣打到了三折,讓稻香村、喬家柵、集味村等外來月餅知名品牌,「無奈」撤離武漢市場。與此同時,其他一些外來小品牌廣式月餅廠家紛紛湧入武漢市場,加入了折扣大戰,而差異化經營的本地蘇式月餅,卻在市場一枝獨秀。
距離中秋不到半個月,月餅市場折扣大戰已經打響了,在中百、武商等賣場,一般月餅品牌折扣在5折左右,而康美臣月餅最低打到了3折。
「隨著最近幾年,武漢月餅折扣大戰越演越烈,來武漢的外來月餅品牌逐年減少。」據武漢一家超市負責人介紹,去年湧入武漢的外來月餅品牌有上十家,今年僅新增幾家。
武漢揚子江乳業食品有限公司市場部徐祥松告訴記者,原先在武漢市場上,還可以看見稻香村、金鵬、百威、喬家柵、日威等品牌,現在幾乎難找這些品牌月餅。主要可能還是月餅低折扣大戰,嚇跑了這些品牌。但一些外地不知名品牌加入了折扣大戰,這些品牌都是來自廣東,主打廣月產品。
業內人士胡軍也稱,武漢月餅市場從2005年開始興起折扣大戰,與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相比,武漢月餅折扣太低,外地城市折扣在七折左右,武漢可以打到五折以下。
胡軍稱,隨著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漲,現在月餅生產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非常大。不得不提高月餅價格,但消費者買不起,廠家就採取低折扣搶奪市場,很多外地知名品牌成本高,不賣到五、六折無法保本,無法與其他企業拼低折扣,來武漢賺不到錢,都選擇不來了。
胡軍表示,每年他所在的機構都會做月餅市場調研,據計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現在,撤離武漢的外來知名月餅品牌有20家左右。
緣於「老月餅」情結,蘇月變搶手貨
很多武漢市民把蘇月看成是老月餅,大眾化情結較濃。目前市場廣月和蘇月的份額各佔50%,蘇月基本是武漢市民自己買自己吃,很少有當禮品送的。
目前武漢市場經營廣月的有五六十個品牌,除了星級酒店和餅屋,超市80%的廣月為外地企業,而蘇月只有寥寥一兩家,與廣月形成強烈反差。
「這種情況多年存在,一直未有改變。」昨日,我省最大的烘焙老字號企業武漢揚子江乳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梅紅運說,主要是因為蘇月保存期短,軟餡的蓮蓉、豆沙、蛋黃等口味月餅保質期只有30天,硬餡的芝麻、冰糖等為60天,而廣月的保質期一般在120天至180天,再加上蘇月易損碎,不利於長途運輸,這些都使外地企業不願輕易涉足。
另外,蘇月製作工藝複雜,利潤空間也不太高。梅紅運介紹,蘇月靠純手工來做,醒、揉、捏、擀、疊、壓、起等,一個月餅工序有十五、六道,這樣才能有千層疊起、薄如蟬翼的效果。人工包裝蘇月,一分鐘只能做20個,而機器包裝的廣月一分鐘可以做近百個。正因為這些原因,蘇月很少有禮盒,賣不出價錢,銷售額又低,而廣月正好相反。
但由於武漢市民就愛吃蘇月,漢派月餅便靠蘇月與外地企業抗爭。「揚子江」今年的蘇月生產量近300噸,牢牢確立了武漢超市月餅「銷售王」的地位。「這幾天,揚子江工人每天加班都忙不過來。」
時下,蘇月的品種有20多個,絲毫不遜色於廣月,但最受歡迎的還是芝麻、冰糖、豆沙、火腿等傳統口味。近年,漢派月餅推出了奶油冰沙等新潮蘇月,在市場也非常搶手。本報記者鄒茂林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