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會影響生活嗎?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

2020-12-23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很多孕媽媽懼怕順產的疼痛和側切,選擇剖宮產。順產的側切,需要在會陰剪上一刀,而剖宮產,則是在肚子上開一刀。雖然同為一刀,但是順產的側切並不是必須的。

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參考媽媽分娩過程中的具體情情形,判斷是否需要會陰側切。現在無撕裂無側切的辣媽非常多,孕期如何練習,可以實現順產無側切呢?

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

閨蜜小顏非常愛美,擔心懷孕生娃會影響自己的顏值,孕期每天堅持運動,飲食上也非常注意,每一頓餐食都把卡路裡算得死死的。

瘦瘦的小顏整個孕期只增重了16斤,孕期39周終於進了產房,生下一個6斤半的小寶寶。「只要聽醫生的話去呼吸、用力,真的不用側切哎!」小顏興奮地向閨蜜們分享。

生娃剪臍帶

過去很多醫生會進行常規側切,不論產婦狀態如何,都會「例行公事」般地剪一刀,保證產婦和寶寶的安全。

現在技術進步了,更多的醫生會根據產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產婦和寶寶條件允許,很多媽媽分娩時是可以無側切、無撕裂的。

會陰撕裂是咋回事

分娩過程中,寶寶直徑將近10cm的小腦袋,需要成功通過產道才行。媽媽產道最內部的結構,就是由宮頸、會陰組成的軟產道。

在分娩前夕,子宮頸和會陰的肌肉,開始變得柔軟有彈性,為了順利娩出寶寶做好準備。會陰畢竟是非常狹窄的,一下子要容納直徑10cm的球,多少有些困難。

新生寶寶

導致會陰撕裂的原因,主要有會陰彈性不好、寶寶抬頭過大、產程過快等原因。

1~2度的撕裂,屬於輕度撕裂,產後很快恢復,不會影響媽媽生活,屬於比較理想的情況。如果撕裂情況可以達到3~4度,可能會導致產後大便失禁等問題,需要進行人工幹預。側切可以有效防止會陰重度撕裂。「咔嚓」一刀是必須經歷的嗎

會陰撕裂的位置是無法預測的,若撕裂位置偏後,且產婦媽媽會陰到肛門的距離較短,就比較容易造成嚴重後遺症。而側切可以引導傷口的走向,保護好菊花免受牽連。

寶寶出生啦

必須經歷側切的情況:

產婦媽媽會陰有炎症、會陰到肛門的距離較短,或者是妊娠期高血壓等併發症抬頭相對過大,難以娩出,產程時間太長,導致寶寶宮內窘迫孕期如何做可以避免側切

「咔嚓」一刀又痛又怕,孕期做好這幾點,可以有效避免側切。想要實現順產無側切、無撕裂,需要媽媽們孕期努力做好準備。

坐著也可以練習

◆ 盆底肌訓練

孕媽媽坐著、站著、躺著,任何生活中常見的姿勢,都可以進行盆底肌訓練。

全身放鬆,保持正常的呼吸節奏,想像憋尿的動作,將盆底肌肉向上收縮收縮時間5s左右,慢慢放鬆5~10s,再重複收縮動作,每天練習10~15分鐘訓練時需要注意,如果手摸腹部感到緊繃,說明動作不正確,全身放鬆,只有盆底肌處於緊張狀態才是對的比較簡單實用的盆底肌訓練,媽媽們可以在工作時、上下班坐車時、在家裡看電視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肌肉訓練。

◆ 控制飲食

孕期的飲食,需要注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保證寶寶的體重穩定有序地增長。減少澱粉、糖類食物的攝入,避免媽媽和寶寶增重過快。

注意飲食結構

孕中晚期每天的能量攝入,建議控制在1900kcal。如果準媽媽血糖較高,或體重增長速度過快,可以再減少10%。

◆ 配合醫生

分娩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聽醫生的指令。第一產程開宮口,媽媽們儘量不要大喊大叫,保存體力,在宮縮間隙還可以抽空吃點麵包補充能量。

保存體力

到分娩的第二產程,在醫生指導下用力。用力不當很容易導致會陰撕裂,醫生會盡力保護好媽媽和寶寶,媽媽們一定要聽話才行。

會陰側切的護理注意

側切是在萬般無奈情況下,對媽媽和寶寶實施最好的保護。經歷側切的媽媽,做好護理依然可以很快癒合。

傷口始終保持清潔乾燥,排便後用清水從前往後清洗、擦乾,穿著棉質柔軟的內褲。

排便過程中切忌用力,避免傷口再次撕裂。媽媽們孕期一定要多吃粗糧纖維。當心產後便秘哦。

【孕育島寄語】

生娃不易,媽媽們一定要愛護身體。

【今日話題】

如果橫豎都是一刀,側切與撕裂,你更願意接受哪個?

相關焦點

  • 順產想要避免側切情況發生,孕媽媽孕期怎樣做呢
    一位孕媽媽在網上留言說,她準備順產,但是聽說順產很多人都要側切,她很想知道,避免側切撕裂這些情況發生,孕期要怎樣做?無側切無撕裂真是每個順產媽媽的共同願望,畢竟誰都不想挨那麼一剪子!如果胎頭較大,或產婦的會陰過於狹小、彈力較差,或會陰因水腫而彈性減弱,或胎頭娩出過快,或恥骨弓過低,胎兒在通過狹小的會陰時,就容易造成會陰撕裂。為了避免這種會陰的損傷,醫生在接生時會採取會陰側切的方法,使會陰形成整齊的傷口,便於縫合,也便於癒合,從而將分娩帶給母體的傷害降到最低。
  • 順產時側切還是自然撕裂取決於什麼?孕媽媽真的只能2選一?
    順產時側切,應該是很多孕媽都在糾結的問題,有的寶媽說側切好,有的寶媽說千萬別側切,自然撕裂比側切恢復得好。那麼,自然撕裂&側切,到底哪個恢復得好,恢復得快呢?二者又有什麼區別及影響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話題。為什麼會發生「會陰撕裂」?
  • 10分鐘超快順產7斤男寶,無側切無撕裂!孕期做好這些生產不遭罪
    預產期前一天,我家寶寶就迫不及待的要出來和爸爸媽媽見面啦,從宮口全開到孩子出來就10分鐘,醫生都說我真的生的太快了,而且孩子有7斤重,很擔心會撕裂,還好最後無側切無撕裂,看來我孕期功課做得不錯。
  • 順產就可以不挨刀?錯,側切之後護理全攻略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們在選擇順產的時候,很多情況下不可避免的會接受會陰側切術,這種時候一定要仔細護理。一、哪些準媽媽需要側切?胎兒娩出時有可能發生嚴重撕裂,為了減少準媽媽的體力消耗,減少分娩危險性,當胎兒頭部下降到會陰時就要做會陰切開術。二、「側切」 傷口該怎麼護理?1、順產後保持傷口清潔、乾燥術後3天內醫院會有完善的清潔措施,多用有消毒作用的洗液衝洗外陰。
  • 順產側切後,傷口如何護理?注意好這三點,不僅恢復快還不易發炎
    文|福林媽咪提到順產側切,很多孕媽都會害怕,很希望自己到了順產的時候不需要被劃上這麼一刀。但是在實際分娩過程中,為了保險起見,防止出現更嚴重的撕裂傷,醫生更多的會選擇進行這樣一個側切小手術。有的寶媽在產後側切傷口恢復的不好,覺得很疼,所以告訴身邊人說側切是很痛苦的,但是相比撕裂傷或者是剖腹產的那一刀給產婦身體帶來的影響,側切傷口是很容易癒合的,也是痛苦最小的。所以說,孕媽在面對這個側切問題時不用太過擔心,同時要掌握科學的傷口護理方法,這樣就能讓避免感染,很快恢復了!
  • 10個寶媽8個都逃不過這一刀,側切有多可怕
    即使是順產,也要挨上這一刀我這裡說得挨上一刀,指的是大多數順產媽媽們會經歷的「會陰切開」。在我們醫生看來,尤其是聽我婦產科的同事來說,這個手術非常簡單,就是在產婦會陰處剪開一道小口子。但對於很多孕媽媽們來說卻是既困惑又不理解,我都已經是順產了,為什麼還要切一刀?不切不行嗎?
  • 側切後愛愛的四個疑惑
    有些媽媽在進行順產分娩時,醫生會給你進行會陰側切,以便肚子裡的寶寶能夠更安全地出生。很多新媽媽會陰側切後,傷口癒合好,但是產後同房時,傷口仍舊會疼痛,甚至會出血。同房後出血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會陰側切後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 分娩「挨一刀」不只有剖宮和側切,還有一種方式,外國人普遍愛用
    不論是側切還是直切,都是一種保護產婦媽媽的方法,避免撕裂損傷盆底肌,導致產後漏尿等問題。採用直切的產婦如果撕裂嚴重,依然會導致肛門撕裂,安全程度遠遠不及側切,這也是國內不推薦直切的原因。有些人總覺得國外的技術一定是最好的,其實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保持平和的心態,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才能把事情看得更立體。分娩為什麼幾乎都要側切?
  • 月子裡睡覺姿勢 順產側切月子裡睡覺姿勢
    很多的女性在產後的睡覺時都覺得不舒服,經常會因此而導致失眠。那麼,產婦產後怎麼睡覺姿勢最好?產婦產後怎麼睡覺姿勢最好新手寶媽們坐月子時候的睡姿要根據不同的生產方式來調整。寶媽們在坐月子期間最好是不要長時間仰臥,應側臥、仰臥輪換交替。專家介紹稱,順產後側睡是正確的睡姿,寶媽們要儘量採取側睡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儘快地幫助子宮恢復原樣,建議側躺和仰睡交叉替換。
  • 李艾生孩子臍帶繞頸順產側切,月子餐還有火龍果,米飯好大一碗
    大到順產還是剖腹產,小到用什麼樣的尿布,這些都是準媽媽們津津樂道的事情。生孩子只有兩種選擇,就是順產和剖腹產。身邊很多生過孩子的朋友都建議條件許可下儘量順產,剖腹產的疤痕是一輩子都會在的。 李艾也是選擇順產。李艾是高齡產婦,40歲才決定當媽媽。她是一個很從容智慧的女生,在當媽媽這件事上她卻是一個過度緊張的媽媽。
  • 頭胎30分鐘順產,無側切無撕裂,生孩子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寶寶重5斤6兩,從開十指到寶寶出來花了十分鐘,沒有側切也沒有撕裂。醫生說我是她見過生的最輕鬆的初產婦了。 都說幸運和實力掛鈎,我覺得我生娃時的幸運也和孕期堅持做的一些事情有很大的關係。
  • 側切為啥不能打麻藥,不是醫生「不近人情」,終於明白了!
    但是現在多數孕媽的夥食都不差,直接導致寶寶個頭不小,就算不用剖宮產,順產時也可能會面臨「側切」的問題。因此很多寶媽會說反正都是「挨一刀」,還不如直接「剖」,啥也不知道娃就生出來了,多好!雖然都是挨一刀,但對媽咪來說,這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呢。
  • 網上熱賣的「順產茶」和「順產油」,真能讓孕媽輕鬆生子嗎?
    1998年,澳大利亞研究者Simpson等研究了不同劑量、不同時間服用覆盆子不同劑型(茶劑、片劑或酊劑)對109名孕婦的影響,結果顯示,給藥組第一產程(就是宮口開全以前)短於對照組,第二產程(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和第三產程(胎盤娩出)兩組相同。因此,有人通過這個試驗說,覆盆子茶有助於「開宮口」,幫助順產。這也成為商家宣傳順產茶的重要「科學支持」。
  • 順產時有這幾件事比疼痛更可怕,媽媽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產鉗可能會造成胎兒顱內出血,鎖骨骨折和面神經麻痺,大部分孩子其實都是自行恢復的,但是很少一部分會留下後遺症,比如顱內出血會出現腦癱,智力落後,面神經麻痺可能會引起面癱等。側切後的傷口縫合順產會經歷三個產程,在進入第三個產程娩出胎盤的時候,就可以開會縫合側切的傷口了。
  • 順產和剖腹產坐月子大不同,不提前清楚這幾點,受苦的是自己!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面,女人生了孩子是一定要「坐月子」的,雖然在國外很多的國家根本就沒有「坐月子」這一說,但是都是有(2)保證充足的睡眠;寶媽生完寶寶之後需要2小時,甚至更短的間隔給寶寶餵奶,這對於睡眠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寶媽們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更好的照顧寶寶,也能分泌出更多更優質的母乳給寶寶吃。
  • 闢謠,順產剖腹產都是「一刀」?真相是順產可以不切,剖腹產是兩刀
    事實是側切是一刀,快起快落,胎兒出來馬上縫合,傷及會陰但是可以縫合。對身體的影響隨著傷口的癒合影響不大。一般來說就像我們皮膚上被刀劃傷了皮傷到肌肉,縫合後也是可以慢慢的好的,傷口就成一條白線,不會影響我們以後的生活。
  • 都說順產時下面會撕裂?那可不一定,防撕裂妙招趕緊學起來
    相信不少孕媽媽都聽說過,順產時因為寶寶的頭太大,出來的時候可能會撕裂會陰。所以不少孕媽媽在想,孩子順產出生也會受傷,剖宮產也有傷,反正咋生都會受傷,還不如剖腹產挨一刀算了。其實,大多數的孕媽媽,分娩時撕裂都是因為沒有做好預防才出現的,剖宮產比順產的傷害大多了,分娩時能順產就順產,提前做好預防,就能大概率地避免撕裂傷的出現啦。那麼,怎樣做好分娩撕裂的預防呢?這3點可一定不能少。
  • 順產經歷:39周順產7斤4兩男寶一枚,側切,嚴重撕裂,大出血
    在我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她就過來給我人工破水,一股暖流瞬間淌了出來,醫生說羊水很髒,都是胎便,必須要在兩點半之前生出來,否則對寶寶很不利,會缺氧會感染肺炎。那時候我在心裡暗暗祈禱:小芒果,我們一起努力,爭取早點出來。這時候醫生開始拿起手機了,也不理我,就讓我痛得受不了想大便的時候用力,我試了好幾次都是用力不對,後來慢慢掌握了技巧,但幾回下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腰痛得跟斷了一樣。
  • 39W+3順產6斤7兩胖寶寶,無側切無撕裂,分享產前產後護理方法
    我預產期是40W,39W+3晚上的時候發動見紅,第二天上午9點37分生的,兒子生下來6斤7兩,長50cm,雙頂徑96,發動之後匆匆忙忙到醫院已經開了3指了,打了無痛,整個生產過程挺順利,沒有側切,沒有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