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很多孕媽媽懼怕順產的疼痛和側切,選擇剖宮產。順產的側切,需要在會陰剪上一刀,而剖宮產,則是在肚子上開一刀。雖然同為一刀,但是順產的側切並不是必須的。
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參考媽媽分娩過程中的具體情情形,判斷是否需要會陰側切。現在無撕裂無側切的辣媽非常多,孕期如何練習,可以實現順產無側切呢?
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
閨蜜小顏非常愛美,擔心懷孕生娃會影響自己的顏值,孕期每天堅持運動,飲食上也非常注意,每一頓餐食都把卡路裡算得死死的。
瘦瘦的小顏整個孕期只增重了16斤,孕期39周終於進了產房,生下一個6斤半的小寶寶。「只要聽醫生的話去呼吸、用力,真的不用側切哎!」小顏興奮地向閨蜜們分享。
過去很多醫生會進行常規側切,不論產婦狀態如何,都會「例行公事」般地剪一刀,保證產婦和寶寶的安全。
現在技術進步了,更多的醫生會根據產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產婦和寶寶條件允許,很多媽媽分娩時是可以無側切、無撕裂的。
會陰撕裂是咋回事
分娩過程中,寶寶直徑將近10cm的小腦袋,需要成功通過產道才行。媽媽產道最內部的結構,就是由宮頸、會陰組成的軟產道。
在分娩前夕,子宮頸和會陰的肌肉,開始變得柔軟有彈性,為了順利娩出寶寶做好準備。會陰畢竟是非常狹窄的,一下子要容納直徑10cm的球,多少有些困難。
導致會陰撕裂的原因,主要有會陰彈性不好、寶寶抬頭過大、產程過快等原因。
1~2度的撕裂,屬於輕度撕裂,產後很快恢復,不會影響媽媽生活,屬於比較理想的情況。如果撕裂情況可以達到3~4度,可能會導致產後大便失禁等問題,需要進行人工幹預。側切可以有效防止會陰重度撕裂。「咔嚓」一刀是必須經歷的嗎
會陰撕裂的位置是無法預測的,若撕裂位置偏後,且產婦媽媽會陰到肛門的距離較短,就比較容易造成嚴重後遺症。而側切可以引導傷口的走向,保護好菊花免受牽連。
必須經歷側切的情況:
產婦媽媽會陰有炎症、會陰到肛門的距離較短,或者是妊娠期高血壓等併發症抬頭相對過大,難以娩出,產程時間太長,導致寶寶宮內窘迫等孕期如何做可以避免側切
「咔嚓」一刀又痛又怕,孕期做好這幾點,可以有效避免側切。想要實現順產無側切、無撕裂,需要媽媽們孕期努力做好準備。
◆ 盆底肌訓練
孕媽媽坐著、站著、躺著,任何生活中常見的姿勢,都可以進行盆底肌訓練。
全身放鬆,保持正常的呼吸節奏,想像憋尿的動作,將盆底肌肉向上收縮收縮時間5s左右,慢慢放鬆5~10s,再重複收縮動作,每天練習10~15分鐘訓練時需要注意,如果手摸腹部感到緊繃,說明動作不正確,全身放鬆,只有盆底肌處於緊張狀態才是對的比較簡單實用的盆底肌訓練,媽媽們可以在工作時、上下班坐車時、在家裡看電視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肌肉訓練。
◆ 控制飲食
孕期的飲食,需要注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保證寶寶的體重穩定有序地增長。減少澱粉、糖類食物的攝入,避免媽媽和寶寶增重過快。
孕中晚期每天的能量攝入,建議控制在1900kcal。如果準媽媽血糖較高,或體重增長速度過快,可以再減少10%。
◆ 配合醫生
分娩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聽醫生的指令。第一產程開宮口,媽媽們儘量不要大喊大叫,保存體力,在宮縮間隙還可以抽空吃點麵包補充能量。
到分娩的第二產程,在醫生指導下用力。用力不當很容易導致會陰撕裂,醫生會盡力保護好媽媽和寶寶,媽媽們一定要聽話才行。
會陰側切的護理注意
側切是在萬般無奈情況下,對媽媽和寶寶實施最好的保護。經歷側切的媽媽,做好護理依然可以很快癒合。
①傷口始終保持清潔乾燥,排便後用清水從前往後清洗、擦乾,穿著棉質柔軟的內褲。
②排便過程中切忌用力,避免傷口再次撕裂。媽媽們孕期一定要多吃粗糧纖維。當心產後便秘哦。
【孕育島寄語】
生娃不易,媽媽們一定要愛護身體。
【今日話題】
如果橫豎都是一刀,側切與撕裂,你更願意接受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