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紅毛」顧東林活成了「尬舞皇帝」?

2020-12-19 澎湃新聞

他做過理髮師,妻子嫌棄他工資低偷偷跑了;他一個人帶女兒,窮極無聊只能靠蹦迪排解苦悶。他住在體制唯一留給他的禮物——四十多平米的出租房裡,等待著拆遷來臨的時候,一夜暴富。

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出現,成為了他人生中陡然發生的一個自變量。

撰文 | 夏偲婉

編輯 | 韓萌

「拍完的時候,我覺得我挺了解他的。但是到現在,我覺得又不是很了解他了。」

2018年6月,嶽廷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畢業,交出了他的畢業作品——紀錄片《紅毛皇帝》。導演嶽廷在2017年8月末第一次見「紅毛」顧東林,經歷8個月的拍攝,在反覆的凝視下,他這樣說。

如今,顧東林已經和影片中的佳佳分手,依然還在快手上直播,他剛籤約一家影視公司,主演了一部《超能正義俠》的兒童劇,快手的ID名字改成為「影帝紅毛」。

顧東林的女兒婷婷已經14歲了,是一名高一學生,還和顧東林生活在鄭州。但除了婷婷,《紅毛皇帝》中顧東林身邊的人都已經離他而去。

轟轟烈烈地開始和莫名其妙地結束

2017年8月,《中國青年報》冰點欄目發表了一篇名為《「尬舞皇帝」的尷尬人生》的人物報導。這篇報導講述了鄭州「尬舞天團」靈魂人物顧東林的日常生活,染著一頭紅髮的顧東林帶著音箱和招呼舞伴來到公園裡跳舞,動作誇張,表情冷酷,五十來歲的他用力地跳著沒有美感、透著怪異的「舞」,並通過快手直播。

文字有著作為新聞報導應有的克制,簡練乾淨,像一幅凜冽的速寫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顧東林的令人匪夷的舞姿、平凡裡被時代裹挾著的前半生,還有不得不用「尷尬」來形容活躍在快手上跳舞的眾生相。

當時,嶽廷還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在讀研究生。本科以來就與紙媒打交道,並擔任過清華大學校園報《清新時報》的副主編。

嶽廷的新聞敏感性讓他意識到顧東林和「尬舞」這個群體背後可以記錄的新聞價值。他聯繫上《「尬舞皇帝」的尷尬人生》的作者程盟超,要到了顧東林的聯繫方式,簡單通過電話後,就去了鄭州。

嶽廷已經記不太清第一次見顧東林的印象了,他只是模模糊糊回憶起那天到了鄭州之後,熱衷於和媒體打交道的顧東林熱情接待了嶽廷。

嶽廷平時就稱呼顧東林為「紅毛」「毛哥」。那個時候,嶽廷想要的是拍攝鄭州尬舞的群體,立意於「尬舞江湖」。

「後來我發現,真的非常複雜,尬舞的這個圈,有權力鬥爭,為了爭奪粉絲腥風血雨。」嶽廷剛開始拍攝的頭幾天,顧東林突然對他說,「走,去公園跳舞去。」

嶽廷匆忙拿上相機腳架,跟著顧東林去了人民公園。拍攝最早期拿下的這段素材,也就是《紅毛皇帝》的開頭——顧東林、搭檔大雪、三個彝族小男孩在公園中央瘋狂地舞動。

△《紅毛皇帝》劇照,和紅毛一起跳舞的是鄭州最早一批尬舞網紅之一。

那種舞姿是任何文字都無法描述精準的,因為敘述者往往會將這種行為的原因歸為「吸引眼球」,或者為了避免「不可理解」,尋找某種合理性。

而影像不會。

嶽廷舉著三腳架擠在圍觀顧東林的人群裡,他踮著腳仰著頭幾乎快要看不到取景器了,「當時我很害怕,大家跟瘋了一樣!我不太理解,他們在狂熱什麼?這樣『炸』的場面和我前調所看到的報導太不一樣了。」

「你現在理解,他們在狂熱什麼了嗎?」我問。

「我想……我有一些答案吧,有時候人群是容易被帶跑的。」嶽廷笑著回答。

那之後,嶽廷拍了很多顧東林和徒弟們跳舞的場景,有一些癲狂、低俗的動作他沒有剪輯進成片。拍攝初期,狂熱的「尬舞」場景和複雜的「尬舞江湖」讓嶽廷時常陷入一種「懵」的狀態,「拍攝期間,每天都在出事,每件事都轟轟烈烈地發生,然後莫名其妙地結束。」

前期不去尋找原由的直觀拍攝,讓嶽廷粗糲地記錄下這些「轟轟烈烈」和「莫名其妙」。嶽廷為此感到慌張,這種生澀的慌張感也出現在《紅毛皇帝》的前半段——碎片的影像、用力的鏡頭,但他還是努力地拍,一個人扛著機器爬上爬下,「我喜歡把一個機位拍成多機位的感覺」。

拍攝到冬天時,嶽廷的思路慢慢理清楚,也習慣顧東林這種隨時炸裂隨時煙消雲散的生活,他的獵奇感淡去,每日夜裡,他蜷縮在鄭州火車站西廣場邊的馬寨街的出租屋裡寫場記,思考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前期調研很短,很快就開拍了。如果稍微晚一點,開頭炸裂的『尬舞』可能就拍不到了。一開始拍得不是很好,可是拍到比較重要。」

紀錄片始終充滿了遺憾,嶽廷也在盡全力的基礎之上,接受了這種遺憾,並在2017年12月前後,決定放棄呈現群像的「尬舞江湖」,而將鏡頭聚焦於顧東林身上。

《紅毛皇帝》於2018年7月入圍了FIRST青年影展,影展初評評委韓萌看了之後說,「導演在使勁地表達,沒有什麼修飾和掩飾,有一種強烈的衝動。這是年輕導演最難得的,雖然不完美,但是很可貴,所以我們推薦了這部。」同時,影片也入圍2018年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的學生競賽單元。

他是「紅毛皇帝」還是顧東林?

「他當過兵,沒得到什麼國家優待;他做過理髮師,妻子嫌棄他工資低偷偷跑了;他一個人帶女兒,窮極無聊只能靠蹦迪排解苦悶;他住在體制唯一留給他的禮物——四十多平米的出租房裡,等待著拆遷來臨的時候,一夜暴富。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出現,成為了他人生中陡然發生的一個自變量,從此,對人生的計算結果有了不一樣的可能。於是,媒介與人,一拍即合。」

在畢業論文《紀錄片<紅毛>作品分析》裡,嶽廷這樣介紹顧東林。

△《紅毛皇帝》劇照,離異姐的出租屋。

而這些信息,並沒有太在《紅毛皇帝》的影片裡呈現。剪輯師李博不喜歡《紅毛皇帝》,去年FIRST青年影展後的映後座談會上,李博對嶽廷說,「我不喜歡你這部片子」。嶽廷詫異地接受突如其來的負面評價。

此後,在D紀錄發布的《D紀錄x李博|<公務員>沒人拍過,有期待的東西就是有價值的》一文中,李博解釋了他不喜歡的原因:我是剪輯師,因為職業的原因,我會對於導演的初心和動機格外關注,從導演的處理方式來看,我對這個導演的「作者性」有質疑,我覺得他是投機的……一個精英拍一個這樣的人物,沒有深入地去理解和展現他的人物,呈現出來的就是獵奇。

嶽廷創作的初心是為了完成畢業作品,「我覺得我其實代表不了精英階層」。

嶽廷出身農村,生活拮据,「小時候唯一的玩具是從河邊挖來的泥巴」,大學之前,他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他在農村的童年,經歷了奇奇怪怪的死亡。

「我的姑姑,談戀愛,後來分手,找了另外一個人,那個男的身上捆滿了炸藥來找她,抱住她,點燃炸藥。元宵節,抱在一起,炸了一地,不分彼此,後來掃了掃,埋了。」

「小學四年級,我的好朋友爬上大棚,一根動力電的電線搭在大棚鐵絲上,他被電死。後來找到他,整個人都焦掉了,我親眼見到。他是那時我最好的朋友。」

「農村真的是太生猛了。這些生猛也讓我更快地接觸紅毛,讓我對他們帶有天然的理解和共鳴,讓我能夠理解各種可能性。」嶽廷說。

可是不得不承認,嶽廷沒有去深入。

他拍顧東林尬舞,拍他直播,拍他和徒弟反目成仇又和好如初,拍他和李明一起過生日又在公園爭執,拍他和佳佳起了矛盾又陪她去看雞眼,拍他的女兒婷婷接受學生採訪,拍他看《新周刊》關於他們「尬舞」團體的報導,拍他在禁止「尬舞」後又跑到火車站西廣場跳舞被帶進派出所。

△《紅毛皇帝》劇照

與此同時,嶽廷還穿插剪輯進快手平臺上顧東林和他的徒弟們上傳的視頻、新聞報導和用文字直接呈現一些背景信息。無論是鏡頭捕捉到的還是環境信息的補充,顧東林這個人物始終沒有被打破,他似乎始終在一個表演的狀態:公園的表演、手機面前的表演、媒體來到時的表演、嶽廷鏡頭下的表演。

「他挺難被打破的,或者說,他打破的時候,我是拍不下來的。我後來甚至不清楚他什麼時候是在說真話,什麼時候在撒謊。」

在《紅毛皇帝》裡,顧東林有女兒婷婷,有女朋友佳佳,有搭檔大雪,有鬧掰過又和好的離異姐,可是這些父女情、愛情、師徒情都沒有衝破人物的軀殼,或者說嶽廷的鏡頭沒有捕捉到這些「情誼」的突破口,「我和紅毛沒有真正敞開、交心式的聊天。

他還挺排斥的,應付媒體有一套說辭,反而是有一搭沒一搭這樣會流出一些信息。我沒有感受到他和佳佳的愛情,他和家裡人有點疏遠,和故友在直播間相逢,呈現出也是淺淺的關係。」

《紅毛皇帝》沒有立體地呈現顧東林,嶽廷沒有去突破這個人物。儘管他反覆地說,「紅毛是自私自利,但他還是很善良,會用心地收養那三個彝族小夥,給他們租房子,和他們一起吃飯。他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直播吸引眼球,但他也很矛盾,還問我這樣做是不是不對的。」

△《紅毛皇帝》劇照,左一是離異姐,左二是佳佳。

嶽廷似乎已經觸碰到人物複雜的輪廓,但他表示,顧東林和女朋友佳佳、顧東林和女兒婷婷這些關係的深入探討不是他要想要表達的主題——「我想表達的是人與媒介的關係。」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的身份讓他選擇了從一種學術探討的角度去關注這樣一個議題。我不認為這是李博所言的「投機」和「淺薄」——如果嶽廷定下的主題是人與媒介的話。

關於人與媒介,嶽廷說了很多,「直播的出現對這群人的意義特別大,他們終於有一個平臺來發聲。他們自己可能沒有意識,但他們特別熱衷展示,展示時也沒有什麼章法。

平臺對他們的改變包括他們的人際關係甚至生活方式。紅毛自從做快手後,每天都是12點起床,因為他要播到很晚。他起床後吃早飯,女兒就放學回家吃午飯。」

「那你覺得紅毛有破過嗎?」

對於這個問題,嶽廷想了許久,然後不太肯定地回答,「有過一次吧,是在武漢的一次放映上,他在現場看到一些女兒的片段,分享了一些對於女兒的虧欠感,然後哭了。那是他破的最徹底的一次。」

就這樣,顧東林在《紅毛皇帝》裡,僅僅是作為快手進入這群人的生活後打造而出的「紅毛」存在,嶽廷記錄的是紅毛,而不是顧東林。

婷婷和廷廷,被放棄的敘事

《紅毛皇帝》炸裂的「尬舞」開場後,是顧東林和他的徒弟們在自己四十幾平米的出租屋裡吃飯、直播,他端著飯坐在木板床上一邊直播一邊吃,他的女兒婷婷坐在旁邊的小桌子上寫作業,穿著校服的婷婷在一屋子頂著五顏六色頭髮的人裡顯得格外突兀。

△《紅毛皇帝》劇照

婷婷是會被觀眾留意的人物——一個還在上學的小女孩,有這樣一個快手網紅的父親,天天看著自己的爸爸和一個年輕他很多的女朋友一起直播,家裡時不時會有媒體拜訪,面對這些種種,婷婷會有怎樣的反應?

嶽廷再次迴避深入了,影片裡剪輯進些許婷婷的話,比如「看透了人性的險惡」,比如「他(指顧東林)挺礙事的,但是在我心裡是最喜歡的人。」她還會躲在床上拿著手機看一些二次元動漫視頻,然後像小大人一樣和大家說班上那些調皮的同學。

嶽廷說自己和婷婷很熟悉,對於婷婷冒出戳人心扉的言語,他顯得很冷靜,「這個不完全是她的心聲。她的性格很複雜,有陰暗的一面,也有很自我的一面。她和紅毛的直播世界隔著一道帘子,以便讓自己沉浸到自己的世界裡去做題。他們若即若離,一起吃飯,偶爾聊天,兩個世界。」

「你知道嗎,」嶽廷突然語調一轉,其實我也是「婷婷」,「廷廷」。

嶽廷出生之前,父母一直覺得他是個女孩,起名「婷婷」。後來他出生之後,才從「嶽婷」改名成「嶽廷」。嶽廷說自己有一個痛苦的童年,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

他拼命想掩飾自己,於是在與別人的交往上表現得特別幽默有趣,學習上也很優秀,想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各方面都很優秀,不給任何人添麻煩」。可是有一天,還在上小學的嶽廷被同學沒來由地說了一句,「我覺得你活得很累,你為什麼要對別人表演成是那個樣子呢?」

嶽廷回憶起了這件事,然後說,「我當時就哭了,我一直記到現在。」

這件事之後,嶽廷變得封閉起來,把自己埋到學習的世界裡,一直到大學,才慢慢一點一點和朋友、老師講一些自己過往的經歷。

他看到婷婷,在這樣一個環境裡生活,拉上帘子,躲進被窩做自己的事情,然後面對媒體的提問做出類似「我想當一個人民教師」「不忘初心」這樣正能量的回答,「我很理解她,我們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或許也是這樣一份相似的經歷讓嶽廷不願觸碰「婷婷」這樣一個角色。村子裡作為異類的廷廷,和在這個四十平米的出租屋裡的異類婷婷,他們這樣相遇,嶽廷沒有在這次選擇掀起那扇帘子。

媒體翻船,快手上也沒有真實的中國

嶽廷的拍攝過程中,不少媒體都來採訪顧東林。他目睹了在顧東林面前,媒體的一次集體翻船。

李明在公園裡號召大家反尬舞,媒體報導鄭州市民反尬舞的第二天,嶽廷拍到了顧東林和李明一起吃飯,後來李明還加入了尬舞;快手封了顧東林的號後,他不再去公園跳舞,媒體報導說紅毛放棄尬舞,重操舊業,但嶽廷看到他其實還在家裡直播,在床上跳舞……

「我在思考新聞人,到底要怎麼把新聞做好。起碼在紅毛這件事情上,新聞是不真實的。紅毛太複雜了,我只能做的是,站在身後,看了看紅毛和媒體的關係,打破一點媒體對他抽象的認識,但我也無法做到呈現他真正的人。我相信也沒有人可以做到吧。」

嶽廷也重新看待了紀錄片本身的真實性,顧東林強烈的表演性讓他意識到,鏡頭的出現永遠會干擾到拍攝對象,而一個人的單機拍攝加上豐富的現場環境,讓影片充滿遺憾的同時也有著導演主觀取捨的失實——「一個畫框一旦開始拍,周圍就捨棄了,對於這個環境而言,就是不真實的,更不要說再加上剪輯。」

這些種種的失實、混沌關係、表演性人物卻意外地抵達了一種解讀的真實性,「誰知道生活的真相是什麼呢?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解讀,所以會有一種很混沌的東西。會有一種感覺,那種感覺告訴你,是真實的」。

嶽廷在採訪中提到了他反覆觀看素材後的自我揣測和出於對拍攝對象保護、播放尺度等原因未能放入成片的信息。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在呈現與被呈現的選擇裡,沒有真相,又全是真相。

是嶽廷選擇將顧東林符號化成「紅毛皇帝」,還是顧東林自己將自己活成了「紅毛皇帝」,還是快手將顧東林成全為「紅毛皇帝」,這些種種解讀像剝洋蔥的過程,你會選擇在剝到某一層的時候停下來,被嗆人的洋蔥味刺激了鼻腔,淚眼婆娑地說,我看到了真相,真辣。

你能說那不是真相嗎?你能說要把洋蔥剝盡了,發現什麼都沒有,才是真相嗎?

嶽廷在他的論文裡寫到,「而紀錄片可以做的,是把他單調無聊卻又充滿新鮮的生活做成幾十個切片,還原一個主流媒體時常說不清、道不明,甚至不願去觸碰的生命狀態。」

嶽廷參考了《算命》《我是仙女》《沃客紀錄》《搖搖晃晃的人間》等關注城市邊緣群體,探討媒體生態下的個體命運,以及聚焦網紅群體的同類型同題材紀錄片。他沒有停止思考——從北京的清華大學來到鄭州的馬寨街,中國當前的主流文化究竟是什麼?拍攝和觀看一部紀錄片的意義是什麼?

△《紅毛皇帝》劇照

《紅毛皇帝》裡,嶽廷坐在顧東林的電摩上拍攝顧東林的後腦勺,顧東林和佳佳的後腦勺,顧東林和佳佳、婷婷的後腦勺。嶽廷凝視著這些後腦勺,配上平克·弗洛伊德的音樂和《姑奶奶》等網絡音樂,他試圖像楊德昌《一一》中的洋洋那樣,「我要去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

關於嶽廷

嶽廷,1990年3月出生於山東昌樂。201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獲文學碩士、法學碩士學位。先後導演拍攝紀錄片《共產主義大廈》《澳門韻律》《乙未殤思》等。《紅毛皇帝》作為碩士畢業作品,是其拍攝創作的第一部紀錄長片,入圍第12屆FIRST影展、2018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學生競賽單元、2018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影展 。

(本文圖片由嶽廷本人提供。本文由騰訊新聞出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運營 | 陳佳妮

校對 | 阿犁

統籌 | 迦沐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紅毛皇帝」的尷尬人生:沒有一塊空地可以跳舞
    紅毛皇帝文:王曉鵬顧東林的成名是因為自創的舞蹈「尬舞」。沒有祖師,他自稱創始人,沒有排練,沒有形式。當鄭州人民公園擺上一個音響,音樂跳起來,群眾圍過來,直播開起來時,他成了「紅毛皇帝」,「尬舞皇帝」。
  • 揭秘尬舞江湖:網紅為漲粉拼創意 自創打架舞喪屍舞
    像往常一樣,尬舞網紅「紅毛皇帝」「二強」「少林」各自把音箱搬到小廣場的一角。各團隊成員們調試好手機上的直播軟體後,站定在廣場中央,等著伴奏響起。尬舞網紅們。前排左一紅毛皇帝、左二電王、中間右一水仙、後排右一彝族三兄弟之老三。
  • 一言不合就尬舞!張藝興、林更新、劉昊然,你熟悉的明星尬舞沒?
    既然放假了,老王也娛樂一下,這一期辛苦地扒出來明星尬舞的動圖,讓大家開心一下!論起「尬舞」,最初老王知道是去年的一篇新聞,講的是河南鄭州有條著名的「尬舞網紅一條街」,尬舞網紅們肢體扭動怪異、隨節奏隨心所欲擺動,忘我投入而又迷之自信!
  • 紅極一時鄭州尬舞在尷尬中退潮 紅毛皇帝重操舊業
    博弈  逐利和不斷被勸離的「尬舞天團」  「靠直播我們尬舞,紅火的時候,二強一天至少能掙1萬塊錢。」儘管二強從未承認過這一數字,但顧東林告訴北青報記者,尬舞團的人「都知道」。激增的粉絲量,直播間的網友打賞帶來的直接利益,刺激著每個尬舞者的神經。
  • 那些被驅逐的鄭州「尬舞天團」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作為團隊的骨幹和主要組建者,被稱為「紅毛皇帝」的顧東林留戀舊時光。二十天前,鄭州市人民公園蓮花池,他與六十多名舞伴創造了奇蹟,「現場觀眾幾百,網上觀眾幾百萬。」顧東林並沒有誇口。百度輸入「鄭州尬舞」,可出現二百多個視頻。視頻中的圍觀群眾,裡三層外三層。鄭州多家媒體曾聯合對他們直播,吸引了200多萬網友點擊互動。
  • 網絡尬舞是什麼意思? 尬舞的原則你造嗎?
    網絡尬舞是什麼意思? 尬舞的原則你造嗎?時間:2017-05-21 12:43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尬舞是什麼意思? 尬舞的原則你造嗎? 最近經常在表情包界看到尬舞的表情包,很多人可能會很懵,尬舞難道是尷尬的舞蹈的意思麼?
  • 鄭州公園叫停尬舞 老人稱:尬舞就是打架舞(組圖)
    近日,市民王先生來電稱,紅極一時的人民公園的尬舞被叫停了,不知什麼原因。上午10時,記者來到人民公園東門,進門就看到一張紅紙告示「本園嚴禁任何團體、個人聚眾網絡直播行為!」。問及跳尬舞的人都去哪了,為何不讓跳了,一個帶孩子遊園的老人說:「啥尬舞,就是打架舞、抽筋舞,一點都不好看,教孩子們學打架?不好不好,也不美,我以前來這裡,看到他們擠堆看,我就繞開,我討厭這種舞。」還有一群正在旁邊走貓步的老模特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其中一老太太說:「跳尬舞的音響聲音特別大,震耳欲聾,叫我們都練不成。」詢問中也有市民稱跳與不跳都無所謂。
  • 尬舞之尬:「驅趕」和「青睞」是同一群人?
    「尬舞」發源於美國的街舞對抗,是閩南話「較舞」的變音,「較」是較量的意思。閩南話裡把「較」字發成「尬」的音。「較舞」這一詞彙在臺灣廣為流傳,但並無「尬舞」的寫法。用普通話的音來標註閩南話的「較」字,獨創了「尬舞」這個詞彙。
  • 街頭尬舞有多野?
    3個月的時間過去,這支街頭尬舞團以幾乎全員去世的代價徹底解體。除此之外,從14世紀到17世紀,歐洲到處瀰漫著類似的「疫病」,成千上萬人街頭尬舞而死。沒有專家能給出確切的證據,他們僅把此事視作「中世紀壓抑氛圍下引起的群體性瘋病。」
  • 一起來掌上尬舞!
    而今天,我們年輕人就要用廣場尬舞擊敗這群大爺大媽們!《尬舞之王》讓你見識真正的廣場尬舞,簡單的上下左右四鍵操作,玩家需要做的就是模仿大爺大媽的尬舞動作,與其battle,模仿的越快,得分越高。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舞蹈動作簡直尬的深入人心,這大概是一群廣場舞剛入門的大爺大媽,讓人捧腹不已。或許你們會疑惑,只有四鍵的尬舞是否太過於簡單,為啥不去玩炫舞呢?
  • 抖音抖抖抖不由自主一起尬舞是什麼歌 中了抖音的毒完整歌詞
    最近抖音裡面有一首有關抖音的歌曲,歌詞是抖抖抖抖一起尬舞,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到哪收藏下載呢,下面就趕快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關抖音抖抖抖抖一起尬舞是什麼歌  歌名《抖音尬舞》  演唱:史晗澍,
  • 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開獎 《紅毛皇帝》獲最佳紀錄片
    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開獎 《紅毛皇帝》獲最佳紀錄片 2019-04-25日,第20屆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公布各個獎項,包括《紅毛皇帝》《抵抗者》在內的21部作品獲獎。最佳影片《抵抗者》。主辦方供圖  大賽共包含6個競賽單元:劇情片單元、紀錄片單元、動畫短片單元、實驗短片單元、蒙特婁世界電影節聯合特別單元以及今年新增設的「好看視頻」特別單元。
  • 王俊凱王源用同樣的方式尬舞,千璽表示不服
    王源前幾天上班的時候穿了一個很酷的襪子,上面寫著「老子最酷」,其實這一句話的下一句便是「不服尬舞」。還真有不服的,這不,有粉絲驚喜的發現,王源跟王俊凱隔空尬舞了。此刻耳邊響起的音樂便是:不如尬舞,賣電腦不如尬舞~兩個小夥伴真的很巧,竹馬成雙一塊長大,一起經歷一起成名,居然還在差不多的時間內接了差不多的電腦代言,就連舞蹈動作都能做的這麼像,這不是默契是什麼?
  • 論魔性尬舞,我只服《武林外傳手遊》!
    尬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是你喜歡在遊戲中尬舞嗎?有些小夥伴表示:玩遊戲,只喜歡尬舞。其實在遊戲中尬舞是許多玩家都非常喜歡幹的一件事,小編也喜歡尬舞,小編發現現在很多遊戲都有尬舞這一玩法,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幾款有尬舞玩法的遊戲。
  • 瀋陽老年人尬舞被指尺度大老不正經,舞者:偷你家腥了?
    夏季來臨,瀋陽老年人尬舞火得是一塌糊塗!尤其經過各種媒介的傳播,瀋陽的老年人尬舞已經名聲在外持續發酵。人怕出名豬怕壯,公園裡的老年人尬舞很是不受年輕人的待見,普遍認為他們「尺度太大老不正經」。圖片中這位六十多歲身材瘦小的老漢似乎是當天的主角,外界對他的評價也貶大於褒,有的年輕人甚至把「饑渴、有傷風化」等詞都用在了他的身上。
  • 印度小夥一言不合就尬舞 尬的還是「壩壩舞」
    來成都就要吃串串、跳「壩壩舞」李遇安在臺上時就調侃起自己的家鄉,說大家對於印度的印象,可能就是電影中的「一言不合就尬舞」。令人意外的是,李遇安還真的就是一個愛「尬舞」的青年,他尬的還是大爺大媽最愛的「壩壩舞」。「這個『壩壩舞』在成都到處都有的嘛,而且有些還放的是印度的音樂,所以我就進去跳了。
  • 評論:「尬舞退潮」是理性回歸 當頭棒喝沒啥不好
    這是鄭州「尬舞者」的現實寫照。(10月22日《北京青年報》)  客觀地講,尬舞退潮應該是在很多人預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大家都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作為一項群眾健身活動,尬舞自「走紅」以來就飽受爭議,喜歡的人覺得這種「舞蹈」與眾不同、獨具魅力,不喜歡的人則認為它毫無美感、奇葩怪異。
  • 快手、美拍和抖音上的那些尬舞視頻,最初版本都是什麼樣?
    之前 PingWest 品玩發過一篇《整天 ci 哩 ci 哩,你知道被冠上快手、抖音神曲的,到底都是什麼歌?》,後來有人說這些神曲之所以能火起來,那些把它們當作背景音樂的尬舞們功不可沒。現在呢,PingWest 品玩就來梳理一下,這些尬舞視頻的最初版本是什麼樣,增加一下你對尬舞文化的深層了解,來蹦一場有文化的迪。
  • 國行《舞力全開》評測:更加接地氣的尬舞體驗
    遺憾的是,與海外版相同,國行版《舞力全開》的操作方式也只能Joy Con和手機小程序二選一。如果家裡只有一對Joy Con,又想要四個親朋好友一起尬舞,只能全都使用手機小程序,而不能兩個人使用Joy-Con,兩個人使用手機操作。
  • 尬舞是什麼意思啥梗?尬舞一詞由來出自哪裡介紹
    尬舞是一種技巧型街舞,要求舞者具有較高的力量、柔韌性和協調性,屬於技巧性較高的體育舞蹈,所以最先為國內青少年所喜愛。跳這種類型舞蹈的青少年叫做B-Boy/B-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