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食博會現場,用石磨磨出來的老豆腐和鮮豆漿,喚起了市民兒時的記憶,大受歡迎。 本報記者 韓逸 攝
本報5月25日訊(記者 王永軍) 25日是第九屆東亞國際食品博覽會的第三天,又恰逢周末,當天場館內人氣爆棚。在展會現場,一款原汁原味的石磨豆腐,因能幫助尋找記憶中的老味道而受市民熱捧。據了解,周末兩天食博會攬客10萬。
25日上午9點多,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內,眾多市民流連於各地美食間,體驗舌尖上的美味。臺灣的熱帶水果、四川的臘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每一個展位前都有不少人圍觀。
豆漿、豆花、豆腐,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也可以做出不一樣的味道。在豆田園豆腐展位前,這些平淡的食物卻使不少人找回了記憶中的老味道。豆田園豆腐負責人於靜說,她是從3年前開始做豆腐的。因為一直想著老輩人的那種原始豆腐,為了找回這種老味道,開始自己製作這種傳統工藝的豆腐。「做豆腐離不開一臺老石磨。」於靜說,她專門從文登老家採購了3臺老石磨,最重的一個達1噸,最輕的一個也有500斤。要想做出老味道,離開這些石磨還真不行。
石磨豆腐受歡迎,咱煙臺的本土特色小吃也很火熱。現場製作的丹桂粉腸,讓不少人翹首以盼。
本土小吃走俏,外地特色當然也不可錯過。有一家賣廣西燕麥片的攤位,顧客絡繹不絕。攤位負責人王女士說,這些燕麥片都來自廣西巴馬,聞名的長壽之鄉,燕麥片通過高溫加工,保持了穀物的鮮香。
「周末兩天一共有10萬人來逛食博會。」本屆食博會組委會工作人員牟建平介紹,這兩天恰逢周末,人氣一直很高。此外,不少食品企業也達成了合作意向。
本屆食博會僅剩26日最後一天,還沒有來得及去逛的市民,可不要錯過最後的時機。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