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蜜與蛤蟆吐蜜

2020-12-23 驚鴻2019

乍聽起來,有些起雞皮疙瘩,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呀?其實,這是兩種北方的美食。讓我細細為您道來。

先說說蛤蟆吐蜜。

說白了就是豆沙餡的燒餅。為啥叫了這麼恐怖的一個名字。天津人在製作燒餅的的時候,有意在燒餅的外面留了一個口子,粘上黑芝麻,烤燒餅的時候,一部分豆沙餡就會從開口的位置流出來,樣子就像是一隻蛤蟆的嘴裡流淌出蜜汁。

蛤蟆吞蜜是唐山遷安的一種土特產,有些像驢肉火燒。先烤好燒餅,再講燒餅從中切開多半,填入煮熟的剔骨肉,再放入爐中烘烤。肉汁滷汁慢慢的進入到燒餅中,味道自然好得不得了!

也有傳說河間的驢肉火燒有個別名也叫蛤蟆吞蜜。說的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去尋找美女,路過河間,錯過飯點,就到了一戶農家吃飯。農婦為他做了驢肉火燒。乾隆或許是餓急了,或許是第一次吃,反正是覺得特別好吃。當時正好是大夏天,窗外蛙聲陣陣,乾隆靈機一動,就給驢肉火燒賜名「蛤蟆吞蜜」。還賦詩一首:

河間處處毛驢旺,

巧婦擀麵似紙張。

做出火燒加驢肉,

一陣風來一陣香。

乾隆皇帝自詡是風流雅人,一生作詩幾萬首,多數都是這樣的打油詩。不過,蛤蟆吞蜜這種美食,我還是比較傾向為遷安特產。因為河間的驢肉火燒影響力很大,有店面的也很多,蛤蟆吞蜜卻沒有驢肉火燒的名氣大。而遷安的這種美食就叫蛤蟆吞蜜,形狀是圓的,不像驢肉火燒那樣大多為方形燒餅,看起來也更加形象一點。

朋友們,有空來嘗嘗!

相關焦點

  • 北京小吃蛤蟆吐蜜蛤蟆吐蜜的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小麥麵粉燒餅麵粉蛤蟆吐蜜其實就是豆沙燒餅,蛤蟆吐蜜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愛吃豆沙餡的親們看過來,小編就來教大家蛤蟆吐蜜的做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蛤蟆吐蜜都需要些什麼原材料和操作步驟吧。
  • 葉(也)說~蛤蟆吐蜜
    什麼叫『親受的蛤蟆』啊?」原來大立是想寫「親愛的姑媽」。把愛還寫成了受,蛤蟆我覺得是老師聽錯給誤導了。大立一頭霧水一言不發被老師臭訓了一頓。我直後悔,當時應該問問大立是不是問的是姑媽倆個字。大立你現在好嗎?你還記得「蛤蟆~姑媽」這個事情嗎?我可記得清清楚楚地喲!三、蛤蟆吐蜜~玫瑰酥皮    去北京一家老字號買玫瑰酥皮,售貨員專撿破了餡的拿。
  • 解密遷安百年老味——蛤蟆吞蜜
    蛤蟆吞蜜絕對是眾多早餐中的經典。酥脆可口的蛤蟆吞蜜,再配上一碗熱乎乎的羊湯或餎餷湯,那感覺就一個字「美」!街頭巷尾的小店,在早餐的熱氣氤氳和食客的言笑晏晏中,喚醒了生機勃勃的城市。在遷安最有名的就數百年老店「張家燒餅」了,張家燒餅的創始人名為張雨,遷安黃紙莊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永哥燒餅店」又與「張家燒餅」有什麼淵源呢?我們來一起探秘吧!
  • 「蛤蟆吐蜜」與癩蛤蟆有什麼關係?
    比如這道在京津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美食——蛤蟆吐蜜,可謂十足的稀罕物。「蛤蟆吐蜜」,剛聽到這個名字,你是不是有點懵?腦子裡會不會浮現出癩蛤蟆的樣子?事實上,這道美食一點也不難看,相反還很可愛。一塊大白饃中間被開了一道口子,裡邊紅色的豆餡從中流出來,就像吐餡料的樣子。外面那層糕點裹著芝麻,一顆一看起來和蛤蟆一樣。要說做這蛤蟆吐蜜可是件頗費工夫的事。外面那層燒餅要做好,那是有秘訣的。
  • 民間故事:蛤蟆吞蜜
    郝鴻來一緊張,脫口而出:「蛤蟆!」「蛤蟆!」鄭知事嚇了一跳。郝鴻來忙掩飾道:「我是說這吃法叫……叫蛤蟆吞蜜。」其實,他的本意是想讓蛤蟆吞掉鄭密。旁邊的賓客附和道:「郝家火燒久負盛名,想必這蛤蟆吞蜜更具特色吧。」
  • 老北京美食第九篇:蛤蟆吐蜜
    不過也有例外的時候,有一種跟蛤蟆有關的北京小吃,卻是相當受歡迎,尤其討小朋友喜歡,這就是——蛤蟆吐蜜。蛤蟆吐蜜,聽這名字就讓人覺得神奇。癩蛤蟆怎麼會吐蜜呢?那不是蜜蜂的職業嗎?北京人怎麼會起這麼個怪名兒。然而,誰都知道,蛤蟆吐蜜的的確確是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
  • 蛤蟆吐蜜到底是北京特產還是天津非遺?
    當時他端上來一盤面點——叫蛤蟆吐蜜。「蛤蟆吐蜜和蛤蟆沒有半點關係,只是本本分分的北京本地小吃。但節目裡卻說是天津非遺,怎麼又成北京本地小吃了?蛤蟆吐蜜不過是多一道裂開口子的豆餡燒餅罷了。工藝就巧在這層皮上,皮薄餡多,一烤自然就裂開了。
  • 猶如蛤蟆吐蜜的豆餡兒燒餅
    北京小吃【猶如蛤蟆吐蜜的豆餡兒燒餅】此小吃顏色黃白,周圍有一圈金黃色的芝麻仁,並在一側露出褐紅色的豆沙餡,松沙甜香。早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已有「燒餅」,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其為蛤蟆吐蜜。
  • 蛤蟆吐蜜——可以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蛤蟆吐蜜,是天津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天津的傳統小吃,早先它並不是小吃類,而是更高級的「小貨兒」類。明朝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追隨燕王徵戰的將士們為了軍糧便於攜帶,就把一種用麵粉烤制的餅抹上羊油脂。劉家人見到這種餅子後萌生出製作一種既便於攜帶又口感上佳的麵食的想法。
  • 北京小吃:有道小吃叫「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薄皮大餡,豆餡遇熱後體積膨脹,將皮面拱破,豆餡流出少許,名字雖然不雅,味道卻著實不錯。袖珍型的叫「蛤蟆吐蜜」,大個的就叫「豆餡燒餅」了,豆餡燒餅又名「蛤蟆吐蜜」,名字雖然不雅,味道卻著實不錯。
  • 蛤蟆吐蜜:我一個北京特產,怎麼就成了天津非遺了?
    懵逼的飽妹決定好好探究一下這隻吐蜜蛤蟆的真實身份。©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蛤蟆吐蜜最唬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名字。因為它的真身,只不過是比普通豆沙餡燒餅多一道裂開的口子的豆餡燒餅罷了。有人說,蛤蟆吐蜜的工藝就巧在這層皮上,皮薄餡兒多、還得一烤就脹裂開。
  • 「蛤蟆吐蜜」這種面點,名字奇特,做起來也工序繁多
    和蛤蟆相關的詞多半含有貶義,比如「蛤蟆夜哭」、「井底蛤蟆」,再比如充滿諷刺意味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本來嘛,蛤蟆這玩意兒相貌醜陋、暴眼大嘴,粗糙的皮膚長滿了癩包,確實不招人待見。不過事有例外,京津一帶有種以蛤蟆命名的小吃卻是相當受歡迎,尤其討小朋友喜歡,這就是「蛤蟆吐蜜」。
  • 蛤蟆吐蜜:我一個北京特產,怎麼就成了天津非遺了?-虎嗅網
    有人說,蛤蟆吐蜜的工藝就巧在這層皮上,皮薄餡兒多、還得一烤就脹裂開。然而不管手藝巧不巧,只要一搜索蛤蟆吐蜜,各百科故事口徑一致地說:蛤蟆吐蜜得名於外形像一隻蹲坐的蛤蟆。飽妹很認真地對著這個外形思考良久也沒想通,那為什麼偏偏是蛤蟆吐蜜,而不是青蛙吐蜜、貔貅吐蜜或者烏龜吐蜜,也不叫蛤蟆吐餡、蛤蟆流口水呢?給它賦予這個名字的人,得是個多有想像力的人,才能用嘴裡正在淌蜜的蛤蟆來形容食物啊?
  • 一道「蛤蟆吞蜜」,竟是這種小吃,美食界真是什麼都做得出來
    它被乾隆皇帝賜名「蛤蟆吞蜜」,百姓則叫它「驢肉火燒」,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它的奇妙世界,領略這一美食的前世今生。據說這道小吃就在民國被稱作「叉子火燒」。所謂叉子火燒,就是在當時的歷史和自然條件下,因陋就簡,自製烤爐,將火燒整齊擺放在鐵叉子上,在爐內用炭火反覆並人工不斷交換位置,加之陪料講究,做工精細,這樣烤制出來的火燒外形美觀,外焦裡嫩,香軟酥脆,若沿邊切開內加秘制熟肉,素有「蛤蟆吞蜜」之美稱。「蛤蟆吞蜜」外形美觀,外焦裡嫩,香軟酥脆。
  • 蛤蟆吐蜜裂口的樣子如同青蛙的大扁嘴,咬一口,既享受美食又充飢
    自製蛤蟆吐蜜因為米吃完了,家裡還有很多面,所以就做點兒其他的食物。蛤蟆吐蜜算是榜上有名的,它又稱豆餡燒餅,是傳統中式點心!翻看各種小吃的時候,只是單純覺得它的做法和用料都簡單。另外一點是「吐蜜」,奇怪這用麵粉裹得嚴嚴實實的豆餡怎麼可能吐出蜜來,我覺得好奇,看是否能做出來,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嘗試後,結果真的做成了!
  • 北方人吃「蛤蟆吞蜜」?這怪滲人的名字,其實是他們早餐
    這種早餐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滲人,和蛤蟆有關的事物小編一律不想接觸!但是這款早餐你可得多 了解了解,蛤蟆吞蜜其實就是用燒餅夾肉,因為形狀很像是一隻蹲著的小蛤蟆,所以有了這個稱呼。蛤蟆吞蜜在北方一般都是6元錢一個,不過裡面肉都是貨真價實的肉!燒餅酥脆,滷肉鹹香,早餐來一個心情都會變好! 3.餎餷湯
  • 傳統小吃蛤蟆吐蜜,不用刀切和手扯,自然開裂有秘密
    蛤蟆吐蜜走在天津的鼓樓,發現一家掛著非遺牌子的小店,上面寫著蛤蟆吐蜜。許多年前在鼓樓附近,有一家街中小店賣蛤蟆吐蜜,價格不低,當時沒捨得嘗試。走進店中,右手邊一玻璃櫃,擺著不少品類,有紅豆餡、黑芝麻餡、南瓜餡……左面是一些蛤蟆吐蜜的介紹。老人起身推薦我試一試傳統款,6元一個,是玻璃櫃中最便宜的一種,話語中帶著對老手藝的自信。這款蛤蟆吐蜜周身白芝麻,頭頂大紅點,側面擠出紅豆沙,本以為是人為切開或扯開,一看牆上敘述才知是一種手藝。
  • 可以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字叫蛤蟆吐蜜,可別因為名字錯過它!
    蛤蟆吐蜜這種在老北京眼裡十分稀罕的美食,就叫做「蛤蟆吐蜜」。剛聽到這個名字,還真是有點懵,怎麼會有小吃被叫做這種名字呢?蛤蟆吐蜜只見這蛤蟆吐蜜就像一塊大白饃,中間被開了一道口子,裡邊紅色的豆餡從口子湧了出來,真像是把餡料吐出來的樣子。
  • 跨越京津兩地的著名小吃蛤蟆吐蜜,京津旅遊一定要品嘗的非遺美食
    這就是著名小吃「蛤蟆吐蜜」,在北京和天津都入駐了著名小吃排行榜。什麼?您說您不知道蛤蟆吐蜜是什麼?我來給您講講它的前世今生吧。蛤蟆吐蜜,有人說它是北京的小吃,有人說它是天津的小吃,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蛤蟆吐蜜即是老北京也是天津的著名小吃,最早是牛街一個劉記燒餅鋪做出來的,在回民小吃中非常有名。後來從北京傳承到天津,再次成為了天津的著名小吃了,所以,蛤蟆吐蜜起源於北京的回民街~牛街,在天津盛名。在2015年由天津的傳承人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 這年貨有意思:一款「蛤蟆吐蜜」讓本地人搶著吃,外地人託人買!
    下文轉載自作者:梅梅美食家這年貨有意思:一款「蛤蟆吐蜜」讓本地人搶著吃,外地人託人買!最近幾天很多人在大街上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比平時來得更加熱鬧,很多人都在忙著準備年貨,更有些人早早就已經把年貨準備齊全,現如今在大街上溜達,只為了補充一些家裡邊似乎還缺少的東西,雖然說有時候買回家並沒有太大的用處,但是就害怕在過年招待親戚的時候用到,但是家裡邊沒有,這年貨有意思:一款「蛤蟆吐蜜」讓本地人搶著吃,外地人託人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