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靜雅
昨天,年味的餘溫未散,一些培訓班已相繼開課,就連一些幼兒也忙著「趕課」,比較熱火的是英語培優。在武昌一家幼兒培訓班,一小時內有近20位家長帶著孩子來上課。30歲的查女士剛從三亞度完假回漢,便帶著3歲半的女兒嘟嘟來上課,不過,她心裡卻有些糾結:過年期間,女兒在親朋好友面前大秀英語才能,贏得了眾人滿口稱讚,如今女兒學英語的興趣非常濃厚,能識讀近300個英文單詞,但能識讀的漢字卻不足100個,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媽媽新煩惱|
3歲半女兒識300個單詞
能識讀的漢字不足100個
「Happy new year!」英語培訓班裡,3歲半的嘟嘟用清晰的美式口音給培訓班的外教老師送上新年祝福,外教連連讚賞。
別看嘟嘟年紀小,認識近300個英文單詞,會說近50個簡單的英文句子。「從2歲半就開始送她上雙語幼兒園,每周末上一次外教培訓班,她學英語的興趣很濃厚。」嘟嘟的媽媽查女士說,像「草莓」、「聖誕」、「袋鼠」這些成人都很難標準發音的單詞,女兒卻能夠清晰表達。「現在跟我說話,她常常強調讓我用英語對話,感覺她的小腦瓜裡對語言的第一選擇是英語。」但查女士遇到的新煩惱是,女兒能識讀的漢字卻不到100個,「有時聽幼兒園別的小朋友對詩文等朗朗上口,而她只會背3首,心裡也特別著急。」
同樣送4歲孫子豪豪培訓英語的徐奶奶也說,孫子平時都是看英文版動畫片,還覺得父母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只跟外教老師用英語對話。記者和豪豪對話,發現他說中文時發音並不清晰,但用英語從一數到十,發音卻相當標準。
|記者探訪|
幼兒英語培訓班火爆
「我們從去年12月底開始宣傳『寒假英語冬令營』班,半個月就有近30人報名,開設了4個班。」徐東一家兒童英語培訓機構的主管王老師介紹,冬令營班分三輪,5天為一輪,很受家長追捧。「我幫兒子把三輪的班都給報了,花了快3000元。」家長李先生說。
記者發現,80後家長們在幼兒英語的培訓上很捨得花錢。而在幼兒教育市場,英語培訓機構佔了大半江山。相對來說,漢語培訓班難找,即使是在一些綜合類教育培訓機構內,也沒有專門針對幼兒中文教育的項目。
漢口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老師介紹,現今的各種外語培訓體系已經十分成熟,隨著英語在各方面的滲透,年輕家長們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也越來越重視。「3歲是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這時的孩子沒有受到母語的幹擾,不存在思維上翻譯、轉化的過程,可以直接讓孩子將英語作為母語來學。」王老師說,「據我了解,市場上的幼兒語言培訓結構中,以英語培訓班居多,漢語培訓班非常少。」
|專家提醒|
不能本末倒置
武漢大學文學院語言學教授馮學鋒說,孩子第一反應是說英語、單詞也學得多,一個重要原因是心理刺激因素造成的,家長、老師及周圍人的讚許給了比較大的鼓勵。目前,掌握多種語言是人才需求趨勢,兒童語言教育也越來越受重視。至今沒有哪一項確切的實踐數據表明,孩子年幼時雙語或多語學習好或是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3~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最佳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母語能力基本形成,語言學習的發展空間較大。這個時候,母語教育至關重要,這不僅僅是語言技能的問題,忽視母語教育,可能對孩子以後的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不利。
華中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範先佐認為,教育部規定,開設英語課的起始年級為小學三年級,從八九歲開始學外語,足以應對高考。「對於語言的學習,應當先學好母語,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外語。作為家長,不能過於急功近利,以免出現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