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釉料知識(掐絲琺瑯畫釉料)介紹

2020-12-19 跟我學景泰藍

景泰藍釉料(掐絲琺瑯畫釉料),是製作燒制景泰藍的必用材料,為粉末和細小顆粒混合狀,爐溫燒前後色彩不一樣,比如「銀月白」,沒燒前是丹青藍色,燒了後就白了。目前景泰藍板畫也可以使用,只看未燒時的顏色選擇就行了。

釉料的釉,讀「又」,釉字的本意是:使動物爪子打滑的器皿表面。引申意光滑的表層。可見,添加了這種材料的器皿,很光滑,結實,不容易被侵蝕。

釉料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其它原料(包含金屬)按一定比例配置,高溫燒出來時,是一塊塊的,再用機器研磨碎,才能使用的。分為景泰藍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燒成溫度可分高溫釉、低溫釉等等。材質不同,選用的釉料也不一樣的。

爐中燒好待粉碎的釉料塊

就拿景泰藍釉料來說(燒制的那種景泰藍),還分為銅胎釉料、銀胎釉料,就是在銅板上和銀器上燒,用料也不一樣的,用錯了,就沾不上,釉色會脫落。景泰藍釉料的色卡如下圖,這是沒燒之前的顏色,做平面畫,看顏色選就行了。

銅胚胎上用釉料
銀器胚胎上使用的釉料

景泰藍釉料,大約要用700-900度左右的溫度燒,就能融化,附著在器皿上,就像玻璃一樣通透。

板畫上用景泰藍釉料,需要淘洗,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粉末,不淘洗,不露出顆粒狀,做出的畫也不亮麗。一般要用水洗5-10遍,損耗在10-30%左右,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釉料有100多種顏色,每種顏色需要搭配的原料不同,有的還要加入金、銀成分,所以價格比較高,一袋5斤裝的釉料,平均在50-100元左右居多。紅色、粉色類的釉料都比較高,最貴的「百花紅」顏色要400多元一袋(2.5公斤)。

成品景泰藍釉料,用前需要淘洗

釉料的顏色通透,亮麗,富有光澤,像標誌性顏色——銅大藍、銀大藍,藍裡透著一種通透的光亮感,像隔著玻璃透出的亮那種,很好看。

下圖藍色部分是用釉料裡的銅大藍、銀大藍製作的,板畫的局部。

釉料銅大藍、銀大藍做好後的平面畫效果

歡迎關注我們的百家號—跟我學景泰藍,及時閱讀相關技術文章!關注方法見下圖: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步驟圖 掐絲琺瑯以明代宣德、景泰為代表,因此,也被民間稱為「景泰藍」,但規範叫法為「銅胎掐絲琺瑯」。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元代時從阿拉伯半島陸路傳入,當時稱之為「大食窯」器,我國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窯」的製作技藝,並與我國本土的傳統工藝相結合,製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嶄新的金屬掐絲琺瑯景泰藍。明代景泰藍受到皇帝青睞,它用薄而窄的銅絲掐作成多種圖案,粘在銅胎上,填上各色琺瑯料,經過烘燒、磨光等工序成器。因當時釉料多呈藍色,故俗稱「景泰藍」。
  • 琺瑯藝術知識品鑑
    琺瑯不僅僅是古代的珍品,更是後世的文化瑰寶。今天紫色百合香一起與您品鑑琺瑯知識,了解富麗的琺瑯。三、琺瑯分類按照琺瑯製作工藝,琺瑯主要分為兩大類:1.掐絲琺瑯(景泰藍)掐絲琺瑯是在銅胎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接上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 銅胎鎏金掐絲琺瑯彩馬
    琺瑯彩繪採用的畫琺的製作技法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裡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瑯工藝為基礎,發展成畫琺瑯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作成裝飾性的工藝品。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看到好多小夥伴問我說景泰藍不就是琺瑯嗎?還有問琺瑯不是瓷器嗎怎麼成景泰藍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接下來傳世經典跟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景泰藍,什麼是畫琺瑯,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這麼一對比最本質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景泰藍是特種金屬工藝品,琺瑯彩是彩瓷器。
  • 藝術瑰寶之畫琺瑯
    乾隆畫琺瑯八稜開關提梁壺/網絡說到琺瑯,很多人就會想到景泰藍。景泰藍確實是中國傳統琺瑯器創作的高水平代表,但琺瑯器的類型,並不止景泰藍的銅胎掐絲工藝這一種。簡單來說就是先於紅銅胎上施白色琺瑯釉,入窯燒結後,使其表面平滑,然後以各種顏色的琺瑯釉料繪飾圖案,再經焙燒而成;而瓷胎是將銅胎畫琺瑯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
  •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使用的琺瑯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歷史上對於中國掐絲琺瑯工藝的源起時間並無明確記載,但是多數中外學者、美術史家都主張掐絲琺瑯工藝是在元代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的 ,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
  • 歐洲的彩繪玻璃,中國的「景泰藍」,探尋琺瑯的「變色龍」屬性
    琺瑯,作為一種廣泛應用於金屬和陶瓷表面的裝飾品,一直為人們所愛。它的藝術應用極為廣泛,歐洲,北非和亞洲均出現了琺瑯製品的器物和配飾。這種源於古代歐洲的類似玻璃的釉料無疑是人類的一項偉大藝術發明。在埃及,琺瑯工藝應用於黃金等貴重金屬上,造成富麗堂皇的感覺。到了羅馬之後,它主要以「裝飾畫」存在,表現了較多的宗教元素。進入中國和陶瓷結合之後,誕生了「景泰藍」的獨特工藝。十三世紀左右,掐絲琺瑯工藝傳入中國。
  • 掐絲琺瑯釉彩畫|令人驚豔的藝術
    2006年景泰藍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前,掐絲琺瑯多用於器物上,而隨著技藝的精進,演變出不同的製作方法,其中一種與書畫相結合的平面掐絲琺瑯釉彩藝術也正悄然而生,這種藝術被稱為掐絲琺瑯釉彩畫,又叫景泰藍畫。
  • 景泰藍工藝畫—和景泰藍的趣關聯,從皇宮飛入百姓家,再走進網絡
    關於景泰藍是什麼,為什麼叫景泰藍,怎麼製作的,網上有很多論述了,就連本號也有過多篇介紹,在此不再多說了,今天主要說說與景泰藍的「化身」相關的——景泰藍工藝畫的故事。景泰藍工藝畫(景泰藍畫)和景泰藍有什麼關係?是一碼事嗎?
  • 掐絲琺瑯畫怎麼做?製作掐絲琺瑯畫需要的材料,送掐絲琺瑯畫教程
    現在,人們通常都把琺瑯等同為是景泰藍工藝,而景泰藍工藝中的掐絲、點藍是其特色,慢慢發展出現在的景泰藍畫,也就是「掐絲琺瑯畫」。那到底什麼是掐絲琺瑯畫呢?繞了這麼多,如果您是第一接觸這種工藝,可能還不太明白到底啥是景泰藍畫?啥是掐絲琺瑯畫?
  • 乾隆銅胎掐絲琺瑯獅鈕龍耳香薰爐鑑賞
    景泰藍又叫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製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製胎,再用扁細的銅絲在銅胎上粘出圖案花紋,然後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填充在圖案中。這道工序完成後才是反覆燒結,磨光鍍金。可以說,景泰藍的製作工藝既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利用了瓷器工藝,同時又大量引進了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它是一種特種工藝品,是用細扁銅絲做線條,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經燒制、磨平鍍金而成。外觀晶瑩潤澤,鮮豔奪目。掐絲琺瑯器在明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其後工藝水平均明顯下降。
  • 明代銅掐絲琺瑯器欣賞,著名的景泰藍工藝,鍍金燦爛悅目
    口徑26.6釐米 高13.7釐米 足徑13釐米【銅掐絲琺瑯纏枝蓮觚】明·景泰(1450-1456A.D.)/口徑7.9釐米 高14.5釐米銅掐絲琺瑯這種工藝美術品,在明代景泰年間大量製造,所以又名「景泰藍」。早在元朝已經出現這種工藝。
  • 琺瑯精品看花眼 現場製作景泰藍
    原標題:琺瑯精品看花眼 現場製作景泰藍   在景泰藍製作體驗中心,小朋友跟隨專業高級技師學做景泰藍工藝品 攝影/本報記者 郭謙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雙節期間,第八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在北京市琺瑯廠舉行。
  • 景泰藍和琺瑯是一回事嗎?兩者還真不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清 掐絲琺瑯甪端香燻 故宮博物院上文中有提到一句話「不同的琺瑯工藝」,意思是琺瑯工藝不只是一種,景泰藍指的是「掐絲琺瑯」,其做法是用銅絲掐成各種圖案,粘在銅胎上。接著根據圖案設計填充琺瑯,然後入窯燒制即可完成。說景泰藍是琺瑯沒有錯,景泰藍是琺瑯工藝的一種,但如果說琺瑯就是景泰藍,則是比較片面的。琺瑯工藝除了包括掐絲琺瑯,還有畫琺瑯、鏨胎琺瑯、透明琺瑯3種。
  • 什麼是琺瑯,現代首飾琺瑯工藝有哪些優點
    掐絲琺瑯如意形洗琺瑯一般的工藝製作方法可分為畫琺瑯、內填琺瑯、掐絲琺瑯、鏨胎琺瑯。畫琺瑯:琺瑯器品種之一,一般特指銅胎畫琺瑯,又稱「洋瓷」。是以金屬銅做器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瓷粉(琺瑯釉)經燒制而成。簡單的說,就是先於紅銅胎上塗施白色琺瑯釉,入窯燒結後,使其表面平滑,然後以各種顏色的琺瑯釉料繪飾圖案,再經焙燒而成。畫琺瑯富有繪畫趣味,故又稱「琺瑯畫」。畫琺瑯也有用其他金屬做胎,如:金胎畫琺瑯、銀胎畫琺瑯等。
  • 觀復博物館歷經三年造辦掐絲琺瑯「基業長青杯」
    千龍網北京8月28日訊(記者 傅昱佳)  8月25日,觀復博物館歷經三年造辦的景泰藍精品之作——掐絲琺瑯基業長青杯在故宮博物院發布。同時,觀復博物館所屬的觀復文化全力打造的「觀復」APP也正式上線。據介紹,該APP的第一個知識型輕產品——視頻課程《景泰藍前世今生》和《景泰藍前世今生》一書,將在九月底於推出。
  • 3000塊的琺瑯和3塊的搪瓷是一回事?
    琺瑯製品曾風靡清朝康、雍、乾三代,按照製作技法分,主要有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前者以北京的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為代表,後者則以廣州琺瑯為代表。南北兩地工藝各有特色,同為中國傳統琺瑯工藝的兩大瑰寶,享譽中外。
  • 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掐絲琺瑯鋼花瓶,可與官窯比肩的當代藝術品
    帝王御用,極盡奢華銅胎掐絲琺瑯,這名字乍一聽不像是藝術品,倒像是道工藝。俗名喚作是「景泰藍」,看到這兒就恍然大悟了。之所以俗名更廣為人知,要說到明朝景泰年間,只因皇帝極其喜愛此類工藝品,在朝廷督辦下達到巔峰。
  • 大師印象丨燕京八絕之愛好亦成信仰 — 銅胎掐絲琺瑯鍾連盛
    銅胎掐絲琺瑯鍾連盛學藝景泰藍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胎上做掐絲工藝的琺瑯彩器物,盛行於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因其釉料顏色主要以孔雀藍和寶石藍為主,故稱為景泰藍。因此技校的課程基本沿用工藝美院和工藝美校的教學體系,設置比較完善,包括中外繪畫基礎寫生(國畫和素描、色彩等),工藝美術理論知識,以及圖案、裝飾設計和景泰藍專業設計。三四月的時候,北京各大公園都能看到這些美術院校的學生,畫花鳥也畫風景色彩寫生。
  • 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賞瓶 — 掐絲琺瑯市場價值
    掐絲琺瑯掐絲琺瑯,中國傳統工藝品,屬於琺瑯器品種之一,一般特指銅胎掐絲琺瑯,又稱「景泰藍」。使用其他金屬做胎的,如金胎掐絲琺瑯等。掐絲琺瑯的製作工藝也稱為掐絲琺瑯。掐絲琺瑯,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