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釉料(掐絲琺瑯畫釉料),是製作燒制景泰藍的必用材料,為粉末和細小顆粒混合狀,爐溫燒前後色彩不一樣,比如「銀月白」,沒燒前是丹青藍色,燒了後就白了。目前景泰藍板畫也可以使用,只看未燒時的顏色選擇就行了。
釉料的釉,讀「又」,釉字的本意是:使動物爪子打滑的器皿表面。引申意為光滑的表層。可見,添加了這種材料的器皿,很光滑,結實,不容易被侵蝕。
釉料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其它原料(包含金屬)按一定比例配置,高溫燒出來時,是一塊塊的,再用機器研磨碎,才能使用的。分為景泰藍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燒成溫度可分高溫釉、低溫釉等等。材質不同,選用的釉料也不一樣的。

就拿景泰藍釉料來說(燒制的那種景泰藍),還分為銅胎釉料、銀胎釉料,就是在銅板上和銀器上燒,用料也不一樣的,用錯了,就沾不上,釉色會脫落。景泰藍釉料的色卡如下圖,這是沒燒之前的顏色,做平面畫,看顏色選就行了。


景泰藍釉料,大約要用700-900度左右的溫度燒,就能融化,附著在器皿上,就像玻璃一樣通透。
板畫上用景泰藍釉料,需要淘洗,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粉末,不淘洗,不露出顆粒狀,做出的畫也不亮麗。一般要用水洗5-10遍,損耗在10-30%左右,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釉料有100多種顏色,每種顏色需要搭配的原料不同,有的還要加入金、銀成分,所以價格比較高,一袋5斤裝的釉料,平均在50-100元左右居多。紅色、粉色類的釉料都比較高,最貴的「百花紅」顏色要400多元一袋(2.5公斤)。

釉料的顏色通透,亮麗,富有光澤,像標誌性顏色——銅大藍、銀大藍,藍裡透著一種通透的光亮感,像隔著玻璃透出的亮那種,很好看。
下圖藍色部分是用釉料裡的銅大藍、銀大藍製作的,板畫的局部。

歡迎關注我們的百家號—跟我學景泰藍,及時閱讀相關技術文章!關注方法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