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大力發展茶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湖北利川大力發展茶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中新網武漢5月6日電 (記者 艾啟平)「中國·恩施首屆硒茶文化藝術節」6日在此間舉行。湖北利川市在節會上介紹,當地茶產業地位突出,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利川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級市,位於鄂西南,與重慶相鄰。利川境內山巒連綿,雲霧繚繞,茶葉以富含硒、鍺等多種微量元素而獨具地方特色。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當地茶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民種茶積極性大增。截至2011年,全市茶園總面積達15萬畝,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茶葉生茶基地10萬畝。

  目前,利川市有茶葉加工企業132家,廠房面積26萬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5萬噸,產品遠銷歐美、日本、韓國、東南亞和西非等地。

  據利川市相關官員介紹,茶葉是利川富民興市的產業,全市有6個鄉鎮種茶,特別是毛壩、忠路兩個鄉鎮,80%的農民會種茶。該市種茶涉及6萬多農戶、20餘萬農業人口,佔全市農業總人口的近30%。茶產業及輻射帶動其他產業的產值每年可達3億元人民幣,成為利川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近年來,茶葉生產在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中的作用日益凸顯。2011年,茶葉加工龍頭企業通過提高茶葉鮮葉收購價格,使當地茶農人均增收1300元。茶葉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吸納大量用工,也促進了利川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並把農業、工業、旅遊業發展緊密連接在一起。

  據介紹,未來5年,利川市將重點打造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富硒茶標準化生產基地20萬畝,興建年產1.5萬噸的茶業清潔化加工生產線和年產3000噸的某品牌茶加工生產線等重點項目。計劃到「十二五」末,該市茶葉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產量2.5萬噸,實現產值4.25億元。(完)

相關焦點

  • 綏德縣白家礆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綏德縣白家礆鎮大力發展芝麻蜜香瓜和山地蘋果等主導產業和長效產業,建立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區,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當前,僅芝麻蜜香瓜年產值就在4000萬元左右,已經成為該鎮的特色產業。
  • 茶旅融合促發展——湖北龍王埡茶業有限公司探索產業發展帶動農民...
    這是近幾年來湖北龍王埡茶業有限公司以產業帶動「三農」發展參與精準扶貧的一個真實寫照。湖北龍王埡茶業有限公司位於山川秀美的竹谿縣,創立於1954年,2006年改制為民營企業,歷經65年的發展,該公司已發展成為集茶葉種植、加工、營銷、科研、茶文化傳播、休閒旅遊與養生為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龍頭企業。
  • 讓茭白成為致富「新引擎」!縉雲縣財政助力茭白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讓茭白成為致富「新引擎」!縉雲縣財政助力茭白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發布日期:2021-01-08 12:07 信息來源:市財政局 瀏覽次數: 縉雲境內地勢高低懸殊,形成
  • 中國農民豐收節帶火這位「蓴姑娘」,來自湖北的利川蓴菜厲害了!
    中國農民豐收節帶火這位「蓴姑娘」,來自湖北的利川蓴菜厲害了!市場的俏銷,導致有些人鑽空子,不按規程種植,最終致使蓴菜大面積染病死亡,產業一度萎縮。在蓴菜產業的危機時刻,政府緊急啟動拯救行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並研究引用稻漁共生技術,實現生態平衡。經過堅持不懈的試驗、研究、改良,利川蓴菜產業終於得到恢復性發展。政府和企業一起攜手,建起標準化種植核心示範區,如今全市蓴菜基地恢復至2萬畝,輻射近3萬農民,年總產值已突破2億元,成為利川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 「利川紅」茶——一份來自鄂西林海的綠色高質量發展答卷
    公司總經理卓萬凱也收到了邀請:六月中旬,湖北省在北京外交部向世界各國大使推介湖北,利川紅也在推介之列。 除了買茶,甚至還有人「買基地」,廣東恩施商會、點籌網等認購了235畝茶葉基地,訂走了基地連續3年的全部茶葉。江西旅遊投資集團也加快了注資飛強茶業的步伐。
  • 晏河鄉發展茶產業促民富
    近年來,光山縣晏河鄉根據轄區實際,引導農戶大力發展茶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使「以茶助脫貧、以茶促增收、以茶保生態」的產業發展路子越走越寬。該鄉積極申報項目開挖茶園,爭取資金購買茶苗,解決農戶種茶投入困難。
  • 新疆拜城油雞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央廣網拜城4月4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拜城臺記者崔玉永 高英)新疆拜城縣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促進偏遠農牧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新疆諾奇拜城油雞發展有限公司採購部負責人鄭英明說:「黑英山鄉整個13個大隊,我們有兩個小組,一天平均算下來兩個小組可能在1200到1300隻雞左右,把農民的雞收回來給他們當場把所有的帳算完,第二天就把這個錢打給他們了。」家住黑英山鄉亞吐爾村的阿里木·力提甫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心想擺脫貧困的他一直在尋找致富路,卻苦於沒有增收渠道。
  • 新疆和田:紅棗產業帶動就業 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近年來,策勒縣立足當地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紅棗生產加工作為實現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重點發展。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建立示範基地,以點帶面,連片開發,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種植,促進農民依託紅棗產業穩定增收致富。
  • 紅安縣發展香菇產業助農增收致富
    12月2日,位於紅安縣城關鎮黃魏家村的湖北佳菇香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負責人王俊忙著整理菌棒。「這個菌種,不能長滿了,現在生產最好,等它全部長滿就老了,必須按技術要求,用純櫟木生產的菌種。」 王俊一邊採摘一邊高興地說。湖北佳菇香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食用菌種植。
  • 察布查爾縣:紅花種植合作社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察布查爾縣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將紅花產業作為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實施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經濟增長、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通過產業良種全覆蓋、紅花冬播、錯時播種等紅花精耕細作技術推廣,大力開展紅花新品種繁育、引進和示範推廣,發展紅花訂單產業,整合統一察布查爾紅花品牌等措施,促進紅花產業發展。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圍場黃花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菜」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圍場黃花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菜」 2020-07-03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艾草」背後的「大產業」 湖北蘄艾產業託起農民致富夢
    蘄艾倉庫 張暢 攝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艾草」背後的「大產業」 湖北蘄艾產業託起農民致富夢中新網湖北蘄春8月26日電 (記者 梁婷)在湖北蘄春縣赤東鎮五鬥地村蘄艾基地,艾草散發陣陣清香重陽節前後,這裡的艾草將迎來第二輪收穫期,這讓彎腰勞作的農民們充滿期待。蘄艾產業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張暢 攝一株小小艾草,逐步發展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五鬥地村人多地少,土地貧瘠,自然條件較差,來源單一,主要以傳統農業、養殖、農民外出務工為主。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貧困人口發生率達12.6%。
  • 農村發展萬壽菊產業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種植萬壽菊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城市綠化先鋒,愛植物愛綠化,說到萬壽菊,剛好我們貴陽前幾天開了一場品種推薦會,開會的地點選在貴陽羊昌花畫小鎮,這裡漫山遍野都是花卉,其中就種植有萬壽菊,萬壽菊品種多,花色多,非常驚豔,萬壽菊除了能夠欣賞之外,花朵還能有企業回收做色素,一畝地可以產幾千斤萬壽菊,經濟價值一畝地在4000元左右,比種玉米划算,也可以說萬壽菊產業帶動了當地農民朋友們的致富積極性
  • 新疆褐牛產業發展促進昭蘇農牧民增收致富
    葉爾波拉提·拉汗回憶他家的養殖經歷時說,自從實施「訂單式」收購牛奶以來,他家養殖的褐牛從三年前的3頭發展到現在的21頭。過去他家只有3間房,今年新蓋了5間,把舊房子改成了牛圈,還新添了一輛貨車。  「養殖優質褐牛改變了我家的生活,讓我家走上了致富路。」葉爾波拉提·拉汗感慨地說。  葉爾波拉提·拉汗一家生活的改變只是昭蘇縣褐牛產業發展帶動牧民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
  • 得榮:藜麥產業成增收致富新動能
    >得榮縣白松鎮看看藜麥產業如何成為當地致富增收新動能今年,是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甘孜州得榮縣立足資源稟賦、區位條件,按照脫貧增收,產業是基礎;鄉村振興,產業是保障的總體路線,結合1256+n+x農業產業發展思路,進一步布局規劃5個萬畝特色農業產業,著力推動農牧業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
  • 山西陽城紅薯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山西陽城紅薯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2020-06-29 0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泰興市根思鄉:多點發力,促進全鄉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泰興市根思鄉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致富這個主題,切實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廣開財路,挖掘潛力,形成了多點發力,多極增長的農民增收新格局。2020年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達2.126萬元,同比增長8%以上。
  • 2020年中國紅茶高質量發展峰會在利川成功舉辦
    10月23日,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學會主辦,利川市人民政府、中國紅茶聯盟承辦,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湖北省茶葉學會、恩施州茶產業協會、利川市茶產業協會協辦的2020中國紅茶高質量發展峰會在湖北利川舉行。圍繞「後疫情時代中國紅茶發展之路」的主題,全國紅茶產區代表、知名茶業專家、中國紅茶聯盟成員單位積極交流對話,熱議中國紅茶高質量發展。會議現場。
  • 靈石縣興秀農業有限公司:發展紅薯產業帶動農民增收
    該公司在運營中發現,通過發展紅薯規模種植可以有效實現土地的集約利用,並且紅薯加工產業鏈的延伸還可以帶動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農業壯大、土地增效、農民增收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於是今年6月,公司從山東晉龍薯業有限公司引進新型種苗,選用地膜覆蓋技術,在壇鎮鄉、翠峰鎮南焉村等地依託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探索從育苗到種植推廣的特色紅薯規模化種植途徑。
  • 廣西:油茶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摘要:近日,在廣西田東縣朔良鎮一油茶林裡當地群眾正搶抓時間採摘油茶果。 「黨委政府就是好,扶貧路上來引導;因地制宜新規劃,油茶產業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