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拜年多了,簡訊拜年少了;「搶紅包」多了,「送禮包」少了……新常態經濟下,中國人的春節生活正發生著新變化。棋牌室空蕩蕩,健身房裡卻人氣爆棚,在體現社會發展現狀的全民健身領域,羊年春節長假同樣體現出一些不同於以往的「加減法」。健身過春節已逐漸成為滬上一大「新年俗」。
棋牌室空空蕩蕩 健身場人氣很旺
大年初三,田林體育俱樂部的桌球館人頭攢動,來自周邊社區的居民相聚在桌球臺周圍一起打球。陳老伯是家住田林街道的一位桌球愛好者,當初上班工間體育的時候他就喜歡和同事在石臺上架起一塊板,打起桌球。「當時拖鞋板子當拍子,現在條件比之前好多了,打桌球讓我更健康。」退休之後,陳老伯就經常到家附近的田林體育俱樂部打球。相比田林俱樂部的紅火,田林路上的一個大眾棋牌室裡卻顯得空蕩蕩,惹得老闆納悶:「怎麼今年變樣了?」
早在節前,市體育局就高度重視2015年春節期間公共體育場館設施的公益性開放工作,在廣泛聽取市民健身愛好者和場館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做好了相關工作安排,確保開放時間,提高開放效率,為廣大市民在春節期間健身鍛鍊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服務。
在2015年春節期間,全市共有53個公共體育場館、300多處社區公共運動場、264條百姓健身步道以及近千所學校體育場地堅持向廣大市民開放。此外,部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體育健身設施以及社會體育場所也堅持對市民開放。市體育局要求,除夕、大年初一兩天各場館可根據自身條件自行安排時間段向市民開放,初二到初六所有公共體育場館均正常開放。各個開放的體育場所須在醒目位置告知市民開放時間(個別場館因故不能正常開放要提前公告)。部分有條件的體育場館可以組織小型多樣的社區體育文化活動來豐富市民的假日生活。
公共體育場館在春節期間堅持開放,受到了廣大健身愛好者的歡迎。據介紹,市中心的部分場館,如靜安區體育館、長寧國際體操中心等,在節前兩三天羽毛球場地就被提前預訂完。為了確保平安,市體育局要求各體育場館在春節開放前進行安全自查,制定安全開放應急預案,市體育局直屬場館和區縣體育局安排專門的平安信息員每晚8點左右報平安。此外還堅持了公益開放,堅持春節期間不漲價。所有公共體育場館開放價格都是公益的,部分區縣甚至出臺政策,為市民提供免費或低價的體育場地和服務。如黃浦區在大年初三當天區內體育場館都向市民免費開放,靜安區體育館不僅每天向市民免費開放,還在整個寒假期間推出學生票,憑學籍卡可以享受半價優惠。
科學健身多了 盲目鍛鍊少了
年初五,家住黃浦區的劉源在南京東路街道的百姓健身房裡鍛鍊身體。劉源是一名健身愛好者,還喜歡打籃球,業餘時間他總喜歡在健身房「充電」。即使春節期間需要走親訪友,他依然堅持在初五就「恢復訓練」。「走親訪友少不了要吃頓豐盛的團圓飯,因此過個年體重上升了,趕緊趁這幾天減一減。」劉源有著自己的訓練計劃,每次都在一小時以上,涉及槓鈴臥推、壺鈴擺舉等多個項目,還要配合科學膳食等步驟。
劉源說:「近年來,在健身房裡亂練的人少了,無論是減肥、塑形還是增肌,幾乎每個人都能知道一些科學的練法。」自去年以來,市體育局在健身俱樂部、百姓健身房廣泛引入科學健身理念,並免費贈送科學健身手冊,幫助市民科學地開展健身鍛鍊。一年多來,人們在健身方面的理論、實踐水平都在提高,科學健身正成為健身房裡的新常態。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大年初六晚6時,共有超過23萬人次的市民群眾在春節期間到各體育場館及社區公共運動場參加體育健身鍛鍊,公共體育場館春節期間堅持開放取得了實效。
智慧預訂多了 趕場排隊少了
除了技術、理論等的科學含量提高外,人們的健身媒介也體現出科技含量。春節期間,儘管一些健身場館暫停開放,但家住靜安區喜愛運動的人們依然能夠通過手機應用程式便捷地找到離家最近的免費或低價運動場所。據靜安區體育局群體科科長陳信武介紹,近年來靜安區體育局年研發了移動網際網路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市民將它下載到手機裡,動動指尖即可指導健身。陳信武表示:「新媒體預訂方式避免了以往趕場排隊的現象,是全民健身場館預訂工作的一大抓手。」
一部手機、一套移動網際網路智能終端,即能將一個城區的全民健身工作進一步盤活。靜安區體育局局長俞彪表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春節,手機給老百姓帶來的不僅僅是微信拜年和搶紅包,更有科學健身的服務、指導,這就是羊年春節全民健身重要的新變化。」
此外,長寧區體育局則通過「上海長寧」、「長寧全民健身」微信公眾號、長寧體育局官網等途徑發布全民健身設施開放信息。春節期間,區屬公共體育場館、社區公共運動場、百姓健身房、市民體質監測指導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桌球房等20處公共體育設施堅持每天安全、有序開放,共接待健身市民6000餘人次。雖然天氣寒冷,但為了讓部分堅持遊泳的市民在春節期間也能繼續鍛鍊,長寧溫水遊泳池每天中午、晚上各開放一場。長寧區體育局群體科科長賀偉旗表示:「市民為節假日堅持開放,公益為民的場館和服務點讚,我們也為部分在走親訪友拜年之餘,堅持參加體育鍛鍊,保持健身好習慣,以實際行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市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