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體在線上海11月20日電(記者 王皙)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對體育健身的需求也愈加強烈。在上海,全民健身開展得如火如荼,「健身」已經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據《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上海市每周體育鍛鍊頻度3次及以上、每次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的居民人數已佔常住人口比例42.2%。面對如此龐大的「健身一族」,相關部門採取了多種手段和方法升級已有設施、深入基層小區、建設新興場館,讓人們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方便地找到設施更完善、環境更舒適的運動健身之地。
共享運動場 成本更低更安全
公共運動場在上海並不罕見,但這些運動場所在舊有的管理模式下多少存在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管理成本高、安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而上海市靜安區推出的「共享公共運動場」可以看作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次成功嘗試。
「只要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進入了。」上海市靜安區體育局局長俞彪在靜安區交通公園共享公共籃球場向記者現場演示了進入場地的方法,該籃球場四周被較高的圍欄圍住,僅二維碼掃碼處有出入口,據他介紹,該共享公共籃球場採取掃碼出入、手機付費,並可按分鐘計費,在手機上還可以實時顯示目前使用場地的人數等等,多種信息實時顯示不僅方便了需要使用場地進行體育活動的居民,還極大地降低了場地管理成本。
「原來我們這些公共運動場通常就是安排幾個工作人員在現場管理,對市民來說服務標準不統一,信息不及時,用起來也不方便,對於場地設施安全也存在一定管理缺陷。」俞彪說道。而通過共享運動場中建立的遠程實時監控、語音廣播等設施,工作人員可以實現後臺視頻監控並隨時通過語音廣播對現場人員進行提醒,確保運行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高效處置,結合手機掃碼出入等數據,事後還能確認在場人員信息追責,保障設施完好和市民健身安全,方便管理的同時還促進了場地、器材、設施、人員等資源的優化配置。
「包括遠程監控設備等設施在內,將已有的普通公共運動場『升級』成共享公共運動場的成本在七萬元左右。」俞彪向記者表示,這個成本完全可以通過共享公共運動場自身的運營來消化掉。目前靜安區已有兩處共享公共籃球場作為試點,自2017年6月運營以來,已有約一萬人次來到共享公共籃球場進行體驗。如試點成功,這種共享公共運動場模式將被推行到更多區域。
社區健身點 盤整空間改造更新
即使在社區健身點星羅棋布的現今,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北新涇街道的元豐花園健身點作為社區內的健身點依舊令人感到「驚豔」。該健身點位於小區中,佔地約180平方米,健身器材包括傳統有氧練習及康復保健類器材,背腹肌訓練器等綜合性力量訓練器械、益智類健身器材軌道棋和身體素質測試器材等,種類繁多功能全面,甚至可以稱之為小型「健身房」。
據了解,元豐花園小區內原本也存在健身苑點,但存在總量小、種類少、設施舊等遺留問題,無法滿足附近居民的健身需求,長寧區體育局將該健身苑點列入整體改造計劃後,從項目立項和健身器材選擇,到項目施工和後期維護,全程邀請居民參與其中。以提高健身運動的科學性、趣味性、合理性為標準,最終打造了這一廣受居民歡迎的最新健身點。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在這些新建成的設施旁,還有一些體育指導員在指導居民進行健身,而社區內的街道管理人員也會長期進行這一工作,同時他們也將定期檢查這些健身設施的設備情況並進行紀錄以便進行管理及維護。
據悉,元豐花園健身點周邊還將不斷進行更新,2018年還將建設健身亭、健身步道、健身長廊、多功能球場等,不斷滿足居民的健身需求。而結合《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的逐步落地,轄區健身場地的改造已納入街道有機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浦濱江畔 立體布局推動全民健身
據《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數據統計,跑步、健步走、騎行是上海市民最常參與的三大體育項目,然而在繁華都市中,如何為這一群體提供安全且設施完備的健身地點?風景優美的黃浦江畔無疑是最佳的答案之一。
黃浦濱江地區岸線總長約8.3公裡,沿途鋪設「三道」——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滿足了不同健身人群的需求,三道劃分明晰,沿途有路跑服務站並有工作人員分段進行巡視引導,維護場所秩序的同時也保證了居民的安全,目前「三道」已正式對外開放,已有不少健身人群「常駐」此地。
而除了「三道」之外,同樣位於江畔的正在建設中的世博黃浦體育園還將為民眾提供更為全面的健身服務,該體育園佔地約三萬平米,內部包括籃球館、足球場、網球場、羽毛球館,並擁有包括撞球、桌球、飛鏢在內的多種體育設施。該場地改造完成後,可因時因地因需求地開展各類群眾健身活動,為適合不同人群、不同特點的運動項目提供場地。
上海市黃浦區體育局黨委副書記馮健向記者介紹,黃浦濱江岸線的體育設施不僅僅有「三道」和黃浦體育園,附近的國際桌球聯合會博物館和中國桌球博物館還可以向民眾傳播體育文化,濱江岸線還將利用已有資源結合黃浦江景規劃設立更多的健身場所。「之前上海舉辦世博會時,『三道』沿途的部分區域曾用作輪渡碼頭,當時遺留下了一些遮陽的頂棚和輪渡港口等設施,我們規劃利用這些已有設施和開放場所,用於開設輪滑、棋類交流等活動,滿足不同人群健身需要。」
據悉,不僅黃浦濱江地區,黃浦江兩岸45公裡岸線也將全面打通,為更多居民創造便利的運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