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群」養生指南!7條建議,條條保命!會吃會動才能健康

2020-12-25 花花養生坊

「三高人群」養生指南!7條建議,條條保命!會吃會動才能健康

「三高症」,即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在曩昔被稱為「富貴病」。而隨著生活水平改進,飲食日益豐富,「三高症」人數的上升趨勢越來越明顯,此外,現在許多年輕人由於應付多、常熬夜、飲食不操控,加上懶得運動,「三高」患者出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三高」除了會危害咱們血管的健康,嚴峻的會形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這些年,因為三高這不起眼的疾病失去生命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

那麼,究竟該怎麼醫治,就是「三高」朋友們很關懷的問題了。這裡就從飲食、藥物、運動等方面給出一些建議。

忌諱篇——對「三高」食物說不

1高鹽食物

飲食口味偏重,每一餐都吃進去大量的食鹽,會增加身體各處的負擔,尤其是血液的異常,不僅血壓打破平衡,還有可能出現其他血管症狀。

2高糖食物

披著「健康」外衣的鮮榨果汁,其含糖量都十分高。滿意味蕾的一起,更會形成肥壯,添加糖尿病、汗水管病危險,三高患者少吃為宜。

3高油食物

除了炸雞腿、炸薯條等油炸食物,還有其他含油量高的菜品,像油燜類以及煸炒類都要克制自己減少食用。

4、多吃蔬菜、生果和穀物

引薦蔬菜:可多吃香菇、黑木耳、洋蔥、大蒜、胡蘿蔔等。

引薦生果: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忌口這件事要求的非常嚴格,有時候甚至有點過,他們不吃任何水果,其實克制的吃一些橙子等水果也是有好處的。

5、肉仍是要吃的

三高人群不是不能吃肉,可是必定要吃對肉,才幹維持體內養分平衡。

這類人群要少吃紅肉,尤其是深加工的紅肉,比方火腿、臘肉等,但是像雞肉等白肉還是可以適當食用的。

6、忌鮮茶、濃茶

高血壓病患者儘量避免使用剛摘的茶葉泡水。由於濃茶中所含的茶鹼最高,會對大腦神經產生一定的刺激,無法鎮靜,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從而刺激血壓異常。還有,強烈推薦菊花茶,它能夠化解血管壁上的脂肪沉澱,恢復血管彈性。能夠使血液壓力以及血液內的脂肪含量都會慢慢改善。

7、運動篇——遵循「三低」健身

三高集體挑選運動項目前,最好要去醫院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以斷定心肺功用狀況,看看有沒有不宜進行運動的狀況。

一般來說,這類集體參與健身活動時要遵循「低要求、低水平、低強度」的要求,運動方法能夠挑選如慢跑、健步走、太極拳、有氧體操此類有氧運動。

別的,每周最好訓練3至5次,每次至少30分鐘,這樣才幹較好地操控疾病的發展,促進身體的恢復。

相關焦點

  • 《新世界》保命指南第一條,遠離北平三兄弟
    亂世年間,老百姓們都得掌握點基本保命技巧。北平城一霸小耳朵用自己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想要生活過得去,保命指南第一條就是離北平三兄弟遠點!
  • 怎麼樣才能養胖一個人 7條建議裡6條減肥也適用
    可是卻有很多身材被他人羨慕的「瘦人」向我請教:怎麼才能吃胖點。我問他們為什麼想吃胖。有人說:我一直都瘦瘦的,可是打算備孕生娃啦。聽說太瘦不好懷孕,也不利於寶寶發育,所以想吃胖一點。有人說:作為男生,身材壯實點才man啊,可是我頓頓都吃的很飽,從不節食,卻一直都不長膘。
  • 如何選擇健康食物?營養師給出7條建議,或讓你吃得更放心
    如何選擇健康食物?營養師給出7條建議,或讓你吃得更放心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食物只求吃飽。然後逐漸追求吃得好,四菜一湯便是小康生活。因為這一慣性思維,也給我們帶了許多困擾。「大魚大肉就是吃得好」,這一邏輯讓我們吃了不少苦,減肥成為許多人的負擔。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如何吃才能更健康?然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食物越來越富足。人們在吃的方面講究越來越多,不僅僅要吃好,滿足日常的能量需求同時,還要吃得更健康,才是飲食的最終目的。因此,如何選擇食材,也是一門學問,我們且來看看營養師對此如何說。
  • 他的7條養生經你也能
    今天,跟健康管理師老胡一起來了解一下鍾南山院士的養生秘笈吧!84歲鍾南山身體健碩,並有肌肉照,院士爆出的7條養生經值得學習飯量「欠」一點兒鍾南山院士曾經分享過所有長壽老人一條非常重要的養生秘訣,就是:不要吃太飽。
  • 83條健康飲食的傳統建議
    他在這本書中分享了83條關於吃的建議,實際無非三個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吃?吃什麼最健康和怎麼吃最好。83條建議實際上來源於各種流傳以前的飲食文化,裡面一部分建議有些重複。同時書稿經過幾個醫學博士和營養學家的審閱。
  • 女生要注意的100條養生常識,建議收藏
    女生要注意的100條養生常識,建議收藏 女生要注意的100條養生常識,建議收藏。
  • 預防心血管病的11條飲食建議!澳大利亞飲食指導建議
    近日,澳大利亞學者綜合現有的證據,參考歐美相關指南,制定了預防心血管病的飲食指導文件,共包括11條建議。 3、少吃動物和植物來源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應該以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替代;避免攝入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 4、所有人尤其是心血管高危人群應考慮每周吃2~3次魚,包括油性魚類;心血管高風險人群和甘油三酯升高的人群應考慮每天補充2~4 g高純度海魚油。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布 七類人群有了吃飯指南
    而最關鍵的6條核心營養建議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3——3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一般人群的指南,第二部分是針對特定人群的指南,第三部分是平衡膳食實踐指南。
  • 6條總則+12條建議,銀屑病關節炎診療指南一文掌握
    根據診療流程圖,指南推薦初始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和局部糖皮質激素注射治療PsA。對於伴有預後不良因素(如多發關節炎,單發/寡關節炎伴指/趾炎或關節損傷等因素)的關節炎患者,建議迅速開始使用傳統合成改善病情抗風溼藥物(csDMARDs,如甲氨蝶呤)治療。
  • 【健康提「素」】生活方式健康嗎?10條「金標準」對照下!
    【健康提「素」】生活方式健康嗎?10條「金標準」對照下!10條健康生活方式「金標準」吃鹽標準每天不超過5克食鹽過多攝入,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還會加重胃黏膜損傷、加速骨質疏鬆,而且鹽攝入過多,皮膚也會變差。無論是為了健康還是美,控鹽都是至關重要的。
  • 母親節,給母親的5條健康建議
    給母親的 5條 健康建議 西希營養學第112篇 母親節到了,今年是西希成為母親的第二年對於孩子,母親永遠代表著最溫暖最安全的依靠,而在磕磕絆絆中前行的這一年,作為孩子們我們也更加希望母親是健康和平安的。所以,這個母親節,除了送花,西希還想以孩子的身份給媽媽幾個營養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夠讓母親們生活得更健康。
  • 老年人有三高還能吃雞蛋嗎?蛋黃能吃嗎?3條建議,助你健康吃蛋
    年齡大了,身體總免不了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健康問題,而高血壓,血脂異常,血糖升高的三高問題,在老年群體中的比例則更高,對於有三高問題的老年人,注意做好飲食調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一部分老年朋友,不管是有了高血壓,還是高血脂,糖尿病,在控制飲食的時候,就堅決不敢吃雞蛋了,還有一部分老年朋友,吃雞蛋時,只吃蛋清,蛋黃卻不敢吃,這樣做真的有必要嗎?作為老年人,到底應該如何健康地吃雞蛋呢?
  • 如何改善日常的飲食健康?這10條建議請收下!
    2019年7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無論你多麼專注於健康飲食或減肥,做出劇烈的改變往往都很困難;根據美國2015-2020年膳食指南的意見,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在我們所吃的食物中做出一些改變,這裡有10條建議,為了增加我們在飲食上的努力,我們可以每周嘗試一次。
  • 膳食指南–一般人群
    一碗飄香的漿水面那麼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又是怎麼樣的呢,有六條推薦。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3多吃蔬菜,奶類,大豆。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5少油少鹽,控糖限酒。6杜絕浪費,興新時尚。
  • 5條健康飲食習慣,改善你的高血壓
    畢竟中西方人群的飲食模式大相逕庭,並非國外好的飲食模式就一定適合國人,且得舒飲食中的食材在中國並不常見,長期高價去買性價比也不高。因此,我們結合了得舒飲食與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5條最適合國人的「降壓飲食」建議送給大家。
  • 春節期間,「三高」人群怎麼吃?這份「飲食紅綠燈」指南快收藏!
    我們常說的「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它們常常兩個或三個同時出現,因此被大眾所熟識。為了身體健康著想,即使面對「頓頓大餐」,三高人群也不能放飛自我,而是更應該注意控制飲食、學會忌口。春節期間,三高人群究竟該怎麼吃?
  • 大媽買條魚,肚子竟塞滿「白色麵條」!詭異的是「麵條」會動
    婆婆從菜場買了條鯽魚回家,殺魚的時候肚子一剖開,裡面竟然有一團「白色麵條」。正納悶這是什麼的時候,發現魚內臟竟不見了!王女士的寶寶9個月大,本想做個鯽魚湯做輔食,給孩子補補營養。於是一大早,王女士的婆婆就去菜場買了條鯽魚。傍晚,婆婆準備殺魚做湯,提刀往魚肚子上一划拉,眼前出現了令她意想不到的一幕:魚肚子裡全是「白色麵條」,而紅色的內臟幾乎看不見了!
  • 關於吃、喝、睡、動的15條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養生已經成為現如今年輕人離不開的話題,但其實,想要讓身體健康,比起昂貴的保健品,一些「簡單的小知識」更加有效實用,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吃、喝、睡、動各方面。
  • 怎麼吃?如何動?5條科學證實的控糖策略
    多吃精米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在一項上海的大宗流行病學調查中,老年女性中,每天吃米飯最多的,相比於吃米飯最少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78%。而在亞裔人群中的研究發現,用糙米替代精米,僅5天之後,空腹時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都能得到改善[5]。所以聰明的吃主食,是可以減少糖尿病的風險的,用糙米、紫米、藜麥、豆類和白米混合煮飯,或者用全麥粉做麵食減少精糧攝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