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景園小區試點廚餘垃圾分類

2020-12-19 瀟湘晨報

本報訊(記者 伍靖雯 通訊員 張頎)「廚餘垃圾是居民家中生活垃圾佔比較大的,這塊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就算成功一小步。」前日起,天元區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在富景園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小區342戶居民,每戶都可領取到1個廚餘冷藏保鮮桶和可回收物環保垃圾袋。

據悉,廚餘冷藏保鮮桶有恆溫設置,桶內保持-4℃—0℃,低溫暫存廚餘垃圾,可有效避免異味和蚊蠅的產生。而居民將剩飯剩菜、菜梗菜葉等廚餘垃圾投入垃圾桶後,相關環境科技公司通過桶內安裝的傳感器及信息化系統,感應到廚餘垃圾裝滿後,會定期派人上門收取。這些廚餘垃圾將被運往專業基地,經過轉化,最終成為高蛋白飼料和優質的有機肥料。每次收集後,也將通過平臺積分的方式返利給居民。

上述有關負責人介紹,富景園小區是該區試點垃圾分類的第二個小區,主要先推進廚餘垃圾分類。第一個是江灣壹號小區,主要為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目前相關的垃圾分類設施都已到位。「我們希望通過兩個小區的試點,找到更適合本地的垃圾分類方式,以便今後在全區推廣。」該負責人介紹。

蘆淞區

新增20個監控探頭

專盯違規佔道、亂丟垃圾

本報訊(記者 伍靖雯)前日下午6點,蘆淞區鐘鼓嶺步行街沿線,新增的監控探頭左右探視。而另一邊的蘆淞區城管大隊一間辦公室內,沿線的市容環境秩序在監控畫面中實時呈現,城管隊員可就此及時行動。

推進城市管理高效、智能,近期,蘆淞區城管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轄區重點路段的20個點位安裝監控探頭,24小時實時監控市容秩序。

「夜間市容監管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難點。」昨日,蘆淞區城管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商家將攤位擺在馬路邊,或是將汙水、垃圾隨意倒在路上,都會影響市容環境,但由於這種行為發生時間的不確定性,以前往往只能是事後監管、處罰。

推進從源頭高效治理,此次,蘆淞區城管大隊在人民中路、賀家西路、鐘鼓嶺步行街等13個路段,選擇了20個點位安裝監控探頭,實施監控周邊市容環境衛生,有效提升執法工作效率,並對長期、反覆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商戶、攤販形成威懾。

接下來,蘆淞區城管大隊還將成立執法視頻監控指揮中心,建立數字監控巡查執法平臺,第二批還將繼續安裝30個環境衛生監控探頭,監控重點路段衛生情況。

【來源:株洲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元區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分類 確定了時間表、路線圖
    「垃圾分類,要做出『天元樣板』」天元區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確定了時間表、路線圖株洲晚報記者 伍靖雯 通訊員 黃天鶴天元區將如何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昨日的天元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上,《天元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印發,為該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確定時間表、路線圖。目前,天元區已在江灣壹號小區和富景園小區分別進行生活垃圾「四分類」以及廚餘垃圾分類工作試點。
  • 讓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更美好!鹹寧市區將建成29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吳青朋 通訊員沈家樂)「一次性紙杯屬於什麼垃圾?」「其他垃圾,放灰色桶。」6月5日,鹹寧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走進市區金桂明珠小區。該小區作為城區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將引導更多市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讓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更好。
  • 四色分類垃圾桶安裝率不高 垃圾分類試點「卡」在哪裡
    隨後,記者來到了經濟區的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友誼小區,看到這裡設置了專門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區,並擺放了四色分類垃圾桶。記者打開發現,除了綠色的廚餘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裡裝了垃圾,另外兩個垃圾桶幾乎空著,沒有利用起來。在濰城區十笏園小區,垃圾桶以普通綠色垃圾桶為主,裡面的生活垃圾也沒有進行分類。
  • 廚餘垃圾分開丟,樓下垃圾桶全部撤銷!常州首個「四分類」小區這樣...
    垃圾分類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近期常州垃圾分類要升級了7個小區將率先試點「四分類」即除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之外再增加廚餘垃圾「三分類」「四分類」首批「四分類」試點小區名單溧陽市的陽光城市北香園小區金壇區的紫玉華府小區武進區的新城公館(榮域)小區新北區的長興好日子小區天寧區的新豐苑小區鐘樓區的星都景苑小區常州經開區的東纜小區
  • 廈門家庭廚餘垃圾首次分類 4種顏色分類不同垃圾
    家庭廚餘垃圾首次分類收集    從昨天起,金域藍灣小區全部換上了新的垃圾桶,每棟樓門前都擺了4個,分為藍、綠、紅、灰四種顏色。這意味著,金域藍灣正式成為我市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
  • 昆明固廢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廚餘垃圾就地處理經2輪試點,垃圾分類...
    6月,《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規劃》(2019-2035年)發布,2020年至2035年將投資41.4億元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管理;2020年、2025年、203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分別達到35%、40%、65%。   10月,安寧市建成了昆明首個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試點,每天可消納200餘噸建築廢棄物。
  • 廈門湖裡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 參與垃圾分類可積分兌獎
    只要你真正做到了分類,就能換一個積分,積分達到一定點數,就能到社區兌換垃圾袋、牙膏、肥皂、洗衣粉等獎品。  作為廈門今年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的三個區之一,湖裡區昨日正式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源昌豪庭和康樂二期的2000多戶居民,將首先開展試點工作。
  • 西昌一小區垃圾分類奇招:廚餘垃圾變肥料,發酵15天能種菜
    廚餘垃圾的處理向來是垃圾分類的難點。針對小區垃圾房因廚餘等有機垃圾腐爛而造成的「臭氣燻天、汙水橫流」問題,西昌市寧湖麗景小區推出了「乾濕垃圾分類項目」。↑小區乾濕垃圾分類「這是西昌市首個正在進行的乾濕垃圾分類試點。」該小區所在的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張英紅表示,小區將生產的肥料提供給農場,而農場就將種出的果蔬拿出來置換。
  • 昆明啟動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試點
    掌上春城訊為加快推進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17日,市城市管理局在呈貢區啟動了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試點工作。在為期2個月的試點期間,3家企業將採取三種處理工藝同臺競技,研究發現廚餘垃圾就地處理最新技術和運營模式,為昆明市廚餘垃圾就地處理技術和模式推廣應用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經過市區各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全體居民共同參與、熱心企業積極助力,2019年前三季度,昆明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對全國46個重點城市排名分別為34、33、28。
  • 垃圾分類進入家庭 蚌埠部分試點小區居民將獲得免費分類垃圾桶
    據蚌埠淮河晨刊消息,近日,淮上區鳳凰城小區500多戶居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免費領取兩個分類垃圾桶「小綠桶」和「小灰桶」,和平時垃圾桶不同的是,專門負責廚餘垃圾的「小綠桶」內含有晶片,通過智能識別記錄,讓每戶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 廈門湖裡一小區試點「零廚餘」行動
    小區分類垃圾桶持續撤桶,從每樓兩個垃圾桶,減至全小區一個點;分類垃圾桶旁增加餐前廚餘發酵桶、餐後廚餘收集箱,把廢物「變成寶」;推行家庭廚餘零垃圾,小區廚餘垃圾量從22.4噸/月減少至14.2噸/月,減量近40%。
  • 寧波試點廚餘垃圾智能回收機 掃一掃就能領取垃圾袋
    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就能領取廚餘垃圾袋,每個垃圾袋上都有專屬的二維碼,可以追溯;扔垃圾時,掃一掃二維碼,相應倉位就能打開。目前這套廚餘垃圾智能回收機在寧波市高新區紫園和鄞州海創家園兩個小區試點。這套智能回收機到底如何運作?有什麼黑科技?操作是否便捷?昨天,記者現場體驗了一把。
  • 湖州3個試點小區啟動今年新一輪垃圾精準化分類
    作為一件政府重視、百姓關注的民生實事,垃圾分類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作為湖州中心城區垃圾精細化分類3個試點小區之一,22日上午,吳興區龍泉街道市陌河社區舉行垃圾精準分類宣傳活動,啟動了今年新一輪的垃圾精準化分類。
  • 廚餘垃圾分類準確率100% 這個小區有「絕招」
    &nbsp&nbsp&nbsp&nbsp70歲的林中全非常支持垃圾分類,小區剛開展垃圾分類時,他就積極參與,但卻時常扔錯。他最分不清楚的就是廚餘垃圾。&nbsp&nbsp&nbsp&nbsp如今,龍泉苑小區的廚餘垃圾分類準確率已達到100%。小區的一技「絕招」讓林中全這樣的居民也成了垃圾分類「達人」。
  • 廚餘垃圾就地變「肥料」,銀川這個小區變廢為寶
    一個3平方米的地方在小區能做什麼?答案是:廚餘垃圾堆肥池。在寧夏銀川市西夏區怡安小區西區,整個小區900多戶居民的廚餘垃圾就地消納,經過最短周期28天的分解、發酵,變成肥料,回護綠地,全程無異味。
  • 家庭廚餘垃圾為何難分類? 分類16年依然難進行
    2016年5月11日訊,以菜葉、剩菜、蛋殼、果皮為主的廚餘垃圾,您家裡是怎麼處理的?把它們丟進垃圾桶的時候您有沒有進行科學地分類?如果廚餘垃圾被正確分離,既可以減少異味臭味,也可以實現堆肥等再生利用。然而,自2000年北京就被選為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開始,6年來,設置在街頭和小區的組合垃圾分類箱依然存在著混裝的問題。
  • 微觀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分類效果低於預期
    名輝豪庭是濟南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示範社區。名輝豪庭小區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說,小區有19棟樓4110戶居民,100多個垃圾桶,每棟樓有1名督桶員。據小區運營工作日報統計,9月15日,19棟樓收集溼垃圾合計總量1171千克,並於當天運往小區西南側的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就地處理。小區垃圾分類項目引進了光大生態資源公司的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及智能回收設備。
  • 垃圾分類試點一年緣何仍見「一包扔」「一車運」
    2019年底,我市出臺《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於今年啟動和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試點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2月12日、13日,記者在城區走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小區已安裝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不過,目前還存在垃圾混裝投放、市民對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認知不足等問題。
  • 湖裡垃圾分類試點本月展開 積分換獎品鼓勵居民參與
    (本組圖片/記者 殷磊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殷磊 通訊員 李文林)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避免「垃圾圍城」的重要途徑。實施垃圾分類更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基本要求。2014年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在思明、湖裡、海滄三個區展開。
  • 濟南歷城城管免費發放廚餘垃圾分類回收桶,有獎促垃圾分類
    為擴大分類投放覆蓋面、提高投放人群轉化率,5月26日,濟南歷城區垃圾分類示範社區七裡堡社區為小區居民免費發放廚餘垃圾分類回收桶,並指導小區居民辦理一體機卡、開卡積分,講解投放流程,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據悉,通過本次入戶桶發放、積分開卡、宣教同步「三步走」活動開展,一是讓垃圾分類工作「看得見」。設立定點投放點、張貼分類公示牌、示範垃圾分類操作流程、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讓所有居民對垃圾分類有直觀的認識,並能完全掌握垃圾的正確分類和投放的正確方法,逐漸成為一種習慣。二是讓垃圾分類工作「摸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