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3個試點小區啟動今年新一輪垃圾精準化分類

2020-12-19 騰訊大浙網

作為一件政府重視、百姓關注的民生實事,垃圾分類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作為湖州中心城區垃圾精細化分類3個試點小區之一,22日上午,吳興區龍泉街道市陌河社區舉行垃圾精準分類宣傳活動,啟動了今年新一輪的垃圾精準化分類。

今天上午,記者在活動現場吳興區龍泉街道市陌河社區門口處看到,垃圾分類志願者正在向社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的宣傳資料。吳興區龍泉街道市陌河社區主任董靚告訴居民,以後的廚餘垃圾可以放到自家門前的小桶,有專管員上門回收,而其他垃圾則由居民拿下來扔到黃色垃圾桶裡,換取相應積分和進行物品兌換。社區居民徐惠洪表示,現在國家提倡垃圾分類,為了保護環境,大家非常支持,要積極參與。

隨後,由社區機關幹部、執法隊員、志願者等組成的垃圾精準分類宣傳小分隊來到居民家中,現場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社區居民周玉發說,居委會布置好了垃圾分類,手把手教我,我今後垃圾分類放到分好的垃圾桶裡。這樣一個垃圾分開來了,第二個也分清楚了,第三個加強管理了。

據了解,目前龍泉街道市陌河社區、華豐一區,飛英街道牆壕裡社區作為中心城區3個試點小區已啟動了今年新一輪的垃圾精準化分類,與去年由垃圾分類勸導員指導居民投放垃圾進入黃綠桶不同,今年將在垃圾精準分類宣傳小分隊挨家挨戶進行宣傳指導的基礎上,社區每20戶居民配備一名專業輔導員進行定向輔導,並與居民籤訂垃圾精準分類協議書,同時安排垃圾分類專管員定人定點定時回收居民的廚餘垃圾,確保垃圾分類更精準。

通過努力逐步構建一個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及分類處置的管理運行體系,並健全分類工作相關保障政策、標準規範及長效管理監督考核體系。

相關焦點

  • 湖州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這麼高
    去年12月25日上崗以來,宋新勤發現在本子上打勾的次數越來越多,目前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率達到92%,準確率保持在99%以上。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不高、分類不準確,至今仍然是一個難題。湖州也曾一度處在知易行難的困境中。如何破題,湖州把點睛之筆落在了「人」和源頭分類這兩個關鍵因素上。
  • 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發布 湖州將建160個示範小區
    近日,記者從湖州市垃圾分類辦獲悉,《湖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已出臺,通過推廣精準分類模式,逐步形成完善的城鎮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機制,計劃到2020年底,建成垃圾分類示範小區160個。近年來,湖州市不斷探索適用於本地的垃圾分類方法。
  • 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陽泉這8個地方……
    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12月3日上午,市政府大院社區政府小區居民樓下,新設置的垃圾亭旁,陽泉中環潔公司環衛工安俊芳作為垃圾分類投放引導員,身披綬帶,向過往居民發放《關於政府小區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告知書》,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
  • 湖州吳興龍泉街道推進「垃圾分類革命」
    原標題:龍泉街道推進「垃圾分類革命」 湖州吳興區龍泉街道立足社區實際,分層分類探索「三種模式」,通過社區、企業、家庭通力合作,進行智慧化管理、綠色鏈植入和全程化監督,合力推進「垃圾分類革命」。
  • 讓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更美好!鹹寧市區將建成29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吳青朋 通訊員沈家樂)「一次性紙杯屬於什麼垃圾?」「其他垃圾,放灰色桶。」6月5日,鹹寧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走進市區金桂明珠小區。該小區作為城區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將引導更多市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讓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更好。
  • 垃圾分類最難的是溯源——湖州實行三站三定二進樓精準分類模式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是古人對湖州良好人居環境的讚譽,也是今日湖州的寫照。記者近日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團來到江南水鄉——浙江省湖州市,探尋這裡垃圾分類的先進經驗。「一共有10戶人家,有7戶人家進行垃圾分類,有3戶不分。
  • 四色分類垃圾桶安裝率不高 垃圾分類試點「卡」在哪裡
    2019年底,我市出臺《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自今年起啟動和試點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至今已過去了半年多。7月14日,記者在城區走訪看到,各區已開始了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但四色分類垃圾桶安裝的數量並不多。那麼,我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面臨著哪些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廈門湖裡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 參與垃圾分類可積分兌獎
    廈門湖裡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 參與垃圾分類可積分兌獎 2014-07-02 07:18:00   只要你真正做到了分類,就能換一個積分,積分達到一定點數,就能到社區兌換垃圾袋、牙膏、肥皂、洗衣粉等獎品。  作為廈門今年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的三個區之一,湖裡區昨日正式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源昌豪庭和康樂二期的2000多戶居民,將首先開展試點工作。
  • 富景園小區試點廚餘垃圾分類
    本報訊(記者 伍靖雯 通訊員 張頎)「廚餘垃圾是居民家中生活垃圾佔比較大的,這塊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就算成功一小步。」前日起,天元區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在富景園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小區342戶居民,每戶都可領取到1個廚餘冷藏保鮮桶和可回收物環保垃圾袋。
  • 湖州: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按下「快進鍵」
    原標題: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按下「快進鍵」 時下,每天把生活垃圾自行分類,然後將易腐垃圾裝入統一發放的專用垃圾桶,放在自家門口等待上門驗收,對很多湖州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有些人覺得這比以前自己下樓扔垃圾還方便。
  • 46個城市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53.9%-垃圾分類 垃圾...
    46個城市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53.9%  生活垃圾分類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心的一項工作,他在2016年12月份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就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當時強調這項工作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生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關係垃圾處理中的困局能不能從根本上破解。
  • 南京建鄴區13個小區和8個單位垃圾分類先行先試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建萱 記者 趙丹丹)南京確定今年全市64個小區和101家單位率先啟動垃圾分類先行先試。4月20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建鄴區獲悉,建鄴區確定13個小區和8個單位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快來看看有你家嗎?
  • 中山垃圾分類有新進展:東區將設14個試點、南朗投入超千萬……
    中山要瞄準廚餘垃圾 「突破口」,及早推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東區首批擬定14個垃圾分類試點單位今年4月15日印發實施的《中山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提出,選取東區作為試點,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
  • 青島部分小區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量大減
    記者了解到,目前,城陽區、市南區等地已經有部分居民小區開始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通過撤桶並點定時、分類指導員「手把手」教居民分類,試點小區不但分類準確率有了顯著提升,並且居民日產垃圾量也明顯減少。據了解,在街道的主導下,小區原本3處垃圾收集點合併成1處,垃圾統一回收時間為每日上午6:30-8:30,下午6:30-8:30,其餘時間垃圾收集站關閉,居民不得再投放垃圾。上午8點,記者在嘉祥路小區看到,半個小時內,先後有二三十位居民前往小區垃圾分類收集站投放垃圾。
  • 瞄準痛點 精準施策 湖州中心城市精細化推進垃圾分類
    早上9點多,小區裡近一半的住戶家都跑過了。圖片來源於網絡作為湖城南園小區二期的垃圾分類專管員,宋新琴每天的工作是檢查分類情況。其中,最重要的是將分揀出的易腐垃圾集中收運。如果居民分類不細緻,她還會現場指出問題,確認分類正確後再進行收集。
  • 昆明啟動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試點
    掌上春城訊為加快推進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17日,市城市管理局在呈貢區啟動了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試點工作。在為期2個月的試點期間,3家企業將採取三種處理工藝同臺競技,研究發現廚餘垃圾就地處理最新技術和運營模式,為昆明市廚餘垃圾就地處理技術和模式推廣應用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經過市區各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全體居民共同參與、熱心企業積極助力,2019年前三季度,昆明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對全國46個重點城市排名分別為34、33、28。
  • 鹹寧這14個小區被選為試點,將有大變化…
    以及施工人員對該小區垃圾投放桶進行選址、測量,這標誌著今年我市14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建設全面開始,預計1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今年市區實施垃圾分類的14個小區分別是:大楚城、福星城、海德公館、碧桂園泊林二期、鹹安碧桂園芷岸青林(鹹安碧桂園碧湖環玉)、鹹安碧桂園丹桂香堤(鹹安碧桂園淦河茶韻)、水岸瀾庭、月亮灣花園(月亮灣小區)、桂泉花園、綠洲灣、天潔華沙城、天潔雅典城、天潔巴黎城、書苑小區。
  • 垃圾分類試點一年緣何仍見「一包扔」「一車運」
    2019年底,我市出臺《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於今年啟動和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試點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2月12日、13日,記者在城區走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小區已安裝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不過,目前還存在垃圾混裝投放、市民對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認知不足等問題。
  • 連江:打響「垃圾分類戰」引領文明新時尚
    多點開花 工作有特色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連江縣積極推進垃圾分類進學校、進小區、進鄉村等,呈現多點開花的新氣象。記者在黃如論中學看到,這裡試點垃圾智能分類,學生分類投放垃圾可換取積分,分類正確獎勵10個積分,分類錯誤扣5個積分。
  • 亳州:推行垃圾分類 小區「撤桶並點」
    「垃圾桶撤掉了,垃圾往哪扔?」亳州市區鄭店子小區11月啟動垃圾分類工作,看到垃圾桶被撤掉,不少居民發出這樣的質疑。如今,經過一個月的運營,大部分居民已經適應了「撤桶並點」後新的放垃圾方式。居民芮五妮正在向智能垃圾桶投放垃圾芮五妮說,「撤桶並點」前,垃圾桶沒有固定的位置,隨意擺放,有的居民丟垃圾時比較隨意,離很遠就開始拋,不小心就會掉到桶外面。在居民看來,垃圾桶就像個「萬能桶」,什麼垃圾都能放,造成果皮、紙屑、汙水混裝,有的跑到桶外,影響了小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