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關注貪心是聖經中所說的罪
基督徒的靈性中心和思維中心是愛神愛人。我們愛神愛人就體現在對摩西十誡的愛慕和謹慎遵守中。而不愛神不愛人的,就體現在對摩西十誡的違背中。違背律法的就是罪。違背摩西十條誡命的就是罪。
我們基督徒知道不可以拜偶像,也會守禮拜,只是可能有些人守禮拜比較散漫,一般不會妄稱神的名,基督徒最重要的特徵是不拜偶像。
孝敬父母,因人而已,提倡但是做出來或者也有限。不可姦淫,是信徒禁止的,在信徒心裡也是清晰的教導。不可殺人,這個一般的世人也知道殺人是犯罪。不可偷盜,世人也知道小偷是壞人。不可說謊話,世人對說謊話的人不待見,但是不像信徒把說謊看得那麼上綱上線。
不可貪心,這條世人以為是積極進取,保羅說貪心是拜偶像。貪心竟然和偶像掛鈎那麼緊。「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信徒對貪心的警戒太弱了。會把貪汙看成罪,會把貪心而做出來的佔小便宜當成罪,但是把貪心當成罪,抵制貪心的,教會需要這樣的教導。
如果不關注第十條誡命,真的很難想到貪心是罪。既然摩西十誡認為貪心是罪,那麼貪心肯定是罪。只是我們自己對此缺乏認識,加緊認識,才能認識到這個罪到底是什麼。
貪心這個詞彙都出現在新約裡,耶穌說要免去一切的貪心,保羅在羅7章說到貪心在心裡的發動。其餘的幾處是說,貪心與神的國無份,是拜偶像。保羅自我辯解自己心裡沒有藏著貪心。彼得說,假先知心裡有貪心,所以靠著捏造的道理取利。(真先知的特徵是說真理,不捏造,而且在傳道的事上沒有取利的貪心。)
關於貪心,搜索聖經app,竟然只有6次,跌破眼鏡。貪,這個單字出現80次,也出奇的不多,比自己原本以為的要少很多。聖經中列舉的貪有貪財(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貪色、貪食(曠野百姓貪吃肉)、貪淫、貪色、貪食好酒、貪圖虛浮的榮耀、貪圖虛名、貪行汙穢、貪戀惡事、貪戀世俗、貪慕土地、貪愛衣服(亞幹)、貪愛豐富。
1.2 貪婪的罪和貪婪滋生的其他罪
貪心是自我導向的,是貪戀今生和世俗的。是對眼目情慾、肉體情慾、今生驕傲的貪婪和追逐。貪婪是為自己活著的,是為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活著的,是自己做王的。當自己的貪心受到攔阻的時候,就會與人發生衝突,以至於會成為恨人和傷害人甚至殺人的。該隱對他的弟弟嫉妒,因為他的弟弟得到了神的誇獎,他自己沒有得到。他對自我導向的虛名太貪愛了。他把神的誇獎當成為自己貼金的機會,是自我導向的求誇獎,而不是真正的想要求神的喜悅。求誇獎和求神的喜悅,是兩碼事,一個是自我導向,一個是以神為中心的。也就是說,貪心會帶來嚴重後果的。以掃在飢餓中貪戀食物,到了一個輕忽屬靈祝福的地步。貪心蒙住人的眼睛,叫人主次不分。貪心蒙住買衣服之人的眼睛,叫人好壞不分。表面的顏色會遮蓋住人思考的心,以至於做出被貪婪驅動下的錯誤決定。貪婪會做出愚昧的決定,貪婪會滋生各樣的罪惡。保羅說,貪心是萬惡之根。貪心之外的其他誡命裡,都含有貪婪這個動機在內。不孝順父母,因為貪財。偷盜,因為貪財。姦淫,因為貪色。說謊話,因為貪東西或者怕損失東西、損失名譽的貪心。不守安息日,因為貪世上的物質和機會。拜偶像,因為貪偶像給與的虛假的今生的祝福。殺人,也可貪戀有扯不開的關係。殺人是先有恨人,為什麼恨人呢?因為有利益衝突。對利益的貪戀,叫人恨別人,進而殺人。
貪婪帶來的惡事是亞幹違背很清晰的命令。掃羅違背神清晰的命令,仍舊保留上好的牛羊給自己。曠野的百姓貪吃,就生起抱怨和攻擊摩西。亞哈因為貪婪拿伯的土地,結果拿伯「合法的」被石頭打死。
1.3 真先知和假先知的區別:是否貪愛錢財
先知的自證清白的一條是不貪財不取利。耶穌自己在錢財上是清白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我們以為他的錢袋裡會有不少錢,但是他所接觸的都是窮苦人,別人能給多少奉獻呢,而且他的門徒又那麼多(或者都開銷的門徒的身上了),基本上也會是生活簡樸甚至清苦的類型吧。
保羅說,「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撒母耳說,「我奪過誰的牛,搶過誰的驢,欺負過誰,虐待過誰,從誰手裡受過賄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償還。」以利沙拒絕了乃曼的金銀衣服,堅決不受,一個是不需要,一個是不動心不貪心,一個是免得自己的職分被毀謗和被誤解。「(乃曼說,)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侍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真先知是在錢財面前是有骨氣有節氣的人。他們不是瑪門的僕人。
法利賽人,自視為而且被百姓視為先知階層,卻是貪愛錢財的。查考聖經中的先知榜樣,就知道他們不是真先知。他們是拜瑪門的,心裡沒有侍奉神的心。只是拿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把宗教當成事業,當成揚名立萬和養家餬口的職業(三自教會裡有這樣的牧師)。
十二使徒之一,是貪戀錢財的,常常偷錢袋中的錢。而且最後也是栽在錢上,為了錢買了主。基哈西雖然常常在以利沙面前,但是心裡貪戀錢財,「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顯明他是假先知,假先知用捏造的言語,而且貪財。基哈西就是又貪財,而且在貪財的獲得過程中編造了謊話說,是他主人要如此,如此就(可能)玷汙了先知以利沙在乃曼心中的清白形象。如果乃曼真以為是以利沙的意思,那麼前不受後又討要,只是表明自己更加的詭詐——貪財,又不好意思當面要;貪財,還要面子。如果乃曼軟弱,就會導致以為自己的得醫治是買來的。神的意思是,不是買賣,只是單方面的恩典。
西門以為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那些亞哈的門客假先知都是亞哈的哈巴狗,為了得利。巴蘭也是為了貪財,而不顧神的勸阻,仍舊前往。甚至後來為了得利,而用詭計引入淫亂和拜偶像,導致以色列民死了很多人。民間裡的假先知——算卦的,從對金錢的貪婪上,表明自己是假先知。
假先知不會有好下場,基哈西得了大麻風,西門被咒詛「你和你的銀子一同滅亡吧。」巴蘭也被殺了。「不敬虔的人雖然得利, 神奪取其命的時候,還有什麼指望呢?」這些不敬虔之人的代表,這些假先知,得到他們犯罪的結果。他們犯的罪,一個是交鬼,一個是貪財。
1.4 基督徒樸素的生活方式
不貪財的這些先知們,是神為我們一般信徒所設立的榜樣,好讓我們效法他們。他們不是神所設立的個案,神願意這些先知們的榜樣能夠重新造作在我們每個信徒的身上。
不貪財不貪心的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動選擇的一種簡樸樸素的生活方式。不貪心,就不去爭,似乎會損失利益,但是因為他們看萬事如同糞土,所以也不覺得是虧損。「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如果不把世上的利益當成損失,也不會覺得是損失了,畢竟本來就是糞土。
施洗約翰過得很簡樸。「(以利亞)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帶。」施洗約翰住在曠野,「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基本上與錢財的世界絕緣了。「約翰是怎樣的人?用今天的話,他是個狂熱者和禁欲主義者。他的家是曠野;他的衣像以利亞,是最粗糙和簡陋的;他的飲食足夠維持生命與體力,卻談不上奢侈;他是一個為了榮耀的使命──把基督傳揚──而輕看一切的人。或許他可以成為富者;但他選擇了貧窮。他確成為那位無枕首地者最合適的先驅者。這裡我們學會,樸素是所有主僕人的特色。」
1.5 基督徒樸素生活方式對世人的價值
基督徒如果對錢財不免疫,貪愛錢財,世上的人就沒有這方面的光了。別人以為你們基督徒也是愛錢財的,還不是跟我們一樣。與世人的生活模式保持距離,才能夠贏得世人的尊重,或者可能讓世人看到差距而感覺到惱羞成怒和無端的詆毀。如果跟世人一樣,只會成為世人揶揄自己的把柄,你自己是的基督徒,不還是跟我們一樣嗎?你們基督徒也不過如此。既然如此,我為啥還要信你的神呢?
不與世人同流合汙的,不被同化的,才能成為世人的光。走在世界邊緣,才能夠成為世人的光。這個世界需要光,在各個方面都需要光。在物質的領域也需要光,也需要教會在道理上的教導和榜樣。我們以自己在物質上自由不被捆綁、灑脫自由有盼望的生活方式,就成為引人歸主的理由,「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唯獨神的真理對物質的看法,才能救世人脫離物質對他們的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