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內的恆星在運動,那麼天上的星星位置會變化嗎?

2020-12-19 艾伯史密斯

星星在夜空的位置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存在「自行」現象,只是短時間內看不出來而已。

恆星自行:指夜空中的星星,每年所行徑的距離對觀察者所張的角度,反映的是恆星相對於觀察者的橫向運動。

夜空中的所有星星,都存在自行現象,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距離地球越遠的恆星,自行速度相對較慢;目前自行最大恆星,是距離太陽系第二近的恆星系統——巴納德星,自行速度為每年2角秒(0.00056度)。

首先發現恆星自行的,是英國著名科學家哈雷,著名的哈雷彗星就是以他命名;哈雷走訪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星圖,對比後發現古代有些星星的位置,和當時星星的位置存在微小區別,經過仔細研究後,哈雷發現了恆星自行現象。

現代天文觀測表明,幾乎所有夜空中的星星都存在自行現象,原因是太陽本身在銀河系中移動,而且其他恆星也在移動,導致地球位置看到的恆星位置在不斷地變化,只是這種變化非常緩慢,只有數千年的累計才能被肉眼察覺。

恆星自行意味著,不同時期的地球夜空,每顆星星所處位置並非一成不變;而人類制定的各種星座,裡面的恆星大多數相距很遠,也沒有實際的物理聯繫,所以星座的形狀,也將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被打亂。

比如著名的北鬥七星,在前後十萬年的時間裡,相對位置變化如下: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宇宙天體都在不斷移動,但天上的星星位置卻幾乎不變,為什麼?
    在人類對於宇宙產生真正的認識之前,是很難想像恆星也會移動的。當人類仰望星空之時,所看到的漫天繁星大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位置會發生變化的,而另一類則是位置適中恆定不變的。於是會移動的就被我們命名為行星,而位置恆定不變的就被命名為恆星。
  • 科普系列:天上的星星你真的知道為什麼忽明忽暗嗎?
    天上的星星你真的知道為什麼忽明忽暗嗎?天上的「魔眼」——脈動變星。恆星的體積是比較穩定的,多數恆星的體積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是,也有一部分恆星的體積卻可以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
  • 「蓋亞」空間天文臺發布銀河系迄今最詳細恆星圖錄
    「蓋亞」空間天文臺發布銀河系迄今最詳細恆星圖錄 科技日報 | 2020-12-07 10:19:16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公布了銀河系迄今最詳細恆星圖錄——歐洲空間局(ESA)「蓋亞」空間天文臺發布的第三份有關恆星位置、運動、
  • 天上的星星都是恆星嗎?1000億億顆恆星形態各異,共同點是什麼?
    ,銀河系有1000億顆恆星,宇宙有1000億億顆恆星。恆星有些很大,比如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有些恆星很小,比如2MASS J0523-1403,直徑不到太陽的1%,比木星還小,只有土星那麼大;有些恆星很亮,比如RMC 136a1,它的亮度是太陽的870萬倍;有些恆星很暗,它們被稱為「暗恆星」,亮度僅有太陽的百萬分之一;有些恆星發出的光穩定而持久,有些恆星喜歡「眨眼睛」,發出的光呈現規律的脈動,有些恆星則時不時就會發
  • 天上的星星真的在移動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自古以來人們徹夜觀星樂此不疲,可謂源遠流長,古人以為地球是不動的,然後星星圍著地球跑,地球和星星全部都是在一個巨大的球形天體中,但晴天霹靂來了,在16世紀的時候一名叫哥白尼的人把最新的概念告訴人們,星星那麼明顯的在移動是因為地球在移動所造成的錯覺。
  • 天上的星星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梅西耶和哈勃來告訴你!
    關於佔星術也許是人類對星空運行最好的終結,在這一點上西方和東方的理解是類似的,都是以日月星辰位置的各種變化來與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變化,比如流星或者超新星的出現,尤其預示著人間將會發生滄桑巨變!甚至很多天文學家都來自佔星學家,比如第谷·布拉赫就是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御用佔星學家,他是克卜勒的老師。
  • 宇宙中存在無數顆會發光的星星,為何我們的晚上還是黑暗的?
    引言:最近有一款新推出的手機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原因是因為它那高素質的成像系統能夠拍出天上的銀河。每當我們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空時,我們所能看到的星星,其實都是其他的星系的恆星。宇宙中存在無數的星星,為什麼天還是黑的呢?
  • 北鬥七星中有「入侵者」,並不屬於銀河系,它是如何偽裝進來的?
    審核:小文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很多事情無法用常理來進行解釋,而古人愚昧又大多迷信,所以,在古代人們都非常崇拜天象,不僅信仰佔星之道,而且對於天上的星星也都有著很多的解釋,通過天上的星星,人們甚至可以推斷出吉兇禍福,以及人的生死
  • 有一顆常追隨太陽,出現在東方和西方最亮的星星,叫什麼星?
    這樣,天上所有的星星看起來就好像圍繞著地球在轉。每個夜晚,星星就像太陽一樣,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地球自轉軸方向就有一顆不轉的星,那就是北極星或南極星。地球和金星都有自己的公轉軌道,這個軌道都在黃道面上,由於其公轉速度不一樣,與地球的距離和方位也就每天在變化,因此金星晚上同一時間在天空的位置就不一樣。
  • 銀河系目前觀測到的恆星數量達 18 億顆,已繪製精確位置,掌握大...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銀河系恆星數量達到 18 億顆,這一最新恆星目錄被稱為 「終極天空之書」。12 月 3 日,科學家最新發布了當前銀河系觀測恆星數量,迄今為止,蓋亞太空望遠鏡已繪製出 18 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並掌握其中大多數恆星與地球的精確距離,以及它們的空中運行狀況。據悉,蓋亞太空望遠鏡於 2013 年發射,它仍能服役 4 年時間。
  • 上億星星,人類卻只能看到6000?這些星星竟比太陽還大,不可思議
    上億星星,人類卻只能看到6000?這些星星竟比太陽還大,不可思議!要問銀河繫到底有多少恆星,數不清,或許有千億顆吧。其中太陽的質量已經超過了90%的恆星,我們人類每次抬頭觀賞天上星星時,肉眼看到的星體絕大多數都比太陽要大。
  • 新技術測定恆星年齡誤差僅3%—5%
    科技日報北京1月17日電 天上的星星有多老?多年來,天文學家測定恆星年齡的誤差甚至超過20%。但美國安柏瑞德航空大學的科學家近日提出一種新的恆星年齡測定技術,誤差僅為3%至5%。一個星團中的恆星幾乎同時產生,而星團中的白矮星則是恆星死亡後的殘骸,新技術正是通過測定星團中白矮星的年齡推斷恆星的年齡。
  • 為什麼天上的星星不會落到地上?是什麼力量支撐星星不掉下來?
    那些在天空中可以一閃一閃眨眼睛的星星叫作恆星。恆星全是一個一個的「太陽」,是可以自己發熱的星球。恆星都離地球相當遠,它們全有各自的位置,因此是不會掉到地上來的。在天空中除了恆星以外,還有行星,行星比恆星小很多,而且不會發光,它們全是與地球一樣,繞著自己的「太陽」旋轉的。它們也各自有各自的軌道,不會相互碰撞,也不會掉到地球上來。而在天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主要是一些分散在太空裡相當小的星體的碎塊,並不是大家看到的天上的星星。流星有時會掉到地上來,我們就把它們叫作隕星。
  • 天上有北鬥星南鬥星北極星,那麼南極星你聽說了嗎?
    其實,這幾顆星星就是普通的恆星。恆星是由於自己發光,距離我們很遙遠,雖然也在運動,但相對於我們的距離看起來運動就很緩慢,幾千年幾乎沒什麼變化,所以叫恆星。嚴格的說,北鬥七星其實有8星,開陽星還有一個輔星,叫大熊座80星,比較暗弱,古代曾被軍隊用作測試軍人視力的星星。北鬥七星其實也在變化,其中中間五顆向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卻和這五顆星相反運動,因此幾萬年前和過了幾萬年,北鬥七星都不是這個樣子。說了北鬥,現在來說說南鬥。
  • 天上的星星,除了行星以外,背後可能都有一個「太陽系」!
    全天區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7000顆,當然如果範圍擴大到天體的話,還會多幾個,不過這些天體看起來可能比較暗淡,比如M31或者M33,或者南天區大小麥哲倫星雲等,我們簡單來了解下肉眼看到的到底都是些什麼天體!
  • 銀河系最大恆星海山二星噴發為新恆星爆炸類型(圖)
    海山二星爆炸過程下一篇:霍金100美元下賭對撞機找不到「上帝粒子」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近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表示,通過長時間的反覆研究觀察論證,他們認為銀河系最大的恆星海山二星
  • 科學家首次在銀河系中心發現吸血鬼恆星
    用綠色圓圈圈出的位於銀河系膨脹區的可能的「吸血鬼」恆星。(圖片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提供) 北京時間6月14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最近第一次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心發現「吸血鬼」恆星,它們從鄰近恆星吸取能量。 科學家曾在銀河的其他部分發現這種名叫藍離散星(blue stragglers)的「吸血鬼」恆星,它們的年齡顯然滯後於其他恆星,它們明顯更熱、更年輕和更藍。
  • 我們現在看到的星星早已不存在了嗎?
    恆星之間的距離單位-光年我們晚上看得到的所謂「星星」,基本上是指除太陽和月亮外,晚上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一點一點的光亮小點。這些「星星」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我們太陽系內的行星,肉眼能看見的共有五顆,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另一種就是與太陽一樣,但距離地球遠很多的恆星。在天文學上,「star」一般都是指恆星。
  • 銀河系,太陽甚至地球會一直穩定嗎?科學家:會出生會生存會死亡
    然而,在偌大的宇宙中,這些星系或是太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變化嗎?星系就像生物一樣,形成後就一直在變化。事實上,在它們的生命歷程中,星系之間一直在相互作用並噴射出物質。由於物質的可用性是星系中恆星形成的關鍵,了解星系加入和丟失物質的速度對於理解星系如何隨時間演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計算了銀河系中物質的流入和流出速度,並進行了比對。
  • 歐洲航天局公布銀河系迄今最精確三維地圖(組圖)
    銀河系三維地圖  總部位於巴黎的歐洲航天局14日公布了一幅藉助「蓋亞」空間探測器測繪完成的銀河系三維地圖,顯示11.4億顆恆星的位置和亮度。這是迄今人類繪製的最精確銀河系地圖。  「蓋亞」探測器於2013年12月升空,次年7月正式投入科學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