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太被三兒遺棄深山,三餐都是醬油拌麵,一口老鍋用了半輩子

2020-12-26 二蓮評農村

說起村裡的張老太,村民們都是直搖頭不願意提起。有實在過意不去的老村民聲稱:她太苦了,三個兒子都不管她,如今一個人苟活在自己那破舊的老房子裡,連米飯都吃不上,能不苦嗎?

而說到這裡,我們看到前面這已經快要倒掉的爛房就是老太的家。老伴去世早,張老太獨自一人把三個兒子給養大,雖然一直是過著苦日子,但好歹也是沒有餓過他們,如今兒子們都成了家娶了媳婦,卻把這年過7旬的老母親「忘記」在深山裡。

老太因為有三個兒子,所以沒有辦法申請低保,而一口鍋子也是用了近半輩子還在用。老太沒錢,都是靠著鄰居們有時候幫助著過日子,平時她就是煮麵條吃,三餐全是自己動手做的寬面。有時候放一點青菜,有時候連鹽都捨不得放。

天氣尚好的時候張老太也會獨自一人堅持著做一點家活,她在鄰居的幫助下種了些青菜。平時老太都會給菜澆澆水,儘管自己的生活已經到了幾乎無能為力的地步,但她還是在堅持著。

老太不願意跟我們交流,對於三個兒子,鄰居們搖頭聲稱太不孝了,你張老太這樣養出來的三個兒子,還不如養條狗,養狗還有感情呢!對於這一切,老太也是聽在耳裡記在心裡,所有的苦都是她一個人默默承受著。

餐餐都是醬油拌麵,這種生活對於老太不算苦,最苦的還是內心裡的那一份孤獨。誰的生活都不容易,但與張老太比起來簡直不算什麼。還是祝福張老太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三個兒子能為老人盡一點孝心,畢竟老母親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

相關焦點

  • 一口老鍋用了半輩子,7旬老太被兒遺棄深山,餐餐醬油拌麵,心酸
    一些真正不滿的老村民聲稱,她是如此痛苦,她的三個兒子不在乎她,現在他們獨自住在他們的老房子,破舊的房子。連飯都吃不了,難道你不苦嗎?說到這裡,我們看到老婦人的房子就是老婦人的房子,就在我們面前要被毀了。他的妻子早逝,張太太獨自撫養了三個兒子。
  • 拿走存款搬走鍋碗 八旬老太被兒「囚禁」三月
    拿走存款搬走鍋碗 八旬老太被兒「囚禁」三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7:56 來源: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消息昨日上午10時,記者在華鎣市郊區一幢小樓前,見到了一位可憐的老人。
  • 7旬老太賣「香腸」香蕉剝皮後全扔鍋裡,煮了10分鐘出鍋能賣300塊
    7旬老太賣「香腸」香蕉剝皮後全扔鍋裡,煮了10分鐘出鍋能賣300塊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儘管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的身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不變的是我們每天總要追尋美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美食是大家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吃貨們總是在追求自己身邊各種特色的小吃
  • 結婚71年,菏澤9旬老太街頭「賣老伴」!故事太暖心!
    結婚71年,菏澤9旬老太街頭「賣老伴」!故事太暖心!老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鄆城李河口村一位老奶奶用三輪車馱著一位老爺爺沿村叫賣「誰要老頭,賣老頭嘞」
  • 7旬老夫妻被遺棄深山,吃鹹菜煮蠶豆,從不羨慕外面的好生活
    黃三爺老夫婦是村裡為數不多的老夫妻,二人已經守著這深山老要一輩子。而黃三爺閒下來沒事做的時候就是修一修路做一做小活兒,雖然生活很艱苦但老夫妻從來都不羨慕外面的世界,過著屬於自己的清苦生活。黃三爺、三爺為為特別的實在,平時村裡的老人也少,多數都是跟著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女兒外出住到了山腳下
  • 家庭秘制蔥油拌麵:老媽用了半輩子的方法,簡單易上手,一學就會
    家庭秘制蔥油拌麵:老媽用了半輩子的方法,簡單易上手,一學就會可能在小時候,小編老媽天天做的關係,感覺當時已經吃膩了,上次突然回家老媽又做了一碗吃,沒想到長大後吃起來的味道又不同了,相比於小時候,長大了更喜歡這種傳統的美食,雖然一般外面蔥油拌麵也有賣,不過總是沒有老媽做的濃香,後面為了在外面也能隨時吃到老媽版的蔥油拌麵
  • 偏遠鄉村,7旬老人的「硬菜」一月吃一次,是有錢也吃不到的美食
    導讀:偏遠鄉村,7旬老人的「硬菜」一月吃一次,是有錢也吃不到的美食美食文化在中國的歷史上源遠流長,無論在城市繁華街頭,還是鄉村的寂靜角落都有美食存在,甚至很多美食是我們難得一見的,尤其是那些出自偏遠鄉村的美食,這類美食的食材是純綠色的,就算同樣的佳餚也要比星級酒店美味,不過,這樣的美食是我們一生也難以尋覓到的。
  • 7旬老太被裝進垃圾袋,一開始大家很憤怒,知道原因後卻拍手叫好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活到老學到老,人過了這麼大半輩子其實一直陪在身邊的人跟事物都沒幾個,所以每個人能有那麼一兩個興趣愛好,其實就是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朋友了,因為這個愛好幾乎足夠陪伴我們一生。這個老太太已經是7旬老人了,看到她的第一眼我震驚了,誰這麼殘忍這樣懲罰她。原來這位老太太被人裝進了垃圾袋裡,裡面的垃圾又髒又臭,老太太的表情也很痛苦,看著就讓人心疼。看到第二張我在猜想難道她沒有孩子嗎?她的家人呢,為什麼一個人流浪在街上拿塑膠袋保暖?可是繼續往下探索卻發現,這哪裡是位老人家,這是個充滿有趣還有搞怪的小孩子好嗎?
  • 謝春花翻唱理想三旬好聽嗎 謝春花理想三旬在哪聽歌詞歌曲
    《音樂好朋友》第一期陳鴻宇翻唱謝春花冷門佳作《茶酒伴》,舊版的民謠風味被「陳叔」全部抹去,用他特有的低沉嗓音,唱盡悲涼。  春花翻唱陳鴻宇《理想三旬》。 >>【陳鴻宇《理想三旬》歌曲】  謝春花《音樂好朋友》live節目首次玩兒電吉他,翻唱陳鴻宇《理想三旬》。
  • 他被稱為「民謠界方文山」,是《理想三旬》和《兒時》的填詞人
    如果你聽過劉昊霖的《兒時》或陳鴻宇的《理想三旬》,應該就能循著歌詞找到他。他是陳鴻宇的專輯《濃煙下的詩歌電臺》7首歌的填詞人,也是劉昊霖的轉型之作《魚乾鋪裡》專輯的詞作者。去年年底,唐映楓又受邀為易烊千璽的新單曲《你說》填詞。在「如何評價唐映楓」的問題下,有一條來自唐映楓自己的回答:「自幼習武。咬肌發達。喜歡吃土豆。虛榮且振作。不是文人。」
  • 老上海蔥油拌麵,蔥油是關鍵,牢記調料汁做法,鮮香爽滑入味好吃
    導語:做蔥油拌麵時,學會蔥油的做法,麵條鬆軟鮮香入味,一碗不過癮在各個地方,都有著麵食不同的特色做法,老北京炸醬麵、陝西油潑麵、四川擔擔麵等等,每一種麵食的不同做法都能讓人充分享受到其中的美味,而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是老上海的蔥油拌麵,說起蔥油拌麵
  • 「願你三旬時,理想還在」
    一屋二人·三餐四季-店名:理想三旬人均:30(豐儉由人)地址:流沙北街道西隴鄉錫德樓-食物體驗:煙燻培根厚蛋燒芥末薯條藍莓氣泡水蜜桃烏龍蘇打-#普寧廣場# #理想三旬# #普寧# #普寧探店# #普寧美食# #下午茶好去處# #拍照聖地
  • 老湘西醬油炒肉,兒時的老味道
    老湘西醬油炒肉,帶你尋找那年的老味道。 ——唐顯偉 小炒肉著實是我們百姓餐桌上太過尋常的家常菜,可要炒得好吃其實也大有門道。本期嘉賓唐顯偉是湘西人,他想給你提個醒,冬天享用這道家常菜,加點應季的大蒜葉必不可少。
  • 咖喱雞肉拌麵 一口上癮
    咖喱雞肉拌麵食材主料:雞胸肉2塊 胡蘿蔔半根 土豆1個 青椒1個 掛麵2小把輔料:原味咖喱1盒 油適量 醬油適量 大蒜4瓣 水1000克左右步驟將雞胸肉切成丁 鍋中燒水煮麵條備用3. 胡蘿蔔切成小塊,土豆和青椒只用一半,切成丁和塊4. 將鍋加熱,倒入少許植物油,將油加熱放入雞丁和大蒜炒5. 雞稍變色後,將不易煮熟的胡蘿蔔炒入鍋中6. 將土豆倒入鍋中,倒入少許醬油 7. 鍋裡加一點熱水煮開,把咖喱塊放進湯裡8.
  • 你那碗乾拌麵,我又想吃了
    ,四月份的一個下午,正逢室友們回家,吃膩了食堂的飯菜,突然想起做個乾拌麵,幾天沒見的老沈跌跌撞撞回宿舍,一副沒睡醒的眼,滿臉鬍鬚,手機拎著一瓶過半兒的雪花。一口吃下,停不下來了——碗底放了豬油,拌進面裡格外的香,麵條煮得將將斷生,糯軟中帶著絲絲韌勁,久嚼釋放甘甜,醬油的鹹拌進面裡和雞蛋的鮮互為輝映,加上幹椒絲絲滲透的辣,剁椒裡放著蒜碎,再度提味,吃了一口,老沈就覺得胃醒了也不知道是不好意思還是怎麼回事,吸溜完主動去洗了碗,也許是累了,洗完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或許每個人都有不能說的一點事兒吧
  • 7旬老人開早餐店,現如今已經賣30多年,現在的心態和年輕人一樣
    「我已經在這個街道上賣了30多年了,現在快老了,真的快要幹不動了!」在9月16號,在河南開封縣城的一個街道裡邊,我和攝影師看到了一家賣早餐的老人,此時在老人的家門口,已經擠滿了很多很多人,飽受不住飢餓的我只好選擇用早餐來填報肚子。
  • 大山深處,7旬老人的「下酒菜」,每星期吃一頓,饞的人流口水
    導讀:大山深處,7旬老人的「下酒菜」,每星期吃一頓,饞的人流口水!我們已經適應了城市的喧譁,出門左轉超市,右轉飯店,再往前走是超級商場的生活,吃著那些打著純天然、純綠色、溜達雞、野生魚幌子的食材,殊不知大山深處,那些樸實老百姓的生活,他們每天都吃些什麼呢?
  • 《理想三旬》:一旬敬夢想,二旬敬愛情,三旬敬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首民謠,名字叫做《理想三旬》。這首歌由陳鴻宇演唱,在緩慢而慵懶的節奏中,唱出了對於夢想和現實的感慨,語言質樸,卻處處觸動人心,流露出一種真實的寂寞。在這首歌的四十多萬評論中,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在這首歌中聽到了自己。
  • 黃山9旬老太採野茶失蹤 藍天救援隊搜尋4小時救出
    據黃山在線報導,5月9日晚,一條微信求救信息在市民的朋友圈中刷了屏:陽湖鎮三充村的一位9旬採野茶老太失蹤。當天深夜,當大家都在糾心結果的同時,黃山藍天救援隊的10隊員,分別從歙縣、巖寺等地趕往屯溪。聽到救援隊的聲音,今年92歲的葉老太發出了求救聲。小龍用手電一照,老人渾身都是泥槳,臉已經凍的蒼白,老人早已經脫力,頓時心裡激動不異。「找到了!找到了!我們這一組找到了!」隊員程順富和小龍終於在茶山底後面一個樹林裡找了老人家。據救援隊員程順富表述,那個叢林,密密麻麻全是竹子和草,還有一些沼澤地,很多隊員膝蓋以下全是泥,就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也很難走出來。
  • 失傳已久的老南京童謠,有沒有你的兒時記憶?
    7、丟,丟,丟手絹,輕輕地丟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有沒有輕聲哼起來?)調侃類1、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小學時候,小編老愛用這首調侃沒帶傘的同學。)2、我們兩好,我們兩老,我們兩上街買棉襖。冬天給我穿,夏天給你穿!(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