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到底什麼是六小強?
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家花生上了六小強,但是很多朋友,也會在後臺問我,六小強到底是什麼樣的學校?想進六小強該如何買學區房?
海澱最牛的六所公立中學,人們稱之為海澱六小強,它們是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學、十一學校和首師大附中,承包了海澱區90%以上的高分段和清北名額。
可以看出,海澱區承包了全北京50%以上的清北名額,而六小強又承包了海澱區90%以上的清北名額
要進入六小強高中部,一個大大提升成功率的方法是:在小升初時就考入海澱六小強本校或其承辦校(包括民辦校),也就是六小強集團校的初中部。
人大附中的集團校和其他合作單位,圖片來自「人大附中」 公眾號
但是小升初六小強都不參加劃片 (唯一例外是十一中學的三三制班),每個學校一般只拿出40個左右名額給登記入學(也就是第一次派位,也叫小派位),而且並不劃分學區,面向整個海澱區。
對於每年約2萬5千名海澱小升初學生,登記入學進入六小強的概率?
比彩票中500萬大一點,比每年北京車牌搖號小一點。
海澱區雖然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教育的青藏高原,但是青藏高原上既有喜馬拉雅山脈,也有柴達木盆地,海澱區中學既有六小強,也有很普通甚至很菜的學校。
有人說,海澱六小強不就是會應試嘛!不就是衡水中學的升級版嘛!
這誤會就深了!想進入六小強學霸圈,學科全A甚至全A+僅僅是入門卷,哪個同學沒點絕活和特長傍身?
比如說世界機器人大賽一等獎、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全國體校杯足球賽總冠軍,還有各種音樂獎和繪畫獎……
清華附中學生獲得2019年世界機器人大賽冠軍賽一等獎
六小強不僅應試過硬,還狠抓人文素質教育,他們也有這個資源:
動不動就讓百家講壇和北大清華的教授面對面講座,搬來中科院院士給孩子實驗室項目做輔導答疑,把秦嶺廣西的自然保護區當成野外課堂科研基地,學生交響樂團的指揮可以是中央音樂學院系主任,就連校籃球隊都能請到姚明或馬布裡做指導……
北京101學校的金帆交響樂團獲中國青少年音樂比賽二等獎
怎麼才能進入六小強?
回到開頭的問題,六小強有學區房嗎?
六小強沒有學區房。
海澱最好的小學像中關村三、一、二小的確是有學區房的,但是即使有土豪花重金買了單價十幾萬的小學學區房,他也不能確保孩子上什麼樣的中學。
是登上喜馬拉雅山脈呢,還是下滑到柴達木盆地,完全不看你家有沒有學區房,而是看實力——你的娃牛不牛。
圖片來自公眾號「新世相X研究所」
按每年小升初人數來看,能進入北京區重點中學的孩子,就已經進入了前5%的人群;能進入北京市重點的孩子,就已經進入前1%的人群。
能考進海澱六小強的孩子,甚至連1%不到,因為這個錄取率的分母不僅僅是海澱區學生,還包括外區和非京籍!
今年情況特殊不好說,從2019年小升初來看,想考進六小強,主要的途徑還是點招(800人)。
首先要看孩子的簡歷和證書:
三好生或紅領巾獎章至少要區市級奧數杯賽最好是一等獎英語證書FCE才管用……其次絕大部分孩子要通過六小強自己組織的考試:
第一道關是筆試,語數英都要考:
語文:要求文學素養和常識,含四大名著、大量古文古詩詞。作文不能落俗套,要寫出新意和格局;英語:閱讀理解包括一些科技文,比託福和雅思容易,相當於PET或國內中考水平;數學:分數佔比最大,也讓家長最頭疼,繞不開奧數。第二道是面試關:六小強不僅想要學習好的孩子,也想用面試選取那些陽光自信、綜合素質更高的孩子。
人大附早培海選現場
我陪著花生也走過了全過程,真的是太難了!
你不能佛系很久
不像西城區主要靠拼爹——學區房派位,海澱不相信學區房,六小強主要靠拼娃——娃的實力,背後其實是拼媽——媽媽雞娃的水平。
說到這裡,或許你就會有點明白,為啥海澱媽媽都特別雞血。
只是,我卻不是一個典型的雞血媽,反而還「佛系」了很長時間,直到四年級我和花生開始準備小升初。
我們是「佛」,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沒想法,沒追求。
教育不僅是結果,更是過程。在孩子十幾歲的黃金時代,給他更好的教育資源,給他更好的師資和更有上進心的同學,是他一生重要的財富,也是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圖片來自公眾號「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只是,周圍的媽媽都開始焦慮了,我卻沒有焦慮。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是我一直和花生說的。
但是,家長是可以佛系,但如果孩子不佛系呢?
花生幾個最好的朋友,都把進入六小強作為目標,而我們準備的時間短,一開始不太順利,遲遲沒有上岸。
直到花生給我看了一篇他寫的日記,我才了解到,強撐平靜的外表下他那曲折的心路歷程:
「每每聽到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自己怎樣怎樣被XX附中、XX附中什麼的重點中學錄取,而自己卻要靜靜等待命運的判決,我的心情常常從晴朗的天空掉到陰暗的低谷…… 在種種原因的困擾下,原本在班級裡表現不錯的我,現在都感覺沒臉見那些上重點中學的同學們,更別說跟他們談論升學的話題了,以至於那天同學們在微信群裡熱熱鬧鬧的討論著自己的中學時,我一直都沒有出聲。 那天晚上入睡前,我坐在床上,就像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敗北後的梅西一樣,眼睛凝望著遠方,心裡的優越感一下子被一種說不出的遺憾、苦悶以及失落所取代……」
佛系看起來似乎輕鬆快樂,但是結果往往既不輕鬆,也不快樂,家長如此,關鍵孩子也是如此!
每個孩子都有潛能,他自己也希望發揮潛力,而能不能去好學校、走上坡路,常常取決於:關鍵時候是拼一把,還是退一步。
何況,學生的本分就是學習,努力學習並進入好學校,不僅是能力的體現,更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進取心,是對他一生有益的品格。
千萬不要在該奮鬥的時候,卻選擇了佛系。
海澱最好的教育資源是什麼?
幸好,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最後關頭,花生收到了六小強的錄取通知書!這給了他極大的鼓勵,堅定了付出才有回報的信念。
通過艱辛的小升初之旅,我也重新思考了一下:海澱最好的教育資源是什麼?
是中關村一、二、三小?上了好小學,也不能保證上個好中學。
是包括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在內的六小強?上了好中學,也不能保證上個好大學。
還是清華、北大、人大、北航、中科院、北師大等一流大學?上了好大學,也不敢保證孩子一生成功幸福。
海澱最好的教育資源,說到根本上,是家家戶戶特別是海澱媽媽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也是海澱孩子在學習上不懈的努力和拼搏。
海澱從來不相信什麼學區房,也不相信靠著父輩的資源就能躺贏,海澱只相信,優秀是一種習慣,我命由我不由天。
其實,教育裡的80%的焦慮,對孩子來說,是可以通過努力去解決的。家長要做的事,就是在終身學習的同時,科學雞娃讓娃也努力學習。
一個人要成功幸福,的確需要運氣的成分,但是唯有努力,才是自己可以把握和左右的。擁有更多教育和人生的選擇權,我和孩子才能真正做到淡定從容。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花生地」,作者安柏。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