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復旦同濟開啟食堂大廚交換模式
圖片說明:同濟大學的大廚在復旦旦苑餐廳把剛剛做好的肉糜蒸蛋端出廚房。 通訊員 王鵬翔 攝
據《青年報》報導,都說「吃在同濟,玩在復旦」,兩校如此之近,卻總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原本我們只相隔一條馬路,我卻總是沒有時間去看你。如今,不用遺憾了,友誼的小船榮升為巨輪。同濟的大廚帶著自家的招牌特色菜來復旦了,而復旦也派出了2名大廚前往同濟,特供復旦美食,一時間,彼此都成為食堂裡最熱鬧的風景。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下半年上海有望推出校際間的長期餐飲巡展,提升大廚技藝,更促進校際餐飲特色互補。
兩校大廚換場「露一手」
「復旦同濟正開啟食堂大廚交換模式」,許多兩校師生都在朋友圈內「奔走相告」。原來,本周一開始的兩周時間,來自復旦、同濟兩校的各2名大廚帶著自家的招牌特色菜互換交流。在復旦邯鄲校區旦苑一樓5號和6號窗口,由同濟大廚掌勺的美食的成為復旦小夥伴這幾天的新寵。
已在同濟食堂工作了10多年的曹師傅和常師傅,是同濟的明星廚師,此次為復旦之行準備了10道同濟的明星菜品。同濟的一道「肉糜蒸蛋」被首次嘗試的復旦學生們描述為「升級版的蛋餃」,認為一眼看上去像一道甜品,卻能滿足同學們對肉食的渴望,厚厚的肉糜上蓋著一層鮮黃的蒸蛋,沒有添加過多的調料,雞蛋本身的香味和肉香卻完美融合在一起。
「五彩繽紛」這道菜是曾榮獲上海高校後勤廚藝大賽金獎,主打應季秋葵,搭配以方腿、魷魚、茭白、黑木耳,營養健康,同時色香味俱全。吃著吃著,同學們發現,「年糕」簡直可以被視為這道菜中的「小彩蛋」,嚼勁十足。
和手掌差不多大小的紅燒大排、下飯必備的乾鍋雞塊、泡椒魚條等,讓許多慕名而來的復旦學生們犯上了「選擇障礙症」。
與此同時,復旦旦苑餐廳選派了一樓的廚師長朱師傅和二樓的廚師長屠師傅,兩位大廚在同濟食堂也是受到了學生們熱情的禮遇,他們將先後在同濟本部校區、嘉定校區分別現場燒制一周。
傳統經典江浙菜糖醋小排,色澤油亮,口味酸甜;燒汁茶樹菇,屬於海派創意菜,大廚的靈感來源是燒汁神戶牛肉,將牛肉改為素菜茶樹菇,口味香脆,健康又低脂。幹煸鹹肉香乾絲、聽起來好像高校食堂裡的黑暗料理的菠蘿茄子、手撕包菜、農家有機菜花、特色東坡肉等,林林總總也有10道「選送菜」。
下半年有望推出校際餐飲巡展
復旦同濟互派大廚,其實源自於同濟大學正在舉行的同濟美食節之「上海高校美食節」活動。「吃在同濟」這一盛名如何維繫?同濟大學後集團飲食中心主任富琴軍說,今年就是要讓廣大同濟師生不出校園一嘗上海其他高校的正宗「特色菜」、「創新菜」,盡享饕餮盛宴。
原來,從2013年開始,同濟美食節上,不僅有異域風味,還請過四川、山西、陝西等高校的大廚來同濟切磋廚藝,同時讓學子嘗嘗麵食、川味等最正宗的特色菜。「今年是頭一次請上海本地高校大廚來」,富琴軍說,最初是覺得都是本地高校,差異性不大,但實則各高校都有拿手菜、創新菜,如果能把大家請來,大廚也能在美食交流中增長技藝,豐富食堂菜品,為師生創造福利。
於是,同濟大學今年首度邀請兄弟院校復旦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等4所大學的優秀廚師代表前來參加。其中,復旦大學收到同濟的邀請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機會,不僅立即答應,還主動提出也派出資深大廚去同濟交換,之後便有了如今「友誼的小船榮升巨輪」的橋段了。
此間,東華大學帶來的翡翠蘿蔔丸、珍珠排骨、菠蘿雞曾榮獲上海高校「創新菜餚、創新點心」比賽金獎、銀獎;上海大學為四平路和嘉定校區的師生準備了不同的菜品,口水雞、咖啡土豆小排等廣受歡迎;華東理工大學的金猴菠蘿也曾獲得上海高校「創新菜餚、創新點心」比賽銀獎,脆皮炸鮮奶甜而不膩,鮑汁素海參形色兼備,山藥萵筍炒鳳梨清爽可口。
富琴軍說,這些菜品在各自學校是什麼價,在同濟的食堂就怎麼賣,同樣,他們的菜品在復旦的售價與校內的也是一模一樣。
針對一些學生網友評價「請大廚不要離開」,同時身為上海學校餐飲協會副主任的富琴軍透露,其實已經有所考慮,下半年,上海有望推出校際間的長期餐飲巡展,提升大廚技藝,更促進校際餐飲特色互補,也滿足學生對其他學校食堂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