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場收盤前的最後幾分鐘,大盤突然拉升,一度引起市場關注,查詢後才知,北上資金在收盤時刻大舉進場,瞬間流入110億資金,直接帶動A股扭頭向上,其中資金流入方向主要為A股中的白馬股。而引起該事的原因是全球最大指數提供商明晟(MSCI)星期二(28日)如期提升中國A股在其全球基準指數中所佔權重,A股納入係數從5%提高至10%。可見市場對白馬股的關注情況,而雙匯發展就是被納入明晟指數的一隻白馬標的,現在就來說說雙匯發展為什麼能夠被看上。
產品優勢
雙匯的產品主要分為高溫肉製品、低溫肉製品和生鮮三塊。雙匯在高位肉製品擁有決定的優勢,市場份額高達60%,沒有其它品牌能夠與之相比,主要是原因是高溫肉跟其它品牌競爭價格、貨齡優勢明顯,動銷速度更快。高溫肉分為王中王系列、玉米熱狗腸與香辣腸、面拍檔與潤口甜甜脆,分別對比下就能知道其中優勢。
王中王產品的價格區間現在有所擴大,是因為新王中王和無澱粉王中王的價格有所提升,肉製品講究製作時間的長短,王中王的貨齡在市場明顯比其它產品要短,基本是在2月內,金鑼的在2個月以上,雨潤的是兩三個月左右。這樣一對比就可看出優勢所在,其中無澱粉王中王貨齡要比金鑼的少10天以上,這樣產品自然更受歡迎,銷售的更快。
雙匯玉米熱狗腸的平均貨齡不足1個月,金鑼的玉米熱狗貨齡跟雙匯的貨齡差不多,其中雨潤玉米熱狗腸貨齡最長;不過雙匯的香辣腸貨齡是不足一個月,明顯低於金鑼跟雨潤的產品。雙匯的泡麵拍檔與潤口甜甜脆在價格和貨齡上也比金鑼和雨潤要好些。
相對於高溫肉的優勢,低溫肉的優勢要小些,現在的低溫肉價格整體向上,貨齡跟市場的競爭品牌相比略高,近期像雙匯火腿切片、雙匯三文治香腸、雙匯午餐方腸、雙匯培根等產品價格是略有上漲;而雙匯火腿切片與荷美爾貨齡大致相當,雙匯香腸與方腸類貨齡比市場競爭品牌略高10天左右,雙匯培根貨齡跟市場產品貨齡相當,並不具有優勢。
雖說在低溫肉市場上雙匯沒有多少優勢,但也不會有多少劣勢,因為整個低溫肉市場競爭情況比高溫肉市場競爭激烈的多,市場上前四企業的市場份額都佔不到30%,未來行業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相對於歐美的超市大多是低溫肉為主,品種也要豐富的多,並且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低溫肉也比高溫肉更有營養,味道更加接近肉的本身。在未來的市場發展方向上,國內在低溫肉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現在的雙匯也在往這一方向布局,若是能夠走在市場前面,結合市場增量擴大,未來的雙匯在低溫市場的發展將同樣佔據一份不錯的市場份額。
非洲豬瘟有危必有機
在生鮮方面主要表現為屠宰業務上,雙匯發展2018年屠宰生豬1630.56萬頭,比2107年增加14.3%。雖然在非洲豬瘟爆發後,豬肉上遊的養殖業開始逐步去產能,雙匯發展的屠宰增速有所放緩,整體情況依舊比較穩定,只是2018年公司銷售生鮮凍品為153噸,跟2017年相比略有減少。不過雙匯發展後來利用自身規模效應、產能布局及冷鏈運輸等優勢,合理調度產品,在第四季度把每頭生豬屠宰的利潤大幅提高到84.7元,同比增長85%。
在2019年的第一季屠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0.1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雖說受豬瘟影響屠宰數量有所減少,不過每頭屠宰生豬的利潤有所提升,反而讓屠宰業務並不會因非洲豬瘟受到影響。
2019年因生豬供給減少導致豬肉價格上漲的壓力依舊存在,雖然市場認為豬肉價格上漲將導致屠宰業務利潤的降低,但是根據去年雙匯發展的情況並不是如此。在2019年雙匯發展藉助非洲豬瘟的危機,提升每頭生豬的屠宰利潤,反而在全年有望實現利潤增長。並且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地方政府為控制疫情,將嚴格打擊私屠濫宰的小作坊,這給規模化的屠宰企業帶來空間,雙匯發展若能主動抓住機遇,繼續推行「屠宰上規模」戰略,後期雙匯發展將藉此時刻轉危險為機遇,提高雙匯屠宰市場佔有率,來進一步提升企業利潤。